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22230200000051

第51章 七言律诗(6)

【评析】

这是咏叹诸葛亮的一首绝唱。

首联总领,写诸葛亮的显赫声名和见到遗像时肃然起敬的心情。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垂宇宙”三句,囊括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盛赞诸葛亮是位名满寰宇、流芳百世的风流人物。“宗臣”与“宗师”、“文宗”等词有相同点,即万人效法,万世臣表之意,进一步表现敬慕之情。“宗臣”二字为全诗之骨。颔联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辅佐刘备开基创业,创建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万古云霄一羽毛”形象地表现诸葛亮从容镇定胸怀全局的伟大气魄,可以使人想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气度。颈联在与四位著名历史人物的比较中突出诸葛亮的人品与才能,给予极高的评价。不仅表现出诗人对武侯的极度崇敬,同时也表现出其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真知灼见。刘克庄曰:“卧龙公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如云’万古云霄一羽毛‘,如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后村诗话》新集卷二)清人黄生说:“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这一联诗议论警拔高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尾联叹息其功业未成之憾。作者把兴复汉室大业的失败归于“运移汉祚”,即在于天命而非人事。深合诸葛亮“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语。既是对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的颂歌,也对其壮志未酬表示叹惋。

全诗除首联的“遗像”是古迹外,几乎都是议论,但因感情炽烈,议论超绝,故仍有感人的力量。明王嗣奭评曰:“通篇一气呵成,宛转呼应。五十六字,多有曲折,有太史公笔力。薄宋诗者谓其带议论,此诗非议论乎?”(《杜臆》卷八)

江州a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b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c,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d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e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释】

a江州:唐州名,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b员外:员外郎之省称。唐尚书省六部各司主管为郎中。其次为员外郎。有时地方官也有员外设置,也可称员外郎。此处即指后者。c优诏:此处指调动职务的诏书。d淮南:九江汉初为淮南国。e沧洲:水滨之地,占诗文中常指隐居者之所。

【译文】

今生真想不到又承领一次优宠的诏书,世事难料,只知以酒浇愁而学唱醉歌。江上月明,南飞的鸿雁又从这里过。淮南地区的树叶开始凋零,楚地的山峰特别多。且喜身在水滨近处,顾影自怜白发日多也无可奈何。我们三人都老态龙钟到了迟暮之年,二位还嘱咐我要小心人间的风波,真令我从心里感到愧怍。

【评析】

刘长卿曾两度被贬。第一次是乾元初由苏州任所贬往南巴(今广东电白)。至德中入朝为监察御史。本诗当是此次从贬所归来途经江州时所作,故首句有“岂料承优诏”之语。

首联从分别写起,因“承优诏”故必须分别。“承优诏”,喻守真认为是指被贬,并说作者“以贬谪为幸”是其忠厚处。与诗意颇不合,与理亦未通。封建士大夫遭贬为常事,而被贬后再“承优诏”则不容易,故曰“岂料”。颔联写送别之地的景象。“月明”点时间为傍晚,“木落”点季节为秋天。“雁过”有声,“山多”有形,一向高处看,一往远处观,角度不一,形声兼备。视野开阔,意境苍凉,渲染离别的感伤气氛。颈联多解为将去之所,笔者认为是方离之地,意谓以前的寄身之处荒远僻静,宜于隐居,并未遭受困难,但却在那里空度韶年,如今已见白发矣。自然引出下文。尾联用“人共老”写入二员外,点明告别之意,并对老友的殷切关心表示感激之情。

本诗章法很细密,“首联直起,暗点重别的原由。颔联是写江州秋景,点送别。颈联是点贬所,作正反两层说,微写感慨。结联以’人共老‘点二员外,以互戒作结”(喻守真语)。

长沙过贾谊a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b,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c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

a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少年得志,为大臣所忌,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赴任途中在湘水凭吊屈原,作《吊屈原赋》。司马迁将其与屈原合写一传,即《屈原贾生列传》。贾谊宅:据说是贾谊在长沙的居处。《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潭州·长沙县》:“贾谊宅在县南四十步。”b栖迟:居住停留。c湘水:屈原自投汨罗江,江通湘水,贾谊曾于湘水凭吊屈原。

【译文】

西汉时的才子贾谊曾被贬谪到这里,三年间抑郁寡欢迟疑徘徊。万古以来,只留下你客居此地时的悲哀。秋草荒芜,我独自追寻着昔人离开后留下的陈迹,只见林木萧条空疏,斜日的余晖映照着古老的旧宅。汉文帝是历史有名的明君,对贾谊依然如此恩薄而无奈,湘水没有情感,又怎能理解当年贾谊凭吊屈原时的忧伤情怀?江山寂寞,秋风瑟瑟,落叶飘飘,枯木摇摆,我真的同情可怜你,当时究竟是为什么被贬谪到这样荒凉的地方来?

【评析】

吊古之诗,多含伤今之意。吊古人之诗,多含自伤之情。否则就容易写成枯燥乏味的史论式的作品,难以引起读者的审美感受。本诗之妙正在于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渗入。

首联点出凭吊之人,连贯古今。谪宦虽然仅仅三年,但留下的却是万古之悲。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悲”字直贯篇末,奠定全篇凄怆悲愤的基调。颔联以眼前实景扣合题中的“过”(走访)字,写贾谊故宅的荒凉萧条,以景衬悲。贾谊在《鸟赋》中有“庚子日斜兮,集于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的句子,诗人巧妙地借用“日斜”、“人去”的字面,融入自己的诗境,浑化无迹。颈联转折叙事,寓意深刻,“汉文”句有潜台词,意谓贾谊遇到汉文帝那样的明君尚遭贬谪,其他尚有何说?自己的贬谪也就不值得悲哀了。豁达之中悲愁更深。“湘水”句表面叹贾谊,实则伤自己。贾谊吊屈原,屈原不知,自己吊贾谊,贾谊不也是不知吗?伤感之意又翻尽一层。尾联抒感,情景交融,“何事到天涯”有双关意,贾谊不该被贬谪到这天涯之地,我刘长卿又是为何到这里来呢?这是对封建****制度及谄佞小人们的谴责和控诉。

本诗结构安排值得借鉴。喻守真说:“首联点宅,颔联点景,颈联点事,末联抒感。颔联上句是俯看,下句是仰望,颈联上句是褒,下句是贬。写景用事,都恰到好处。”

自夏口a至鹦鹉洲b望岳阳寄元中丞c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d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贾谊e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释】

a夏口:唐代以今湖北武昌为夏口。b鹦鹉洲:原位于汉阳西南二里长江中,后被江水冲没。东汉末,黄祖杀称衡葬于洲上,祢衡乃汉末名士.以作《鹦鹉赋》著称。后人遂称此洲为鹦鹉洲以寄怀念之情。c元中丞:一作阮中丞、源中丞。中丞,御史中丞之省称,御史台之次官。d楚客:作者自称。因在楚地作客,故云。e贾谊:西汉文帝时大臣,因上书得罪权贵被贬长沙。此处是作者自拟。

【译文】

鹦鹉洲上,一片寂静,没有波浪也没有云烟。流落楚地的客子,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更加惶惑茫然。夕阳映照着汉口,一只鸟斜着掠过江面,洞庭湖的秋水浩瀚,遥接远天。汉口孤城背靠山岭,传来凄凉的号角,孤零零的戍所紧靠江边,夜间停泊着客船。贾谊上书本是忧虑关心汉室,却被谪往到长沙而得到古今人们的同情和可怜。

【评析】

本诗抒写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也隐寓着自己怀才不遇的淡淡感伤。

首联以“汀洲”点出鹦鹉洲,写所到之地。以“楚客”代自己,已含贬谪流寓之感伤。“相思益渺然”为全篇思想感情之筋脉。中间两联写景。颔联上句写船离夏口时之景象。“夕阳”点时,“斜鸟渡”隐喻自己日暮尚在赶路的情景。下句想象友人一方,洞庭湖离夏口很远,无法望到。诗题中之“望岳阳”是想望的意思.并非实指。又以“秋水”点出季节。颔联写自己的处境。“孤城”、“独树”以地之荒僻状心境之孤独,“寒吹角”、“夜泊船”描绘夜不成寐的状态,遥应“相思独渺然”。也正因如此,才更思念朋友,感伤身世。尾联用贾谊之典,当是合写双方。从诗题来看,作者之友人“元中丞”当在岳阳,而中丞本是朝官,到岳阳当也是被贬,与贾谊的情况很相像,故曰“古今怜”,以表示对友人处境的同情。当然,作者本身也曾两次被贬,并曾在诗中以贾谊自拟,故其中也隐含有自伤之意。但从全诗意境来体味,主要还是表现对友人的同情与思念。金圣叹在《唐才子诗》卷二中说:“’夕阳斜渡鸟‘,写为时既已无及,’秋水连天‘,写为地又颇不近。然则,但好相思,不好相过,固不待更说者也。妙写’望‘字、’寄‘字也。”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a,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b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悬捧日心c。献赋d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e。

【注释】

a上林:秦汉时皇家园圃,在今陕西西安市北.此处借指唐宫苑。b长乐:汉宫名,在长安西北,此处借指唐宫。c捧日心:用程昱之事。《三国志·魏书·程昱传》裴注引《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及兖州反,赖昱得完三城。于是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此句意谓自己虽落第,但忠君爱国之心是永存的。d献赋:此处指应进士举。e华簪:簪是固定冠的饰物,当官者用。此处代指高官,指裴舍人。

【译文】

阳春二月,黄鹂在上林苑中飞鸣,春色洒满紫禁城,拂晓时天色阴阴。长乐宫的钟声到苑囿之外便渐渐消失,龙池旁的柳色在春雨中显得更浓更深。阳和之日也难消我仕途不顺的怅恨,霄汉之间长悬着我的忠心。多年献赋应考仍然没机遇.我真是感到惭愧,已经满头华发,无颜面对你这位头插华簪的中书舍人。

【评析】

这是一首投赠诗,目的是请求得到裴舍人的援引和荐举。此类诗要不露痕迹,没有穷乞相方妙。

前两联用浓墨重彩描绘皇城宫禁中的穰丽景色,充满富贵气象。本是赠人之作,为何要用一半篇幅写景呢?这正是本诗的妙处,是一种曲笔。舍人有通事舍人,掌管朝见官员的接纳,有起居舍人,掌管记录皇帝的言行,有中书舍人,掌管起草拟定诏旨,均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只有这样的身份才能随侍皇帝游上林,升朝殿,才能领略欣赏宫苑殿阁中的这些美景。故虽是写景:实是写裴舍人的生活环境,烘托他的特殊身份,是恭维的话。但因用景语,故含蓄不露。四句诗在赞美之中也流露出羡慕之意,为后面的抒情做意念上的铺垫。颈联含蓄地表现自己落第的遗憾和愿为朝廷效力的心情,寓有请求援引之意在内。尾联顺势抒写未遇知音的感慨,含蓄委婉而得体,意思也表达清楚了。既然“犹未遇”,面对显达的裴舍人而惭愧,不就是希望裴舍人能成为自己的知遇者吗?

本诗在格律上有一点需指出,即颔联与首联间失黏。此乃律诗之大忌,不知何故。喻守真认为是传抄之误,是传抄者把首联的两句诗抄颠倒了。当然,如把两句颠倒一下便合律了。但原文如此,只好存疑。所谓黏是指律诗中下一联开头的两个字与前联诗对句开头的两个字平仄必须相同,如不同就叫“失黏”。如本诗颌联出句的前二字是“长乐”,是仄起,那么首联对句的前二字也必须是仄声。而本诗的“春城”却是平声。两字中以第二字为主,不能变。第一字则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许多句子中可平可仄。此有关律诗之大法,故略述及。或许首句入韵之律诗在前两联间黏对要求不严格,杜甫《咏怀古迹之二》前两联亦失黏,即“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风流”与“怅望”平仄相反。此问题待考。

寄李儋a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b,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

a李儋:韦应物好友,字元锡,曾官殿中侍御史。b问讯:探望。

【译文】

去年鲜花盛开的时候,我们挥手告别。如今花儿又开,我们分别已整整一年。社会混乱不堪前景难以预见,面对春日的美景我反而黯然伤神,独自昏昏欲眠。因为多病常常产生想要回归田园的心愿,但看到自己管辖的州邑有人流亡逃难,心中又十分内疚难堪,感到自己未能尽职而愧领国家俸钱。听说你想要来我这里探望问候,我常到西面的楼上跷足眺望,看见明月几度圆了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