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22231100000014

第14章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机制构建(3)

加强制度建设,是教育报刊社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报刊社管理水平,提升竞争能力,规范领导和职工行为的重要基础。教育报刊社应主要通过三方面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第一,有条件的报刊社应成立一个临时性机构或者明确一个专门部门,全权负责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其工作职能包括规划和设计报刊社制度文件规范、起草全局性规章制度、指导报刊社业务部门起草规章文件、全面整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并形成汇编本等。对于各个编辑部或者经营部门所制定的在全社施行的文件,也必须由专门部门进行把关;即使是仅在业务部门范围内施行的文件,也应由专门部门审核把关,以便通盘考虑全社制度的口径尺度、行文规范的协调性。

第二,根据报刊社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全社范围内的规章制度清理,此项工作可由上述专门部门具体进行,最终要形成一定年度段的规章制度汇编。最后,制订《报刊社规章制度建设的工作办法》,在适当的时候公布施行。该办法应包括如下内容:规范性文件的含义、规范性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基本要求、预测和决策以及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和起草人、起草规划、过程和步骤、委托起草和合作起草、规范性文件的构造、规范性文件的完善等。在具体制订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如《立法法》等。

第三,重视发挥规章制度的管理效能。制定制度的过程也是沟通情况、统一思路、规范行为的过程,因此,在制定制度时,应该广泛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良好运转程序。遵循制度、执行制度、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是制定制度的主要目的。作为管理者,要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项业务活动、各种经营行为、各类财务开支,都要在制度的规范内进行。有了制度对行为的约束,就可以确保报刊编辑经营活动秩序、安全和高效运行。为了监督制度的执行,专门部门还要组织人力,及时考察各个部门的制度执行情况。

2.加强报刊社文化建设

所谓报刊社文化,是指报刊社职工在长期的报刊编辑出版经营实践中培育形成且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报刊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核心内容是报刊社的精神文化。报刊社文化是一个有机体系,这个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

第一,物质文化层。它是报刊社文化的表层结构,其内容包括单位环境、报刊社产品、单位技术装备、报刊标识等。报刊社的物质文化层从属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一个单位的文化特征。办公环境的优雅整洁、办公手段的前卫时尚、物业设施的超凡脱俗、职工着装的品位得体等,都是单位物质文化建设水平的体现。报刊社物质文化层的最突出、最明显的标志还是表现在报刊本身。透过一种报刊,可以清楚地观察一个单位的文化品位、报刊定位、编读关系、质量追求、赢利模式等等。因此,报刊的品牌形象是一个单位物质文化的主要标志。

第二,制度文化层。它是规范和约束单位职工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外化形式,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性的措施;它是维护某种秩序而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作方式。制度建设的总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强调对于人的尊重,善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强化职工的责任心和献身精神。同时,注意制度建设的合理化程序。形成之前,要反复酝酿,科学决策;形成之后,要加强监督,确保制度的严格性和权威性。对此,有两点不可忽视:一是制度一旦确定,就要坚决执行,大家共同遵守,制度的软化远比没有制度破坏性大。二是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原则、一视同仁,从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发挥制度的管理作用。

第三,精神文化层。这是报刊社文化的深层结构,主要包括:奋斗目标、价值观、经营理念、单位精神、风气习惯、人际关系、文化活动等等。它是报刊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着报刊社其他方面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此,确定积极向上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是主要内容。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选择各种行为方式和目标是否有价值的根本观点。人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基础是价值观。报刊社要有意识地建立一套共同的价值观,以此来统一报刊社员工的思想。这是形成报刊社合力的基础和关键。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主要包括:一是定向作用,表现在吸引职工对于所从事事业的社会价值的认可;二是决定作用,报刊社价值观决定报刊社的基本特征、经营特色和管理风格;三是支柱作用,可以明晰和诱导职工的精神追求;四是规范作用,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可以规范职工的言行;五是激励作用,通过价值观的强化,可以强化职工积极向上的信念;六是调和作用,作为一种共同遵守的观念,调节报刊社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七是培养作用。报刊社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压力,对全体职工起到感化和暗示的作用,从而自觉地按照报刊社价值观塑造自己。

文化因素对组织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报刊社文化建设是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如何引导大家树立主人翁意识、勤俭工作、勇于奉献;如何营造畅所欲言、互助互爱的友好氛围;如何养成职工爱岗敬业、守时守信、自省自律的良好习惯;如何培植热爱集体、尊重读者、崇尚学习的舆论环境等,都是良好的报刊社文化所要起到的重要作用。报刊社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导向和凝聚方式获得的。所谓导向,就是通过报刊社文化建设,把报刊社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报刊社所确定的目标上来;所谓凝聚,是指报刊社对于全体职工的吸引,以及职工之间的相互吸引。通过这种相互吸引,形成一种向心力,从而使职工的个人成长目标与报刊社的全局目标最大限度地趋向一致。

需要明确的是,报刊社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多方面的工作,突出表现在决策过程、激励导向、典型树立、经营理念、报刊定位等几个方面,领导者的个人追求和价值取向起着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三、确立市场化经营策略

认识报刊市场经营的一般规律,熟悉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战略谋划是教育报刊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报刊走市场化之路,在体制、机制日渐完备后,还需确立市场化经营策略。市场化经营策略要符合市场规律,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覆盖策略、市场定位策略、市场竞争策略和市场发展策略四个方面。

(一)市场覆盖策略

在读者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某种报刊根据自己的现有资源和目标读者的群体特征,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读者市场,这样的报刊营销活动,就称为报刊目标营销或报刊市场目标化。细分读者市场之后,报刊就要面对许多不同的细分市场,确定符合自身的市场覆盖策略。

走向市场的教育报刊,应该进行以报刊差异化销售为主要特征,选择报刊市场覆盖的策略,即在读者细分的基础上,选择几个读者群体市场作为目标,针对每个目标读者市场的特征,分别设计不同的报刊编辑宗旨和报刊发行方案。这种营销战略有的放矢、分类办刊,通过满足不同读者的多种需求而扩大发行,提高市场占有率。

报刊的差异性是指报刊的不可替代性,保持和营造差异化的报刊产品是扩大报刊市场占有率、谋求报刊生存、获得市场优势和培养忠诚读者的关键。产品的差异性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真实或客观的产品差异,另一种是人为的或者主观的产品差异。实施差异化策略的关键主要手段是分析读者的消费行为,通过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扩大产品的特殊属性的推广。实施差异化覆盖策略的关键是创造真实的产品差异。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得以实现:

1.产品的细分

对于所有媒体来讲,报刊是细分;对于全部报刊来说,教育报刊是细分;对于教育报刊,学生或教师报刊是细分;对于学生报刊,学科报刊或者各级、各类学生是细分,等等。一般来说,越是细化越有利于创造产品的差异化。

2.市场的细分

按照读者需求的一定特性,将报刊需求市场分割成为若干小市场,从而确定某一种报刊的一个或者几个目标市场。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之间,读者需求的差异性比较明显,而在每一个细分市场内部,需求差异则比较细微。

3.内容与风格的差异

报刊差异的内在关键是报刊品质上的差异,包括:编辑风格、报刊内容差异和美术设计上的差异。一般来讲,某一种报刊用于满足读者的某些需要,或者顺应读者的某些兴趣,这样的定位手段都是源于报刊细分的需要。

4.时效与服务的差异

报刊是时效性的产品,但是不同时效性的产品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周报,时效性不可能与日报相比;对于月刊,就更应该在文章的深度上下工夫,以弥补时效性的不足。各种报刊无论时效性强弱,都有自己的优势,重要的是要有准确的时效性定位。当然,各个报刊社的读者服务水平同样能够表现出产品的差异性。

(二)市场定位策略

报刊在选定特定的目标市场之后,还要决定以什么样的报刊形态占领市场,这就是报刊定位的任务。报刊定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赢得报刊市场份额,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因此,当一种新报刊进入市场之前,报刊主办单位需要调查研究市场上相互竞争的报刊的地位、特色、实力等,从而为自己的报刊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地位。如果一种报刊不能成功进行自身定位,树立独特的报刊品牌形象并为市场所认同,那么,这种报刊将难以维持生存和发展。

所谓市场定位,主要是指报刊为其报刊及其品牌确定市场地位,即在目标读者心目中塑造特定品牌形象,使报刊具有一定特色,适合一定读者的需求和偏好,并与竞争者的报刊有所区别。报刊市场定位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一是通过市场调研,确认潜在的竞争优势;二是准确选择竞争优势;三是有效、准确地向市场传播定位信息。

竞争优势体现于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两种情况。在前一种情况下,应在千方百计地寻求降低成本的同时,加大广告收入。目前,社会主流报刊媒体大都注意开发这样的竞争优势。在后一种情况下,则应努力发展特色报刊,针对细化的读者市场特征,编辑目标读者喜欢的特色内容,实行多方面的差异化。这样,就能在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教育报刊采取的是一种综合性的竞争优势策略。一方面,鉴于教育报刊实行以发行收入为主的赢利模式,广告收入居于从属和低收入地位,因此,报刊的定价必须高于成本;另一方面,教育报刊的读者,特别是学生读者,属于没有经济收入的群体,因此,教育报刊必须保持低利润水平,报刊定价不可能太高;教育报刊是业务性和服务性很强的报刊,报刊的生存途径只能是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活动的需要,因此,教育报刊还要十分注意内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采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策略。

教育报刊在面对多种竞争优势的情况下,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评估市场特点,准确选出最恰当的报刊竞争优势加以开发。选择方法可采取评分法,将所办报刊同其他竞争者在各种要素上加以比较,比如:发行区域、读者特征、报刊风格、信息归类、价格水平等等,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最恰当的报刊优势定位。最后,在确立了报刊的市场定位之后,还必须通过定价、设计、内容策划、发行渠道、网络管理、广告促销等营销手段,把报刊的定位信息准确地传递给潜在购买者。在此基础上,运用艺术化手法综合报刊的编辑理念,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对报刊的特征进行广泛宣传。对此,要努力避免因宣传不当在公众中造成的误解,特别是杜绝定位模糊不清的宣传,以免在读者中不能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