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22232100000001

第1章 导论(1)

一、语体的定义

概念的界定“最好清楚明白,使每个运用这一概念的人对它的理解与最初被界定时的理解相同。这一理想状况又是很难实现的。比如,当该概念被频繁地运用,以至开始出现自身的规律时,每个使用这一概念的人在理解上就多少有所不同。”[[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二版),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同样,在我们对电视新闻语体进行探讨时,首先面临的也是对概念的界定。只有在明确的范围内展开讨论,才具有可操作性,得出的结论才可能会具有一定的价值。

从六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学者就开始陆续对语体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对语体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1.张弓:“构成语体基础的是哪些因素呢?大略说来有表达的内容、交际的目的、群众(听众读者)的特点、交际的场合等等。……这几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说话人、作者根据这些因素,结合实际,选择运用民族运用材料(词句),自然就产生一些特点。这种特点综合而形成的类型就是‘语体’。语体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历史发展的;语体不是独立的语言,它是民族语言的支脉。”[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29页。]

2.王德春:“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不同的交际环境,就形成了一系列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这就是言语的功能变体,简称语体。”[王德春:《语体略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3.胡裕树、宗廷虎:“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功能、不同题旨情境需要而形成的运用语言特点的体系。这里必须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这些语文(既指口语,也指书面语)体系(或体式)是由于交际的对象、目的、内容、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其二,由于上述方面的不同,在语言运用上形成了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的综合体就构成了语体。每一种语体均系适应人类社会交际需要才产生,都有着表现自己特点的不同的语言材料、语言手段。它们实际上是各种修辞现象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胡裕树、宗廷虎:《修辞学与语体学》,中国华东修辞学会、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编《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4.李嘉耀、李熙宗:“(语体)指的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目的、任务须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语言特点的综合,具体表现为由词语、句式、语音手段、辞式、章法及符号、图表等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手段共同组成的特点系列。”[李嘉耀、李熙宗:《实用语法修辞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2页。]

5.丁金国:“语体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运用过程中,对语言运用与语境的选择关系类型化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交际语境的类型化为语言运用的类型化提供了客观的基础。这种类型化不是一时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不确定态到范模化的历时沉淀过程,是具体的、个人的话语反复运用所形成的为特定的语言社会单位全体成员共识的约定俗成的语用范式,这种语用范式我们称其为语体。”[丁金国:《语体风格问题的思考》,见《烟台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6.袁晖、李熙宗:“语体就是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袁晖、李熙宗:《汉语语体概论》,商务印书馆,2005版,第3页。]

以上的观点在认识上基本是一致的,只是表述上有简单/复杂、全面/概括之别。借鉴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应是构成语体概念的核心要素:

1.不同语体在交际条件的制约下对全民共同语的语言材料进行选择。

2.语体是语言运用与语境的选择关系类型化的结果。

3.语体是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沉淀、积累的结果。

4.语体具有区别性的特征。

5.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

6.语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首先,语体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密切。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运用的过程和语体的选择过程是同一过程。所有的语言选择都是有意义的,所有的语言选择同时也是对语体的选择。然而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是受语言运用的环境制约的。也就是说,语境是制约语体形成的社会基础。语体选择依据的是语言使用时当下的具体情境。在具体的当下语境的促动下,话语主体从整个大语言系统中提取与此时相适应的语言材料,进行组合。

其次,语体是语言运用与语境的选择关系类型化的结果,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而来的一种优化框架,这一优化框架在该语境中具有与适切其他语境的语体相区别的区别性特征。语体是语言运用的图式和摹本。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语体是作为一个先在的模式或样态存在于语言使用者头脑中的。比如,一般日常会话,总是以相互问候、寒暄开始而以结束会话或告别结束;学术论文一般要经过充分的论证而后得出所持的结论。这种先在的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生来就有的,某一语体的出现,是在特定语境下,本民族无数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为追求语言的适用性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在语言思维图式和外在语言形态。这种图式积淀下来,成为人们在相同或类似语境下语言表达的摹本、范式。在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特定语境寻找到较为适用的语体,进入到一定的语体图式之中,并受该语体的特征和规律的支配。

再次,语体是言语运用类型化也就是社会功能分化的结果,是民族共同语的一种功能变体。所谓社会功能分化,就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交际领域(语境)中运用语言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化、体系化和相对封闭的样态。大致来说,在语言运用与语境的选择关系类型化作用的影响下,进入到某一语体范围内的言语产品和这一语体总的框架、基本原则会基本一致,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逾越。但这种类型化并不是僵硬的、一成不变的,在总的样式确定的情况下话语主体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效果,在内在规约和类的归属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进行创作。这样,人们既可以在语言习得和使用过程中借鉴已有的经验,又可以在语言创造中发展这些图式或者创造出新的图式来。因此,语体既是历史的、习得的,又是现实的、具体的,还必然是创造的、发展的。

综上所述,我们把语体界定为:语体是话语主体在特定的语境中,选用适切的话语材料及表达方式而形成的相对类型化的话语运用体式,是全民语言的功能变体。

二、电视新闻语体的界定及发展轨迹

㈠电视新闻语体的定义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是人们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现代媒介。因声画兼备、生动形象和易于接受等特性,电视媒介的普及率远远高于其他媒介。新闻是电视传播的重中之重,各电视媒体均以“新闻立台”,可以说,收看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外界信息、掌握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及时、真实地反映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决定了一个电视台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传播介质、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不同,电视传播明显区别于其他媒介的传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传播规律。电视新闻同样也是如此,它作为一种声画结合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具有不同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等其他新闻传播形式的独有样态和传播规律,具有独特的语体特征。

我们知道,语体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而来的一种优化框架,了解和掌握该语体的特征和规律,就能够在语言实践中事半功倍。遗憾的是,传播一线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往往只是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电视新闻进行规律性总结,对电视新闻作为一种语言传播却认识得比较模糊,对其语体特征的认识和把握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因此,在传播实践中,常常会出现罔顾电视传播特性、有悖于电视新闻语体特征的现象。在语言学界,语体学的研究还没有成熟到对各下位语体进行充分、细致研究的程度,加之电视传播比较特殊,对它进行分析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对电视新闻语体的系统研究至今仍极为鲜见。

这样,实践的模糊认识、理论的研究空白对于深刻探究电视新闻语体的内在规律、指导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实践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研究正是针对这一点而进行的,希望通过尝试和探索,不仅可以丰富、补充现有的语体学研究,为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新的视角,而且对电视新闻传播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根据语体定义中的基本要素,我们对电视新闻语体做出这样的定义:

电视新闻语体是话语主体在电视传播语境中,选用适切的话语材料及表达方式传播新闻信息而形成的相对类型化的话语运用体式,是全民语言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变体。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电视新闻语体是在“电视”这一特殊语境条件制约下形成的,电视的声画结合以及多种符号系统的共同使用,影响和制约着全民语言的使用;

2.电视新闻语体是在以“传播新闻信息”为目的的大众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在“电视”这一语境和“传播新闻信息”这一社会功能的规约下,选择适用的话语材料和表达方式,这些话语材料和表达方式具有内在的“家族相似性”。

㈡电视新闻语体的形成和发展

电视新闻语体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一种语言体式,它是长期电视传播实践的结果与现实存在。根据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电视新闻的传播历程,我们认为,电视新闻语体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语体萌芽阶段(1958年——1978年)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电视台的第一批记者来自于广播电台和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节目直接脱胎于广播电台的播音,同时又有着浓厚的纪录影片的烙印。

同年的5月15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播出了自办的电视新闻节目——《图片报道》,采用的是新闻图片+配音的报道形式。

11月2日《简明新闻》开播,是一种以口播形式播出的消息类新闻节目,每次时长约5分钟,一般安排在晚间节目结束前播出,稿件基本上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提供。

后来的《电视新闻》等新闻节目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长期提供节目来源。

由于社会发展的制约,电视的普及率不高,影响力有限,只有少数人能够收看,因此,这一时期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根本无法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相媲美,比如1960年中央电视台每天19∶30和21∶40各播一次10分钟与5分钟的新闻节目,新闻节目播出时间仅占总播出时间的6.6%;由于技术因素的制约,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差,新鲜感不足;由于受采编人员来源的限制,语言表达上书面色彩浓厚,声画关系不协调,电视的特性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虽然也有些实践工作者开始探寻适合电视传播规律的语言表达,但因为时代和技术的制约,这样的探寻既缺乏动力,也缺乏能力,经常被忽视或淹没,自然无法形成独立的电视新闻语言体式。当然,对电视传播规律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化,与电视媒介相契合的、与报纸、广播、电影新闻报道相异的传播路径及方法逐渐开始萌发。我们不妨将这一阶段称为电视新闻语体的萌芽阶段。

2.独立发展的阶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1月1日《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简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电视新闻以此为标志,进入独立发展的阶段。

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改版,“将国内新闻电视片、国内口播新闻、通过卫星收录的国际新闻录像以及国际口播新闻混合编排,重新设计‘版面’,取消了新闻配乐。”[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9页。]至此,电视新闻开始突破“新闻纪录影片”的窠臼。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来推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方针,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对电视新闻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大胆而又慎重的改革,加上电视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传送手段的改善以及收视工具的增多,致使电视新闻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全国各地最主要的舆论阵地之一。[据统计,1978年全国有32家电视台,304万台电视机,到了1985年全国共有202家电视台,6965万台电视机,到1992年,电视台增加到586座,22643万台电视机。在技术上,1980年以后,ENG(电子采访技术)逐渐普及,为大幅度提高新闻时效性,加大新闻节目信息量提供了保障。]电视新闻开始逐步发挥出自身多通道传播的优势,在语言表现上,逐渐从其它媒介的掩盖中剥离出来,日益显现出自身的特色。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