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22232500000018

第18章 考生影评作品及优秀范文(4)

9.在烟雾中缭绕的华尔兹

——从《花样年华》看王家卫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刘德华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这句话是对《花样年华》作为王家卫艺术作品转型的评价。从《花样年华》开始,他更突破性的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在香港电影史上,王家卫的电影具备几个特色,手持摄像的风格化影像,散漫的音乐带来的陶醉感和极富后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

《花样年华》的摄影美的无可挑剔,这种美感是表现在电影本身的。没有人敢这样肆无忌惮的选用手持摄像;没有人能这样运用场景的镜子拍摄镜头还没有破绽。《花样年华》是一部回忆电影,通篇的色彩都有一种复古的味道,正是由于电影本身的性质。王家卫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慢镜头来配合电影的节奏。周慕云和苏丽珍坐在咖啡店里,王家卫打破了人们的常规想法,没有运用正反对打的镜头,而是轻摇、快摇、轻摇的办法,为的就是保证观众视觉上的完整性。正是这种完整性,打破了电影拍摄原有的规律,使得电影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在《花样年华》里,很多镜头我们都可以看到留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黑暗,或者暗淡的灯光影射着主人公的剪影。这种黑暗的运用,画面的明暗对比,形成了影片相当奇特的性格。有一个20秒左右的镜头,在周慕云的房间里有周慕云的剪影,及二分之一黑暗的墙壁,然后摇到苏丽珍的房间,又是苏丽珍的剪影及二分之一的黑暗。这样一个镜头在双方房间里停留的时间加起来不到10秒,而在全黑的状态下,却有10秒之多,为的就是给观众相当广泛的想象空间。王家卫,这样大范围的使用摇镜头,无非是两个目的,增强影片的连续性,渲染电影情节。正是王家卫超强的镜头表现力,使得这些镜头在电影剪辑后,这样的天衣无缝。

《花样年华》更像是一部法国电影,细腻声响,糜烂音调,散漫的音律。这或许就是他为何能在戛纳电影节上锋芒毕露的原因。《花样年华》的音乐,不但使影片带有浓重的怀旧气息,更使整部影片有了一种既浪漫,又暧昧的情调,散发出一种王家卫电影特有的唯美主义气息。《花样年华》不仅有爵士乐,巴洛克弦乐等等西方浪漫音乐风格,更有“金嗓子”周璇演唱的《花样的年华》,周璇的嗓子更像是给电影增添了中国元素的浪漫情怀。在这样东西方音乐的交织中我们看着电影,享受着这个世界上能聆听的所有的暧昧情调,不得不说是种陶醉。不只是音乐的陶醉,配上泛黄的画面,更是整部电影的陶醉。

最后来说《花样年华》的主题。单单看《花样年华》的故事,古老而普通。可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在王家卫的手下变成了一部美轮美奂的电影。《花样年华》的故事就像是一杯清茶,乍一品没有什么味道;入口却有细腻的香气飘逸在你的心间。影片的主题是通过苏丽珍替何老板给何太太和给余小姐打电话、买礼物的情节,说明了老板也是在情人和妻子之间来回周旋而说明的。结合整个剧情,我们无形中就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社会的小资们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现状。不只是苏丽珍的丈夫和周慕云的妻子“出墙”,很多人和他们一样都在外面有情人,而且都是偷偷摸摸的。事实上,何老板正是本片突出主题最明显的人物。《花样年华》中反复出现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各自走过狭窄的楼梯,从家到小面摊和从小面摊到家的画面。楼梯有引申意义,而反反复复穿梭在楼梯中间正是对周慕云和苏丽珍,形象的描述,两个人孤独冷清的生活,只有这样的两个人才会有故事发生。影片有很多两人模仿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的情形,从一开始苏丽珍的接受不了,到后来的苏丽珍的主动提出,事实上也表述出了从前置后,心理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也成为这样的人。事实上,《花样年华》用四个字表述就是“变,与不变”的故事。影片自始至终,张曼玉身着旗袍,妖娆的脚步。游荡在空荡的小巷,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其实,张曼玉的形象,正代表了60年代香港的形象。从那句最最经典的台词我们看到了整部片子最想表达的东西,“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

而这时,苏丽珍内心的挣扎是我们看不到的。这时导演并没有把镜头切给苏丽珍,而是切给了在门口等待的周慕云,他在等待苏丽珍的回应,我们又何尝不是想要他们永远在一起?然而,伴随着周慕云绝望的转身,关掉房间的灯,我们知道了答案。对于内心的呼唤来说,60年代的香港女性,更有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一年以后,当苏丽珍又拨通了周慕云的电话的时候,没有声音的电话却要比任何东西更能震撼内心。因为,两个相爱的人,内心的呼唤却战胜不了想到他们在一起后的罪恶感。也许,我后悔了,可是,我们却不能在一起。我会跟你一起走,但是我却不能走。有些东西,你失去了,当你再想要回来的时候你才发现,你失去的不只是那件东西,还有属于他的故事。这种后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给了我们最强烈的冲击。这就是王家卫带给我们的震撼。

《花样年华》是一部好电影,它不只好在它的镜头、音乐、以及剧本上,更好在它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它通过后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运用隐喻蒙太奇,让电影的主题若隐若现。《花样年华》就像一部散文,看完了会让你心存优雅。

10.有一种感动很心痛

——浅评《不能没有你》

作者:王功山

戴立忍凭借影片《不能没有你》一举夺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四个大奖的桂冠。这部电影与马俪文的《我们俩》一样,都是小成本制作,细腻的感情动人心弦,淡淡的描绘引人沉思,但是戴立忍大胆而又准确的触及到了人类社会的软肋,简单的故事却透彻出深刻的情感共鸣,真实的素材折射出浑厚的人文关怀。导演继承了杨德昌的影视风格,从社会人文角度出发,关注的是发生在身边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东西,故事里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虚张宣泄,以简单的父女之情凸显出不可阻挡的艺术张力。

整部片子采用现代电影非常少见的黑白胶片,肃穆、宁静,甚至有些压抑。这种容易失去市场性的是配合影片的叙事节奏和情感基调的,观众长期在花里胡哨的精神文化消费中,情感的来源似乎麻木,许多人已经处于一种色彩的半“彩盲”之中,而黑白色对比运用不仅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心灵撞击,更重要的是这种色调能把观众带进那种情景之中,足以让人思考社会、感知生命、体味亲情。影片没有刻意煽情,但是格外让人感动,而且这种感动不是一时的潸然泪下,不是走出影院凉风一吹就消散的那种即时即逝的闪电式感动,这种让人深思的感动是伴随于一种心痛的,李雄武的遭遇是社会的悲剧,最后的结局是就如“维纳斯的断臂”,这种深思是持久的难以消散的。

在叙事上,影片的节奏缓缓的,像初春时节刚开河的冰流;格律淡淡的,像明前新茶般淡香中略带苦涩;而缓与淡中暗流涌动的是难以名状的情感流,醇醇的、烈烈的,让人唏嘘、让人慨叹、让人感动、让人思考,身为底层民众缩影的李武雄到底为什么身陷无解的悖论,分离与痛苦到底是谁的错?这就让人去探究、去拷问个人与政府,与制度的矛盾,李武雄只是一个社会典型,是一个底层的缩影,但是他的悖论比什么都值得关注。

其实,之所以成其为悖论,是因为在整个事件演进过程中,看似竟没有错误方。李武雄与妹仔是血缘父女无可争议;同乡议员嘱咐下属尽全力办理仁至义尽;警署长官让李武雄到所属辖区填报资料汇再交到总部合情合理;辖区办事员将妹仔资料移交社会局合法合规,社会局因李武雄危害公共安全而禁止其两年内见妹仔也是条文使然,没有一方违规,没有一方超权,但悖论和怪圈却也明摆着,错儿在哪?在法律本身吗?表面看起来,错儿无疑是在法律条文,正是既有的不人性的条文使李武雄无法在法律上证明他和妹仔的父女关系。

李武雄最终的选择是一鸣惊人,他抱着女儿试图从台北火车站前的人行天桥上跳下,大声的喊着“社会不公平”。他终于不再是边缘人了,各大电视台如获至宝,他和他的故事刺激着所有人的眼球。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为何无法处理,只因他是底层,他是弱者,如果不用这种方式,没有人能够听到他的声音。导演可不是“愤青”,他并没有对这个事件中的各方人士大肆批判和嘲讽,而是以平静的心态给观众描述了一个故事。看过后背上一阵发冷,虽然此时此刻还有机会坐在电影院里为主人公的无助唏嘘,可在这个日渐冷漠的世界中,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成了下一部影片的主角,在现实面前,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情感更细腻、更纠结。他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这是一个父亲的表征!

与这样朴素、本色、真情的故事相映衬的,是影片中的人物设计、角色表演和摄影选择。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放在了这简单的父女两个人的身上。他们的表演就像纪录片里的人物那么自然和真实,演员们对中国人特有的含蓄内敛地情感表达方式的准确把握,再加上韵味十足地黑白影像,完全让观众们忘了这是在看戏了,我只觉得这是我在看邻居家里一对父女的悲欢离合。影片的细节表现也不乏精妙,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以对这些细节中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导演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很多时候不用台词,只用画面去表达他想要说的东西,或许这时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更具有表现力和情感穿透性。

导演真真切切的背负起了社会责任,直截了当的把社会的通病和社会制度的漏洞在一个小人物的生活影子中展现出来了,视角虽小,但表现有力。《不能没有你》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电影的希望,这既是一个终结也是一个****,这种感动是伴随着疼痛的,值得反思,更值得深思,值得品味,更值得回味!

11.绚烂且静美的旅程

——浅析《入殓师》主题意蕴

作者:王功山

《入殓师》以一种低吟的美诠释着人间生与死的旋律,这里的死没有充满悲痛,没有充斥着太多的悲欢离合,而是将入殓工作艺术化,推崇为一种安然赴死的观点。导演在很多地方用一种轻喜剧的方式来展现入殓师的工作以及小林与周围人的感情。影片一直在诠释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初始,进而感叹出一段生命的咏叹调

影片对人性本质的真实展现,即人对死亡的恐惧、对尸体的心胆惧寒以及对死者的怀念。生命中那些有趣和美好的事物,值得去关注。但这只是生命中轻的那个维度,还有重的维度——死亡。死亡意味着腐烂,僵硬,恶心,所以多数人不愿意去触碰死者,甚至不愿意在生活中提到或想到死,虽然人人不免一死。但假如人人对待死亡的态度都是逃避,这个活人的世界也将难以为继。

入殓师的专注给予仪式以圣洁的感官,就好像诉说着生者与死者的肌肤相亲,在强烈的仪式感之外,是对每一个逝者的尊重。也许这就是一个很轻的人生与很重的职业的对比,突出入殓师情感上的强大。小林也只是个很普通的小人物,有着破碎掉的童年和失意的理想,对面容已经模糊的父亲的怨恨以及对自己人生的疑虑,可是小林却毅然决然的决定从事这样一个不平凡的职业,尽管周遭的白眼,被说吃死人饭,尽管妻子最初的不堪忍受,说出肮脏的字眼。每天都要面对陌生的冰冷的躯体,就算情感上极端高尚,也会显出弱小来。看到第一具已经发腐的老妇人的遗体,小林有呕吐,他会急需妻子真实的鲜活的躯体安抚自己,仍旧像放生八爪章鱼的那个场景一样,意识到还活着,才能重新燃起新的希望,这是小林需要的,也是我们每一个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挣扎的人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