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近几年,艺术类高考蓬勃发展,影视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全国就有十几万之多。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基本上分为面试和笔试两个环节,其中笔试成绩占的比重最大,而影评写作是笔试中的重要科目。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由于课业负担比较重,没有时间接触具体的电影作品。同时,高中写作课中很少涉及影评写作。因此很多考生在看完电影后,不知如何下笔写影评,这就使得在考前学习和辅导中,影评写作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最多。
写好影评文章,需要从几个环节入手:多看、多写、多改。多看就是多看优秀的电影作品及影评文章,多写就是多进行影评文章的练笔写作,多改就是多对自己的影评文章进行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本书的编写目的就是为考生提供优秀的影评文章,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师长、朋友及全国同行的帮助和支持。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朱晓琳、于亭亭、马潇婧、陈晓燕等同学提供了自己的原创作品,济南的孙超老师把自己及学生的优秀文章提供给我们,济南大学的王莉老师为本书的组稿工作做了很多工作,向他们致谢!还需要感谢世博六艺培训学校的赵海卫老师、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王鹏老师,他们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多帮助。本书也选用了学生宋玉丽、赵冉的文章,她们都已经顺利进入高等艺术学院学习。
本书部分影评文章的作者如下:
房伟:《语义混乱的浪漫狂想——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韩国式的道德激情狂想——评韩国电影〈老男孩〉》、《〈汉江怪物〉:游走在国族形象和家庭伦理中的惊悚影像》。
朱晓琳:《山路弯弯情长长——简析〈十七〉的美》、《真作假时假亦真——简析〈霸王别姬〉中三组人物关系》。
孙超:《哀婉凄凉悲怆——评〈撞车〉中声音元素的运用》、《这场望穿秋水的爱情——评〈云水谣〉的主题》、《爱情与理想的守候承诺与责任的交织——评〈云水谣〉之陈秋水》、《那驶向灵魂的火车——评影片〈天下无贼〉导演的创作风格》、《自然美质朴美色泽美——评〈沂蒙六姐妹〉之张月芬》、《戏剧人生从一而终——评〈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形象》、《跑出国格跑出尊严——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王鹏:《浅谈冯氏电影的几点特色——兼论冯氏贺岁片风行内地的社会性心理因素》、《遥远的回响——〈天上草原〉的文化解读》、《在冷酷与感伤中探寻生与死——解析日本影片〈座头市〉》
陈晓燕:《命悬一线——评〈保持通话〉的细节和导演风格》
张明顺:《美国精神的寓言——评电影〈阿甘正传〉》、《心灵救赎的人性光辉——〈辛德勒名单〉赏析》
宋玉丽:《黑白影像下的温情守望——评电影〈不能没有你〉》、《一个伟大的政党一部复兴的史诗——评电影〈建国大业〉》
马潇婧:《百花深处的文明——评电影〈百花深处〉的主题》
于亭亭:《肥皂泡·魔鬼——评电影〈菊豆〉中杨天白的人物形象》
田忠菊:《四场“梦”一段旅程——对影片〈野草莓〉梦境的文本解读》
王莉:《痛苦挣扎的一粒沙——简评〈看车人的七月〉中杜红军的人物塑造》
张丽军:《魅惑之音与伦理悲剧——浅谈牛余和电影〈黑白往事〉与小说原著的人性深度》
冯飞:《清新脱俗雪莲盛开——评电影〈冈拉梅朵〉》
郭丹丹:《青春:不可言说的灼灼年华——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集结号:在国家和个体间吹响——评电影〈集结号〉》
桂菡:《春天里寻梦的歌声——评〈立春〉中的王彩铃形象》、《在传统的含蓄美和形象美之间——评〈小城之春〉的长镜头》
王长亮:《欲说还休的爱情之旅——析散文电影〈暖〉》、《都市:精神的漂移和传统文明的失落——评电影〈绿茶〉》、《在罪恶中反思挽救自己——解读〈盲井〉中的人物形象》
王康:《被阳光遗忘的角落——评影片〈盲井〉》
赵冉:《手法精湛韵味无穷——评〈红高粱〉画外音的艺术特色》
张福起:《多元视角传统模式——〈英雄〉〈天地英雄〉叙事策略比较》
周爱华:《贾樟柯〈三峡好人〉独特的影像内涵》
李化栋:《生命的底色——评电影〈不能没有你〉的黑白色调》、《战争中迷失的灵魂——评〈拆弹部队〉中的人物形象》
李建丽:《余震的心跳声——评影片〈唐山大地震〉》
还有部分文章无法一一标明作者,向他们表示感谢!
本书由房伟和张福起统稿,点评部分由房伟撰写。
对本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进行修订和补充,谢谢!
张福,起房伟
2010年10月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