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22234400000018

第18章 办学理念与特色价值内核(1)

办学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要求回答的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教育问题。其中,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支撑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核。价值取向通过文化积淀,使学校的整体行为具有文化自觉性,从而形成一所学校在教育共性价值基础上的个性价值或附加价值。个性价值或附加价值的生成,就是学校在价值理性方面的特色生长点。

在个性价值的生成过程之中,学校因为价值理性而丰富了创造价值的想象力。有的学校在办学理念的丰富和提升的过程中进行理性思考,比如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美的教育”,从“心灵的创造”这个美学视角思考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创造文化的张力,最终实现学校文化的自觉。有的学校通过办学实践结晶出办学理念,比如九龙坡区田家炳中学经过五年的潜心实践,用实际行动破解了“幸福教育”的密码。有的学校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比如九龙坡区石桥铺小学秉承“文昌文化”,围绕“蒙以养正,光华文昌”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和中学从学校传统文化、山水相拥的地域风情以及时代发展特征中择取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提炼出办学思想;白市驿第一中学以驿站文化和抗战文化为原点,找到了自己办学理念的立足点。有的学校在领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树立了现代教育观,比如电厂中学在“和美文化”育人的特色实践中,以绿色教育为载体,追逐着自己的教育梦想;玉清寺小学把传统的文化哲理与现代学校师生的愿望和诉求相贯通,发掘办学理念,找到了渐生渐长的思维空间。

可以说,以上述学校为代表的办学理念,都体现了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每一所学校都实现了自己个性的价值选择。

崇和尚美 一生相随——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美的教育”实践

因为美的教育,才会有这样的传奇故事——2010年7月的一天傍晚,上海世博会议大厅,来自全国各地的“世博小记者”在一片忙碌中离开。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却全神贯注地拾着游客丢下的垃圾。一位经过的老者非常关注地询问她姓名,小女孩微笑着回答:“我是来自重庆的小记者,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我叫董之汀。”老者说:“孩子,我记住了你的名字和你的学校。”三个月后,学校的校门走进了一位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他就是全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贾老兴奋地告诉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无论什么样的教育,能培养出像董之汀小朋友这样心灵、行为俱美的学生,这就是最美的教育。”

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总是以它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而存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但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从此,“心灵的创造”便成了学校“美的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一个董之汀后面伴随着的是一群董之汀,以及伴随孩子们成长的老师与家长。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就是这样以它“美的教育”特色文化,在“崇和尚美,一生相随”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浸润滋养着在这个学校生活、学习的每一个人。

一、教育理念:一种学校文化的自觉追求

悠久的历史可以积淀学校特色文化,但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不是等待和依赖,而是一种文化的主动创造。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曾说:“文化的创造需要一种创造文化的张力,最终实现学校文化的自觉。”高新实验一小建校虽然才十年,却以一种教育的执著情怀在特色建设的道路上强化着这种文化张力。建校伊始,就以科技教育为抓手开创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此后又演变为“和谐教育”和现在的“美的教育”。这种特色文化的演变历程,反映了学校师生对学校教育的思考和学校文化定位的不断深化,学校由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逐步转向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

历程一:探寻特色发展的“科技教育”(2001—2007年)。学校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为目标,开辟科技活动课程,活跃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取得了显著的特色成就。学生在历届全国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中均获佳绩,机器人大赛成绩年年创新高,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成就斐然,时任全国少工委副主任、国家少儿科学院院长的艾玲女士也亲自到学校视察科技教育工作,赞赏有加。

历程二:深化特色发展的“和谐教育”(2008—2010年)。学校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价值导向,试图通过教育实践改善学校发展过程之中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规范”“特色”和“优质”为办学方向提高育人质量。这个时期学校实现了科学发展向人文发展的转变。

历程三:深度发展的“美的教育”。学校特色发展成熟意味着具有独特、稳定而整体化的文化关注。在学校和谐教育的实践基础上,学校寻找到了学校自己的文化个性,那就是由关注学校发展中的各种协同关系,转变到以学校个性发展为导向;由关注孩子的科技、绘画等素养,转变为满足学生面对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特色办学:国际视野下的教育智慧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满足人基本的学习需求,以帮助人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并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在2010年初,学校秉承发展的历史和对教育的新思考,提出了“崇和尚美,一生相随”的办学理念。2010年9月,“崇和尚美,一生相随”的办学理念得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的首肯,并欣然泼墨题写了这八个字。

“崇和尚美”中的崇和,即崇尚和谐,着眼于学校教育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尚美,即追求美好,在学习与创造的过程中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一生相随”,即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培养起来的美的诉求能伴随其一生,为孩子将来能“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打上生命的底色。

学校的教育理念催生出“美的教育”特色。

什么是“美的教育”?学校认为,“美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美的课程教育中得到美的培养和提升,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美的意识、素养和能力伴随学生一生,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生活、美的社会和美的世界。

在重庆教育评估院专家的指导下,学校以“和”为面,以“美”为点,点面结合,相互促进和印证,开始了内涵发展、特色建设和优质办学的新征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校风,“有教无类,润物无声”的教风,“善学乐学,行美德美”的学风,共同构成了学校“美的教育”的理念体系。

三、特色实践:学校教育的个性探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学校在理念文化基本建立的基础上,以“美的教育”为特色,从四个实践纬度开始全面建设校园特色文化。

(一)美的校园:润泽教育文化,浸润孩子心灵

美的校园,孕育文明,承载希望。“让学生在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正是学校建设美的校园的基本原则。

教学楼大气恢弘、体育馆功能齐备,塑胶操场宽阔平整、学术报告厅装葺一新,设备设施均为双一类标准配备,以及待建的综合大楼,这些条件为学校的优质办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蓝天上的鸽影翩翩,园林中的鲜花绽放,错落有致的树木成荫,洁净幽雅,生机盎然,清风徐来,舒爽宜人。

迎宾道上,孔先师瞩目莘莘学子;名人大道,群贤毕至,充满期待;微缩长城浮雕、“美的教育”铭石、“三个面向”石刻点缀绿色校园之中,传承着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统一规划装修的厅廊、教室、楼梯间中的主题文化长廊、班级文化墙、活动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经典木简让校园更加靓丽明快、焕然一新,浓郁的人文气息让人流连其间。

这就是高新实验一小美的校园,精心的营造只为孩子撑起一片洁净的文化星空。

(二)美的课程:更新育人理念,追求高效灵动

美的课堂、美的活动和美术特色课程三位一体,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学校是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成长起来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有着厚重的实践基础。

探索“三三五”课堂模式,让美贯穿课堂教学。为了减负提质定义“三三五”课堂模式为:“三美观念”“三环节流程”和“五还策略”。“三美观念”即师生关系的和谐之美、教与学的灵动之美、交流与评价的生动之美,从而构建自主探究、高效灵动的课堂,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三环节”教学流程,即美的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现由“形”到“情”感受美;美的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现由“情”到“理”欣赏美;美的升华——巩固运用,拓展提升,体现由“悟”到“用”创造美。“五还”策略即是把课堂的时间,课堂的空间,提问的权利,评价的权利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

构建“美的课程”体系。学校将德育活动纳入课程建设体系,丰富课程育人的内涵,在活动中育人,孕育学生健康心灵。在重视抓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上,举办好“四节三活动”。“四节”,即四月的体育节、五月的艺术节、十一月的科技节和十二月的英语节;“三活动”,即六一庆祝活动、大课间活动和“2+2”项目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品质,提升学生美的素养和能力。

开发美术特色课程。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美的最佳载体,学校充分利用校内优秀的国画教师资源,精心打造此特色建设项目。在坚持学科均衡发展基础上,在全校学生中普及中国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实和培养国画教师队伍,改革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国家课时计划尝试美术课连堂教学;自主开发、编写学生美术特色校本课程——《儿童水墨情趣》;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课外生活相联系,把学生的中国画兴趣向美的生活拓展。在校园内,每一个墙壁都会告诉你一个孩子的中国画情结。

课程改革硕果满枝头。近两年来,学校获得了九龙坡区第十三届教研月先进学校、课改先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等称号;承办了九龙坡区“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现场会、重庆市音乐赛课活动、全市教研员赛课活动等,学校老师呈现了精彩的示范课。学校有2000余幅学生美术作品在全国大赛中获奖。2010年3月,学校250幅学生中国画作品在三峡博物馆成功展出一周,在重庆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是三峡博物馆第一次专门为小学生举办的画展。

(三)美的教师:用心教书育人,守望桃李芬芳

“美的教育,需要美的教师去实施。”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依托,是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以“两高两美”标准来培养教师。“两高”,即高尚的师德修养,能潜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较高的专业素养,能保障“美的教育”的实施。“两美”即美的形象,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符合教师职业要求,能给学生、家长以美感;美的心灵,健康的心理和阳光的心态,能影响和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四个策略”成就教师的专业形象。第一个策略是通过践行廉洁从教要求,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第二个策略是开辟书吧,鼓励教师读书,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第三个策略是聘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形象设计、语言交流艺术等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美的形象;第四个策略是评选表彰“最美教师”和“最美员工”,激励教师成长。以牟映、周雪梅、刘剑英、彭廷美、杨菊、张祖勤、刘晓峰等为代表的一批教师在“美的教师”队伍建设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代表着学校“美的教师”的风采和形象。

十年磨一剑,一支师德高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践行“美的教育”的主力军。

(四)美的学生:享受教育幸福,奠基美好人生

“美的教育”,根本目的是培育“美的学生”。学校认为,具有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和展现美的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就是“美的学生”。学校精心建设美的校园,让学生感知美;构建美的课程,让学生深入理解美和欣赏美;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家庭、社会与学校合作,让学生深入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认识人、自然、社会和世界之美。培养学生美的意识、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学习中,孩子们自信自主、合作奋进,以“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精神,展现着学习小主人的风采,体验着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活动中,孩子们或自主设计,自主组织,或积极投入,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展示风采。

孩子们在形象上服饰整洁,潇洒自如,行为上大方得体,文明优雅,活泼阳光,礼仪上举止有度,语言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