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22234400000044

第44章 创新拓展与特色项目建设(11)

(二)打造绿色校园文化

校园人文生态是不同生命体相互关联、良性互动的生命运动状态。

要构建优化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就要建设一个充满关怀、和谐协调、生机勃发、激情飞越的人文生态乐园,使校园内各生命体都能从中体验和实践关怀,感受校园的勃勃生机和爱的温暖,并享受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和学习、工作的乐趣。

美化学校“成语故事”文化长廊、励志长廊,安置校园内“名人名言语录”匾牌,更新学校宣传橱窗,修缮学校名人雕塑等等。让墙壁、板报、橱窗、报栏说话,让花园、道路、教室育人,用文化优化环境。

从爱护绿色延伸到爱护课桌、书籍、学习用具及各类公物,延伸到节约用水用电,回收废纸,不乱扔垃圾等活动。通过师生共同的环保行动,大家体味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生命的尊重。

三、和谐元素凸显,推行生态化教育管理

绿色生态教育的校园生态和谐,不仅体现在自然生态的和谐上,更体现在人文生态的和谐上。

(一)构建绿色管理文化,推进校园制度建设。

学校管理一是依靠制度管理,以规章制度约束人;另一方面是人文管理,重在尊重人,依靠心灵的力量实现办学目标。

建立规范有序的学校管理机制,维系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充分利用校长负责制,学校党总支的监督机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不断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

(二)构建绿色德育工作体系,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严格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通过领导者的引领、典型教师的示范,扩大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度;加强养成教育,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考核,把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考核纳入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努力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文明素养;开展绿色德育系列活动,创设绿色课余文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2+2”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阳光心态。

四、“绿色”教学改革,体验校园中的幸福人生

在“绿色”教学改革中,学校构建起“五三三”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五三三”即五个环节:课前导学——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总结升华——拓展应用;三案:课前导案、课中学案、课后练案;三评:学生的导案评价,学生的学案评价,学生的练案评价。

下面以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五三三”绿色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前导学

课前3分钟,学生在科代表组织下完成以下内容,然后学生自评,教师检查点拨,为进入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本课课前导案内容包括三部分(导案):

一是开篇记诵:品读黄巢《菊花》(描写农民起义);品读《水浒传》中的名句和歇后语。

二是基础预练:包括课文中字音、字形和填空题。

三是文本感知:速读课文,提起信息。

然后在《好汉歌》旋律中,教师充满激情地引入金圣叹的话,“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把学生引入重温文学经典、感受林冲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的氛围中去。

(二)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精心设计课中学案,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的目标及任务。这一步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采用质疑答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多种方式。

本课用PPT展示学案内容,学案中涉及两个关键问题:

1.文章故事情节的起伏性是怎样体现的?

2.不同阶段林冲性格转变的因素是什么?

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形式来达成学习目标。

(三)交流展示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总结成果,进行个性化展示。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交流,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然后由各小组互评;教师适时点拨补充。此环节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尽量保留学生对故事情节及人物林冲的原始认识,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

(四)总结升华

在学生总结出林冲的性格特点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本意义。

提出问题: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及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引发学生在文本研读的基础上,把人物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去解读文本蕴含的深刻主题,从而便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养成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

(五)拓展应用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把教材当成一个例子,学以致用,广泛地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扩大知识面,并把所学知识自觉地运用于实践之中。

本课在这一环节选用吴祖光《林冲夜奔》的节选,让学生比较此节选和原著的异同。

比较中,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练案设计:依照本文,写一段文字,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个人物的性格。

学生完成片段作文后,采用课堂集体批改的方式,主要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总结写作中的优缺点。教师最后作归纳、点评,完成练案评价。

“绿色课堂”的理念源于自然,“绿色课堂”是以生为本,高效务实,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其核心价值是“张扬学生个性,彰显师生活力”,是“以生定学,学导结合”的课堂。

“五三三”课堂教学模式,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教师、学生、学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得以彰显,课堂民主化的氛围初步形成,有效教学的课堂得以初现。

“自强不息”是“渝西人”几十年历练的精神品质!“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未来奠基”是渝西中学树人之本!而今的“渝西”构建起了以生为本的绿色课堂,正开展“我的校园我的家”的绿色活动,正践行着“我的形象我塑造”的绿色文明行为,正倡导“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绿色健康生活。

生命,是学校存在和发展之本,也是绿色生态教育最关注的对象。绿色生态,是生命成长所赖以实现的环境,也是绿色生态教育所要着力创建的校园环境。通过绿色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渝西中学“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最终将得以彰显。

(王鸿宾)

绿色满园 活力永驻——九龙坡区红光中学“绿色校园”建设

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绿色学校”概念,它把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入学校,提倡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把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纳入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红光中学被这一理念所吸引并积极践行,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被九龙坡区教委授予“绿色学校”光荣称号。

一、红光中学创建“绿色校园”之举

“绿色校园”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红光中学采取有力举措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高度重视,融“绿色校园”于管理之中

“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为确保“绿色校园”的创建,学校加强管理,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创绿”工作,将“绿色校园”融于管理之中。成立了由李勇校长为组长的争创工作领导小组,以全体班主任为教育骨干,以各学科教师为教学骨干,以优秀团员为活动骨干的创建团队。制订了近期规划和每学年落实计划,定期召开“创绿”工作会议,研究工作落实情况。确立了一手抓“创建绿色学校,提升学校品质”的教育目标和一手抓“优化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的运行机制。创绿制度细化到每天、每周、每月、每个时段;落实到每天值周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巡查中;落实到一日“三扫”、一周一评、一月一结活动中;落实到及时通报表扬文明事迹、批评不良行为中;落实到定期宣讲绿色环保知识、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中。

(二)拓展理念,融“绿色校园”于教育之中

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学校以丰富教育理念为起点,全方位、多渠道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初步形成了“关爱生命,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把建设“森林重庆”与创建“绿色校园”融为一体,充分认识到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倡导传授“绿色”科学知识,启迪“绿色”创建思维,培养“绿色”思想品德,灌输“绿色”价值观念,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使“绿色校园”理念深入学校教育之中。

(三)开拓创新,融“绿色校园”于教学之中

1.构筑了渗透型的环保教学模式。

学校以多种方式将“绿色校园”潜移默化于人们心中。党支部用《国家环保模范城相关基础知识》启迪教师“绿色”思维,增强创绿理念。工会用《低碳生活之衣食住行》教会大家绿色生活方法,德育处用《“创模”知识问答》丰富学生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绿色”行为习惯,团支部用《当好环保监督岗》对学生干部进行环境鉴别技能培训,后勤保卫处用《勤俭节约,效率服务》对食堂及维修工人进行绿色服务、安全服务培训,教务处用《红光中学环境教育学科渗透评估意见》加深教师对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2.在学科教材中力求透“绿”。

学校结合《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要求,选用了一些与环境教育相关的书籍,扩大师生的环保视野,增强教育针对性。突出“自然也是有生命力”的思想,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要正常地生存,就必须维护它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须亲近自然、爱护自然。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各教研组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都注意将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有时间、有措施,将环境教育的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政治课教师注意国内外有关环境的大事,如沙尘暴、臭氧层保护会议;英语课教师注重所教内容中渗透环保德育目标,如在讲颜色单词时,以环保作为主线,把学生引入五彩斑斓的大自然。体育课教师则重视环境、气候和场所对训练以及比赛成绩的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师收集有关环保的大量图片、网上资料;语文组则积极开展有关环保的主题班会或知识讲座,积极宣传环保意识。使同学们增强了环保意识,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深入实践,融“绿色校园”于建设之中

氛围滋生情感,情感滋生动力。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学校环境建设,努力创设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美化整个校园环境。现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披上了绿装:操场绿了、教室绿了、办公室绿了,师生们学习工作的心情也舒畅了。绿色行动的浪潮给学校带来的不仅仅在于多种了几棵树,多栽了几盆花,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们注入了社会责任感,强化了环保意识,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学校把学生带到长江边实地观察水质,让学生向社区居民发《倡议书》,带领学生到校园周边维护清洁卫生。引导学生创编环境主题的文娱节目,学生们还进行了科学DV《水》的制作,获2010年北部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大赛二等奖。在“金秋十月颂祖国”文艺活动中,“绿化长江,绿色校园”大型诗歌被评为一等奖;学校号召教师和学生为绿化长江筹集捐款,还教会学生监察环境技能,鼓励学生设计环保宣传画、环保灯罩等等。

二、红光中学打造“绿色校园”之效

(一)提升了广大师生的素质

“创绿”活动提升了师生对环境质量的品味,爱护校园环境、抵制白色污染、减低排放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习惯。大家购物、拎物都使用环保袋,打印纸双面使用,班级饮料瓶、废纸分别装筐;办公室、教室的水电设专人监管,通过这些措施,加深了学生关注环境爱、护环境的情怀,牢固了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的能力。

(二)优化了校园的环境

通过“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学校环境优良,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实现了绿化、净化、美化、教育化。学校环境教育知晓率达100%,师生环保实践活动达6次以上,环保行动参与率达100%。校园内无乱刻画,无卫生死角和异味,无对校园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创绿过程中,学校发出1339份“致学生及家长的信”,收回1300份,家长签字表态率达97%,明确表示“支持重庆创模”“支持学校的倡导”“愿意从我家做起”“愿意为重庆创模出点力”“愿为孩子作表率”等积极意见的家长占50%,较好地实现了学校“创绿行动影响一个家庭”的意愿。创绿工作还促进学校完善了《公物赔偿制度》《公物管理制度》《功能教室管理责任制度》《清洁卫生流动红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