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读本
22234900000006

第6章 个人成长篇(5)

故事二

很久很久以前,走兽和飞禽有过一场猛烈的战斗。蝙蝠两方面都不参加,老待着看哪边取得胜利。起先,飞禽战胜了走兽,蝙蝠就加入飞禽一边,跟它们一起飞,表示自己是飞禽;后来,走兽开始占优势的时候,蝙蝠就投到走兽那边去了。它把自己的牙齿、爪子给它们看,证明自己是走兽,同时保证自己热爱同类。再后来,飞禽又占得了上风,蝙蝠又投到飞禽那边,可是这回飞禽把它撵走了。

蝙蝠想再加入走兽这边来,却已经不可能了。从此它两方面都不能够参加,只好待在地窖里,或者待在窟窿里,黄昏的时候才敢出来到处飞。

绎心理感悟绎

艾森豪威尔最大的成就,不只在于他英明果断的决策,还在于他肯为自己的决定负完全的责任。而在故事二中的蝙蝠却在逃避自己的责任,最后被淘汰出局,无处安身。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从出生时,我们就与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的互动。周围的环境在影响着我们,我们更是在影响周围的事物。当我们在众多的行为中做出选择时,就理应承受相应的责备与赞扬。如果逃避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会受人指责,失去更多的朋友。因而,面对责任,我们要敢于承担。

名言警句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列夫·托尔斯泰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毛姆

说到,不如做到

故事阅读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相交莫逆,经常一起参禅论道。一日,苏东坡静坐之后,若有所悟,便撰诗一首,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诗作,莞尔一笑,拿笔批了两个大字,叫书童带了回去。苏东坡见书童归来,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的境界,急忙打开诗作,却赫然看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大字,不禁怒火中烧,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已在岸边恭候多时。苏东坡见禅师,大声质问:“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么可以恶语中伤?”禅师若无其事地反问:“我骂你什么了?”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禅师看过,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来了呢?”苏东坡呆立半晌,终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东坡居士自以为修行很好,已经到了“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但是,佛印禅师的一句“放屁”,就把他打过了江,可见,东坡居士的修行并非真的到了家。但是,他却晓得“八风吹不动”这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是一个高明的、应该达到的境界。知道是知道了,但自己就是做不到,因为知与行之间,还是有着一段距离的。

绎心理感悟绎

陶行知先生早年叫陶知行,后来认识到,行动先于知识,于是改名为行知,先行后知之意。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关于知与行的关系,明代大儒王阳明也认为,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致良知,知行合”。可见,知与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绝大的人生课题。

我们都知道应该与人为善,但是看到情敌或竞争对手的时候,依然恨得牙根儿痒痒;我们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但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似乎天天都在忙碌,无暇关心父母;我们都知道应该夫妻恩爱,但是世界上又有几对夫妇不是经常吵闹;我们知道要合理饮食,但是看到鲍翅海鲜却依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我们知道要远离辐射,但是打开电脑之后又有几次是心甘情愿地关掉?我们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但照样吸烟。

我们知道的太多,做到的却少。知行合一的道理,看着简单,做到太难。

名言警句

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

——谢觉哉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

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

——托马斯·富勒

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故事阅读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心理感悟

时间是童叟无欺的,它给勤奋的人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的人留下悔恨和惆怅。“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众所周知,但真正理解它、明白它内涵的人却并不多。时间是最特殊、最易消耗、最不受重视、最受惋惜的资源。它无法贮存,无可代替,但不可缺少。它总是一刻不停地从你身边掠过。

古往今来,珍惜时间的事例不计其数。巴尔扎克深知光阴像奔腾的急流一去不返,因此,成天埋头于阁楼,奋笔疾书,写出巨著。齐白石青年时期,曾经抓住打柴放牛的间隙,用心琢磨绘画技艺,最后成为绘画大师。作家姚雪垠的座右铭是:下苦功,抓今天,他的苦功都在抓每一个“今天”中落实了,从而完成小说《李自成》的写作。应当记住努力须从今日开始!

研究运筹时间的艺术,了解些生理知识,看来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地安排时间,一分一秒也要有计划,比如排队理发时,可以同时背单词,听广播时可以打扫卫生、做饭等,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掌握了自己体内生物钟的节奏,就能抓住高效时间做重要的事,这样的安排也就等于节省了时间。

名言警句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为人诚信,我们能收获什么

故事阅读

一农村孩子,16岁初中毕业后,就只身一人出外打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选择了北方一个最大的城市,可人生地不熟,经过一次次寻找,终于在一家从事土木工程的民营企业中找到了工作。刚刚开始工作,他就感受到了土建工程的辛苦,只要一有工程,工人们就变得非常忙碌,许多时候都是加班赶工,完成取土挖土的任务,虽然工资也比较高,却还是有人抱怨太苦、太累。可他却从不抱怨,他肯吃苦耐劳,总是最先完成自己的工作,还经常帮助没有完成任务的工友。他在工作中还注意不断学习,勤奋求知,不但熟练地掌握了推土机、挖土机、自装车等各种机械的操作,还学会了勘测、土石方计算等实用技术。他的能力和成绩逐渐显露出来,得到了公司老总的认同,由普通的打工仔提升为工地主管。成为主管,手中有了一些钱款收支、工人安置的权利。于是有些相好的同乡、工友就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好处,却都被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的一位本家哥哥劝他:“你可不要不开窍,老板让你当主管,有权就要用,不用过期作废,你又不能一辈子当主管,你看人家主管真不错,照顾了自己又照顾了老乡,这样才算会做人。”听了本家哥哥的话,他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挺起胸膛大声吼了一句:“老板瞧得起咱,咱自个儿也要瞧得起自个儿。”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负责的几个大型工程中,他带着工人们起早贪黑,勤劳苦干,最终每次都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工程,并且在钱款的收支上以实相报,从不欺瞒,牟取私利。就这样,他又一步一步地当上了经理,老板总是把争取到的工程项目分给他来做。从此,他拉起了自己的工程队伍,开始承接工程,抱着诚信态度,他在这一行中也渐渐有了名气,他自己的工程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后来正式注册了公司,也成了一名老板,比他老板的事业还做得大。在创业过程中,这位老板具备了多种优良品质,比如,吃苦耐劳、勤于学习等,但是关键在于他说到做到,信守承诺的作风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与人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公司开辟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心理感悟

所谓诚信,就是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他就没什么值得可以肯定的了,不知他还怎么为人处世。

名言警句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李嘉诚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哈伯特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