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发展史的源头。南方楚文化特有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遭遇和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
楚文化与“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在江、汉流域一度拥有“地方五千里”的广袤疆域,这里到处分布着江湖山峦,物产丰茂。楚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已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大放异彩的楚文化是在同中原文化的长期交流和融合中形成的。另一方面,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因而楚人被称作“南蛮”、“荆蛮”。
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崇尚巫风的习气,既是夏商文化的遗习,更是土著民族的风气。《国语·楚语下》即楚大夫观射父答楚昭王之问说:“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韦昭注:“夫人,人人也。享,祭祀也。”)家为巫史。”可见“民神杂糅”、“家为巫史”之风,向为楚之习俗。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指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比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其实这种信巫、事鬼、祭神的风俗,不仅盛行于民间,就连楚王也身体力行。如楚灵王,史称“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当吴人来攻,国人告急之时,犹“鼓舞自若”,不肯发兵。(《新论·言体论》)怀王亦是“隆祭祀,事鬼神”(《汉书·郊祀志下》),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最终为秦所败。巫文化的盛行对楚国审美情趣的影响是明显的,楚地的很多艺术都和祭神有关,充满了奇异的浪漫色彩。
楚人服饰也异于中原,“南冠”、“楚服”独具一格。《左传·成公九年》记晋侯观于军府,所见楚囚钟仪即“南冠而絷”。吕不韦为异人游说华阳夫人,知她是楚人,特使异人“楚服”而见,以讨欢心(见《战国策·秦策二》)。楚国的官制也很特别。如“令尹”、“左徒”、“莫敖”、“连尹”之类,都是特有的官名。《论语·公冶长》邢昺疏:“令尹,宰也。”又说:“楚官多以尹为名,皆取其正直也。”楚人操南音,歌南风,其语言、音乐极富地方特色。《左传·成公九年》记楚囚钟仪抚琴“操南音”,范文子赞其“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襄公十八年》记师旷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足以说明楚人的语言、音乐与中原迥异。
另外,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这是楚文化明显超过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而楚国的艺术,无论娱神娱人,都在注重审美愉悦的方向上发展,展示出情感的活跃性。楚地出土的各种器物和丝织品,不仅制作精细,往往还绘有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图案。《招魂》、《九歌》所描绘的音乐舞蹈也显示出热烈动荡、诡谲奇丽的气氛。楚文化尤其楚国艺术的一般特点,如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动荡的情感,奇幻华丽的表现形式等,都对楚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崛起的又一座文学高峰。“楚辞”是屈原在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的,因此它和楚国历史、地理、风俗和很深的渊源。其特点是:篇中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黄伯思《翼骚序》),富有浓厚的楚国地方特色。它的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屈原首创此诗体,后继者有宋玉、唐勒、景差等,都是楚人。“楚辞”这一名称早在汉武帝以前已经出现,《汉书·朱买臣传》载:“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悦之。”至西汉末,刘向把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之作汇编成集,称为《楚辞》。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屈原和《离骚》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是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是现存第一篇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
一、屈原的生平及作品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其祖先屈瑕,乃楚武王熊通之子,受封于“屈”地,乃以“屈”为姓氏。关于屈原的生卒年问题,迄今无定论。据《史记·屈原列传》,当生于楚怀王、顷襄王时代,曾为“楚怀王左徒”,又曾任“三闾大夫”之职。他初得怀王信任,在内政外交方面卓有建树。但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怀王竟听信谗言而疏远他,进而被流放汉北。《九章·抽思》云:“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屈原遭流放,群小得势,楚国政治日趋腐败。怀王昏庸贪婪,刚愎自用,因愤于受张仪之骗,两度伐秦均遭失败,自己也客死秦国。公元前298年,顷襄王继位,奸佞当朝,屈原又被放逐于江南。这时楚国政治更加黑暗,“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战国策·中山策》),百姓心离,国运危殆。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郢都,顷襄王逃往陈城。目睹祖国沦丧,人民遭殃,屈原万分悲愤,绝望至极,遂怀石自投汨罗江而死,其时传说是农历五月五日。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胸中郁积了深重的悲愤和对宗国无尽的思念,并通过诗歌表达出来。他出于宗族感情,站在维护楚国的立场,主张联齐抗秦。这不仅符合楚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原传统文化的精神,屈原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然而现实的困厄,抱负的落空,让他充满了哀怨和愤激之情,借诗歌倾泻出来。他的《九歌》、《离骚》、《天问》、《招魂》、《九章》等,印证了坚贞不屈的悲剧性一生。
《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作品二十五篇,但未列篇名,后世学者争论颇多。按王逸《楚辞章句》,标明“屈原之所作”的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合于二十五篇之数。这可能是本于当初刘向的校订。又有《大招》一篇,王逸既谓“屈原之作”,又称“或景差之作,疑不能明也”,持两可态度。朱熹《楚辞集注》断《大招》为景差的作品,也认为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五篇。但有学者考证,《远游》、《卜居》、《渔父》是后人的作品。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离骚》、《天问》确是屈原的作品,无可疑者。《九章》中虽有篇目疑为后人拟作,但基本上仍可认定为屈原作品。《九歌》则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招魂》一篇,王逸说是宋玉所作,但《史记·屈原列传》记为屈原作品。这样,在王逸《楚辞章句》的目录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其它二十三篇基本可以认为是屈原作品,奠定了屈原崇高的文学史地位。
二、不朽的杰作《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五百九十字。关于《离骚》的题意,历来有多种解释。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他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中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这两种解释。二者相较而言,司马迁和班固的解释更为合理。因司马迁毕竟距离屈原的年代未久,且楚辞中多有“离尤”或“离忧”之语,其中的“离”字都不能解释为“别”,所以司马迁的说法最为可信。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楚怀王之世,当屈原遭谗被疏之时,即屈原壮年时期。
《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官大夫靳尚之谗言而被怀王流放汉北,“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此外,刘向《新序·节士》、班固《离骚赞序》、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等均持此说。
《离骚》是屈原心灵的歌唱,它寄寓了诗人“存君兴国”的“美政”思想,体现了诗人深沉执著的忠君爱国之情,塑造了一位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歌中的香草、美人既反映了楚文化的个性魅力,又是对诗歌的象征手法的开拓。
其一,《离骚》寄寓屈原“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战国七雄争霸,秦、楚一度势均力敌,时有所谓“横成则秦帝,从成即楚王”之说(《战国策·秦策四》)。然而屈原正值怀王之世,楚国已是内忧外患,日趋衰落。“明于治乱”的屈原,出于炽热的宗国感情,具有强烈的参政意识。《离骚》首先自叙了家世生平,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又出生在美好的日子,因此具有“内美”,又重“修能”,勤勉不懈的坚持自我修养,其目的在于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理想。诗人的理想就是把楚国推上富强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得路”的尧舜为榜样,以“捷径窘步”的桀纣为戒鉴,把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诗人为了真正达到这一目的,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而授能”,即不分贵贱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按法度办事。
其二,在对“美政”理想誓死不渝的追求中展现了诗人深沉执著的“爱国”和“忠君”情感。屈原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难的宗国。在朝时,他竭忠尽智,辅佐怀王,力图振兴楚国;即使被疏后仍然心系君国的前途命运,而把个人的进退、生死置之度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司马迁说:“虽流放,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在《离骚》中,有不少“心系怀王”的句子,如“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等。还用了一些男女爱情的比喻,如“怨灵修之浩荡兮,不终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等,以这种男女关系的不和谐来比喻君臣的疏远。根据中国传统习惯,弃妇的哀怨是以对夫君的忠贞为前提的,所以,这些诗句可以解释为屈原对国君的忠诚。国君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象征,而且只有通过国君才能实现自己的兴国理想。所以,屈原的忠君是他爱国思想的一部分。这种忠君爱国之情体现于对楚国现实的密切关注,从振兴楚国的立场出发,反复规劝楚王效法“前王”、“前圣”,洗去历代君王荒淫误国的教训,不要只图眼前的享乐。对于自己,“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担心时光飞逝,自己不能为国家的振兴做贡献。对于楚怀王,他担心“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致“美人”不能及时奋进,耽误了楚国的前途。两个“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特别是诗人为祖国的前途而焦虑,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他寄希望于楚王,他劝导楚王“抚壮而弃秽”,愿为楚王“导夫先路”,希望日益衰败的楚国,重新振兴,恢复到开国盛世的那种局面。
其三,《离骚》为塑造了一位坚贞高洁、独立不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从这些香草、装饰和“虽体解吾犹未变”的誓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其忠于理想、奋发自励、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是其高洁人格的外在显现。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即使处境维艰,屈原也誓死不渝的坚持捍卫自己的理想:“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正是在这强烈自信和无所畏惧的精神的鼓励下,屈原才能对楚王及腐败的佞臣集团展开尖锐的批判:“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进而抒发了她不与奸佞谗邪同流合污的的坚强决心:“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然而他的“独好修以为常”的“绝世之行”不免造成离群之忧,“俊彦之英”易陷落寞之境。超群脱俗的诗人不为人所理解,就难免要产生孤独之感:“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屈原表示了“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坚贞的情操。《离骚》所刻画的抒情主人公的高洁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