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峡水文化研究
22237300000003

第3章 三峡水文化依托基础的水系文化(1)

三峡水域的江河构成情况,是三峡水文化的自然资源,是三峡水文化的依托基础。有了它,才能派生出其他水文化。要研究三峡水文化,首先必须弄清三峡地区的水系情况。三峡水系也和地球上的其他水系一样,主要由地壳运动演变而成,但三峡水域有它的特殊性,就是三峡大坝工程的修建,形成了宽阔的高峡平湖,改变了三峡地区原有的水系状貌,这是人工的力量使三峡水系发生了变迁。要说清三峡的水系情况,就必须从自然构成和人工变迁两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节三峡水系的自然构成

从总体上讲,三峡水系的构成与地球上其他水系一样,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但三峡水系的状貌与同为长江的中、下游相比,却有显著的区别,就是峡多、滩稠、水急。这些峡、这些滩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

一、三峡地区的地质构成

(一)地壳演变与江河流向三峡地区的地壳经过了三起两落的漫长历程。据推测,地球已有60亿年的历史。早在距今二三十亿年的前震。

旦亚代之前,地球表面没有广阔的大陆,只有若干个规模不大的岛屿突出海面。那时的三峡地区也沉没在茫茫的大海之中。到了距今约8亿年的震旦亚代时期,由于我国发生过几次大的地壳构造运动,使我国北部出现了具有原始稳定地核的诸如华北古陆、淮阳古陆等大片古陆,在南方也出现了扬子古陆,三峡地区也第一次露出海面。

在露出海面的大约2亿年里,经历了长时期的海浸,又经过我国第一次古老的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到了距今6亿年左右,我国华北古陆大部和扬子古陆全部又重新沉入海底,形成“河淮海”、“上扬子海”等,三峡地区也被海水浸没而成为浅海区。

在大海里浸泡了2亿年左右,到了距今约4亿年的古生代志留纪末期,在全球性的加里东地壳构造运动中,我国东北部和四川大部重新露出海面,形成“华北古陆”、“淮阳古陆”和“上扬子古陆”等,三峡地区的大部也第二次露出海面,但其东部的鄂西地段和整个鄂境一起,却因地壳的下陷而继续浸泡在海水之中。

三峡大部地区第二次露出海面之后,继续遭到海浸,大约经过了1.2亿年,即到了距今2.8亿年的古生代晚期,三峡地区又全部沉入海底,形成“上扬子黔桂海”,并与古地中海相通。

又在海水里浸泡了1.3亿年左右,于距今1.5亿年的“印支地壳运动”,致使四川、青海、甘肃等海漕全部上升起来,并与华南、华北连成大片完整的陆地,三峡地区也第三次全部露出海面。又经过了大约8000万年,到了距今7000万年的中生代后期,我国北方发生了“燕山地壳运动”,地壳向南推移,受太平洋洋壳的阻力,三峡地区形成了川东褶皱带、盆边中山地和鄂西山地,构成了我们现今所见的三峡地貌构架。

那么,古长江的水向又如何呢?

在距今约1.5亿年的“印支地壳运动”使三峡地区第三次露出海面时,鄂西地段隆起了高大的约有2500米海拔的黄陵庙背斜,而这时的西藏地区尚是海洋。因此,三峡的江水就形成自东朝西流向的态势,喜马拉雅地区则是通往欧洲的大海漕。

这种自东朝西流向大约持续了1.3亿年,到了距今2000万年时,地壳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使西藏等海地大面积抬升,喜马拉雅则跃升为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则成为地球第一高峰。这就迫使三峡江水改变流向,从原来自东向西变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自西向东了。

(二)岩质特点与峡谷形成

三峡水域为什么有那么众多而奇特的峡谷?这主要由岩质特点所造成。这些不同岩质又由地壳演变而形成。

前已叙说,三峡地区的地壳经历过三起两落的地质历史演变。当其处于海底时期,海洋的各种碎屑物质不断沉积到海底,形成一层层松软的堆积物。这些堆积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胶结、凝固,变成层叠状的岩层,即海相碎屑岩层。地壳露出海面以后,又接受陆上各种碎屑物质,逐渐堆积成陆相碎屑岩层。沉淀堆积的物质不同,就形成不同的岩层。三峡地区常见的岩层主要有石灰岩、砂岩、页岩和泥岩。

地球形成初期,其稳定性极差,异常活跃的炽热岩浆,经常造成原始地壳的剧烈“褶皱”运动。地壳向上凸起部分就形成“背斜”山体,向下凹陷部分则成为“向斜”谷地。地球长期运动而使地壳不断变化,结果,在三峡中心地带就形成了七曜山、巫山和黄陵庙三大背斜,以及夹在其中的几个向斜谷地。

在前述的扬子古陆出现不久,由于我国南方发生了一次比较强大的“晋宁地壳运动”,在刚露出海面的扬子古陆发生褶皱时,大规模的岩浆运动促使了大量的酸性岩浆侵入到陆相碎屑岩层中,形成深浅不一的“侵入岩”,即坚硬的花岗岩。黄陵庙背斜就是这种岩体。

“当2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地壳运动时,中国大陆发生了西高东低的巨大地形变化,因此,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古长江河源水系,便汇集起四川盆地广袤地域内的数千亿立方米的水量,向盆地东缘的唯一缺口——川鄂山地中的低凹带冲去。与此同时,黄陵庙背斜在经过上亿年的风化剥蚀后,也由原来的海拔2500米的中山变成海拔500米左右的和缓低山,再加上发源于这个背斜的东西两坡河流,因长年累月的向下切割和向源头侵蚀(即所谓‘溯源侵蚀’),遂使河床较低的东坡河流将西坡河流‘争夺’过去,使之东流(此即所谓‘河流夺袭说’),从而将东西两边的水系统一连贯,形成原始长江干流。”

“原始长江干流形成后,2000万年来,便以其巨大的水流量,日夜不停地冲刷、侵蚀着以海相沉积为主的三峡地区的地表。当它流经泥岩、页岩和砂岩出露较多地段时,由于岩性松软,便形成了宽敞的向钭河谷,如绵延几百公里的川东河谷以及峡区中的大宁河宽谷、香溪宽谷等等;当它流经以石灰岩为主的背斜山地时,则因岩性致密坚硬,抗蚀力强,江水只好顺着较发育的垂直裂隙向下侵蚀,致使两岸谷坡岩层失去支撑而崩塌,从而形成幽深险峻、峭壁临江的三峡大峡谷。这样,原始长江就以其无与伦比的伟大自然力,经过漫长岁月的雕琢修饰,终于在川鄂山地间,神工鬼斧地造就了一个驰名中外的奇峡——长江三峡。”

同样道理,长江三峡上游的黄草峡、明月峡、铜锣峡,嘉陵江支流的沥鼻峡、温塘峡和观音峡等众多峡谷,也在地壳运动中得以形成,同时,也因峡谷和河床的奇险形成了若干险滩。

二、密集而又多滩的三峡水系

(一)密集的水系

长江三峡地区西起重庆,东至湖北宜昌,北靠大巴山脉,南临渝鄂山地,在北纬29°至30°,东经106°至112°区间之内,总面积约为5.67万平方公里,96%以上都是丘陵和山地。其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等特点,全年平均日气温18.4℃,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这里雾日较多,尤以重庆为最,年雾日高达69天,故有“雾重庆”之称。

其次是忠县、万县,年雾日40天左右。这对三峡航道的航运往往造成较大影响。但在奉节至秭归三峡峡区内,由于经常有较强阵性大风,雾日较少,如秭归年雾日只有7天。

三峡地区水域,控制着长江上游近100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来水,约为长江总水量的一半;流经三峡而入海的多年平均水量为4512亿立方米,为整个黄河水量的8倍。这里峡面窄,落差大,水量丰,加之群山连绵,丘陵众多,沟壑纵横,致使这个域内江河密布。除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大宁河外,尚有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9条,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共436条。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綦江、琼江、御临河、龙溪河、赖溪河、小安溪、乌江、芙蓉江、龙河、郁江、唐岩河、大溪河、小江、磨刀溪、任河、酉水河等。境内河流除任河水注入汉水、酉水河注入沅江以外,其余均属川江水系。多数河流源远流长,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年内分配不均,且河水含沙量高,河道的峡谷、险滩多,航运条件不如长江中、下游河流好。

(二)众多的滩漕

三峡水域里航道弯曲狭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险滩无数。流经四川进入重庆境内的长江干流斜贯重庆全市,在本市境内长约700公里;并有嘉陵江(境内长约150公里)、乌江(境内长约235公里)、大宁河(境内长约250公里)等主要支流注入长江,共同构成了三峡水系。

长江干流水流湍急,变化多端,江道切岭成峡,穿谷成沱,十分雄险。重庆城至大三峡的江段,由于穿行于川东曲褶地带及盆地东部边缘,形成许多峡谷河段,谷窄流急,愈向下游愈甚。据清?陈登龙《蜀水考》记载,从重庆朝天门至万县小江口,就有8道峡、239个滩。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巫山,横卧在渝、鄂交界处。滚滚滔滔的长江像一把利斧,横切巫山山脉,从万山丛中奔腾冲击,劈山斩崖,形成了壮丽险峻的大三峡。大三峡系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地跨重庆市的奉节、巫山和湖北省的巴东、秭归、宜昌,共五个县市,全长193千米。峡谷地区,江面狭窄,一般宽度仅二三百米,最窄处不及百米。整个峡区,群山屹立,悬崖横空,江水湍急,惊涛雷鸣。瞿塘峡口,横亘着一个高约25米、宽约15米、长约40米的巨大礁石,这就是令船工们望而生畏的“滟澦堆”,因其形如燕子窝,故又名“燕窝石”。燕窝石静卧江心,猛逼江水从左右两侧夺路奔腾,船随波疾驶,波涌船箭行,稍有不慎,就会触礁沉船,人为鱼鳖。瞿塘峡处的空舲滩,亦名空岭滩。此滩因有一条200多米长的石梁纵卧江心,将水一分为二成两条河漕,漕狭水急,加之乱石林立,江水奔突而浪拍长空,泡漩翻滚,船行至此,必卸货腾空舱位,方可上下,故名“空舲滩”。此处广泛地流传着“青滩泄滩不是滩,空舲才是鬼门关”的船谣,道出了此滩的险恶。据清代光绪十九年修纂的《巫山县志》载,巫山境内共有68处滩,其中报经朝廷批准认定的一等险滩8处,二等险滩1处,三等险滩9处。其间的新崩滩,在县西70里,大溪口之下。北魏时期的盛宏之在《荆州记》中载:“沿江峡三十里,有新崩滩。”较盛宏之约晚半个世纪的郦道元《水经注》云:“此山汉和帝十三年,巫山崩。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或方如屋,如此者甚众。崩崖所陨,致水怒流。今颓崖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水经注》有‘竦石桀出’语,桀,突出的意思)。”这些峡滩,“峭壁插天,悬崖千仞,并无山径可通,蜀道之难,于斯为最。中惟一线川江,急湍奔流,上下行船,绝无纤路。每当夏季水涨,舟行辄覆,每岁遭覆溺毙者,不下数十百人。”

长江干流险滩密布,其主要支流亦然。大宁河,古名巫溪,又名昌江,亦称盐水。嘉庆《大清一统志》载:“此水源出大宁县(今巫溪县)西北,接陕西平利县界,曰‘西溪’。东南流百里许,有东溪自湖北竹山县界西流合焉。折西南经盐井东,有后溪河,东流入焉。又转东南经大宁县东,又南有白杨河,合水浪、小溪二水,经县西流入焉。又南会西来之龙溪、上田二水,至大昌县南,有杨溪会湖北房县之水,自县东西流入焉。又南流百余里,经巫山县东入大江(长江)”。全长250千米,流经巫山县境54.9公里,落差90.7米。水清浪急的大宁河,汇纳千流百涧,劈岭冲崖,一路呼啸而来,在它的身后,留下了众多险滩。据清代光绪十九年修纂的《巫山县志》卷六《山川志》载,仅巫山境内的大宁河,就有祝家滩等21处。

乌江,发源于贵州西北部乌蒙山东麓的威宁,流经川、渝、黔46个县市,至涪陵注入长江,全长1036公里,年平均流量1690秒立方米,河口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34亿立方米,接近黄河574.5亿立方米的流量。乌江河床及其流域多系喀斯特地貌,落差大,河床窄,水势湍急,滩多奇险。其河谷多呈“V”形,不少河段两岸群峰连绵,绝壁擎天,峭壁如削,峡天一线。滩多峡稠是乌江的最大特色。从涪陵到龚滩的188千米的流程中,闻名于世的就有9堰、13峡、17滩,其中最险的要数龚滩。龚滩原名龚湍,因多为龚姓人家居住,乌江江水又飞流湍急而得名。明万历元年(1573年),龚湍所依的凤凰山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崩岩滑坡,阻断了乌江,形成险滩,于是龚湍便被人们改称为龚滩。

《酉阳县志》载:“大江之中,横列巨石,大者如宅,小者如牛,激水雷鸣,惊涛雪喷。”滩长400余米,水面落差4米多高,流速每秒7米多。滩中大量蛮石堆积,其中又兀立“蓑衣石”和“椅子石”两大孤石,高出枯水水面6米多,阻断水面形成1米多高的大水坎,因而形成了“断航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