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峡水文化研究
22237300000054

第54章 凸显重庆地域特色的水牌文化(4)

重庆火锅的经营规模,已由独体的火锅馆,发展为火锅楼、火锅街、火锅城;其烧锅烫食方式,也由岚炭铜炉,发展为酒精炉、煤气炉、液化气炉、天然气炉,甚至高档上乘的蒸汽式电火锅;其菜品项目,已由主要是牛毛肚,发展为几十、几百种荤素菜品;其调味作料,也由郫县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牛油、汉源花椒等作成的传统汤汁,发展为30多种调料制作的多种味道的汤汁;其经营方式,也由单一的汤料、菜品改进,逐步向经营形态变化发展,甚至也像百货那样,实行“批发”经营。

重庆火锅因其来源与江河船工有密切关系,有的人将火锅与川江号子相联,开设起“川江号子火锅”,其连锁店遍及全国,有的菜谱亦以川江号子名之,重庆电视台还录制、播放了《川江号子与火锅革命》专题片,将三峡水域的船歌引入饮食文化,使这一水食品牌更加具有浓郁的水文化特色。

二、精神文化品牌

(一)水族品牌

在叙说三峡水文化基本内涵的时候,笔者将水民作为物质形态加以论述,其着眼点是讲三峡水域的先民和当代民众(主要指移民)这个群体系主宰三峡水文化开发的主体;而这里所述的打造水文化品牌,包括巴民族品牌、移民品牌、精英品牌,视角方位所对准的是他们的精神内蕴。

三峡水域的先民主要是巴民族。要打造三峡水文化的民族品牌,主要就是打造巴民族文化品牌。

如本书第二章所述,巴民族是一个倚江而居、捕鱼而食、贩盐和腌鱼而兴的民族。他们擅驾舟楫,在与险滩恶浪的斗争中,炼就了勇敢、豪达的性格。他们崇拜鱼鳖、龙蛇、白虎,以其作为族团的图腾,鱼的游韧,蛇的阴柔,虎的勇猛,铸就了民族的心理特质。他们是全族皆兵的民族。他们的兴衰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在长时期的战争生活中,更铸就了他们锐意喜武的民族精神。巴民族创造了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可与中原文化媲美。他们在三峡地区创造的巴国文化,在西蜀平原创造的鱼凫文明和开明历史,书写了巴蜀历史的辉煌篇章。

巴民族建立的巴国,虽然最后被秦国灭亡了,巴民族也逐步与汉民族融合,但巴民族创造的巴渝文化,却世代被覆式地传承下来。尤其是渝东南的巴民族后裔土家族,保留了丰厚的巴文化遗存。他们聚居的武陵山区,被学术界称为“神奇的世界”,蕴含着古老、深邃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宝藏,是探寻、认识人类远古历史的策源地。在三峡工程建设的促动下所进行的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众多颇有价值的文物的面世,为远古巴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这一切,都成为打造三峡水文化中的巴族文化品牌的可靠依据和必要条件。巴族文化品牌的打造和传播,不仅可以深入开拓三峡水文化的深层内蕴,而且更能凸现三峡水域的民族特色,升华三峡水文化的品位。

(二)水民品牌

水民品牌,主要指打造三峡水域的移民精神品牌。三峡水域的移民经历了若干次的历史进程,而以这一次修建三峡水利工程的移民最为显著。历史上也有数百万的移民记录,但那时是易地移入的在宽广土地上垦殖“就食”,政府提供必要的耕牛、种子即可安置就绪。而这一次移民除少部分外迁安置外,绝大部是就地后靠安置。安置的方针是改过去的“一次性补偿移民”为“开发性移民”。这就需要探讨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诸如三峡工程建设移民与库区的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大农业开发、安置途径、安置形式、工矿企业的迁建与结构调整、移民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以及二、三产业的发展等等,都需要在迁建和安置过程中予以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

应当承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次水库移民是有教训的,有的教训甚至是惨痛的。即使这次移民改变了过去的“一次性补偿”方针,而实施“开发性”战略,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排除地也可能产生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而使移民工作与预定目标的负向偏离,而在社会上、经济上、人口上、资源上、环境上都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正因为如此,三峡移民工程才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和移民干部都从理论和实践、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诸方面作了巨大努力,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百万移民“为大家,舍小家,开发新区安新家”,积极搬迁,重建家园的移民精神,使这道难题正在得以破解。这次因水而迁的百万移民难题的研究和破解,乃是水民品牌的基本内涵,也是三峡水文化一项重要内容。

(三)水英品牌

丰富的三峡水文化,孕育了历代若干精英。从时间上看,上自远古,历经古代、近代、现代,及至当代;从籍贯上看,有三峡水域本土,有神州其他地区,更有境外他国;从职业上看,有政治家、军事家,有骚客文人、艺术家,也有实业家:总之,林林总总,指不胜屈。

在人们记忆里印象最深的,诸如治水途经江州,与涂山女娇结为连理,而后“志在务时”“三过其门而不入”的夏禹;以高超的造船、驾船技艺赢得部落联盟首领,而后乘舟举族迁徙,争得鱼盐之乡而建立巴人酋长国的廪君;恳请楚发水师助巴平定内乱,而后宁舍自己头颅以保巴国三城的断头将军巴曼子;当诸葛亮令张飞率水军攻江州,中计被张飞擒拿斩首而临危不惧,后自刎身亡,人称“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的江州守将严颜;奉隋文帝诏令于信州(今奉节)建造战舰,率水军直下三峡,在流头滩等处大破陈将青龙战舰,继而顺江而下,致使陈国灭亡,助隋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中国的杨素;以合州钓鱼城为支撑点,构建水陆防御体系,抗击元军40来年,保卫南宋半壁江山的守将彭大雅、余玠、王坚、张珏;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率领水师平定四川,尔后在重庆建都称帝,国号大夏的明玉珍,以及带领白杆兵进驻重庆南坪,与奢崇明叛军水战两江,最终平定叛乱恢复重庆安定的擎天女豪秦良玉等。

还有如三次经过三峡,留下千古绝唱的“早发白市城”等诗作的李白;居住夔州近两年,写了“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大量夔州诗作的杜甫;官居夔州,写了不朽的竹枝诗作的刘禹锡;积极参加五月端阳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和九九重阳祭祀巴曼子将军活动,与民同乐的忠州刺史白居易;两次游览三峡,留下《入峡》、《出峡》、《三游洞题壁》的苏询、苏轼、苏辙父子“三苏”;官居万州,解民疾苦,勤政爱民,本土渝北洛碛镇籍贯的爱国状元冯行时;主战抗金遭贬,乘舟过峡入蜀,写著名《入蜀记》和大量诗作的夔州通判、爱国诗人陆游等。

更有近现代为治国安邦,而与敌斗智斗勇,甚至勒马横枪、摧坚陷阵的革命先驱邹容、杨沧白,以及******、******、朱德、******、刘伯承、贺龙、赵世炎、杨□公、******、刘伯承、聂荣臻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以及民生公司创始人、航运巨子卢作孚,主张实业救国,积极支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重庆副市长的胡子昂,还有当代的移民先锋冉绍之等。这些先贤先哲和现、当代精英,在三峡水域创建了辉煌的战斗业绩,体现了崇高的精神品质,为三峡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和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特别是那些凭借三峡水域而施展才华,为民立下丰功伟绩的英哲们,更是打造水英品牌的佼佼者。

(四)水艺品牌

水艺品牌包括的内容很多,最能体现三峡水文化特色的是船歌和龙舞。

三峡水域的船歌,即在三峡航道里驾船航行时船工们为协调动作、激励劲力所喊唱的号子,即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有上水号子、下水号子、靠船和开船号子、其他号子等,其曲目上千首。一般采取“一唱众和”的徒歌形式,即由号子工领唱众船工和唱。号子工根据不同的水情水性领唱不同的号子,船工们边和唱不同的号子边以不同的劳作情势驾船前行,因此,号工领唱的主导性是其重要的特征。

川江号子是三峡水域的船工们在与险滩恶水作斗争时喊唱的生命之歌。他们在驾船航行喊唱号子时所体现出的敢闯敢拚的闯滩精神、一往直前的放舟精神、负重前进的纤夫精神和齐心协力的划桨精神,凝聚巴渝民族的崇高品格,是三峡水文化核心精神的一种体现。龙舞艺术系三峡水域先民们特别是驾船行舟的船工们龙蛇图腾崇拜的一种外化。在长时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样式和表演习俗。

过去,三峡水域的一些集镇,一般从正月初九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每晚都有舞龙活动。舞龙前,人们以木为架、以篾制体、以纸糊形、以布为皮、以麻为须制成几节、十几节甚至数十节的龙体。龙身彩饰,腹内饰灯,故名“龙灯”。龙头多由有名望的男子执掌,龙身一人执一节,耍龙尾的多为滑稽可笑的小丑。开龙前,先到禹王宫敬禹王,以喻禹王附体。然后出龙,各家各户在门前摆上祭品祭祀。舞龙者扎头巾,著短裤,赤膊上阵,边走边舞。舞者协调连贯,龙体上下翻腾,活灵活现。人们频频地将事先熔化了的铁水用木板打向空中,发光的铁屑撒落在龙身上,或用焰火喷烧龙体,火花四射,满天飞舞,故名火龙。火龙前一个持有带响声“元宝”的人,逗龙起舞。全场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洋溢着昂扬欢腾的气氛。从正月初九日起,夜夜如此,一直到十五晚上,才将龙体烧掉,是为“化龙”。

这种舞龙活动十分活跃,铜梁龙舞是三峡水域龙舞的佼佼者。

川江号子和铜梁龙舞不仅内涵丰富、特色浓郁,而且在民众中颇有威望,甚至誉满神舟,蜚声世界。上世纪80年代陈邦贵等老船工在法国阿维尼翁民间艺术节的世界大河歌会上演唱一台川江号子声震法国,震撼世界歌坛。铜梁龙舞以“中华龙”冠名在多种赛事活动中荣获大奖,其美誉传遍全球。丰富的内涵和崇高的声誉,为此种水艺品牌的打造铺设了通往成功的平坦大道。

(五)水文品牌

三峡水域的特殊地理、人文环境,吸引了历代文人骚客前来观光旅游。他们或纪游即事,或寄情山水,或写景状物,或凭吊怀古,留下了大量的文章和诗篇。在民间流传的诸多歌谣、谚语和传说故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修“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时作过搜集,不少区县还编辑出版,让其面世。这些都为打造水文品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

应当看到,前人书写的那些诗文以及时人搜集、整理的诸多民间口头文学资料,都是三峡水系自然构成时期的产物。随着三峡工程蓄水,过去那些峡江滩漕、河道急流都将不复存在,有关那些滩漕、河道的传说、故事都将成为历史的记忆,它们也会像滩漕、河道本身被湖水淹没深入库底一样,逐渐尘封于历史的荒漠之中。而那些曾经为三峡水域船工驾船劳作所唱的船歌,早已因以人工为动力的木帆船退出航运舞台而濒临灭绝,只在个别老船工的记忆里还留存了一些当年喊唱号子的印记。至于有关先民总结出的指导木船航行的风、雨、雾、晴等方面的谚语,更因木帆船的消失而基本敛迹。因此,对三峡水域民间留存的过去若干年传袭下来的有关水文化方面的歌谣、谚语和传说故事,急需予以搜集、记录、整理、保存,否则,它们将随着三峡水系条件的改变而淹没在茫茫的湖水之中。这就提出了打造水文品牌的紧迫性。

打造水文品牌,是历史时必然,也是了弘扬三峡水文化的一项势在必行的举措。

(六)水魂品牌

三峡水域的水魂品牌至少包括两大内容:一是传统水魂,二是革命精魂。前者以巫山神女传说为代表,红岩精神则是后者的集中体现。素以天穆之野著称的巫峡群山,诸峰高耸,云雾缭绕,神秘莫测,自古产生了众多神话传说,其中巫山神女最为优美神奇。据《山海经》、《高唐赋》、《神女赋》和《墉城集仙录》等载,巫山神女系神农炎帝之季女,未嫁而亡,葬于巫山之阳,故名巫山之女,或王母第二十三女,尝东海游还,见巫山神妙,留连居之,其名均为姚姬或瑶姬;也有民间传说其为女娲之女,呼曰“神女娘娘”。其事主要有二:一是寻情,其自向楚怀王“愿荐枕席”,寻云雨之欢,又与楚襄王若即若离,自持不犯,传为千古情缘趣谈;二是治水,或助大禹“导波决川,以成其功”,或亲斩孽龙,疏通九川,成为治理峡江造福江民的神明,亦即民众驭江行航的理想,此乃水魂之精谛。

巫山神女之其神其事,亘古至今,传遍神州,流传青史,由此而产生若干诗赋曲文,以致形成描写、咏叹神女的文学廊苑。在这些诗赋曲文中,述其情事者多出自文人笔墨,而民间口传者则多为其治水之举,这大抵与此地民众世世代代驾船穿峡之生活相关,因而将他们的理想升华为水魂祈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