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22238400000019

第19章 创新思维(2)

二、创新思维与辩证思维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发展和矛盾的学说,是科学的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分为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辩证思维。

创新思维需要辩证思维的正确指导,反过来,创新思维对辩证思维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凡是创新思维都必然是辩证思维的结果,离开辩证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同时,凡是辩证思维本身都必然包含创新的因素,这是由辩证法本身所具有革命性本质所决定的,辩证法本身就要求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只有包含着创新因素的思维,才能称得上是辩证思维。

(一)创新思维与联系的观点

首先,辩证思维的普遍联系观点是联想式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石。在辩证思维看来,整个宇宙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一个体系,在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无处不在、无时没有,只是联系的具体方式具有多样性而已。正因为联系具有普遍性,才有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才有人类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正因为联系具有多样性,人们才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去把握和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及其矛盾运动的规律,不断扩大和深化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此,联系是织就人类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

联想思维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创新思维方法,其基本理论依据就是辩证思维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方法。由于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所以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才能够应用联想创新思维的方法,不仅把相同、相似、相近甚至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研究,而且把似乎毫不相干的各种事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研究,从而找出它们相互联系的本质,扩大我们的视野,认识各种复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都应牢固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善于联想、善于类比,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思路开阔、视野远大,找出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其次,辩证思维的普遍联系观点是推陈出新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石。辩证思维认为,事物之间不仅有横向联系,而且有纵向联系,即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总是有联系的,离开了旧事物,就不可能有新事物。绝大多数创新思维都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都属于推陈出新式的创新思维。正因为新旧事物之间有联系,所以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就不能片面地强调创新,而否认对旧事物中的合理、积极的因素的继承和发扬。相反,必须尽可能地更多地搜集和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思想成果,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思维。

(二)创新思维与发展的观点

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理论依据。辩证思维的发展观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静止不动是相对的;辩证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因此,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即使是真理仍然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创新思维同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客观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的社会实践也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它们的认识和思维也跟着发生变化,否则,我们的认识和思维就会落后于现实,就不能正确反映现实。因此,各级干部都必须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新需要,积极进行认识和思维的创新。

其次,辩证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创新,因此任何认识和思维的发展,其实质也是创新。思维总是要发展的,也就是说,思维总是需要创新的。创新思维实际上是由事物发展的实质所决定的。

再次,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任何一种具体的思维既使它是真理性的思维也最终会消失,被新的某种思维所代替,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人们克服因循守旧的过时了的思维,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思维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敢于超越前人,人们的思维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创新思维与矛盾的观点

辩证思维的矛盾观点是创新思维的根本理论依据。根据矛盾的观点,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或统一物中的对立,就是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之间既相互区别、相互斗争,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和动力;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把握事物的矛盾,就是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矛盾观点在创新思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只要我们坚持在事物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统一,它们的相互融合,它们的相互渗透,同时又在事物的统一中把握它们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斗争,坚持这种矛盾思维方法,我们的思想认识就不仅不会出现偏颇,而且,我们还能够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实现思维创新,做出科学的新观点和新论断。例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是正确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关系的结果。

其次,只要我们注意在对立物中把握它们的统一,促进他们的合作与相互发展;同时又注意在统一中把握它们的对立,看到它们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并正确地处理它。这样,我们就能在各种矛盾事物之中,发现人们不易发现的新情况,提出新的见解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的方法,从而实现思维创新。例如,******关于中国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的论断,就是在正确分析和把握了当今中国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关系后得出的结果。

第三节中层领导创新思维方法

一、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要形成创新思维就必须要有创新方法,没有创新方法就不可能形成创新思维。只有方法正确,才能正确地进行创新思维。

(一)群众路线的方法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首创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也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根本方法。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因此,进行思维创新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首先,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明确创新的目的和动机,人们才能心胸开阔,毫无私心偏见,这样才可能轻轻松松地进行思维创新。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创新,那么其创新动机往往会束缚其创新思路,使创新不能顺利进行。

其次,只有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我们才能打开自己的创新思路,得出正确的创新结论。

再次,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即深入群众之中,把群众的创新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上升为理论,然后再把这个理论用于指导群众的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创新思维,才能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思维,也才能使创新思维随着群众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脱离群众,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形成创新思维的。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

******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对调查研究方法作了深刻的论述。首先,他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强调“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因为不进行调查研究,就不了解实际情况,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发言就只能是无的放矢地乱说。因此,要进行有的放矢的创新思维就必然先作调查研究。

其次,他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强调“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由此可见,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新办法;离开调查研究,就会犯主观瞎说的错误,更不可能形成创新思维。

再次,他强调反对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的办法是“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强调“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就会犯机会主义或者盲动主义错误。教条主义与创新思维是相对立的,是创新思维的一大障碍,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清除这个障碍。

这些调查研究方法对于我们进行思维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三)借鉴、继承和整合的方法

首先,创新思维需要借鉴当今世界一切先进、优秀的思想成果,这样,不仅可以少走弯路,避免人、财、物的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使我们的创新思维走捷径,取得最佳效果。

其次,创新思维也需要继承前人的一切先进的、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站在前人的肩上看得更远,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创新。前人在千百年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思维创新的出发点,也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基本素材,我们只有大量吸收前人思想成果中的一切积极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思维。历史虚无主义是思维创新的一大障碍。

最后,创新思维还需要整合方法,就是说,要在借鉴今人和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和本人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根据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抽象概括出新的思路、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