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22238400000055

第55章 数字办公(2)

第三节因特网(Internet)

计算机网络可以帮助人们进行通信和共享资源。人们一直在寻求扩大网络范围的方法,不断地尝试建立更大范围的网络,Internet 就是人类的这一努力导致的伟大成就。

一、因特网简介

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的军用计算机网。1968年,美国正式制定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计划”。1969年,在美国西海岸的4个节点(4所大学)间首先联网,这就是Internet 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采用分布式结构,中介信息处理器就是今天的路由器(Router),它负责网络运行中数据格式的转换、信息交换、信息流量的控制和信息错误的纠正等。

因特网诞生以来,发展迅速。自1982年美国国防部把TCP/IP协议作为网络标准正式生效以来,就把以数百万台电脑分割的650张网联成一张大网。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采用了该技术及联接方法,建立了用于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国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NSFnet,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同其他网络的联接。这种把不同网络联接在一起的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成由网络实体相互联接而构成的超级计算机网络,这就是因特网(Internet)。1969年联网的计算机只有4台,1991年猛增到50万台,到1999年底全球陡增至1.5亿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个人电脑联到了Internet 上。

近年来,因特网在我国发展迅猛。1997年10月统计,我国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62万,CN下注册4066个域名,政府部门在GOV下注册域名323个。2001年6月统计,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CN下注册域名128362,政府部门在GOV下注册域名数为5181。在短短的4年中,上网计算机增加了33.5倍,上网用户增加了42.7倍,CN下注册的域名数增加了31.6倍,政府部门在GOV下注册的域名数增加了16倍。

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开始考虑把个人计算机联到因特网上,以解决第一代数字化办公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并扩展数字化办公的功能。

二、因特网基础

(一)TCP/IP协议

因特网是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其中的计算机从大型机到便携机应有尽有。这些计算机拥有不同的操作系统,使用不同的软件,为保证彼此间能正确地交流信息,在通信时必须使用共同的网络协议。因特网使用TCP/IP协议。TCP/IP是一个网络传输协议集,由于TCP/IP所具有的诸多优点,特别是对异种机之间的联接以及广域网的支持,使其成为一个最佳的网络传输协议。

(二)IP地址

因特网上联接了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这些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叫主机。每个主机有一个惟一的地址,称为IP地址。IP地址是一组32位的二进制数,为了便于记忆,通常用点和十进制表示。如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的Web 的IP地址的二进制形式是11001011,01011101,10111100,01000001,用十进制表示是203.93.188.65。显然,用十进制表示比用二进制表示要直观、容易记忆。IP地址实际上包含着两个信息项:网络地址和网络中的主机地址。

(三)域名和DNS

主机IP的数字形式通常很难记忆,所以人们又用直观的字符形式来表示因特网上的主机,这种用字符表示主机的方式叫域名。如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的Web 域名可以用www.cqdx.gov.cn 表示。域名表示法比较直观,而IP又是纯数字形式,它们二者之间的转换由一个管理系统来担任,这个管理系统就叫DNS(Domain Name System)。

三、因特网提供的主要服务

因特网发展到今天,提供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的海洋。因特网上联接有很多服务器,理论上每个服务器都可以提供各种服务,任何人在因特网上都可以找到他所感兴趣的主题,但实际上目前服务的种类很有限,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一)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

WWW也可以称为Web,Web 是网上用户使用最多的一项服务。Web 将世界各地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用超级链接的形式组织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使信息不仅可以按线性方式搜索,而且可按交叉方式访问。人们只要用鼠标点击有关的文字和图片,就可以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使用十分简单、方便。正是如此,Web 在Internet 上推出以来,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是近年来Internet 上取得的最激动人心的成就。

(二)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功能实现信件传输的一种技术,是Internet 上用户使用最多的服务之一。你可以通过Email 系统与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朋友交换电子邮件。

(三)文件传输(FTP)是Internet 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使用基于FTP(文件转输协议)的文件传输程序,用户能够登录到Internet 的一台远程计算机,把其中的文件传送到自己的计算机系统,或者反过来把本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到远方的计算机系统上去。

(四)新闻组(news)服务

(五)其他特种服务(包括娱乐游戏类、网上寻呼、数据仓库、安全认证、电子交易、网上广告等。)四、用户与因特网的联接方式随着Internet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事业、企业和个人开始上网,与Internet 联接的方式也日益增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联接方式,供中层领导干部参考。

(一)窄带方式

1.拨号上网用户用一台计算机和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通过电话拨号接入ISP信息服务系统,就能实现与Internet 的联接。这种方式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带宽只有56kbps 等特点。拨号上网适用于个人用户。

2.通过ISDN上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的中文名称是综合业务数字网,中国电信将其称为“一线通”。通过一些ISDN终端设备的转接,就可以同时使用多个终端,你可一边在互联网上冲浪,一边打电话或进行其他数据通信。虽然仍是普通电话线,但它提供给用户的却是两个标准的64kb/s 数字信道,即所谓的2B+D接口。它允许的最大传输速率是128kbs/s,是普通Modem 的二至三倍。ISDN适用于人数较少的单位和个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