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学
22238500000012

第12章 中医药养生保健基础理论(1)

中医药养生保健基础主要是指其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是指导中医药养生实践的行动指南。以下分为中医药养生原则和中医药养生特征、特色论述。

中医药养生原则

中医药养生有其不同于世间任何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一直指导着华夏民族与疾病作斗争,与衰老抗争,为华夏民族的繁衍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中医药养生原则一直以来都为养生实践所遵从。阴阳平衡,追求人体的各种生命物质之间和机能运转各脏器功能之间的协调配合;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状态;辨证施养,强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气化万物,强调气是生命动力,气是否充足和气机是否通畅是生命的保障;稳态调节,调中求“和”,强调养护过程中追求平衡,综合各种因素,调中求和,和中求稳。

一、阴阳平衡

阴阳是万物之纲领,历来被中医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生理上,阴阳动态平衡是其常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病理上,阴阳的偏胜偏衰是疾病产生的根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被称之为“阴阳失调”;诊断上,必然是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上,当然是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因此,养生也就必不可免需要调整阴阳,人体在物质基础和机能运转上以达到平衡为目标,防病、抗衰、驻颜均以此为原则了。

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机体随时都会处于自身机能状态和外界环境的干扰中,随时都会处于动态平衡被打破的状态中。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动态中维护人体机能的协调平衡就成为养生的宗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目标是达到动态平衡。

二、整体观念

(一)机能合一

整体首先是指人体本身是一个协调统一有机体。协调统一体现在机体内的每一脏器、每一联属部分、每一联络线路统筹为一个生理系统。

如心系,以心脏为中心,通过心经,支配着血液运行,神志安定,面色红润,汗液正常,舌体灵活运转,语言清晰流利等活动;肝系,以肝脏为中心,通过肝经,支配着情绪调整,发质荣枯,血液流量分配,筋经、爪甲运动,生殖排泄(月经、****、乳汁分泌)等活动;脾系,以脾脏为中心,通过脾经,支配着水谷精微、水液运化,宗气的生成,肌肉四肢灵健美实,气色容华等活动;肺系,以肺脏为中心,通过肺经,支配着宗气的产生,呼吸运动,毛孔开阖,毛发润泽,鼻翼活动,水液下趋膀胱等活动;肾系,以肾脏为中心,通过肾经,支配着元气充沛,生长、发育、衰老、生殖功能等生命过程,还掌控着呼吸纳气,骨骼、牙齿、头发的生长与脱落,二便排泄等活动。

而且五大系统之间还相互联通、相互配合,还与六腑系统(胆系、胃系、大肠系、小肠系、三焦系、膀胱系)相互联通、相互配合。并且五脏皆有情,《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五脏皆有窍,《灵枢·脉度》指出“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皆有液,《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心为汗,肺为涕,肝为目,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脏皆有气味,《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脏皆有形体、五脏皆有颜色、五脏皆有音声、五脏皆有变动。肝在体为筋,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心在体为脉,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脾在体为肉,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肺在体为皮毛,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肾在体为骨,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粟。由此形成了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将人体五脏六腑、上下表里、四肢百骸、窍道、液体、情感等等,联络成一个机能上协调、功能上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

(二)天人合一

人体除了自身协调统一能力,还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协调统一能力。第一,表现出人与自然紧密相关,《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灵枢·本神》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因此,人不过是从万物群生中分化出来的高等动物,但也是物种之一而已。人类任何活动都在自然界规定范畴之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所以如此,才有生物钟现象。第二,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因此,自然生存环境变化是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第三,人类适应自然并非被动,《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人体各部分的组织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作适应性调整。因此,与自然界保持动态平衡是一种生存能力的体现。

(三)形神合一

人是自然界中最具思维能力的生物体,不仅自身机能平衡、与自然界平衡,还必须对其所处的人类社会变化的心理活动中,求得心态平衡,才能排除因心理活动与社会认可程度不同而带来的疾病。今天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理念表明,除生理上的健康外,也强调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完美状态。中医历来重视形与神俱,《灵枢·天年》在人生之初就指出:“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俱,乃成为人。”此说明形和神与生命同在。《淮南子·原道训》指出:“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体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形”是指形体物质,“神”是指精神意识活动;“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形”的主宰,有形无神,无异于行尸走肉,有神无形,无异于虚张声势,二者必须协调统一。所谓“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老子想尔注》指出:“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也。”因此,形体养护与心态平衡和道德上的完美状态,都是不可忽视的养生因素。

三、辨证施养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医之治病,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说明人的地理环境、气候影响、居处条件、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等等不相同。如同是咳嗽,地处北方或时处冬季寒冷,咳而气急,痰清稀;地处南方或时处夏季炎热,咳而气粗,痰黄稠;地处高原或时逢秋季干燥,咳而呛,痰少难咯;老年人咳嗽或有肾虚;年轻人咳嗽或以实邪为主。因此,同一种病的调养方法因人而异,不可能相同,所谓“同病异治”。而不同的病却可采用相同的治病方法,如感冒、咳嗽、麻疹、风疹、头痛等等,只要是因外感风热之邪,都可用疏风清热,宣散肺部风热邪气,达到治愈目的,所谓“异病同治”。

因此,辨证施养就是以证为辨别判断医疗方法的标准。所谓“证”就是机体状态在一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特征,如肝火上炎证,可由情绪急躁,面红目赤,头痛欲裂,胁肋疼痛等症状组成。同一种病可包涵不同的证,如感冒可见风寒证、风热证、风湿证、气虚证、阴虚证等等;不同的证由各种不同的症状组成。“病”、“证”、“症”都是临床表现,凡是疾病都是由症状组成,依赖于“证”的统辖,换言之就是说证是由许多不同的症状所组成的,如肝火上炎证就包括脾气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口咽干燥,头痛眼胀,舌红少津,脉弦等症状。而一个病可以包括许多不同的证型,如肝脏病可以包括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阴虚、肝胆湿热、肝风内动等等。所以中医以辨证为诊病的中心环节,体现的是以人为本,而非以病为本的思维方式。辨证是施护(理)、施(调)养、施治(疗)的前提。

四、气化万物

1.气是物质中医学历来认为“气”是物质的,是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只是因其在功能作用上的不同,命以不同的名称。如在天上为太阳,在地下为阴气,在水为湿气,在寒冷为寒气,在人体为阳气,在脏为脏气,在腑为腑气,在血为营气,在体表为卫气……,正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说:“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

2.气是机能气是不断运动的,《灵枢·脉度》指出“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天气下降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生长壮老矣;非升降,则无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生命就是机能活动,就是阳气分属于各个脏器的功能,中医养生更加重视和尊重机能调理。如年老体弱反复感冒,不在于用多少抗菌药去杀菌,取代机体抗病能力,更在于扶助“正气”,驱邪外出;又如便秘,不在于用泻药取代大肠蠕动功能,而在于维护机体自身排泄机能,尊重生命绝不是空谈。就连西医之父希波哥拉底也曾指出:“并不是医药治疗疾病,而是病人自身战胜了疾病”。认为人体内存在有自愈系统,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谓的生命机能,再好的药物治疗和再高超的手术修复都不能替代生命机能本身的力量。

3.阳气是主导所有功能性的气是以阳气为主导地位,《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其存在却是客观事实,先辈从太阳的特性推演而出,太阳有促使万物温暖的温熙作用;有促使万物生长的气化作用;有促使万物运动的推动作用;有促使万物维护状态的固摄作用;有促使万物抵抗侵犯的防御作用。阳气在天是太阳,在地是火焰,在人体是生命机能。火对人体而言,是一种生生造化之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相火论》指出:“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机能,就是尊重阳气。因此,中医养生注重的不只是“气”的物质量充足与否,还有阳气运行通畅与否。

五、稳态调节,调中求“和”

既然调养是以追求阴阳平衡为目的,其“和”就代表了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状态。万物皆处在运动之中,但都有相对静止的稳定状态,《易经》中所指出的“唯变所适”,也即是在各种运动变化中求得最适合的状态。在今天的社会治理中提倡的“和平共处”、“和谐共建”,就是要求保持社会的稳定,在稳定中才会有建设与发展。

平衡主要是针对机体内脏各器官功能而言,机能平衡、心态平衡、饮食平衡、药物平衡、节气平衡等等,就是构成机体稳态的相关因素。如:脏腑的阴阳比例能否平衡;脏腑之间的配合是否平衡;社会活动中心态是否平衡;饮食五味结构是否平衡;饮食五味量是否平衡;药物润与燥、补与泻、行与守、升与降、急与缓能否平衡;季节、气候与饮食五味、药物、体质能否平衡。以感冒为例,均是因感受外来邪气,肺气不宣,治疗上必以疏风解表,宣散肺气为主。但因肺的经脉与胃相通,与大肠相表里,感冒的同时有可能出现口臭、便秘,治疗也就是除疏风解表,宣散肺气外还需清理胃肠;而心情抑郁,抵抗力差又可导致感冒反复无常,又需疏肝解郁;饮食偏腻又可导致感冒挟湿,缠绵生痰,又需除湿化痰;痰湿体质,地处潮湿、暑热当令,药食宜偏燥;阴虚体质,地处高坡、燥气当令,药食宜偏润;年老体弱,感冒说明正气不足以卫外抗邪,外邪入侵,宜鼓舞正气而驱邪外出;年壮体盛,虽感冒而正气不虚,宜驱邪为急。古人所谓“用药如用兵”就是权衡利弊,掌握分寸,辨“太过”与“不及”(“太过”则实,“不及”则虚),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以和为贵,和中求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