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学
22238500000018

第18章 中医药养生方法(4)

饮食护理

一、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合理的饮食才能使之健康,反之则会损害健康。许多疾病都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物质匮乏,营养不良性疾病如贫血、结核、肝炎等等时常发生。今天,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不能科学地调理饮食,仍然会造成由于饮食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尤其是由于饮食结构改变导致营养过剩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痛风、肥胖、高脂血症等等更为常见。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强调了饮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我国饮食养生保健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就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强调了饮食要有节制、五味应该调和等观点,指出了违背饮食宜和忌的原则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此外,还提出了一些饮食调理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方法,为后世的饮食养生理论与应用奠定了基础。古代医家还应用饮食来防治疾病,当时的名医扁鹊就指出:“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医家孙思邈撰写的《备急千金方》一书中专辟《食治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论。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食疗、食养的专著。从古至今,人们不断探索,寻求科学合理地饮食疗法,以获取健康、长寿。因此饮食因素是养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科学利用食物调理达到食物养生、食物防病、食物治疗的目的。它既能满足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又可以改善人体的机能,以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几千年来,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饮食养生理论,它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饮食护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依靠饮食源源不断地予以补充。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之三宝,精是后天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养物质,是人体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由水谷之精气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神是生命之主宰,是在精与气的基础上所化生出来的人体生命活力。所以,养生就是要养“精、气、神”。只有机体营养充盛,精足气旺、神志清爽,机体才会健康无病。

(2)饮食营养是正气充足、防御疾病的保证。在中医病因发病学中,人体正气是机体防御疾病的关键,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人体正气充盛,邪气就不能侵袭使人致病。正气的充盛,有赖于合理的饮食向机体提供所需营养,以儒养五脏,五脏功能旺盛才可使正气充盛。无论是过度消耗或是供给不足,如为减肥过度运动消耗机体能量,或排泄过度,或控制进食导致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就会导致疾病。如钙质不足会引起佝偻病,维生素A 缺乏会产生夜盲症、脚气病、口腔炎、坏血病、软骨症等,脂肪不足会引起闭经、不孕等。通过科学地调理饮食,便可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

(3)科学合理的饮食可治疗疾病,抗老防衰。食物与药物都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但食物与人们的关系更为密切,远在古代,我国就很重视饮食调养和治疗。历代医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食疗食养之所以能防治疾病,主要是因为它能够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扶正补虚,增强体质,调节身体,平衡阴阳。合理的饮食调配,主要是通过补肾益气、滋肾强身;养血护肝、调达气机;健脾养胃、顾脾益肺等等,可达到延缓衰老、容光焕发、健康长寿、强身抗衰老的目的。再者,俗话说:“疾病三分治,七分养”。某些慢性病,一般经过药物治疗,同时辅以食疗,可促进病情好转甚至痊愈。

二、饮食护理的方法

所谓“饮食护理”,是中医针对饮食在人体健康过程中从饮食卫生(饮食不洁)、饮食量(饮食不节)、饮食结构(饮食偏嗜)三个因素以及饮食习惯、饮食养生和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所提出的。

(一)饮食护理三要素

1.预防饮食不洁饮食不洁是指食用不清洁、有毒或不符合卫生标准、陈腐变质的食物。饮食不洁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引起某些传染病,如痢疾,黄疸等;若进食腐败变质或有毒食物,可致食物中毒,轻者腹痛吐泻,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此外,饮食不洁也是肠道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等滋生的必要条件。俗话说,“病从口入”,但一些人却不以为然,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殊不知,疾病就是在不经意间慢慢侵入,影响健康。我国人民历来有注意饮食卫生的习惯,大教育家孔子有“十不食”,如“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不多食”、“食不语”。认为饮食必须按四时变化加以安排,要做到饮食定时、定量、清洁。

2.预防饮食不节饮食不节主要是指饮食没有节制,暴饮暴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应以适量定时为度。过饥过饱、饥饱无常,都可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过饥则饮食摄入量不足,气血化源匮乏,久之则精气虚少为病。而过饱或暴饮暴食,超过了人体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可以导致饮食阻滞,脾胃损伤,出现脘腹胀闷等症;食积日久,可郁而化热,亦可聚湿生痰,久则酿成疳积,其次经常的饮食过量,不仅可导致消化不良,而且还影响气血流通,筋脉郁滞,导致各种病症的发生。中医学历来主张饥饱适中,反对过饥过饱与暴饮暴食。饥饱适中,既保证了机体所需水谷精气的供应,又能够和胃安脾,调理气机,从而有益于健康。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管子》亦说:“饮食不节……则身体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科学的吃法。具体地说,是要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时间,提倡少吃多餐。

(1)饮食限量。常言道“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少吃是指适当限量,多餐就是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少吃多餐是为了分散胃肠的功能负担和代谢垃圾的清除负担。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贮存,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若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超过了脾胃的正常运化食物量,胃肠功能也会因负担过重而加速退化。人体的衰老是不可抗拒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功能的减退、代谢垃圾的清除能力下降日渐突出。如果老年人不适当减少食量则代谢垃圾堆积,腐蚀机体,加快衰老,不仅造成人体细胞被“氧自由基”(代谢垃圾)浸泡、腐蚀而导致老化,同时由于机能活动自然减退还会直接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气血生化障碍。由于老年人的摄入量与排泄能力的出入不平衡,使“毒”邪沉积体内,出现血液黏稠度增加,而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脑栓塞、脑溢血、面色暗沉、褐斑、肥胖等疾病,这也是“病从口入”的新理解。古人对于饮食不节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早有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就已指出“夫五味入口,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饮食五味是气血生化来源,但过于补养也是疾病的缘由。过饱不利于健康,过饥亦会造成机体气血生化乏源,脏腑功能减退,饥饱适中才是上策。

(2)饮食定时。《论语》曰:“不时,不食。”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便会作好消化食物的准备。对饮食宜定时这一点,《尚书》早就指出了“食哉惟时”,意思是,人们每餐进食应有较为固定的时间。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脾胃活动才能够协调配合、有张有弛。现代医学理论是考虑胃的排空时间,进食后需2~4小时才能消化和吸收,加上中国社会习惯的因素,中国人的进餐习惯是4小时左右。六腑(胃、胆、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饮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通道,六腑共同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顺”。《素问·五脏别论》指出:“水谷入胃,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此说明胃与肠的满载与排空必须交替,否则饮食消化吸收没有空间,六腑壅塞不通,影响正常运化功能。一日之中,机体阴阳有盛衰之变,白天阳气旺,活动量大,故食量可稍多;而日暮阳衰阴盛,即待寝息,以少食为宜。因此古人有“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名训。清代马齐《陆地仙经》中也提到“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按现代营养学的要求,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比例应该是3∶4∶3,适量是原则。然而强调“按时进食”,也不能完全排斥“按需进食”,即想吃时就吃一点,不想多吃就少吃一点。对于这一点,我国著名养生学家陶弘景早就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说明“按需进食”,是适应生理、心理和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饮食方式。但绝不是“随心所欲”,零食不离口;也不是毫无规律地随意进食,而是于外适应变化的环境,于内适应变化的生理需要,使饮食活动更符合内在规律。定时进餐目的在于使人体所摄取的水谷精微物质在体内保持一定的浓度,随时使脾胃机能处于恒定的状态──既不超负荷又不致供不应求的工作状态,以维持气血平和、脏腑机能工作正常状态。

进餐次数适当增加以及进食量适当减少是为均匀分配胃肠功能负担和代谢垃圾清除负担,保持代谢垃圾产生和清除之间的平衡,原则上是以民族餐饮习惯和胃的排空时间确定进食间隔时间,从而形成适当的进餐量和适当的进餐次数。总之,饮食的量和进食时间均须有节,才会让我们的饮食活动变得更科学、对健康更有益,才能吃出长寿,吃出健康,吃出美丽。

3.预防饮食偏嗜饮食偏嗜是指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人体机能障碍。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而言的,根据每个人的机体状况而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首先应避免偏嗜。《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营养不足固然可导致正气不足,但营养过剩又会导致代谢产物堆积腐蚀机体,“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因此,饮食有道,贵在合理。针对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言,引起重视的主要是荤素搭配、酸碱平衡,保证必需的动物蛋白质和控制食盐摄入量。

(1)荤素搭配。主要是指每日主餐中若荤菜与主食相配而缺少纤维素类的食物则不太适宜。肉食类和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热量都容易转化为脂肪,沉积在血液中增加血液黏稠度,进而导致“排毒”不利可发生高血脂、高血压、褐斑、暗沉等。若加上纤维素较多的瓜果蔬菜类食物同时进食,一是瓜果蔬菜类食物含碱性多可中和机体代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二是纤维素较多的瓜果蔬菜类食物可促进胃肠蠕动,则可以带走部分代谢废物,减少沉积,避免血液黏稠度增加,防止老年病的发生。

(2)酸碱平衡。进食过多的酸性食物可导致血液中的酸性提高,造成皮肤敏感和衰老,但完全废弃也会导致所需营养的缺失而造成其他衰老问题出现。按照现代营养学的观点,良好的饮食结构中酸碱比例应为1∶3~1∶4。一般而言,酸性食物多指糖类、淀粉类,及动物蛋白类(尤其是红肉类,如猪肉、牛肉均属强酸类)。而蔬菜、瓜果类多为碱性食物。因人体每日进餐后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以酸性为主,多吃碱性食品有利于血液中的酸碱中和,减少代谢垃圾对机体的损害,而延缓衰老的进程。

必要的动物蛋白:每天人体必须60~100g 蛋白质,其中1/3源于动物,如果一味拒绝动物蛋白质则会导致皮肤中结合纤维和弹性纤维减少,皮肤弹性下降,角化难以进行,表皮粗糙,指甲、毛发容易脆裂等。当今社会许多少女追求苗条而节食减肥,导致进食脂肪量少而引起闭经或无法怀孕等等。所以对酸性食品不能一味拒绝,重点在荤素搭配合理。

(3)控制食盐摄入量。饮食总以清淡为宜,食盐可以平衡血液和皮肤含有的水分,每天应在10~20g,过多过少都不宜。食盐过多或口味过重可导致血液中液体比重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造成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头发脱落等等危险因素;食盐过少或口味过淡可导致血液中液体比重下降,引起血液稀释,造成乏味、乏力等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