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学
22238500000030

第30章 中药、方剂(1)

中药是中医内调脏腑外治肌肤的主要工具,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其有着不同的性能,在调理、治疗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方剂是将中药按组方原则合理搭配的组成,中药只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而方剂则是实现中药运用的桥梁。其次,方剂除组成部分外还有剂型变化的不同。

中药学运用

中药学运用重在中药的性能和配伍、煎服方法等。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近年来随着中药药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中药成分研究成果使在传统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中药,提高了针对性和准确性。

一、中药四气

四气,即寒热温凉4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温与热、寒与凉只不过是程度上的不同。

1.四气的确定及作用药性寒热温凉四气的确定,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四气的作用一般而言,寒凉药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通经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2.四气的意义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是: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寒热错杂之证,则往往采用寒药热药并用;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则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二、中药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

(一)五味的作用

《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损害,故又提出了“五禁”等告诫。这些论述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作了进一步补充发挥,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附: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苦:能泄、能燥、能坚,有泄下、燥湿、坚阴的作用。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二)五味的确定及实际意义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所以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用“味”来提示、归纳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药物的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所以药物运用并非绝对仅凭滋味。

(三)性味合参

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

三、中药升降浮沉

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因而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

(一)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

一般而言,药性是升浮的(都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药性是沉降的(都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但是,凡事并非绝对,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有的药物则存在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川芎既能上行巅顶,又能下行血海。

(二)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顺着病位,逆着病势。如麻疹初发,病位在表,尊“其在表者,汗而发之”的原则,因势利导使邪从表散以防毒邪内陷。如中气下陷者,则以升阳举陷法逆其病势而治之。

(三)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

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实际上,由于性味和升降浮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药物作用特点的概括。因此,从逻辑关系而言,升降浮沉与性味是间接相关,与功效是直接相关。

(四)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当然,上述关系并非是绝对的,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药性升降浮沉与质地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药经验归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纳并不完全。因为两者之间并无本质联系,所以现代并不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判断或解释药性升降浮沉的根本依据。

(五)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是炮制和配伍。如荆芥生用可发汗,炒炭后就可收敛止血;白萝卜有“生消熟补”之说,生用能渗利水湿,熟用能补益中阳。而陈皮用在补中益气汤中有升举中阳作用,用在二陈汤中则有化痰湿作用。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四、中药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一)归经理论的形成及其确定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同属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肝、补肾的不同。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从药物的实际疗效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候表现以确定病位,这是辨证的重要内容。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归经的意义及在现代研究中应注意的事项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正如徐灵胎所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故徐灵胎又指出:“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

对归经进行现代研究应注意,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因两者的涵义与认识方法都不相同。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了解以上内容,对于正确进行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五、中药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中药“毒”的含义

西汉以前是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所谓“是药就有三分毒”。古代毒药概念一方面反映了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

东汉以后的毒药主要是指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前人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的。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人参、艾叶、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凡事中医讲究的是“和为贵”,药物是用以纠正人体阴阳偏盛或偏衰的,太过或不及都会造成弊端。任何药物虽短期但大量或虽小量但长期都会导致蓄积中毒而偏盛,反之不足也会致人缺乏某种物质而偏衰。

(二)产生中药毒性反应的因素及其对待

中药毒性反应的产生不但与药物本身毒性的大小和剂量有关。同时,还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

对于有毒的药物,应注意其毒性的大小。药毒虽易引起中毒反应,但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由于中药毒性反应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因此,使用有毒药物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不妥之处。对于药物中毒的诊断和解救,古代文献有不少记载,其中包含了不少宝贵经验。我们应当借鉴古代用药经验,亦应借鉴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更应重视临床报道,以便更好地认识中药的毒性。在当今条件下,应结合现代认识及诊断方法、解救措施,以取得更好的解救效果。

六、中药药理

中医认为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邪气)的作用下,使人体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出现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或形态结构异常,气血津精损耗或代谢失常,导致“阴阳失调”,并出现了各种临床症状,且与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便发生了疾病。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是调节功能(兴奋或抑制)、抗病原体及抗肿瘤、补充不足。中药的基本作用也是如此。

(二)中药的基本作用

扶正祛邪,调节平衡,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

1.扶正祛邪扶正是指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如补虚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等发挥功效。祛邪是指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及病理损害。邪气侵犯机体的部位不同,治法也不同,如寒邪用温中祛寒法;湿邪用祛湿利水之剂。

2.调节平衡主要指调整阴阳平衡和保持气血正常运行。

(三)中药药性的药理

中药药性即中药的性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指导用药的规律。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四气五味的药理。

1.四气的药理(四气的现代认识)

(1)“寒证”和“热证”的现代研究。热证病人主要表现为交感-肾上腺功能偏亢,机体能量代谢过盛,内分泌功能活动(垂体-肾上腺皮质、性腺、甲状腺)过度兴奋。寒证病人主要表现为交感-肾上腺功能偏低,机体能量代谢过衰,内分泌功能活动(垂体-肾上腺皮质、性腺、甲状腺)降低。

(2)寒凉药与温热药的现代研究。通过影响植物神经的功能状态,能量代谢,内分泌系统功能,及抗病原体和炎症过程,使紊乱的机能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现代研究表明温热药能提高植物神经功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能量代谢,产热增加;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强心升压。

现代研究表明寒凉药能降低植物神经功能;降低内分泌系统功能;降低能量代谢;减弱心血管系统功能。

2.五味的药理(五味的现代认识)五味是中药固有的性质,是四性的物质基础,是产生功效的基本物质。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有利于表证的解除。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

(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糖、苷类)。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如黄连含小檗碱,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如诃子含水解鞣质20%~40%,具有强大的收敛作用。

(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如昆布含碘、钾、钙,用于甲状腺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