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22239700000031

第31章 地方戏,民间娱乐这样自我传承(3)

秦腔的形成经历了世代人民的创造,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它于秦代形成,在汉代得以精进,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直到清朝时达到了广泛传播,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明代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在《钵中莲》的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上下句都是七言体,可见秦腔在当时,或者是在此之前不但已形成,而且已流传到了其他地方。

秦腔的音乐充分展现了陕甘地区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特征,以及当地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且较早形成了板腔体音乐体制,并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使得各种情绪变化得以更加合宜地表现出来。另外,秦腔很多剧目的内容都反应了我国历史上的忠奸斗争、反侵略战争、反压迫斗争等,其题材重大,且极富生活情趣。这都使得秦腔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喜爱,并对各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秦腔对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成为了梆子腔的鼻祖;而到清康、雍、乾时期,秦腔流入到了北京,于是又直接影响到了京剧的形成。乾隆年间(1736—1795年)是秦腔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仅西安地区就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且全国的很多地方也都有秦腔班社。

秦腔的表演富有夸张性,风格朴实自然,粗犷豪放,因此有“唱戏吼起来”被誉为关中十大怪之一的说法。秦腔的唱腔,音乐丰富多彩,旋律优美动人,其主要有欢音、苦音之分,其中,欢音表现的是欢快、喜悦情绪,而后者则主要抒发其悲愤、凄凉之情。其伴奏乐器主要为板胡,发音尖细而清脆。另外,秦腔在身段(如趟马、拉架子、担柴担、水担等)、化妆(如改包头为梳水头)、脸谱(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块瓦花脸、带一字须)、特技(吐火、吹火、踩跷),以及语言声韵(秦腔是十四韵,内有入声)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秦腔的角色行当共计十三门,被统称为“十三头网子”:四生,即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六旦,即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净,即大净、毛净;一丑。

因流行地区的不同,秦腔遂衍变成几大不同的流派。东路秦腔,主要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西府秦腔,主要在关中西部宝鸡地区流行;汉调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而流行于西安一带的,则被称作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由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对唱腔的影响,使得各路秦腔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区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发展缓慢,呈现出日益衰落之态,而中路秦腔则迅速崛起,有起而代之之势,且在整个西北地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秦腔的剧目数量繁多,题材丰富,总数超过了1万本。其中所演的剧目,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其中也不乏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等题材。剧目之丰富,在我国三百多种剧种中居于榜首。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其剧作散佚颇多,据统计,现在仅存约4700多部,且目前这些剧目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继续流失。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当产生保护这一民族文化的强烈意识,从而对之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唯有如此,这被历代人民用心血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才能得以发展壮大,流传千古。

川剧,变脸是一种绝技

川剧,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它的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丰富的乐曲以及精湛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

在戏曲声腔上,川剧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及一种本省的民间灯戏组成,其中,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

成都,是戏剧之乡,而川剧则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在清乾隆年间,本地的车灯戏集中吸收了苏、赣、皖、鄂、陕、甘各地的声腔,形成了包含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且通过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川剧最具地方特色的主要演唱形式,则体现在其高腔曲牌的丰富,以及其唱腔的美妙动人。川剧的帮腔,主要分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在语言的运用上,川剧充满着鲜明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带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川剧唱、做、念、打齐全,其常见于舞台的剧目达数百种之多,妙语连珠,幽默连篇;且还有“变脸”、“喷火”、“水袖”等特色演出,独树一帜;再加上乐器的帮腔烘托,使得写意的程式化动作饱含着不尽的意味。

在融汇成统一的川剧的过程中,高、昆、胡、弹灯四腔各有其不同的情况。高腔,源于江西弋阳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间称为“清戏”,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高腔保持了“以一人唱而众和之,亦有紧板、慢板”的传统,且大量从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吸收其特色,丰富并发展了“帮、打、唱”相紧密结合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属于自身本地的特色;昆腔,源自江苏,后流入四川,遂演变成带有本地特色的“川昆”;胡琴腔,源于徽调和汉调,同时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中的成分,又称“丝弦子”,主要是通过“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两种方式,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相结合,并改变了其腔调与音乐过门,形成了独具四川风味的胡琴腔;弹戏,即乱弹,因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和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弹戏源自于陕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在同川北的灯戏、高腔的长期共处中,相互融合,加之采用四川方言,遂形成了带有当地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

这四种外地声腔艺术在四川流行的过程中,相继与四川方言及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相结合,最终演变形成了后来川剧当中的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川剧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地方,主要在于其特别高的高腔。

此外,川剧中最为著名的技巧是变脸,王道正先生则被誉为四川“川剧变脸之王”。另外,川剧不仅在国内得到了热烈欢迎,且远涉重洋传遍了世界,其中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流传甚广。

藏剧,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国粹”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认为是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而“藏戏”一词则只是藏族戏剧的统称。由于青藏高原各地的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各有不同,因此,藏戏的艺术品种和流派数量众多,纷繁复杂。藏戏艺术的母体是西藏藏戏,它在来卫藏宗寺的深造僧侣和朝圣群众的远播下,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广为传播,遂形成了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另外也有藏戏流传到了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

藏戏一般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演出:第一部分称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的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称作“雄”,主要是正戏传奇的表演;第三部分则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相传藏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十三大本”,其中经常上演的有“八大藏戏”,即《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且其各剧中都大多包含着涉及佛教的内容。

在服装方面,藏戏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服装,其演员则主要是凭借戴面具表演,不需要化妆。藏戏的种类纷繁众多,主要分为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其中以蓝面具藏戏为其主流,且在流传的过程中,蓝面具藏戏随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了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在藏戏的面具中,白色的面具代表善者,象征纯洁;红色的面具代表国王,象征威严;绿色的面具代表王妃,象征柔顺;黄色的面具代表活佛,象征吉祥;而巫女的面具则半黑半白,象征着其性格的两面三刀;妖魔的面具则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且多用白布或黄布缝制村民老人的面具,并在眼睛和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表现其朴实敦厚。

其实,值得每个中国人去传承的地方戏有很多,而且它们的生命都很顽强,就像烂漫的山花,遍地开花。

在民间,地方戏曲都还能找到根,还能感觉到它的价值存在。很多时候,它是老百姓的“娱乐”,老百姓非常爱它。”就像山东菏泽那样的戏窝子,很多人都能给你哼上几句,那是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更应该传承好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