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隋唐青梅
22256000000010

第10章 十 出尘

罗成走了数日,来到了一个清幽小镇。这个小镇小得只有两条十字街,一个驿馆,一家当铺,一家客栈,一家茶肆,几家米店布庄,两家什么都卖的商行。却只见几个面容枯瘦,头发焦黄的男女小孩子在地上解手,几个半老妇人在纺线,几个青年妇女在织布。罗成晓得,如今隋炀帝杨广昏庸,又在高句丽吃了败仗,心灰意冷,无心治国,越发贪图享乐,沉湎酒色,以致于民间如此疾苦。罗成记得大业七年,就是自己十一岁那一年,有许多服徭役的民工在幽州造船,身子天天浸在水里劳作,腰上都生蛆了,累累白骨不计其数。

这时罗成看见街对面坐着一个织布的一个十六七岁女子,不过中人以上之姿,端端正正白白一张瓜子脸,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清澈,澄净。罗成正在小镇上唯一一家茶肆用茶打尖,看见这个女子,想起怜玉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越发归心似箭。

罗成听到几声少年的浪笑,几个浪荡少年朝那女孩子围了上来。衣衫破旧素衫秃髻的女孩子,即使不事脂粉不着华服也能吸引浮蜂浪蝶。茶肆里的老妇人朝着门外的织布少女大喊:“青英,快进来!”青英已经被缠住了手脚,挣脱不得,罗成正想行侠仗义,一个会轻功的红衣云鬟女子却从天而降,赤手空拳打退了那帮浪荡少年,她腰里还配着长剑,武功也了得,那帮少年不敢惹她,一个个躺在地上呻吟。

青英跪在地上行礼:“王青英谢姐姐出手相救。”那女子道:“妹妹不必多礼,秋天地上凉,妹妹快起来。”那女子身手虚扶了王青英一把,青英从尘埃里站起来,敛衽道:“姐姐还没打尖儿吧?快请进茶肆里来喝茶打尖。”那女子倒也大方,也不推辞也不扭捏,就进了茶肆来。

老妇人殷勤地端来了一样茶水四样点心,又进后厨做了两样小菜,就如款待贵客一般。罗成细细打量着红衣女子,只见她十八九岁年纪,比自己大五六岁吧,肌肤细腻白润,呵气如兰,目动秋波,犹如双湾活水,气质似蕙如兰,一看就是蕙质兰心、冰清玉洁的不俗气的女子,比青英的清丽俊秀清淡之美又多了几分说不出的韵味,她像莲像玉像牡丹芍药像兰花儿,像一片无暇脂玉落在凡世,像仙女的降临,像有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她比北平王府花园里的任何一朵花儿都美,任何一朵娇美的花儿在她身边都像黯淡的陪衬的影子。

老妇人健谈爱唠嗑,对那女子说:“姑娘何方人氏?可曾有了人家不曾?”女子说:“妾从大兴城来,已嫁为人妇。”罗成和老妇、青英听到“大兴城”都惊讶,大兴城,大隋国的帝都。大兴的繁华,是在做每一个人都未曾领略的。老夫道:“镇上的客栈贵,驿馆住不好,姑娘若不嫌弃,向晚可住在老身家里,有的是屋子。”大兴女子道:“不必了,急着赶路,多谢盛情。”老妇问:“姑娘姓甚名谁?怎会行走江湖?老身三个老大的孙儿,武艺多不及姑娘!”女子落落大方:“小女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张名出尘,乳名张红拂。”老妇与她谈得来,絮絮起来:“真心谢谢姑娘出手相救,老身如今只和这个十六岁的孙女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小曾孙子相依为命,前年两个儿子三个孙儿俱上幽州造船,一去不回,想我那儿孙如今都不知死活,教老身如何苟活…如今若再这个舍不得嫁人的孙女青英再出点子什么事,这日子还过它作甚…”张出尘道:“婆婆不必担忧,据家兄所知,幽州船工中有一姓王的,名叫王世充,今年可该三十上下,是个英雄好汉…”老妇人忽然大喜:“我长孙是叫王世充,今年三十岁,是这青英的亲哥哥。”出尘道:“令孙很有几分出息,他日定要回来接婆婆和青英妹妹,做一番男子汉的事业。”罗成用完了一样茶水一样点心三样小菜,结了账出门,怀揣心事,归心似箭,快马加鞭赶回幽州。知道了幽州边界,七名家将才赶上了他,一同伴他回家去。

这张出尘乳名红拂,是一个慧眼识珠,颇有见识的女子。这个十九岁的女子,也有一段故事。她原是越国公司空杨素府上执红拂的歌女姬人,身份低微。越国公杨素是大隋国的二把手,皇帝杨广如今在东都洛阳,司空杨素在首都大兴城料理国事,贵不可言。因此,越国公府上仆婢成群,姬妾如云,竟有旧朝石崇王恺的派头。若有客人到访,越国公杨素都躺在卧榻上,让美女姬妾们抬出去会客。怀才之人李靖投奔越国公,杨素自然也是这样见客的。

李靖面上颇露失望之色,但仍是对治国之道侃侃而谈。三十多名随侍的姬妾中有一个红衣红拂的云鬟女子,听得十分入神。她感受到这李靖是个可造之才,她张出尘张红拂枉来世上十九年,未见过如此有远见卓识又才华横溢的男子。年轻的李靖被老头子杨素有礼地请出了越国公府,面带失望之色离开了,张出尘对眼前这个20多岁的男子有一种怜才惜才之心和一种辅佐的欲望,他没被杨素留用也好,杨素如今生活糜烂,看看这老头子如今躺在榻上让众侍女抬出来的待客之道就知道了。

尽管,杨素昔日也曾只会千军万马建功立业,也曾于社稷有功,尽管杨素府上昔日也传出过一段“破镜重圆”的佳话。红拂十二岁入侍越国公府,这段佳话也曾见证过。原来南陈太子门生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结为秦晋之好,恩爱和谐,国破时不得不夫妻分离天各一方,临别前将一面圆镜劈作两半,相约日后每年正月望日(正月十五)卖圆镜于集市上,百姓出多高的价钱都不卖,直到夫妻相见。后来,乐昌公主流落到越国公杨素府上。红拂十三岁那年正月十五,徐德言在大兴城,见一大户人家的苍头卖半圆镜于集市上,拿出自己的半面圆镜,正好合二为一,作成一对儿,他泫然落泪,题诗于圆镜被面:“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苍头回越国公府把今日所见禀报给越国公杨素听,越国公杨素于是召见了徐德言,将流落到府上的乐昌公主归还了徐德言,夫妻二人“破镜重圆”,传为一段佳话,

那时候,越国公杨素明智,明理,通情达理,如今,杨素昏聩了。红拂打算弃暗投明。

红拂让廊下侍立的小童去打听李靖的住处,廊下小童回来了,为红拂捎回了李靖住的客栈名儿。

红拂星夜去投奔李靖。她十一岁就轻功娴熟,如今虽然八年未使轻功,韬光养晦,然而毕竟底子好,轻轻一施展轻功,就除了越国公府,星夜投奔李靖去了。

李靖听到叩门声扬声问:“来者何人?”“越国公杨素姬人张红拂。”

李靖推开门一看,一个红衣云鬟女子站在门外,手执红拂。她盈盈下拜,言说愿意投奔他。

李靖问她:“姑娘何苦若此,倘若越国公发现姑娘私逃,祸事不小!”红拂坚毅道:“护国公姬妾众多,少了奴家一个亦不会在意。”李靖心中暗叹她胆识见识,让她起来,和她交谈了几句。红拂说李靖谈论治国之道使人折服,连杨素都心动了,红拂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才,愿意弃暗投明,投奔他、辅佐他。

李靖看她那秋波流慧的大眼睛充满灵气和睿智,圆滑中带着可爱,信任了她。看她肌肤似玉,呵气如兰,观她身姿妙灵,仪态超凡,言谈不俗,真天人也。红拂的谈吐,犹如一朵一瓣一瓣绽放的红莲,颤巍巍地开在李靖心头。

红拂私奔了李靖,二人愁于生计出路。李靖投奔杨素的途中得遇知音刘文静,刘文静说山西太原太守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个少年英雄,要去投奔李渊,而李靖坚持要投奔杨素,于是二人分手,一个去了太原一个去了大兴。如今投奔杨素不成,该干什么?这时有个大侠虬髯客张仲坚与李靖夫妇结为异性兄妹,留下万贯家财,自己去了东南,并留下一句话:“如若日后东南有何消息,那就是我在东南干成了一番事业。”

李靖夫妇知道,异姓哥哥虬髯客应该是去东南沿海做了海贼。他们得到异姓哥哥的万贯家财,在大兴买了官儿做。李靖明着实在大兴做官儿,其实他和红拂都是太原太守李渊的眼线。红拂,她时常奔走于太原和大兴只见,并且到处行侠仗义。

却说那十六岁小姑娘王青英的哥哥王世充,字行满,也是一条英雄好汉,敢做敢为。王世充与文武双全,能掐会算的铁冠道人李靖甚有交情,与虬髯客交往更厚。那天当天晚上,王世充回家了,穿一身官服,神采奕奕,年过花甲的老祖母直道是作梦。原来王世充已经官拜江都丞(江都,今扬州),但马上要去吴郡(今钱塘江一带)讨伐叛军,这次是回来接老祖母和妹妹王青英享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