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要回去当一个教书先生,说是到了自己能够回报的时候,应该回报村子了。
对此金孝全还郁闷了许久呢。
两人一路走来,金孝全一直很是兴奋的说这说那,张信之虽然看似淡淡的,但是金孝全的每一句话都会听,都会回应,眼中也是喜意。
一路走到张信之答应苏瑾的那茶庄,要了一间雅间,一壶上好的铁观音和几碟点心便于张信之又聊起了科考,聊起了课业....仿佛又回到当初相遇时两人因为一首诗的理解而相互冷嘲热讽,心里却很惊异的时候了。
聊了小半天,两人又料到当今的局势
“前几日,我堂妹来了我家,说是到别处散散心,我看不简单。”
张信之捏着茶盏盖的手一顿,疑惑道
“堂妹?”
金孝全点了点头说道
“堂妹,都隔了两代了,只能算是远亲,其父是朝中的礼部尚书,当年我爹的位置也是劳烦了那位礼部尚书也才有的。不然,临近京城的泾源县县令哪里能够落到我爹的头上?”
张信之浅酌茗茶,不语,金孝全却脑袋一歪,说道
“礼部尚书,虽然是看在远亲的份上帮了爹一把,但是这人我还真没见过,这个堂妹我也是第一次见。我想着...这会儿是要我爹做什么事儿罢。诶,朝堂之事当真闹心的很。”
说到后面,金孝全身子后仰,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倒是显得有些吊儿郎当了,反观对面的张信之,一脸的淡然与沉静。就是两个如此不相符的人,竟然也成了朋友!
张信之放下茶盏,幽幽的说道
“朝堂之事,不是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地,更不是你和你爹这般捕风捉影的猜测就明白的。既然如此,不若不管不顾,顺其自然?你要的是个功名,你爹要的是你一生安稳。无需去涉足那潭深水。小心啊...”
金孝全听闻,沉默了。张信之的话是说到了金孝全的心坎里,由于科考一步一步的临近,爹更是将朝堂的不少事情说与自己听,希望会对科考有什么帮助,这也就难免会对其评判一二。
两人都沉默了半响,这有才聊起了别的事情,仿佛方才说的话题不曾出现过一般。
而此时,苏瑾也是满载而归,拿着包袱,手里捏着清单,一样样的对过,确认无误了,这才将纸条一收按照与张信之的约定返回。
苏瑾这里踏上了归途,那边的茶庄却也出了点儿小状况
金孝全看着眼前这娇俏可人的人儿,一阵的抚额长叹。
“晓晴妹妹怎的找到这里来了?身边只带了一个丫鬟?”
小小的雅间内,原本只有张信之,金孝全二人的空间,赫然又出现了一个身穿锦衣的少年郎,只是这个少年郎却是比一般的男儿家要清秀不少,小小的脸蛋,精致的五官,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这个公子哥儿,太清秀了。
“孝全堂哥整日不在家,有没有人陪我玩儿,便带着蓝儿来这原西书院看看,就顺便来看看堂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