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豆蛋奶品养全家
22633500000002

第2章 破译豆、蛋、奶品的健康密码(1)

人体就像一个快速运行的加工厂,想要正常运转,必须不断地为其提供动力,而营养便是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从生命伊始直至终结人们都要不断地摄取营养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人们每天要摄入形形色色的食物,而豆、蛋、奶品在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章为读者朋友们破译豆、蛋、奶品的健康密码,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它们,更有效率地利用它们。

了解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工作能力,每天必须从外界摄取一定量的食物。食物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最主要来源,合理膳食使人能吃出健康体质,不当的饮食也会吃出问题。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疾病也层出不穷,人们并未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长命百岁,相反“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这让人们充分认识了科学补充营养的重要性。

营养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发现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它们既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在代谢过程中又密切联系、共同参与和调节生命活动。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成分,下面表格内容可为您提供更多的营养信息。

人体所需主要营养成分

豆、蛋、奶的养生功效

豆、蛋、奶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不仅口感好,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极好的养生保健、缓解各种不适的功效。在中医典籍里,有着许多关于豆、蛋、奶的养生和保健论述,其中也藏录着众多小偏方。这些都是老中医们多年的智慧总结。本小节拿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豆、蛋、奶品的四性五味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许多食物即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因此中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豆、蛋、奶品的四性

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食物的寒、凉、温、热四种属性。还有一类食物,它的性质平和,偏凉偏温不明显,称为平性食物,所以在药理上没有单独把它们称为一气。由于性味不同,功效作用有异,所以饮食疗法在选择食物时,应注意其性味要与疾病相对应,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凉性与寒性食物

中医认为:大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多属于寒性或凉性食物。《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疗热以寒药。”论证了热证要以寒凉性药物进行治疗的原理。根据中医理论中“药食同源”之理,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身体出现面红目赤、口舌干燥、喜欢冷饮、手足炙热、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等这些典型的热证症状时,可选择寒凉性的豆蛋奶品进行调补,再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地消除不适症状。代表性的豆蛋奶品包括:绿豆、豆腐、马奶、鸭蛋、牛奶等。

温性与热性食物

温性与热性食物都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也记载:“寒者热之”,意思是说治疗寒证应选择热性药物及食物。平时,当人体出现脸色苍白、口淡、喜热饮、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润、脉沉迟等这些典型的寒性症状时,可遵从医嘱选用些温热性药物,同时配合温热性质的豆蛋奶品进行辅助调理,不适症状会很快得到缓解。适用食物有刀豆、蚕豆、羊奶等。

平性食物

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对热症和寒症都可配用,尤其是对一些虚不受补的病人是十分适合的。适用的食物有黄豆、黑豆、鸡蛋、豆奶及其奶制品等。

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食物属性,以下食物属性表可供参考:

豆、蛋、奶品的五味

五味是指食物的辛、甘、酸、苦和咸五种味道。此外,还有一种淡味,由于它不偏不倚,就没有将它单独作为一种味。不同的味会产生不同的功效。

所谓的辛味,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辣味,在豆、蛋、奶品中基本不存在这一味型的原生态食物,当然若食材经过处理,也可成为辣味食物,如辣豆芽、辣豆瓣酱、辣腐乳等。

甘味就是甜味,但中医把淡味也归于甘味当中,中医认为此类食物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适用于虚证。大多数豆、蛋、奶品均属于此类味型,如黄豆、黑豆、绿豆、蚕豆、刀豆、马豆、豌豆、扁豆、黄豆芽、豆腐等及其制品以及蛋类、牛奶。

酸味顾名思义就是味道偏酸性食物。中医认为,此类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适用于虚汗、泄泻、尿频、出汗等症。酸味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提高肝脏功能。在豆、蛋、奶品中属酸味的食物包括:豆汁、酸奶、奶酪等。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对苦味食物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其具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一般适用于治疗热证、湿证等。常见的豆、蛋、奶品有皮蛋、豆豉酱。

中医理论将涩味食物也归结到了咸味食物范畴,认为此类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泻下、补益阴血的作用,适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热结便秘、阴血亏虚等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包括皮蛋、咸蛋等。

食物的五味与五脏也有一定关系,一般说来,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因此,在进行饮食疗法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适当的食物。医疗实践证明,心、肾之病忌咸味,脾胃病忌酸味,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孕妇及老幼宜淡味,热性疾病宜苦味,清泻宜淡味,滋补宜甘味。

豆、蛋、奶品的五色养生规律

中医典籍中早已记载了人体各脏腑与大宇宙的属性要素相对应:木对肝、火对心、土对脾、金对肺、水对肾。而大地万物,其色不同,对人体脏腑的影响也不同。我们单就豆、蛋、奶品的五色来说,同样要遵循《黄帝内经》中的五色说。

青色入肝

青色入肝,意思是说青色的食物具有养肝的作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青色食物则是“排毒剂”。在豆、蛋、奶品中,绿豆、豌豆、四季豆、豌豆苗等都属于青色食物,其中绿豆的解毒功效最佳。

红色入心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红色为火,故红色食物入心、入血,具有益气补血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在豆、蛋、奶品中,红豆属红色食物,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利尿、解酒等功效。

黄色入脾

五行中黄色为土,因此,黄色食物摄入后,其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脾胃区域。在豆、蛋、奶品中,黄豆为典型的黄色食物,能健脾宽中、益气补虚。

白色入肺

白色在五行中属金,入肺,具有益气作用。在豆、蛋、奶品中,白色食物比较多,例如,豆腐、蛋类、奶类等,既能缓解身体的疲劳,又可促进疾病的康复。

黑色入肾

黑色食物是指颜色呈黑色或紫色、深褐色的各种天然动植物。黑豆含有许多抗氧化成分,特别是异黄酮、花青素都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能促进肾脏排出毒素,具有明显的补益肾脏、益阴活血、强筋健骨、安神明目功效。

食用不当,豆、蛋、奶也会伤身体

豆、蛋、奶品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品,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可是您知道吗,豆、蛋、奶的吃法不当也会伤害身体。

生豆浆+鸡蛋

现如今,有机食物、绿色食品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那些免加工的食物越来越受人们追捧。有的人喜欢喝生豆浆,认为这样做能吸收到更加全面的营养成分。另外,有些人喜欢吃生鸡蛋,特别是男性朋友们,喜欢把生鸡蛋打入啤酒中。但是如果将生豆浆与生鸡蛋搭配起来,就是大错而特错的做法了。因为鸡蛋中含有的黏液蛋性蛋白会与生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结合,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此外,生鸡蛋容易被沙门氏菌感染,若豆浆的温度达不到杀灭鸡蛋中细菌的程度,很可能会引发肠胃炎。

豆浆+红糖

许多人有喝甜豆浆的爱好,但若用红糖与豆浆搭配就等于慢性中毒了。红糖中含有有机酸易与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沉淀物质,该类物质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若长时间大量堆积在体内,会给人体造成重大负担。

鸡蛋+茶叶

茶叶蛋相信是许多人爱不释口的美味,但二者搭配却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降低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因为,茶叶中除了含有生物碱以外,还有单宁酸,该物质与鸡蛋中的铁结合,会刺激胃,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

牛奶+香蕉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香蕉中含有果酸,二者相遇会凝固,不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从而引发消化不良等肠道疾病。

黄豆+薏苡仁

生黄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物,会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作用,阻碍对薏苡仁中蛋白质的吸收,不仅如此,该物质还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引发恶心、呕吐等问题。

热牛奶+糖

甜牛奶的味道确实很香美,但若在热牛奶中加糖就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因为牛奶中含有赖氨酸,在高温状态下会与糖生成果糖基赖氨酸,该物质不容易被人体吸收。此外,当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含有草酸与苹果酸的糖,牛奶就会变性产生沉淀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所以,若想喝甜牛奶,最好待牛奶冷却后再放入糖。

豆腐+蜂蜜水

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遇到蜂蜜水中的有机酸时,二者结合易产生沉淀物质,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

豆浆+橘子

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当遇到橘子中的果酸时,二者结合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消化不良。

豆腐+牛奶

豆腐中含有一种名叫胰蛋白酶抑制物的成分,当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时,会抑制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牛奶+橘子

当牛奶遇到橘子中的果酸时,会造成蛋白质沉淀,发生凝固现象,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严重时可造成腹胀、腹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