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22633600000013

第13章 米制糕点加工技术(6)

(3)制四色糕粉取糕粉适量均分为四份。将红糖入热锅炒溶后,倒入少许糕粉拌和擦匀,即成酱色糕粉;将鸡蛋打碎,倒入少许糕粉中拌和擦匀,再用16目筛筛松,即成黄色糕粉;将红米粉和入少许糕粉,拌和擦匀,即成红色糕粉;将青菜汁(青菜汁可从素菜馅中取)倒入少许糕粉中拌和擦匀,再用16目筛筛松,即成青色糕粉。共制成四色糕粉。

(4)制糕坯将方木框合在特制的模型板上,把糕粉用8目筛筛入方木框中的模型板上。筛满后,用长条铁皮刀刮平,在上面铺一块湿麻布,随后把铝蒸垫连同模型板一起翻过来,使模型板在上面,方木框在中间,铝蒸垫在下面。用小木槌在模型板上敲几下,使糕粉结实,然后除去模型板,此时在锅蒸垫上面的糕粉就显现出24个方凹形。

(5)放馅心方凹形以1/4为一组,分别放入百饼、蔬菜、豆沙、鲜肉四种馅心,每一方凹中约放馅心20g,随后用8目筛在上面筛一层糕粉,用长条铁皮刀刮平。

(6)制糕将酱色糕粉铲起,在印花板上放满,用铁皮长刮刀刮去余粉。然后将印花板倒覆在糕粉上,用小木槌轻击几下,使方木框中沾上酱色。按同样方法将黄色、红色、青色糕粉印于方木框中。

(7)蒸糕除去方木框,上蒸箱,用旺火沸水蒸5min,取出放在木板上,冷透后,再装入盘中。

【产品特色】

产品色泽鲜艳,口味丰富。

四十一、云片糕

【原料配方】

糕粉26kg,白糖21kg,花生油1kg,冷开水3~4kg,熟面粉0.5kg。

【技术要点】

(1)糕粉预处理糕粉是炒爆的糯米花磨成的细粉。因其相当干燥,若直接用来制糕,制品粗硬易裂,故最好使用存放数月的陈粉。但是在因条件限制不能做到时,可采用如下做法:将含水量高的食物(如绿豆芽、浸润蚕豆、青菜叶等)洗净后与糕粉拌和,存放4~7d,每天翻动一次,使粉粒均匀吸水,然后过筛。糕粉由于含有一定水分,加热后可糊化,凝结,制成的成品也绵软,细润。

(2)制坯料的预处理把白糖用冷开水搅溶,成浆液状,同时加入油拌匀,即为湿糖。制成的湿糖要隔夜使用。一般每10kg糖加水1.5~2kg。也有把白糖蒸热到120℃,冷却备用。将糕粉与湿糖拌匀后轻轻填入糕模,用铜揿板(铜捺)在坯料上均匀有序地压实,以使坯料在蒸制过程中,能较好地黏结成型。待坯料压实压干后,用刀把糕模中的坯料划分为四块长条。

(3)炖制定型将糕模放入热水锅加热炖制定型。锅内水量要适当,约为浸入糕模的2/3。锅内之水必须始终保持半开状态,不得沸腾。炖5min左右即可取出。这时糕坯受热定型,然后将糕模取出倒置于案板上倒出糕坯。分清底和面(同模底部接触的一面为糕面),然后糕底与糕底并合,竖起堆码。一般当日产的所有糕坯全部炖完后,集中进行复蒸。

(4)复蒸复蒸俗称“回气”。把定型的糕坯相隔一定的距离竖在蒸格上,加盖蒸制。目的使水蒸气渗入内部,使粉粒糊化和黏结。蒸格离水面不要过近,以防沸水溅于糕坯上。水温微开即可,蒸制的时间和温度要认真掌握,以防糕坯吸水过度或受热不足,从而产生糕质过黏或易碎等问题。一般来讲,夏季可短些,冬季可稍长些。

(5)保温糕坯经复蒸后,表面撒上一层熟面粉,以防糕坯粘连,然后有次序地入木箱进行保温。坯放满后,表面撤一层熟面粉。这样,既能吸去表层过多水分,又能对糕坯保温,使糕质更为软润。

(6)切片、包装隔天取糕坯切片,最早是手工切,现多用机切。一条22cm长的云片糕,至少切120片,某些特色品种要切130~140片,随切随装。

【产品特色】

产品片薄、色白、甜香可口。

四十二、什锦切糕

【原料配方】

糯米500g,豆沙200g,籼米粉100g,白糖50g,红枣20g,金糕、青梅、蜜海棠、瓜条各适量。

【技术要点】

(1)整米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半天,沥净水分,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备用。红枣洗净,煮熟后晾凉,备用。

(2)制糊籼米粉加水调成糊,上火加热并不停搅动,然后倒入大盘中晾凉。

(3)制糕取1/3的熟糯米,在案板上摊开,按平,把黄米粘糕放在熟糯米上,再放1/3的熟糯米,再放上豆沙,最后放上剩下的1/3熟糯米。

(4)放料把制好的糕整理一下,上面放上各种蜜饯,把红枣也按上,最后撒上白糖,用刀切成片食用。

【产品特色】

此糕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凉爽可口。

四十三、白八饼

【原料配方】

糯米850g,晚籼米250g,花生仁150g,梅舌50g,白糖400g,猪肥膘肉125g,熟花生油3g。

【技术要点】

(1)制米浆将糯米和籼米淘净,用清水浸泡2h,捞出,加少量清水磨成米浆,装入袋内,压干。

(2)辅料处理把猪肥膘肉切成小丁,梅舌切成小四方块。

(3)蒸糕把干浆粉掰散放在盆里,加入白糖,掺少量清水揉成糖剂。笼屉铺上湿布,夹进通气板,取一半糖剂放进笼屉,摊平,撒上猪肥膘肉丁、梅舌块、花生仁,然后放入余下的糖剂,轻轻压平,上锅蒸1h左右,取出晾凉;将饼面抹上熟花生油,切成6cm见方的块即成。

【产品特色】

饼有夹心,质嫩香甜。

四十四、艾窝窝

【原料配方】

糯米2250g,核桃仁100g,芝麻500g,瓜子仁50g,青梅150g,金糕250g,白糖1000g,冰糖渣150g,糖桂花50g。

【技术要点】

(1)捣米将糯米2250g用凉水浸泡6h后,沥净水,上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取出放入缸盆中,浇入沸水2000g,盖上盆盖浸泡15min,使糯米吸饱水分(俗称“吃浆”)。然后将米捞在屉中,再蒸20min取出,仍放入盆中,用木棍捣烂成团,摊在湿布上晾凉。

(2)制馅心将核桃仁100g用微火焙焦,搓去皮,切成黄豆大的丁。芝麻仁500g用微火焙黄并搓碎。瓜子仁50g洗净。青梅150g切成绿豆大的丁。金糕250g切成黄豆大的丁。将以上原料连同白糖1000g、冰糖渣150g、糖桂花50g合在一起拌成馅。

(3)制窝窝将熟糯米团揉匀,揪成100个小剂子,逐个按成圆皮,每个圆皮放上22g左右的馅,包成圆球形即成。

【产品特色】

此食形圆如球,色白似雪,质地黏软柔韧,馅松散,味香甜。

四十五、扇馃

【原料配方】

糯米1200g,粳米800g,馃叶1250g,熟花生油50,红糖250g,绿豆馅1850g,淀粉75g。

【技术要点】

(1)制干浆将糯米1200g、粳米800g用清水浸2h,捞起,加清水磨成浆,装入布袋压成干浆。

(2)馃叶处理把馃叶1250g,洗净,剪成16cm长的片,用熟花生油50g浸泡后,取出。

(3)制色剂掰散干浆。取干浆250g,掺少量清水揉成黏剂,下入沸水锅中,煮熟捞起,放入余下的干浆内揉匀。将红糖250g下锅,掺些清水,用微火熬成浓液,滤去杂质,与食用红、黄色素各少许,一并放入干浆中揉成色剂。

(4)包馅分成50等份,逐份搓圆压扁,包入绿豆馅35g,收口,搓成长圆形,滚匀,放在扇形木模内压平,磕出,翻贴在一片馃叶上。照此方法将全部剂子包完,摆入笼屉。

(5)蒸饼大锅置旺火上,倒入清水烧沸,放入笼屉,蒸25min,取出晾凉。表面抹上少许熟花生油即成。

【产品特色】

产品色泽淡红,形似扇子,软嫩润甜。

四十六、青城白果糕

青城白果糕是四川都江堰风味小吃,用白果与糯米粉制成。白果即银杏,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原料配方】

银杏500g,糯米粉250g,白糖400g,蜜瓜片100g,菜籽油100g,核桃仁100g。

【技术要点】

(1)银杏处理银杏经急火炒制后剥去壳,加水煮烂,切掉两端尖头。

(2)揉料将银杏、核桃仁、蜜瓜片一起切成小粒,加白糖、糯米粉、菜籽油和匀,掺入适量清水揉匀。

(3)蒸糕和匀后倒入盘内按平成正方形,上笼蒸熟。

(4)成品食用时取出切成6.5cm的方块即成。

【产品特色】

产品松软香甜。

四十七、青团

青团也称翡翠团,是江、浙一带广泛流行的传统食品。

【原料配方】

糯米1kg,甜豆沙250g,香油25g,野艾头(或麦青、青菜、菠菜)适量。

【技术要点】

(1)制清汁将野艾头(或麦青、青菜、菠菜)洗净用石臼舂碎,加适量水和少许石灰搅匀,然后,用纱布滤出清汁。

(2)制粉团将糯米用水磨磨成粉,调入清汁,反复揉搓成光滑粉团。

(3)包馅心将粉团切成大小一致的小剂子,逐一压扁,包入豆沙馅心,收口后搓圆。

(4)蒸熟上笼用大火蒸20min左右,熟后取出,逐个涂上一薄层油即可食用。

【产品特色】

色泽草绿,具有天然清香味。

馅料除豆沙外,也可用玫瑰酱、炒芝麻加猪油、萝卜丝加白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