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亚历山大·詹尼亚斯在成人时引起父亲的关注以后,就一直被家人流放在外面,因为他的父亲非常厌恶这个儿子。亚历山大·詹尼亚斯在位将近三十年之久,在他临死前,整个王国开始削弱了。
像亚里士多布鲁斯一样,刚刚继位的亚历山大·詹尼亚斯犯下了参与到两个宗教派别斗争中的严重错误。他以先辈为榜样,竭尽全力侵占邻国,扩张自己的领土范围。
他不但在国内外都没有赢得胜利,而且还没有在这些经验中得到一丝教训。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和他一样,她变成了法利赛人最得手的工具,国家的政权实际上被一小部分精明的各派领导人组成的私人侦探所掌握,这些人为了维护朋友的利益,占领并统治着犹大和加利利。
当然,他们若能更好地维持对国家的控制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是,亚历山德拉在法利赛人的怂恿下,委命她最大的儿子,也是最顺从他们的一个学生胡肯奴担任国家的大祭司。
这一举动一点都不符合亚里士多布鲁斯的想法,他按自己叔叔的名字命名,并继承死去的、令人不感到惋惜的亲人身上许多低劣的品质。
当多次取得胜利的法利赛人开始推行恐怖统治、试图判处撒督该派的领袖们时,亚里士多布鲁斯便宣称自己是撒督该派伟大事业的忠诚守护者。
此时,犹太的大公会依然被法利赛人控制,但是,亚里士多布鲁斯与撒督该派占领了几个极其重要的乡村小镇,没过多久,他们就有足够的实力威胁耶路撒冷的安全了。
就在这个重要的关头,亚历山德拉去世了。她留给儿子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国库和一个由于内部纷争引发的即将分裂的国家。
其实,这种局势并不是很新鲜。世界上这种动乱经常会处于某种骚动中。但是,正如我在前面提到过的一样,时代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一千年或是五百年以前,如果这些人肯生活在自己领土范围内的话,就不会有人会关心闪米特部落的人在做什么。
但是,如今西亚的大部分土地是被罗马人统治的,他们接手亚历山大的大帝国。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稳定而持续增长的税收上。
由于亚洲的绝大多数收入来源于贸易,因此,他们重视表面的和平与秩序,否则,根本无法建立商业信用。
在小亚细亚的本都王国,国王米特拉达梯正准备干涉罗马的这项政策。在一次长期的毁灭性战争后,他不得不自杀,他的帝国也被纳入到罗马共和国中。
也许人们忘记了这个富有而又强大的暴君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胡肯奴与亚里士多布鲁斯的内部战争依然没有结束,还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骚乱,以至于这件事被罗马人听到。
率领东方军队的大将军接到命令,他们必须向耶路撒冷进军,并且汇报相关情况。
当他安全抵达耶路撒冷时,亚里士多布鲁斯正和他的朋友坐在圣殿里,而胡肯奴与他的拥护者们正在外面展开一副正式围攻圣殿的可怕阵势,圣殿的确是一座异常牢固的堡垒。
罗马人刚一出现,两位王子就立刻向他们求救。
那位充满民族特征的罗马将军根本没有时间打理那些复杂的难题,他认为,战胜胡肯奴要比战胜亚里士多布鲁斯简单得多,因为胡肯奴的军队暴露在外面,亚里士多布鲁斯的军队隐藏在陡峭的岩石后面。
他成功地赶走了胡肯奴的军队,这样一来,亚里士多布鲁斯就成了犹大和加利利领土的统治者。但是,好景不长,庞培大将军正好在东来,胡肯奴立刻前去会见,要亲自向庞培述说自己的理由。
亚里士多布鲁斯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前往罗马营地,讲述自己发生的事情,他毛遂自荐,宣称无论罗马人想在他这里建立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自己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愿意屈服的人)。
但是,在庞培还没有完全明白这些争论有什么意义之前,他又听到了一阵刺耳的喇叭声。
第三个代表团来了。
法利赛人前往此地向庞培解释,犹太人一直都很讨厌他,就像讨厌别人一样,他们希望重新返回以谨慎的法利赛式的法律为基础的原有的神权体制上去。
只要商队能安全地通过大马士革来到亚历山大里亚,庞培根本不会关心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耐着性子听完了三个代表团各自的理由后,拒绝说出自己的立场。
他敷衍说,等他完成对正在过去的亚述帝国领地上制造祸端的阿拉伯部族的远征后,自然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这段时间,三方必须和平共处,等待命令。
即使是在那时,犹太人也没有彻底看清自己绝望的艰难困境。当亚里士多布鲁斯返回都城时,他显然是整个犹大的国王,有权统治自己的领土,好像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罗马的官兵。只要庞培继续待在东边,他就可以维持这种状况。
但是,当庞培取得了攻打阿拉伯人的胜利以后,立即返回,责问他为什么胆敢如此嚣张地藐视自己的意愿。
亚里士多布鲁斯在小人的劝导下,走了致命的一步。他试图扮演太祖父的角色,退到圣殿,切断了与城里其他地区相连接的桥梁,公开树立起反叛的大旗。这是有史以来最不对称的战争。他的哥哥胡肯奴投向了敌方,展开了一场对圣殿的在当时是最有效的方式的围攻。
战争整整持续了三个月。守着圣殿的饥饿的守卫队正在遭受弹尽粮绝的艰难处境。但是,绝望的处境给了他们更大的勇气。由于胡肯奴的背叛,他们深感自己是耶和华的神圣事业和犹太人独立理想的忠诚保卫者。
逃兵把这个宗教狂热战争的情况告诉了庞培。他一下子想起了几代人以前的叙利亚人曾经做的可恨的事情,庞培下令让一个大将军率军在安息日向耶路撒冷展开猛烈的攻击。
公元前63年6月。罗马军团向犹太人的要塞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占领了圣殿,俘获了所有守护士兵。据说那天有一万二千名士兵被杀。
被俘获的军官被砍下头颅,亚里士多布鲁斯和他的家人被带到罗马,让他们站在罗马大将凯旋的行列里。
但是,非常幸运,他们可以从此在罗马的一个郊外安静地生活,在那里,他们为后面的保罗和彼得时代曾经在西罗马帝国的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犹太人团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一结束,罗马人就在自己的历史上一直没有改变自我制约的智慧,禁止向圣殿进行大规模的劫掠,并且有权力把这里视为崇拜之地继续使用,但是,庞培这一慷慨的举动并没有得到任何感激。
出于内心纯粹的好奇和对他们一无所知的偏见,庞培和他的同僚在一次视察中误入圣殿中的至圣所。那里只不过是一个空荡荡的小石屋。当罗马人确定这个神秘而又圣洁的小石屋里没有任何吸引他们眼球的东西后,他们立刻离开了。
但是,在犹太人眼里,即使是外邦人短暂的造访,也意味着对耶和华的一次亵渎,必将招致耶和华恐怖的报复。
他们一直没有原谅庞培,无论他试图为自己的子民做任何事情,与他无意间对他们宗教的侮辱相比,所有的努力全都化成了灰烬。
当然,庞培一直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从他的角度看,他对犹太人已经表现出了自己最大的宽容。
他给胡肯奴重返耶路撒冷的机会,并任命为大祭司,安抚受伤的法利赛人。作为最后的恩惠,他还把“大首领”的职位交给了胡肯奴,这是一个概念比较模糊、赋予前独立王国君主的称号,实际上没有什么权力,但是绝对可以取悦被征服民族受了伤的自尊心。
假如这位受选者肯服从他们的指示,又有一定的谨慎行为的话,罗马人是非常乐意赋予某个人这种虚假的荣誉称号的。
如果胡肯奴是个有才华的人,即使是在那时,他也有可能做一些事情挽救自己的国家于危难之中。但是,他的能力根本不配当大首领,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失去了他仅有的一点可怜的权力。
三十年前,在他们的父亲亚历山大·詹尼亚斯执政时期,曾经委任了一个名叫安提帕特的人担任以东(又称以土买)的总督,这里在耶路撒冷的南部。
起初,安提帕特非常喜欢在看不清的浑水中钓鱼,古话说,他就是一个喜欢浑水摸鱼的人。他把自己伪装成胡肯奴的一个忠实的朋友,时常偷偷地为他献上一些贤德的劝言。但是,在犹大领地内,这种小型的顾问会议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难题。
安提帕特就是这样精明地玩着他设计的游戏,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正灿烂地沐浴着罗马恩典的安逸阳光。当罗马内战爆发时,庞培率领军队兴冲冲地向恺撒大军进攻时,安提帕特只是在一旁观望,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公元前48年,庞培刚刚不幸在法萨卢斯平原上战败,这个以土买的统治者安提帕特就立刻与恺撒结成同盟。作为对这一举动的回报,恺撒赋予了他罗马公民的尊荣,并且默默地承认他为犹地亚的即将崩溃的王位后的一股强大的势力。
安提帕特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他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因此,他的犹太子民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自由。
他们被免除了罗马军队里繁重的服役义务,还得到了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权力。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被迫向庞培缴纳一定数量的贡金。他们重新获得了原有的全部司法以及宗教的独立大权。
但是,在法利赛人眼中,安提帕特并没有比庞培更受爱戴,他们斥责他是一个没有资格胜任大卫王位的异族人、暴发户以及篡位者。他们畅谈要让亚里士多布鲁斯的儿子与亚历山大·詹尼亚斯的孙子安提戈努斯担任他们的国王。他们这一举动再次表明,西亚的主人是他们,而不是那些罗马人。
这种议论并没太大的作用,因为安提帕特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他们精明、勇敢得多。
他带着自己的梦想,雄心壮志地计划着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并且,强烈地感觉到已经到了收拾马卡比家族的大好时机。他慢慢地行动着,但是,从来没有解决最终目标。
正当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他却惨遭胡肯奴的一个朋友的毒害。他的儿子希律成功地继续沿着父亲生前设计好的方案。
安提戈努斯愚蠢地被人煽动起来,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罗马政府的暴动。这场不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发生的叛乱在一场灾难中结束了,这点希律早就预见到了。
安提戈努斯在混乱中带着几个士兵逃往耶路撒冷,在经过了对罗马人的长期困扰后,他不得不投降。
他恳求饶过自己一命。但是,罗马人根本不会对这种事情予以同情。
在犹大省,几乎短短一年的安静生活都没有。他们赋予犹太人各种特权,而犹太人却无情地用连续不断的、付出巨大代价的叛乱来回报自己。
这次,他们决心摆一个威严的样子出来,以警告他们。安提戈努斯被罗马人进行严厉的审判,就像罪犯一样。他被当众鞭挞,并立即被判处死刑。
就这样,马卡比王朝结束了,希律继承了王位。他娶了胡肯奴的一个叫玛利亚米的孙女为妻,从此便与犹地亚的合法的统治者建立起了一种友好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在罗马军团的恩惠下,希律成了犹太人的国王。
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纪开始前的第三十七年里,世界上到处都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