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菁华
2279800000040

第40章 北周国主御驾亲征

公元576年,十月初四,北周国主欲亲自率军征伐北齐。

他对群臣说:“寡人去年身体多有不适,逃亡在外的盗贼没能得到平定。如今齐国君王昏庸无能,一帮小人操纵着朝政。老百姓更是朝不保夕,怨声载道。我之前到过齐国,也看到过他们指挥军队,简直就像小孩子玩游戏一样。可谓是老天有眼,让我们得到了这个攻取的绝佳机会。去年进军河阴,没有扼住对方的喉咙,就好像只是轻轻拍了一下对方的后背一样,无关痛痒。后来我后悔不已,这一次我可不想再重蹈覆辙。晋州是高欢揭竿而起的地方,同样也是镇守统辖的要害重地,此次我们前去攻打晋州,对方一定会派兵救援,只要我们的军队严阵以待,我想我们一定可以攻克晋州。然后继续向东进攻,必定能一举摧毁他们的巢穴,统一天下。”听完武帝的话,将士们都无动于衷。倒是武帝主意已定,斩钉截铁地说:“此番进攻机不可失!凡阻碍我采取行动的人,一律军法处置!”于是任命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随公杨坚为右三军,谯王宇文俭、大将军窦泰、广化公丘崇为左三军,齐王宇文宪、陈王宇文纯为前军。

十一日,北齐后主在祁连池狩猎,十八日,回晋阳。

北周国主抵达晋州,驻扎在汾曲,并分派齐王宇文宪领兵二万驻守雀鼠谷、陈王宇文纯率步骑兵二万人驻守千里径、郑公达奚震率步骑兵一万驻守统军川、大将军韩明率步骑兵五千人驻守齐子岭、焉氏公尹升率步骑兵五千人驻守鼓钟镇、凉城公辛韶率步骑兵五千人驻守蒲津关,柱国宇文盛率步骑兵一万人驻守汾水关,赵王宇文招率步骑兵一万从华谷攻打北齐汾州的一些城池。

王谊任都督,率领各路军队向平阳城进发,北齐行台仆射海昌王尉相贵奋力抗击。

十九日,北齐军队聚集在晋祠。

二十五日,北齐后主从晋阳出发,率大量人马向晋州进发。北周国主也从汾曲赶往晋州城下亲自督战,城中形势一片危急。同日,北齐行台左丞侯子钦弃城投降北周。

二十七日晚,负责防守北城的晋州刺史崔景嵩,派使者出城向北周请求投降,接着王轨响应崔景嵩也率领众军归降。北周将领北海人段文振和几十人,趁天还没亮手持长矛先行登上城头,随手举起大刀就向尉相贵头上砍去。顿时,城头上一片骚乱,齐兵大溃,晋州被攻克。北周俘虏了尉相贵以及他部下的八千士兵。

晋州告急,前线派人将消息传达给北齐后主,无奈后主正和冯淑妃在天池狩猎,驿馆使者从早晨到中午来了三次都未能见到后主。右丞相高阿那肱说:“我军边境有什么小小的军事行动,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这么着急前来奏报,不怕影响到皇上取乐吗?”傍晚时分,告急的使者再次到来,直到听说平阳陷落的消息,右丞相这才向后主奏报。后主听到消息后,正打算回去,冯淑妃却要求再围猎一次,在如此危难时刻,北齐国主竟然没有反对。

北周的齐王宇文宪先后攻下洪洞和永安两地,并谋划着下一步进攻的地方。北齐军队占据险要位置加剧防守,焚烧了一些桥梁。北周军队无法前进,只好在永安驻扎下来,并派永昌公宇文椿在鸡栖原驻屯,并在当地砍伐了一些柏树建成小屋作为军营。宇文椿是宇文广的弟弟。

二十八日,北齐后主亲自率军前往鸡栖原。同时又分出一万多人进军千里径,另一部分则向汾水关进发。齐王宇文宪得到宇文盛驻守的地区告急的消息,亲自率军前去救援。北齐军队见状,挥军后撤。宇文盛从后方乘胜追击,一举将北齐军队击败。不多久,北齐军队逼近鸡栖原,宇文椿请求宇文宪返回救援。宇文宪的军队列阵和北齐军队对峙,直到夜晚,双方都没有开战。恰巧此时,北周国主召宇文宪回去,他便在晚上领着军队撤退了。北齐军队看到柏树的小房子还在,并无发现其他可疑迹象。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宇文宪的军队已经撤走了。北齐后主派高阿那肱率军先行进发,其他军队调度的仍由后主安排。

二十九日,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安定人梁士彦作为晋州刺史上任,北周同时留下一万精兵在镇守晋州。

十一月初四,北齐后主到达平阳。北周国主意识到北齐军队刚刚集结,可能会气势很盛,为了避开对方的锋芒,打算向西面回退。开府仪同大将军宇文忻劝说道:“陛下英明神武,敌人荒淫放纵,攻克他们应该没有问题!况且现在齐国的君主昏庸,军队更是没有什么斗志。但凡齐国能有一个好君主,君臣们又同心协力,那我觉得即便我们有商汤、周武王的声势,也很难攻克。可如今的情势表明,齐国虽有百万之众,却形同虚设,无异于将大好江山拱手让给陛下。”军正京兆王也说:“齐国败坏的朝纲已经延续了两代。上天庇护我们周王室,经过先前一战便大大占据了战事的主动权。今天这种局面正是古人所言‘攻取动乱,欺凌败亡之国’的最好写照。如果真的放过他们,而向西退走,实在让臣等感到费解。” 虽然北周国主认为他们的话有理,但还是带领军队返回了。

北周国主将齐王宇文宪的部队留下,作为掩护。宇文宪和宇文忻各领一百名骑兵同随后追来的北齐军队展开战斗,北齐勇将贺兰豹子等人先后被杀,北齐军队便退走了。接着,宇文宪带领军队度过汾水追赶北周国主,最终在玉壁会合。

北周军向西退走后,北齐军便围困了平阳,昼夜发起进攻。城上的敌楼和矮墙几乎都被夷平,只残存六七尺高的城墙。城里形势十分危急,交战双方时而短兵相接,时而有马匹从城墙随意进出。而此时城外的援兵又进不来,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害怕。这时,梁士彦站了出来,慷慨从容地对将士们说:“今日一战若不能生还,我一定死在你们的前面。”大家听到这样的话瞬时士气大振,奋勇杀敌,几乎以一敌百。看到北齐军队稍稍后退,梁士彦立即下令所有人奋力修葺城池,甚至连妻妾、军民、妇女都积极上阵 ,昼夜修城,用了三天时间就修完毕了。

与此同时,北周国主派齐王宇文宪率兵六万驻屯在涑川,希望能够远远地声援平阳。而北齐军打算通过挖地道进攻平阳,致使平阳城下陷了好几丈,就在将士们打算乘势进入城内时,北齐后主竟然下令暂时停止进攻,并要求把冯淑妃召来一同观看。冯淑妃因为穿衣打扮没能及时赶到,平阳城不断地下陷,北周人只好用木头堵住了下陷的地方,自然的也就未能攻克平阳城。晋州城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城西的石头上有圣人的遗迹,冯淑妃便想去那里观看。齐后主担心北周军的箭会射到桥上,便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抽调了一些用来攻城的大木头造了一座桥。谁曾想,北齐后主和冯淑妃过桥时桥梁损坏,他们二人一直到晚上才返回来。

十八日,北周国主回到长安。

十九日,北齐大军围困晋州,北周国主再次下诏并又统率军前往攻打。

二十一日,北周释放了北齐的投降者让他们回去。

二十二日,北周国主从长安出发,并于二十七日渡过黄河,和各路军队会合。

十二月初三,北周国主率军到达高显,派齐王宇文宪率领部下的军队先向平阳进发。初四,北周国主也抵达了平阳。初六,各路军队大约八万人,逐渐向平阳城推进,并最终在平阳城下摆开阵势,东西绵延二十多里地。

北齐军在城南凿通护城河,从乔山连接到汾水,防止北周军的突然袭击。随后北齐军在护城河的北面列阵。北周国主命令齐王宇文宪骑马前去观察阵势,宇文宪回来报告说:“就目前形势来看不足为惧,先拿下他们我们再去吃饭。”北周国主很高兴,说:“情势如果真像你所说描述的那样,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北周国主便骑着平时所用的马,和几个随从一起到到阵前巡视,每到一处,就用呼叫主帅名字的方式,鼓舞军队士气、慰问将士们。将士们看到这样的场面,也深深被国君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信任感所感动,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临战前,随从官员们要求君主换马。北周国主却说:“你们让朕独自一人骑着骏马,去往何方呢?还是直接向逼近北齐军队进发吧!”。无奈护城河的阻碍了军队的进攻步伐,双方相持不下,一直从早上直到下午。

北齐后主对高阿那肱说:“我们是进攻的好,还是不进攻的好?”高阿那肱说:“虽然我军队人数占优,但能够作战的力量也不过十万人,更为头疼的是,在这十万人里生病负伤和负责后勤保障的又占三分之一,今天的将士,也不胜过神武皇帝时代的将士,也不能像以前攻打碧玉时那样,能够实现援军一到就马上退走!不如退守高梁桥,平息战事。”安吐根说:“只不过是一小帮乱臣贼子,光在马背上就能刺杀捉住他们,然后扔在汾水中,如此简单而已!”听了双方的分析,北齐后主更是犹豫不决。这时,一旁的一些太监们说:“北周的君王是天子,陛下您也是天子。他尚且能从老远的地方一路攻打过来,我们为什么只是怯弱的守着护城河,而不敢应战呢?”北齐国主听从了太监们的话,填塞了护城河,把水引向南面。听到这样的消息,北周国主后十分高兴,立即统率各路军队发起攻击。

作战双方刚刚接触,北齐后主就带着冯淑妃骑着马一起观战。当东面的部分军队稍稍有点后退,冯淑妃就害怕的说:“哎呀,我们的军队要打败了!”录尚书事城阳王穆提婆也跟风说到:“皇上快离开!皇上快离开!”北齐后主便立即就要和冯淑妃向高梁桥退去。开府仪同三司奚长劝阻齐后主说:“目前士兵们没有任何挫折和伤残,完全整齐,而作战时军队半进半退的现象也是常有的。陛下此时离开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况且陛下的马脚一动,势必会影响我军的情绪,怕是大家惊恐混乱,便不能重新振作,奋勇杀敌了!希望陛下迅速回去以慰军心啊!”武卫张常山从后面赶到,也说:“我军目前非常完整,很快也就收拢完毕,前方围城的士兵也没有丝毫动摇,恳请天子返回!陛下可以领着太监们去巡看战场,看我等说的是否属实!”北齐后主就要按张常山所说的去做,穆提婆却拉着后主的胳膊说:“陛下不可轻易相信他的话啊!”北齐后主又改变了主意,并带冯淑妃向北退走了。齐后主这一走,北齐军队乱了阵脚,丢盔弃甲,很快败下阵来,死了一万多人,被遗弃的军用物资以及兵器,在方圆几百里间堆积如山。也只剩下安德王高延宗全军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