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韦坚的弟弟韦兰和韦芝,二人知道哥哥冤枉,便找到太子,让太子也帮忙在李隆基面前说说话。在莫名其妙的状态下,三人得知李隆基大怒的消息,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太子立刻上书,要求和自己的媳妇离婚;韦坚再度被贬,成了江夏的别驾;韦兰、韦芝则直接被贬到了岭南。
太子的媳妇,就是韦坚的妹妹。
皇太子为了避难,都要和媳妇离婚了,可见李隆基愤怒的程度之深。好在有一点李隆基很清楚,那就是皇太子恭敬孝顺,不可能对他大逆不道,也就没弄死自己这个儿子。
此时此刻,李林甫不慌不忙地站了出来。他为李隆基出示了一条重要消息,那就是,韦坚和李适之私结朋党。为了证明他们两位图谋不轨,李林甫让酷吏造假,结结实实地诬告了二人,并以举一反三的热情狠狠屠宰了所有与韦坚有关的人,用以打击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或以往的死对头。
效果如下:
韦坚被流放到了临封!
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
太常少卿韦斌(韦安石之子)贬为巴陵太守!
嗣薛王李琄(李业之子,韦坚外甥)贬为夷陵别驾!
睢阳太守裴宽贬为安陆别驾!
河南尹李齐物贬为竟陵太守,凡韦坚亲党,连坐流贬者数十人!
李林甫笑容灿烂,坑爹教程第四季——
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李北海、裴敦复被杀。裴敦复先生终于明白了过来,的确是李林甫先利用自己把裴宽给害了,现在李林甫又瞧自己不顺眼,所以反过头来,李林甫又把他害得遍体鳞伤。
整个过程,充分显示了李林甫犀利毒辣的手段以及酷吏的不要脸。事件的导火索是左骁卫兵曹柳绩,此人乃是风流雅士,和北海太守李邕交好。不过,柳绩这个人比较特别,他什么都好,却和自己媳妇不和,继而导致与媳妇满门不和。该仁兄对媳妇一家人痛恨至极,为了陷害自己媳妇一族,他写好飞语,状告老丈人(杜有邻)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意思就是说这帮人有非分之想。
这件事闹腾得够大,所以李林甫主办了此事,由吉温升堂,花了几分钟就审查完毕了。
目标直指柳绩,是这家伙造谣。
吉温走过来,看着遍体鳞伤的柳绩说:“疼吗?”柳绩点了点头。“这样吧,”吉温说,“你指认你的朋党,把他们拉进来,我就饶了你。”故事以柳绩和老丈人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露出白骨、气尽而亡作罢。
遵照李林甫的指示,大理寺没人敢处理这两个人的尸体,因为李林甫还能利用死人。柳绩结交豪杰,让李林甫抓住了难得的机会。首先遭到构害的是李邕的儿子李巨(被贬得很惨),然后是李邕自己。监察御史罗希奭挂了李林甫的帅,前去捉拿罪犯李邕。邺郡太守王琚坐赃贬江华司马,太子被迫休了杜良娣(杜有邻的女儿)。随后,牵扯出皇甫惟明、韦坚兄弟。
在得力助手罗希奭的帮助下,李林甫取得的业绩如下——
李北海(李邕)含冤被乱棍打死!
罗希奭所过州县,有任何曾经被贬到过这里的官员无一幸免!
李适之在宜春听说此事,事先吞毒自杀!
王琚在江华吞毒自杀,可惜毒量不够,没死成,又上吊自杀!
罗希奭路过安陆,裴宽险些被杀,因罗希奭忙着报私仇(裴宽和他没私仇),所以罗希奭在此地没多停留就走了。
李适之儿子李适到洛阳奔丧,遭人诬告,在河南府被杀!
给事中房琯(房融之子)因与李适之友善,贬宜春太守!
李林甫是个报复欲极强的人,谁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恨韦坚恨到如此地步。
韦坚亲近的人都死光了,让李林甫抓不住证据。所以他派人出去,沿着韦坚修造的漕河岸和江浙、淮州各县,地毯式搜索韦坚的罪证。河边百姓被李林甫折腾得不轻,因为的确是没有人知道韦坚长什么样,气得李林甫让人去抓修船的船夫,拉到牢狱里头往死里打。想要活命也可以,那就必须接受李林甫大人的盘剥敲诈。
李林甫才不管什么信誉问题,等给了钱,录了“口供”,就把渔夫和船家剥皮、砸骨,就说是韦坚搞的,用以泄恨。沿岸的居民,每天都有人被抓走,被李林甫下令扒衣、抽筋、扒皮、砸骨,裸死公堂者不计其数。想想也就知道了,这件事有利可图,韦坚死后数年,被人抓去“录口供”然后交钱的人依然还有,而且已经扩大到了沿岸周边各州县。
你诬陷我,我诬陷你,命不好的被活活打死,命好的交钱活命。靠这件事赚钱,可谓是绝不赔本的买卖。一直到李林甫死,每天还都有人被抓走敲诈勒索。
好了,李林甫坑爹坑累了,先来看看其他人。
这段时间,安禄山老是在李隆基和他媳妇们面前跳甩肚舞。
遮天蔽日的肥肉被安禄山甩得有如垂天之云一般,在座者没有不哈哈大笑的。李隆基认为安胖子非常有才,就让他兼了个职,当御史大夫。安禄山礼尚往来,也在朝廷安插了一枚棋子,让属下刘骆谷留守京师,静候朝廷音讯,有任何动静都要向他汇报。同时,为了博取李隆基和他媳妇们的欢心,安胖子每年开始献宝,俘虏、杂畜、奇禽、异兽、珍玩,月月不停,连绵不绝,州县官吏每天不用干别的事儿了,整天都帮安胖子运货,只能骂娘,却又无可奈何。
【包藏祸心】
安胖子又来看李隆基了。李隆基瞧着一脸憨厚的安禄山,嘿嘿直笑。他冷不丁用手指着安胖子的大肚子问道:“胡胡,你肚子里装的什么啊?怎么可以这么大?”安禄山也嘿嘿笑,抚摩着自己的肚子,“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肚子的赤胆忠心!”
李隆基觉得安胖子很可爱,便让他拜见太子李亨。
安胖子见了李亨,站在那里不肯拜。
左右示意他,说:“这个就是太子,你拜啊!”
安禄山假痴不憨地望着李隆基,道:“臣是胡人,不知道唐朝礼仪,不知道这个太子是个什么官?”
李隆基抿着嘴,指着李亨,道:“就是储君啊,朕千秋万岁以后,代替朕宠爱你的就是他。”
安禄山道:“臣愚,以前只知道陛下只有一人,还不知道有储君呢!”
现场被安胖子搞得非常尴尬,见周围人都不敢说话了,安禄山这才拜了拜李亨。
李隆基喜欢安禄山,开宴会的时候,让百官在楼下列座,唯有安禄山在御座东间设了个金鸡障,还卷起帘子,以示荣宠。李隆基不太喜欢玩虚的,为了表达自己对安禄山的宠爱,他让杨铦、杨锜以及贵妃的三个姐姐与安禄山结为兄弟。最过分的不是这些,有一次李隆基竟然让杨玉环去给安禄山搓背,他在一旁瞧热闹。但安禄山似乎很不能享受美人搓背的感觉,进了禁中,纳头便拜,哭着喊着要认杨玉环当娘。
李隆基很开心,就认了他这个儿子。
有一个问题终于被李隆基发现了,安禄山来见,每次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
李隆基奇怪,问:“你这是为何?”
安禄山道:“胡人都是先拜娘再拜爹的(不知道胡人是不是这么个情况)!”回答得到了李隆基的嘉奖。问题来了,唐朝当娘的,一定要给儿子洗澡,用以表示洗心革面,投胎做人,干干净净。没想到李隆基同意了,让杨玉环为安禄山搓澡,他坐在一边乐呵呵地看。安胖子也不喜欢玩虚的,受了恩宠,他便开始在范阳修城墙了,他借口御寇,筑了雄武城,贮兵器,并大胆地上表,请王忠嗣帮忙。
王忠嗣,目前唯一一个清楚安禄山究竟要干什么的人。
王忠嗣,父亲王海宾,父子二人均为朔方节度使兼河东节度使。他常说:“太平大将,理应抚恤百姓,历练士兵,不能让中国疲惫,拿士卒的生命为自己邀功。”他有一副五十多斤重的大弓,现在挂在墙上,已经多年不用了。不是他不想用,而是他要用挂弓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王忠嗣为人机警敏锐,所以每战都能出奇制胜,如今身兼两道节制,自朔方到云中,边陲数千里的要害之地,都归他管。
王忠嗣列置城堡,各置地数百里,加强了边疆的守备。众人开始对他行注目礼,当然,也有人的眼珠子是斜着的。
王忠嗣最近干了一件大事,上表,说安禄山必反。
上书大概被李林甫扣下了,李林甫很愤怒。以李林甫和安禄山的交情,嘘寒问暖,吃顿饭还是可以的,你要让他和安胖子讲什么义气,那还不如等太阳从西边出来呢。
刚开始,李林甫还很淡定,王忠嗣屡屡上告安胖子的谋反计划,李林甫就在一边不说话。慢慢地,他觉察出,这个王忠嗣,已经开始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了。如果皇帝信了王忠嗣,安禄山必然出走,王忠嗣必然入相,他李林甫必然会多一个对头。
就是这样!
李林甫不淡定了,想要消灭对手,最好是在他的萌芽状态。后来,他才知道这只不过是虚惊一场,因为他刚刚开始组织人马陷害王忠嗣,王忠嗣自己就先撤了。他辞了河东、朔方节度,打消了李林甫主动进攻的欲望。
再说说王忠嗣,在他的提拔下,出现了许许多多在未来能左右乾坤的能人。
第一个,便是大唐突厥族将领哥舒翰。
【哥舒翰】
哥舒翰,本是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的后裔,因为突厥人多用自己部落的名号当姓氏,所以,哥舒翰就从了哥舒,单名一个“翰”字。哥舒翰亲爹哥舒道元,曾任安西副都护,拖家带口,世居安西。哥舒翰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面,梦想是当一名侠客,每天有一帮朋友一起喝酒,同时,这些朋友必须具备当一名侠客的素质。
就这样,哥舒翰活到了四十岁,老爸去世,他到长安谋了个好活,当上了京都的保安局局长(县尉)。这和当侠客是有共同点的,比方说走路都带刀,都需要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总之,哥舒翰混得还不错,他的朋友们对他也很满意。
但哥舒翰不满意,他要当一名侠客,而不是警察局的队长!
哥舒翰生气了,一怒之下,拖着一把剑就跑回了安西。
可惜,哥舒翰的命运的确不好,到了河西节度使王倕这里,正好赶上人家攻打新城,久攻不下,没时间招待他老人家。哥舒翰来了,问王倕,你难道没看见我在这吗?王倕心想,那就让他攻新城吧,反正打不下来。我们看到,哥舒翰当了经略,立刻上阵,震撼了河西大军,他统帅严格,进退有度,三军无不震慑。
我们惊奇地看到,哥舒翰很快拿下了城池!
从此,哥舒翰便在河西待了下来,命运再次跟他开玩笑。
王倕被调离,新任节度使来了。
如果新节度使曾经与他老爹不和,那他就该赶紧重新填写简历,收拾包袱准备走人就是了。可新任节度使来基地转了一大圈儿,听人描述了哥舒翰的丰功伟绩,又听说他喜欢读《春秋》和《汉书》,而且是个胡人,突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过这些之后,他竖起了大拇指。
等知道哥舒翰仗义疏财,读书如吃菜,读到奸臣误国,仰天长啸,咬牙切齿;读到壮士去国,行侠仗义之时,便引为榜样,反复吟咏。更有甚者,读书读得捶胸顿足,泪流满面。
新节度使惊呆了,他要见见这个哥舒翰。
节度使见到了他,生得威武雄壮,仪表堂堂,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没有实职呢?遂将哥舒翰补为衙将,后来又让他当了大斗军副使。这个新来的节度使,就是王忠嗣,他破格提拔了哥舒翰,军中有人不服,不听指挥。哥舒翰让人抓了那个不听话的,一顿暴打,将人揍得鼻青脸肿。那人的咽气,代表着哥舒翰威信的确立。这个故事,恰好发生在哥舒翰第一次打吐蕃的时候,军中以前那些趾高气昂,瞧不起新人的人被哥舒翰同志吓得不敢动弹。
哥舒翰大胜,迁左卫郎将。
随后,他第二次奉命领兵去打吐蕃(吐蕃寇边)。面对汹涌的敌军,哥舒翰手持长枪,大声嘶吼,等敌人靠近,他就把长枪折成了两段,以木棍当武器,冲锋杀入,吐蕃派来的三队人马被他用木棍打得满地找牙。哥舒翰同志见吐蕃撤退,领军直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天宝六载,哥舒翰被擢授为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