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鸡鸣三不管儿
2292600000105

第105章

第105章

“你知道咋回事?”拐拉腿刘贵的语气明显带有火药味,他自打从城里灰溜溜地回来,就发现自己在这个屋檐下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更有被孤立蔑视的感觉。

“你要有好主意就出,没有就该干啥干啥去。”水仙花杜华的语气也不软。

两口子关系的变化,是三不管村人际关系变化的缩影。

“好主意有的是,我就是不愿出。”拐拉腿刘贵觉得这话有悖于做父亲的职责,于是又补充说:“你们态度不好。”

惹生气了,有主意也保留。

“你除了耍奸使坏,还能有什么好主意?”水仙花杜华跟丈夫生活了半辈子,从来没见他的主意走过正道。

“使坏咋的?只要能成,使坏也是好主意。”拐拉腿刘贵的辩解带有辩证法的内涵,好与坏会相互转化。

“别扯那么远,你到底有啥好主意,说出来我听听。”刘壮子并不看重主意的性质,他需要实用性,只要能达到目的,不在乎手段的卑劣与高尚。

世上很多人用卑鄙的手段达到目的后,不但自我感觉是高尚的,连别人都恭维他是高尚的。

成者王候败者寇。

“啥好主意,说出来吓你一跳。”拐拉腿刘贵还在绕弯儿。“你不就是想娶那个丫头当媳妇嘛,那就跟她秥糊上,象狗皮膏药一样粘住她。工夫不负有心人。你穷追不舍,让她没处躲没处藏,想找别人也不好找,到头来她不嫁你嫁谁?哎,你们娘儿俩不是好眼睛瞅我干啥?”

“瞅你干啥?你那溲主意是找挨揍呢。”水仙花杜华代表儿子给拐拉腿刘贵的所谓主意作个判定。“你还以为自己多高明呢,其实狗屁不如。别的不说,人家吴梅她哥也在这儿上班,儿子要死缠他妹子,他能袖手旁观不管不问?再者说,现在这种情况,使用下三滥子的招数,张昭他们那帮人能轻饶你?还想在这村呆下去不啦?”水仙花杜华没告诉丈夫,以前她的主意比这个还损呢,要用出来进监狱都够格儿。

没敢用。

“不信我的主意拉倒。”拐拉腿刘贵晃着脑袋瞅儿子。“反正我有媳妇了,你能不能娶上媳妇,自个儿照量着办。”

一家三口,三个脑袋绑一块儿,始终没想出合适的办法来对付具有自主权的吴梅。

社会太自由,无形中增加了征服他人的难度。

也没关系,办法总比困难多,用上心早晚会想出高招。

生产颗粒燃料小锅炉的计划没能如愿以偿,主要原因是专利持有者认为:“三不管集团公司”名号响亮实力不足,从技术到资金都不具备生产能力,短期内很难达到规模。

“我们这专利是个成熟产品,不需要再进行生产性试验。”专利持有者回绝的很含蓄也很刺耳。“就算你们有能力购进生产设备,我们也不能把专利卖给你们,因为你们缺少足够的生产能力,不要说技术人员,你们连个熟练工人都没有,根本无法从事工业性生产。”

“你说的对,我们除了决心,什么都没有。”范小丫的话似乎承认不足,也似乎带着气。被人瞧不起总不是件舒服事。“那么能不能考虑让我们生产某个部件,现在强调生产的社会化,全部生产我们没能力,做一样总该可以吧?”

“这不是和我们谈的事。我们不能把专利分体出售。”专利持有者明确答复。“如果你们想生产某个部件,要跟专利购买者谈。不过,可能性很小,因为这样的小锅炉,有一定加工能力的厂家即可独立承制,不需要大规模的配套生产。”

“那你们先把专利卖给我们行不行?我们独立生产有困难,可以通过分解来组织生产。”范小丫不死心。张昭给的任务她从来都圆满完成,任何失败都会损害个人形象。

“姑娘,你见过谁把孩子交给养不起的人去哺育?”专利持有者不愧是在大学里混的人,谈判能力超常的强,说话几乎针针见血,咬人还不露牙齿。

“你能告诉我,还有谁打算买你们的专利?”范小丫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

“这我可不好说,只要条件具备价格合理,我们都可以与他谈。”这么说话确实损,言外之意是说范小丫不够格。

“那我求你件事。”再谈下去已经没有意义,范小丫想留下个伏笔。“咱们能保持联系吗?”

“你的意思是谁买这个专利让我告诉你?”理解正确。

“对,如果你愿意帮这个忙。”范小丫也不强求。

“这事有点难,有悖于商业道德。”专利持有者一副正人君子模样。

没钱小鬼不推磨。

“既然如此,我们只好再见了。”范小丫愤而告辞,心里恨恨地想:“你不用跟我摆臭架子,将来有一天,我们自己发明个更适合农村用的锅炉给你看看。不信,走着瞧。”

不可小看,农民的发明创造,世上不少见,连飞机都敢造。

就是没飞起来。

春风扬起沙尘,利剑般射向皑皑白雪覆盖的原野,转眼之间,又一个冬天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季节在变换,人也相应变换,男女老少脱去臃肿的冬装,顿时显得精神了许多。

冬季过后,吴梅根据要求,就半年来的经营情况,很系统很专业地向公司股东们做个财务报告,对收入状况及结构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今年冬季经营利润总计近150万,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秸杆颗粒燃料、冬季捕鱼和手工艺品加工。旅游和养殖也有进账,但额度极少。分析其原因,旅游的主要问题在于冬季项目太过单一,很多好的设想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实施,除了冰雪爬犁之外再无新意,无法吸引更多游客。养殖的主要问题在于规模小,洪灾过后购进的几十头猪和千八百只鸡刚要见效,又赶上市场低迷,基本上收支倒挂,没赔大钱已经不错了。

财务报告让人觉得新鲜,也让人有点坐不住,尤其是负责旅游的吴迪,虽说项目本身存在客观原因,照样感觉脸上发烧。按理说,孟三儿也应有“高温”感觉,可他有冬季捕鱼的大笔收入撑面子,内心里没吴迪那么难堪。

“冬天养殖没挣着钱不算啥,你们等着,到夏天看我给你们露一手。”孟三儿不以为然。“这法子我都想好长时间了,过几天就动手,让你们看看新的养殖方法,保准挣钱。”

听完冬季财务报告之后,公司领导层开会研究春、夏、秋三季的经营目标。孟三儿抢先发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设想,说得藏头露尾云里雾里,现场没人听明白他具体想干什么?很费思量。

“你到底打什么鬼主意?有啥能耐说出来,才知道你那一手能不能露。”范小丫自回来就忙着汇报工作和开会,有笔账一直在心里憋着没机会跟孟三儿算,现在听他说话着三不着四,立刻见缝插针地进行攻击。“你说有好主意又憋在肚里,等放出来还不定是啥屁呢,香臭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