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鸡鸣三不管儿
2292600000084

第84章

第84章

“这整的个费劲,没事干时,到处是闲人,有事干了又显得人手不够用。”孟三儿的话带有“相对论”色彩。

“是呀,人、钱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两大因素,不解决就会被困住。”张昭略微思索后继续说:“招人不难,只要待遇到位,什么样的人都有。就目前情况看,咱得把思路放宽些,可能的话考虑通过调整岗位,让老一辈的人也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我觉得现在燃眉之急不是人是钱。吴梅,现在咱还有多少可动用资金?”

“还有一万多现金。”吴梅简略回答。

“也太少了点,撒手就没,当不了啥事。咱现在的旅游收入每月大概能有多少?”张昭寄希望于旅游项目帮一把。

“也不多。”吴梅说出原因。“咱村的知名度还不高,来游玩的人相对较少。这几天你出去为颗粒燃料找销路,村里除了王莹领来十几个人外,零星游客也不过六、七人。另外,咱目前还处于创始阶段,让利让得太大,所以扣除接待成本,利润所剩无几,可以说油水不大。噢,对了,迷宫游园那一块儿还不错。”

讨论半天,几个人取得共识:所有问题归结为一个“钱”字。

钱的问题需钱解决,人的问题也需钱来解决。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张昭提出想法供参考。“第一,我找许书记商量商量,请他再帮忙贷点款,以缓解周转资金不足。第二,让小丫在城里加紧营销咱们的颗粒燃料,争取早日销售出去回收资金。第三,刘壮子不再做专职防疫员了,让他负责采购原料,他以前时常在冬天跟他爹一块儿收粮食卖,应该有一些买卖经验。总之,可着现有的钱用,能买多少买多少,尽量别停产。”

“他搞采购倒有些门道,不过得勒着点嚼子,不然这家伙脑袋瓜子灵活的没边儿,过于放任,不定给你整成啥妈样呢?”于大东随即提出具体建议:“我觉得,咱应该定个合理的收购价,就算让刘壮子出去收购,也不能让他象倒腾粮食那样随行就市的去砍价,购货款也不能经他手。我看,最好还是让吴梅跟他配合,原料收来后验秤付款。另外唔?你不是好眼睛瞅我干啥,我哪儿说错啦?”

一心研究工作的于大东,不知道刘壮子暗中追求吴梅的事,发现吴梅恨恨的眼神时感觉莫名其妙,疑惑间回想一遍刚说过的话,确实没什么“反动言论”。

“还是我来告诉你原因吧。”张昭笑着欲揭开谜底。

“你住嘴,不许瞎说。”吴梅一把拉住张昭的胳膊,顺势用手封住他的嘴。

“吴梅,整露馅可不怪我,都因为你自己沉不住气,太敏感了,人家大东只说了个‘配合’,你就真情流露,等于是不打自招啊。”张昭扯下嘴上那封条般的小手,没直接说明也等于泄露了秘密,刘壮子追求吴梅的事恐怕再也藏不住了。

“到底咋回事?什么配合、真情流露、不打自招?你们俩舞舞扎扎动手动脚,打什么糊涂语呢?有啥事直说呗,快把我整蒙了。”愣眉愣眼的于大东缺少系统思维,没有把自己的话和张昭的话联系起来。

“没啥,不是你的错。”张昭强忍住笑。“接着往下说,先把工作整明白,然后再研究鸡毛蒜皮。”非正事不能在正规场合研究。

“说啥呀,刚才一打岔把我脑袋整乱套了。”于大东重新理好思绪接着叙述:“从现实情况看,我们需要大量的原料,出去的人少车少了不顶事,出去多了没那力量不说,就算有人有车也等于浪费人力物力。我想,让刘壮子出去收购,不如让他出去宣传,让卖主自己把多余的苞米杆直接送到厂里来,咱坐地收购,省时省力也免得出其它麻烦。”

于大东的建议是个循序渐进的选择过程,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当即得到认可。几个人又把细节明确后,分头开始行动。

“你不许跟于大东瞎说哟。”分别时,吴梅悄声警告张昭:“你要敢瞎说,我可饶不了你。”

“你饶不了我?你不提我都忘了,我还饶不了你呢。”吴梅一刺激,张昭想起那次进城,水弈卓然横眉立目,拿着一张照片跟他讨说法。“上次从城里回来一直忙着,咱俩有笔账还没空清算呢。”

“那是你自找的,谁让你惹我?”谁做事谁清楚,吴梅明白张昭指的是哪笔账,内心里有种达到目的的满足。

“你们俩把话说得明白点行不?到底咋回事?”于大东耳朵不背,听到二人辩论又勾起好奇心。

“就是,我也想知道。”孟三儿给于大东帮腔。

“这是绝密,不能告诉你们。咱别纠缠琐事了,赶紧干工作。”张昭看一眼吴梅,留下个“有账不怕重算”的眼神儿,走了。

三不管儿发生的变化算不上翻天覆地,也与往日大不相同,村民们的收益和精神面貌都有了改观。大好形势激励着绝大多数村民,“顽固派”们尽管大部分时间靠边儿站,也不得不对年轻人刮目相看。

“你这一大群鸭子可真不少,得有好几千吧?”

无所事事的犟驴张海庆最近很无聊,除了铲头遍地时跟着干了几天活儿,建加工厂时露过一手,此后再也没他们这辈人的事了。若玩麻将倒能凑够手,可不知为啥,全没了那份心思。犟驴张海庆也想过做手工,可惜不入门儿,跟女人们学又拉不下那张老脸,就算手比脚灵活,她们肯定也会借机嘲笑,想跟二儿子要点别的活儿干,又张不开嘴。实在不知干啥好,犟驴张海庆就闲逛到养殖场看鸭子。

孟三儿和他的属下极具创新精神,用旧鱼网在湿地边缘围出水陆各半的游乐场,专供鸭子们戏水和休息。犟驴张海庆第一次到这个地界儿来,看着挺新鲜。

“两千多只。”孟三儿对这群鸭子有种莫名的感情,一提起来就兴奋。“头回儿整这玩艺没经验,鸭崽子死了不少,最终成活率还不到75%呢。等明年的,我让它一只都死不了。”

涉嫌吹牛。

吹牛是人的自身激励行为,哪怕仅仅停留在嘴上,也有疏通血液强身健体之功效。

“我咋没看见鸭蛋呢?”

“今年整错了,才发现,养的都是肉食鸭,基本不下蛋。”

“肉食鸭?该卖了吧?”

“可不。已经跟县里肉联厂谈好价了,过两天就来车拉走。”孟三儿的脸上,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似乎还有些许伤感。“拉走就再也看不着这些小东西喽。”

“我看你明年应该养蛋鸭。这大泡子里,水虫子老鼻子了,把鸭子往水里一放,连锻炼带吃食,下的蛋准保好吃,煮出来蛋黄都是红的,油汪汪。”犟驴张海庆的说词,启发了孟三儿的灵感。

“对呀!早听张昭说现在绿色食品值钱,吃水虫子养出来的鸡啊鸭的要下蛋,是不也叫绿色食品啊?”孟三儿从中发现商机。“我得跟张昭说声去,整好了又是个三不管品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