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求生之路
2298800000109

第109章

即使曹亲自进攻,但在徐州军的协力防守之下,却也很难攻进许昌,毕竟许昌的防守是曹亲自布置的,如果不是徐州兵突然拿出了那么多的攻城武器,恐怕就算围攻几个月也没有攻进去的希望,现在这些完好的工事反倒成了曹进军的拦路虎。

眼看冬天将至,曹军的给养又有点跟不上了,无奈之下只得兵退洛阳,然后又一次将都城迁了回去,这是曹一生中最无奈的时候冬天果然是个好时候,大多数的战争都悄然中停歇,当然程玉的所有扩张行动也都需要收工。

这次进攻许昌虽然没有抢回献帝,但也不是劳而无工,至少完成了程玉的最低目标劫持一个皇室,何况这个皇室还不是刘备刘璋之流的旁系亲戚。

这个赵王名叫刘赦,乃是伏皇后的儿子,虽然伏完参加了“玉带诏集团”但因为各处的诸侯都是他单线联系起来的,倒还没有败漏,因此这个皇子一直还算安全。汉献帝以他聪明伶俐准备立他为太子,却一直没有得到曹的认可。

等将赵王刘赦接到徐州城,程玉一见到这个孩子也非常喜欢,其实他自己身上的孩子气也不比刘赦小多少。于是又将原来的计划提上了日程,当然这样的会议暂时还不适合郭嘉参加,因而这里能来的不过是一些程玉的心腹。

“虽然这次太史将军未能将圣上救出来,能夺下许昌却也是大功一件。可只要圣上还在曹控制之下,恐怕很快就会借着圣上的名义讨伐我们,这样实在被动,我想请大家来看看有什么办法。”

陈登早在接到程玉命令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猜的出他的想法来,知道了,自然就样帮腔,于是首先站出来说:“主公,曹贼横行不过是借天子之名,如今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他欺上瞒下,矫旨横行,又有天子的密诏为证,我看不如我们尊天子为太上皇,另立赵王为天子,先除曹根基再兴兵讨伐。”

徐庶一听,微微沉吟了一下,对程玉说:“主公,我看此事略有不妥”

“徐军师,哪里有什么地方不妥了?”还没等徐庶说完,管亥首先跳出来说话,“别说是另立天子,以主公现在的实力,就算是划地称王,甚至干脆称帝天下又有谁敢说一个不字?”

他这话一说出,连程玉都觉得是有一天夸张,要说称帝实在是不可能的,现在天下还靠着汉帝的名义来置衡,如果自己称帝的话,恐怕也会象袁术一样遭到天下的围攻吧?不过要是此时称王,恐怕还有点可能。突然间程玉醒悟过来,自己的思路都被管亥带骗了,于是轻咳一声说:“不要乱说。还请军师明示。”

徐庶缓缓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主公献帝虽然在曹的控制之下,可是毕竟名义上是天子,如果我们妄行废立之事,在天下人眼中又与董卓何异?怕到时反而让形势更加险恶。”

“难道我们就继续任由曹假借天子之名来对付我们吗?”程玉问道。

“非也,虽然我们不可另立新君,但仍可继续将天子的诏书散发四方,揭露曹胁迫天子,所有政令皆非天子本心,然后请赵王监国,以绝奸臣弄权之路,我想天下之人接受的可能性会大一点。”

其实这个计划和程玉所设计的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名义上稍有一点不同,自然和程玉没有什么冲突。程玉仔细想了想,确实这样做的把握要大一点,毕竟废立天子是一件很让人忌讳的事情。

程玉又环顾了一下四周,看看大家的反映,不过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对程玉的事业有所帮助,自然没有人提什么反对意见。但徐庶自己又提出了一点异议对程玉说:“虽然如此,可是还有一点欠缺的就是我们拥护赵王还是缺乏一点号召力,如果有几个名臣能够起来支持的话,恐怕影响会更大一点。”

“哈哈哈哈。”陈登一笑:“说起来还真的有一个人很适合。主公,我们这次夺下许昌,还救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孔太傅。”

一听这个,程玉连话题都忘记了:“你说什么,再说一遍,你是说我大哥被你们救出来了吗?”

“正是,那天曹军撤走的时候并没有带走孔大人,想来是忘记了,另外许昌城里还有不少官员因为种种缘故,没有被曹带走。”

“真是天可怜我兄弟!”

其实不是天可怜他,而是荀彧可怜孔融,虽然他和孔融的政见不同,但彼此都知道对方是真心为了这个汉朝的人。知道如果带他一起走,曹丞相定然会迁怒于他,因此特别没有去找孔融,当然这些就不是程玉等人知道的了。至于其他的官员,则纯粹是由于种种原因来不及带走的。

听了这个消息,徐庶松了一口气说:“如果孔太傅肯出来联合官员主持大局就好办的很多。”

听说大哥的消息让程玉多少有点激动,也有点自责,他在进攻许昌的时候竟然把这个大哥完全的抛在了脑后,如今一经提醒,惭愧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他向众人表示请孔融出面的事情就交由他来完成。

但徐庶又一次提出了不同意见:“主公,虽然现在四方还算安定,但毕竟许昌是我军和曹争夺的地方,如果发生什么危险,连救援都来不及,何况这里还有许多事情等待主公的决断,我看找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将道理说给孔太傅听,他应该会同意的,如果不成主公再亲自前去也不迟。”

程玉虽然很想亲自去见见大哥,但这么久以来自己一直处处和徐庶作对,这样下去,恐怕真的要将徐庶气跑了,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就全听徐庶的也无妨,因此也就点头同意。

最后定下由陈登再回到许昌去请孔融出山,当然他还有其他任务,比如说将太史慈替换回来。陈登也真的不负所托,果然将孔融请了出来,而且将其他滞留在许昌的文武都“请”到了徐州,说“请”也不是很绝对,还有一些简直是绑架来的,太史慈也跟着这只人马一起回到了徐州。

当程玉听说孔融太史慈回到了徐州,亲自迎接出了城外数里。终于,已经可以看到远方而来的队伍,程玉不由的更紧催战马。等能看见孔融面容的时候,程玉的心中不由一酸,现在的孔融已经没有自己刚见时候的意气风发,脸上消瘦了很多,也黑了很多,而与之相反的是头发却有些灰白,距离上次相见的时间也没有多久,看来他的处境更加艰难了。

程玉的马和孔融太史慈两人还有几步的时候,就已经跳了下来,紧跑了两步,跪倒在大哥的马前:“大哥,您终于又回来了。”

孔融看着程玉的眼神中有些迷离,不知道是欣慰,还是其他的什么,但也下马扶助了程玉,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在程玉的肩头重重的按了一把。

等回到徐州城以后,所有的官员都出来迎接孔融,毕竟他是一品大员,在这个城里除了皇子赵王,就数他的官职最高。挨到了没有外人的时候,孔融的面色突然一沉,对程玉说:“程大将军,听说您把我找到这里来是为了拥立赵王的事情?您不是也想做下一个曹吧?”

听到孔融又用了敬称,程玉知道孔融又认真起来,但是他问的问题实在尖锐,程玉一时间也不知怎么回答。

孔融看着他的脸色变化,略略闭了一下眼,然后对程玉说:“程将军,我反对曹,正是由于他一直不尊重天子,我更不会容忍另一个人在我的帮助下把天子变成傀儡,只要有我在一天,这种情况就决不能让他发生。”语气越到后来越强烈。

“大哥”程玉还想解释。

孔融却打断了他:“你不需要解释什么,如果你真的是拥护汉室,我可以帮你,但如果你也只是想借汉室的名义,我是绝对不会帮你的。你要想清楚,只要你拥立赵王监政,就必须真正的将权利交还给赵王。”

听到大哥的话越来越坚决,程玉也有点不知所措,虽然自己的野心不是很重,但要自己去做一个即将消亡事物的保护人,多少让他的心里难以接受。更何况如果自己今天接受了这个条件,又如何能保证未来的日子里,这个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小朝廷又不会被人利用来对付自己呢?

最后程玉咬了咬牙,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这个朝廷也没有什么实力,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反对自己,自己也有把握对付他,何况如果是孔融当政的话,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对自己有什么害处吧?就当是自己欠了孔融那么多,以这个作为补偿吧。于是他对孔融说:“大哥说的话,小弟一定会听。我请赵王来监政,就是希望你们这些朝廷的忠义之士来管理国家,而不是让大权落在曹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