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妖孽君主的宠妃
2322100000147

第147章

因为她看似柔弱的外表,有一颗比许多人都还要坚强的心。

施展轻功迅速的来到族长所在的营帐,在门外呼延迄注意到营帐里除了有他的父皇、母后之外,里面时不时的传来激烈争吵的声音。

他微微迟疑下,不知道这个时候合不合适进去,思考了下之后决定还是在外面等着先。里面好像意见有不同的两大派,他这么贸然的闯进去有些不妥。

趴在毡房上头,透过毡房上面的气窗,呼延迄朝下望,看见毡房里除了自己的父母外,还端坐着几名胡子发白的长老们。显然都是上了年纪了。他们此刻的脸上都有着沉重的肃穆。

自他们发现这个世外桃园以来,百年来还从未有过大规模的人马在他们所设的结界集结成军的情况发生。难道安逸、和平的生活就要这样失去了吗?

呼延玄赋坐在裘皮铺就的太师椅上,表情凝重。现在族里分为三大派,一派是主和,不管是谁人在外头刺探入东朝的路口,只要他来了,就主张和他讲和,最多分点牲畜和珍贵物产给他们。也有人主张战,东朝的儿女在马背上长大,各个骁勇善战,奋力一搏的话不见得会输。这当然是青年人居多。

但是更多的人建议的是逃。在离胡贝尔草原几千里之外还有一处肥沃的草原,那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只是胡贝尔是东朝的根,抛根迁徙他处,很多老人和对胡贝尔草原有着深厚感情的族人都不大愿意迁徙。主张迁徙大都是族里的上层领导人物。

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利益不要受影响。讲和要赔东西,他们势必要出血。战争更是劳民伤财,贵族们自是不愿意。

三方观点的人争持不下,眼看外面的人马过几天很有可能就会破了他们的五行八卦阵,不及早的商议出解决的办法不行!

“虎善长老,您是族里最有威望的人,您对这件事怎么看?”

呼延玄赋问帐内左边上首位置坐着的一个头发、胡须都花白的老人。

虎善长老掳着发白的胡须,用他那年迈但洪亮的声音发话道,“无论如何,老头子我坚决反对不战而降。也反对抛弃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迁徙他处!”

虎善长老话音刚落,同样胡子斑白,主张讲和的完夷长老讥诮地道,“您的意思是,要我们与外界打动干戈了?不要忘了,我们东朝从族长来了之后才有演练士兵的习惯。可以用以作战的将士根本就不多!万一外界是大量兵马来侵犯我们呢?岂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跟着陪葬?这样做太冒险了!”

“难不成要我们拱手让出我们的胡拉贝儿草原,还要给他们年年进贡,俯首称臣吗?”

主张用武力抵御的豪及吹胡子瞪眼。

“只要能够获得和平……”

“进贡不见得就能够获得和平,迁徙也不是获得和平的有效途径。”

完夷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走进来的呼延迄所打断。

在场的人都把视线移到门口,但见一名身着宽大御暖裘袍,腮边长满胡须的高大男子款步走进营帐。

纵然这几天呼延迄的胡子都没有刮,呼延玄赋也一眼就认出了他。

“昕儿?你怎么来了?”

呼延玄赋站起来,迎了上去,引呼延迄在左边的一个位置坐下。

“族长,这位是……”

职位越高的领导人在讲话时被打断,就越是会臭这个脸。

完夷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地瞪着呼延迄,要不是族长对这位年轻人另眼相看的样子,恐怕他早就下令要治呼延迄的罪了!

“在下呼延迄……”

“哦,老朽知道,你就是那名在狼口中救了忽而查他们的那位猛士吧?”

虎善捻着他白花花的胡须笑着问道。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呼延迄对这个豪爽做派的长老很是有好感,于是也回以抱拳微笑道,“正是在下。”

“哼!就算你是我们的勇士又如何?这里是长老职位的人才能够进的来的,你是什么样的身份?还敢打断我们的谈话!”

完夷不可一世地道。

“别理他。来,这位小兄弟,你告诉我,你起先说进贡和迁徙都不是个好法子,那你也是主张用武力的了?”

东朝族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汉人,因此没有汉人那一套严格的繁文缛节,在东朝,只要你有本事,都可以毛遂自荐,族人们对有本事的人都很尊敬。

所以长老们对呼延迄的擅自入内也不怎么恼怒,都等着听他有什么高见。

在场的人除了完夷长老脸上有着明显的不悦,其他人都在等候呼延迄说出他自己的看法。

眼角瞄到呼延玄赋赞同的目光之后,呼延迄咳了声,用简洁有力的声音道,“我们现在就连对方是什么实力都不知道就主张讲和,会不会也太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些?”

他犀利的目光盯着完夷长老,然后淡淡的移开,继续道,“更何况,如果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连年的进贡是不可能获得和平的。因为只要对方高兴,就有可能派兵征伐。届时我们就会处在一个很被动的局面。”

主张讲和的人被说动了!的确,进贡示好,并不能换来永久的和平。弱国无外交,一旦现在示了弱,很有可能以后都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迁徙呢?迁徙有什么不好?”

不知道是谁这么问了一句。

“迁徙?”

呼延迄的嘴角扬起一抹讥诮的笑容,“现在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若是迁徙的过程中遇见了暴风雪,或者是雪崩,这样的损失会比一场战争要小吗?更何况,若是退了,就是把这片土地拱手让给了外人,他们要是在这片土地发展壮大起来,再发动对东朝的战争,到时候,是不是又要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