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借口害了你
23222200000021

第21章 没借口,做人太直会害死你(1)

借口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我们在施行温婉的处世原则的时候,借口很重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为了和谐人际关系,避免伤害他人,这种情形下的借口,就有非同寻常的价值了。因为一个借口,能让自己走出困境,能避免伤害他人。

想要拒绝,不妨找个好理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想要拒绝别人的时候,心中马上就会搜索各种借口,看看哪个借口更为合适。

姐姐:小美,你能不能陪我一起去逛街呀?

妹妹:天这么热,我可不想和你去逛街。

姐姐:为什么?商场里都有空调啊?

妹妹:你难道不知道你有狐臭呜?真的很难以让人靠近,所以,我是不会和你一起逛街的。

姐姐:不去就不去,别说我身上有狐臭,我看是你自己害怕出去见人吧?不想去就不去,何必说这种话!

妹妹:我好心好意告诉你,你居然这样,好,好,好,算我没说?

两姐妹因为这样一件事闹翻了。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要拒绝别人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事情,或者是什么原因,在找借口拒绝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法和原则,不能因为找的借口太过不当从而伤害了别人。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和获得别人的重视。因此,当遇到别人来找我们帮忙时,如果我们不能帮别人,就需要找一种最合适的借口来拒绝别人。

正如一位教授所说:“求人办事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求你办事,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也是叫人头痛万分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给别人带去不愉快,所以也就很难说出拒绝别人的话。”

简单生硬地拒绝别人肯定效果不好,拒绝他人是要讲究技巧的:既要拒绝对方的不适当的要求,又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同时又不能损害彼此的正常关系,因此,拒绝别人真的是一种艺术。拒绝别人的时候,得体的用语可以把这种不快减少到最低,并得到对方的谅解和认可。要想达到拒绝的目的,又不使人难看,就要找一个好借口。

一位顾客要进你的仓库看看,如果销售人员直接拒绝,一定会让顾客难堪;如果销售人员不拒绝,这个头一旦打开,就怕以后顾客都会如此做。于是,高明的销售人员,就会找一个借口。如会说,前几天经理刚宣布过,不准任何顾客进仓库,所以,对不起,我做不了这个决定。潜台词就是:这个问题比较重要,我个人决定不了。你还是别这样要求,让我为难了。

在购买东西时,往往店员会使出浑身解数,想把东西推销给顾客。站在店员的立场,店员的行为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要是作为一个购买者,不懂得拒绝,难免会买回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比如面对店员的热情推销,你可以这样说:“不知道这种颜色我丈母娘会不会喜欢。”“要是我母亲,我选我喜欢的就行了,但这是送给我丈母娘的,送这个不知道她会不会喜欢?我还是回家问问她再说吧。”

显然,这些拒绝借口都是非常笼统的、用这种笼统的借口加以拒绝,当然要比直接说出对对方货物的不满意要好得多。

在平时中,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实在难以拒绝,应承下来帮忙办了也就帮忙办了,但是,在正式场合,比如谈判中,遇到你必须拒绝的事情,而你又不愿伤害对方的感情,这时你可以寻找一些借口,不违背自己的原则。以下这些借口,可以借鉴以下:

对不起,关于你提的这一要求,我实在决定不了,我必须与公司领导商量一下。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待我向领导汇报后再答复你吧。

这个问题我们一时要讨论不出答案,就让我们暂且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先说说其他的细节吧。

这样的借口,既可以摆脱窘境,不伤害对方的感情,又可使对方知道你有难处,不好意思再步步紧逼。

有一位广告公司的招聘人员曾说,对那些携带自己的画来应征美编的年轻人,如果不满意他们的画,不能录取他们,他就会用如下委婉的借口打发他们走:

“这幅画我有些看不懂,请画一些我能看得懂的画再来吧……”

这种拒绝,很委婉,很笼统,意思其实很明显。“你的这幅画我有些看不懂”,那么“我能看得懂的画”又是什么?对方不清楚他的意图,怎么画?这样,对方失去了进攻的目标,也没办法纠缠。这种借口,可以不让人感觉到被拒绝,却巧妙地达到了拒绝的效果。

为了遵循原则,拒绝他人找借口,看似冷漠不近人情,但仔细品味之后,我们却能体会到它的深刻内涵。这一理念强化的是想尽办法去化解难题。为了拒绝他人而找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的精神,一种很好的执行能力。

为难时,要寻找合适的借口

马休尔说:“什么都不拒绝的人,很快会变得没什么可以拒绝了。”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拒绝,拒绝需要一些技巧,而借口是摆脱一切干扰的艺术。

为拒绝别人找合适的借口,其实就像生活中的善意的谎言一样,属于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交手段。这种社交手段不仅能够维护别人的尊严,能够保护我们自身的利益,而且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拒绝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种原因是非常伤人自尊的。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要拒绝别人,是因为对方身上的一些问题。俗话说得好,当着矮子别说锉。如果是因为对方身上的一些原因导致我们拒绝了别人,当别人知道了真相,或许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破裂,就难以再挽回了。千万要记住这一点,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是最要不得的一种行为。一般来说,身体上的伤很快就会痊愈,但心灵上的伤害则是会持续的。所以,拒绝别人一定要找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千万不能什么都实话实说。要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是不能实话实说的。

找好合适的理由拒绝他人,不但能为别人找台阶下,而且也会使我们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一个懂得拒绝别人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维护自身利益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怎样去拒绝别人,这也是在保护自己的生活,不要跟着感觉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想说什么就不说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寻找合适的借自拒绝别人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无论是什么原因使我们不想答应别人的请求,都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口无遮拦加以拒绝。有时候,即使是别人的错误也不能直接地谈出来,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借口和理由,不要因为一个借口,让自己没有了退路。一个合适的借口,就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能够很好地维护别人的自尊心,也能够很好地建立自己人际网。寻找合适的借口拒绝别人,才能使自己的未来之路越走越宽。

在想要拒绝对方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不好意思”的心理。这种心理阻碍了人们把拒绝的话说出口。由于这种矛盾心理的存在,心情就会变得很糟糕,态度上就不那么坚决了,说话就一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在这种“不好意思”的心理的制约下,经常是想拒绝的事情没有拒绝,往往是依照对方的意图行事。即使拒绝了对方:由于没有进行一定的设计,其态度很容易使对方产生误解,认为你成心不想帮他,不够朋友意思。因此,要想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致惹出许多麻烦,首先要克服这种“不好意思”的心理。

找借口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有说“不”权利,完全不必因为拒绝了别人而感到不好意思。这样,在拒绝的时候就会心情坦然、举止大方,态度坚决,避免被误解和猜疑。即使对方开始会对你的拒绝产生一些失望,但由于你的态度明确向对方表明你是坦诚的,使对方受到感染,弱化对你的不满心理。如果你自己都觉得拒绝不应该发生,还没开口说话呢,就心里发虚,那么你迟疑不决的态度表情,就会让对方觉得你拒绝的理由是不可信的,从而从心理上对你不满。

我们在懂得接受的同时,也要懂得拒绝。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可能也会遇到下列的情形:一个你并不太熟的人找到你,非要向你借钱不可,但你心里很清楚,如果借给他肯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你的顶头上司让你违反相关规定去做一些事情,你知道做了之后,一旦出事了,自己可能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但是碍于上司的情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其实,像这种明知道会产生坏结果的事情,或者有违道德和法律规定的事情,是要加以拒绝的。可能你会想,拒绝之后,就要伤和气,引人反感,被人误会,甚至积怨。其实,只要你开动脑筋,完全可以做到两全其美。既不得罪他人,又拒绝了他人。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运用些聪颖的智慧。找个借口,找个托辞,拒绝他人。

你不妨试一试,那就是翻一翻历史书,找一找历史名人们说过的话,是否有适合自己目前处境的名言。如果有的话,则可以借该名人的话,向对方表达自己想表示的意思。例如,可以用“孔子曾说……”的方式来表达(暗示)自己目前的心境。这样一来,对方的感受往往也不会再那么强烈,进一步想想,觉得你说的也有道理,就不再坚持他的要求了,而我们想拒绝的口的就达到了。

借口找得巧,说法给得妙

借口可是不能随便找,借口找得巧,说法给得妙,就能让事顺顺利利办成。如果借口找的太过拙劣,或者一个借口反复用,势必会被别人看穿,自己落得尴尬。

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期间,严禁捕杀动物,连河里的鱼也不能随便宰杀、由于这种政策的存在,人们很少在饭桌上看到有荤腥。

当时,御史委师德被派到陕西任职。他刚一到陕西,厨师就做了一道肉菜。委师德自然心里很高兴,但是面色严肃地问:“全国都在禁止宰杀动物,这里怎么会有肉?”

那名庖厨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是豺把羊咬死了,我们就路做了。”

姿师德不紧不慢地说:“这豺还真是懂事。”负责接待的人自然明白委师德的心意。过了一天,店厨又为御史委师德献上一条一鱼,请他享用。委师德又何:“全国都在禁止宰杀动物,这里怎么会有鱼肉?”

庖厨微笑着说:“是豺咬死了鱼,我们就给做了。”

姿师德听了,假意叱责庖厨说:“你真是太蠢了,难道不会说是獭咬死的吗?为什么总是豺咬死的呢?”庖厨听了非常尴尬。

看来借口不能随便找,借口要找得巧,说法要给得妙。借口找得好,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大文学家欧阳修,不喜欢佛教,如果有人当着他的面谈佛论道,他往往会给人家脸色看,让人下不来台,但他的小儿子的小名却叫“和尚”。

于是,有人问他:“您既然不喜欢佛,对和尚没有好感,为什么给自己的小儿子起名为‘和尚’呢?”

欧阳修笑了笑,答道:“这正是因为我不喜欢佛的缘故。就像如今人们常常用牛、驴、石头、狗蛋来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一样。”

很明显,欧阳修是在找寻的借口,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会一时语塞,无言以对,欧阳修能找出如此令人信服的借口,正是机智的表现。

有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应聘一个合资公司。他的主管递给他一张名片,大学生太紧张了,匆匆一瞥,脱口说道:“藤野木同,您是日本人啊,离家那么远,在这边工作,真是令人佩服!”

主管微微一笑:“我姓藤,名野桐,跟你一样,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大学生觉得很尴尬,看来自己说错话了。大学生马上诚恳地说:“对不起,您的名字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写的藤野先生。他对鲁迅的影响很大,让鲁迅受益终生。希望您以后多多指教。藤野桐先生觉得这个大学生很聪明,能够很快转换话题,思维很敏捷,顿时高看一眼。”

人难免都有说错话的时候,说错了话怎么办?怎么才能及时收回呢?其实,错话一经出口,在简单地致歉之后,可以找个借口,将错就错、借题发挥,以幽默风趣、机智灵活的话语改变尴尬的气氛,使听者忘记说错话的人所带来的不快。

以“善意的谎言”为借口

我们都知道,撒谎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各种各样的交际场合为了避免让人难为情,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以一些善意的谎言为借口,善意的谎言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善意的谎言,在人际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当我们得知亲人病重,当我们获悉朋友遭难,我们就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的谎言。有一些谎言在形式上与真诚相违背,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于人的心理特征。任何人都不希望被否定,任何人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让人们许多合理的心愿暂时不被毁灭,善意的谎言就是一个最好的安慰。

林可的丈夫刘力,是一家医院的主治医生。一天晚上,夫妻俩正在一起吃晚饭,刘力的电话突然响了,原来是值班医生说刚刚送进一个重病人。刘力听完二话没说,放下筷子就跑了出去,林可也随他一同赶到医院。

来到医院,一看到病人林可就吓了一跳,只见病人全身是血,膝盖以下几乎体无完肤,他的意识模糊、眼神呆滞,口里连发出令人惊恐的惨叫声……

说实话,看到病人这幅样子,在场的人都觉得救治的希望很小,就连刘力心中的第一个念头也是:糟了,他恐怕是没救了。但他却毫不迟疑地对病人大声说道:“坚强一点!这一点伤算得了什么,我马上就会把你治好的,你一定要撑下去!”

医护人员立即将病人抬到了手术室,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之后,刘力才从手术室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