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23224700000008

第8章 直薄峨眉金顶记

徐迟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白也有诗: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他们的诗句一直都是激发了我登临峰顶的热情的。尤其是李白那句“飞步凌绝顶”,他是登上了巫山最高峰才写的那句诗。那一年他的年纪已经是五十八岁了。五十八岁,而犹“飞步”,就可以想见其人了。在名山之中,飞步,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美学的享受。飞步登山,好像是山间麋鹿,林中鸟雀,你就不仅仅是山林的伴侣,而简直是山林的一部分。舞蹈家的理想是离开地面,飞上天去。他们终于不能像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借助一条飘带飞上了天。然而飞却可以凌绝顶,上与天齐,飞升到绝顶,与天比肩。

这一次,我们正是飞步而上,直薄峨眉山金顶的。峨眉山是祖国的名山之一,出色的植物公园,卓越的造型艺术和建筑艺术的展览馆,休养和避暑胜地。天下皆知:“峨眉天下秀”。秀,是出众,是独拔之意。峨眉正是这样一座高山,坐落在川西平原的边缘上。独拔而起,高出众山之上,海拔三千零五十米。巍峨的峨眉山的金顶,是这座名山的绝顶,东临悬崖,削壁直下平地,自平地到金顶约二千六百米。虽然一路都铺了石级,直上,有九十华里,曲折盘旋而上,则有一百二十华里,上金顶,也就够你上的了。

我们由峨眉县城,驰车到龙门洞,开始登山。经清音阁,到万年寺,这是一条登山的近路。清音阁,那里天只一线,翠峦四绕,溪流两道,清澈之至。万年寺,三面环山,均杉松柏楠,更清静之极。相对地说来,清音阁以下无风景,因为清音阁以下,虽有风景,实难与它以上的景色相比。

在万年寺,我们又惊又喜,看到了一件宋代的铸铜艺术和一座明代的无梁砖殿。铸铜的艺术品,普贤菩萨骑白象:普贤盘膝而坐,坐在莲花座上;金身,披红袈裟,胸前佩红璎珞;头戴金冠,冠用花叶枝条编织成两层的花纹,中嵌小佛;普贤所骑白象与一般的巨象同样大小;白象佩金带,头部有金饰,翘起三对大象牙,背上披覆一条花毡,四足立在莲花形基础上。上至普贤的金冠,下至白象的四足及其莲花形基础,这一切全部是青铜铸成的。全部铜塑高六点八二米,净重十二万五千斤。这件艺术品的比例精确不必说了。普贤的像匀整而丰满,如在呼吸;巨象的皮肤略有皱纹,如在运动。金冠之上,覆盖着国内很少见的一座无梁的砖殿,上有半球形的穹窿顶,下有二十四龛。

我们之中,有画家同行,他们一路又添了许多画稿和画意;也有作曲家,他们很快地把山林的歌声写成了音符。艺术是神奇的。可是,看呵,这里有着真正神奇的艺术创造,真正有分量——六十二吨半的艺术作品!你想,宋代绢画都已发黄,明代音乐也早已消失在空气之中了,但这里的铜像和砖殿却巍然存在,千年不坏,金光闪闪。能看到这样的铸铜艺术和建筑艺术,真是一种幸福。

从万年寺出发,一路上坡,经息心所、初殿到华严顶。群峰环抱,而华严独秀,故称中顶。从中顶远望九老洞,青翠的山林间朱红的楼阁,望之有仙气,也就是说,望之有一种幸福感。这里,已升高到一千九百米了。再上,就到了钻天坡。坡由溜滑溜滑的石板组成,石板上长起青苔。上完这个坡,便已钻上了青天,已经是二千二百米的高处,我们到了洗象池,这一段路程三十里。

在洗象池,已经可以看到一片云海。有时,云飘进寺院的窗户,飘进你的衣袖来。这天正好在阴历月半。洗象夜月是著名的风景,但碰上了一个阴云天。温度只有八度,便有寒意。四围又有一些原始森林,更加幽意逼人。幽林中,一枝珙桐树正开着洁白的鸽子花。

再由洗象池上去,是连望坡。陡削的山路连望不已,又称阎王坡。这个坡比钻天坡更陡,青苔长得更厚更绿。这里的原始植物群落,主要是冷杉。苍翠的林间挂满了藤蔓,而在树干、树枝以及藤蔓之上全是青青的苔藓。多少林木、多少曲径呵!林中蔽天,青苔铺径。为了衬托出这青青的颜色,林中飘来朵朵湿云。

走完连望坡,便到洞坪,上面又是一道七里坡。所有陡坡中,七里坡最陡,最险峻。过了这个坡已是二千八百米的高程。在这一段路程中,则又别是一番景色。在连望坡上,已经出现了最美丽的花。花团锦簇,一丛丛,一球球。到了七里坡,则一片又一片,一坡又一坡,都是这花,这杜鹃花。

这里,杜鹃成树,高的有两丈多。这里,杜鹃树成林,有的是纯林长满了一个个山坡。这里杜鹃花灿烂。仿佛这里刚才下过一场大雪。漫天飞舞的雪花现在全部静静地堆在枝头了。一团团的积雪,被日光照耀,放出了幻异的色彩。

尽管我们是喜欢飞步前进的。这时也不能不停下来,惊愕地观赏这样富丽的花海。只要对这花海一瞥,一路疲劳全部消除了,而现在,一路都开满了杜鹃花。请想象,我们如何飞翔在这彩色的云天之上!

这是淡紫色的花,名叫美丽杜鹃。这是花冠钟形白色,兼具紫色斑点的花,名叫常丽杜鹃。倒悬岩畔而生长的惟丽杜鹃,其花是淡玫瑰色的。皱叶杜鹃的花,淡粉红色,小萼。正在盛开的承先杜鹃,花黄色,极明亮。长蕊杜鹃开白花,香味浓,花管基部细如管形,雄蕊十余本伸出管外。

这些杜鹃,是峨眉山的特产。它们与一般的映山红不相同。它们不只是红色,而且有紫、黄、玫瑰和白色诸色,映山五彩斑斓。它们是最名贵的观赏植物,与峨眉的报春花、珙桐花齐名于世界。我在成都时,见到一位植物分类学家方文培教授,他对峨眉这些名花有专门的研究。据他说,这些高山杜鹃可治很多疑难病症,因此尚有经济价值。可在我看来,它们更有美学价值。

杜鹃花铺盖着七里坡,还铺盖着太子坪以上的现在比较平坦好走的石板路。最后,我们飞过了杜鹃花丛,飞步登上了金顶。

金顶本是指峨眉山主峰上的一座铜殿而言的。这铜殿曾高二丈五尺,深一丈五尺。因铜殿受阳光照耀,远眺时光彩夺目,就得金顶之名。但这座建于明代的铜殿已被烧毁了。仅剩有两扇铜门,一座铜碑,一座铜塔。两扇铜门,正面反面都有精致的浮雕。铜碑的一面,集王羲之的书法,另一面集褚遂良的书法,记载了、歌颂了这座铜殿建筑。铜塔二十一层,镂刻得更加精细。铸铜的艺术发展到峨眉金顶上的铜殿时,可以说是造型艺术和建筑艺术都已经到达了峰顶了。从剩有的铜门铜碑铜塔来看,就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来。

【人物介绍】

徐迟(1914—1996),原名商寿,浙江吴兴人。1931年至1933年,曾先后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和燕京大学。1933年开始写诗。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二十岁人》。

抗战爆发后,辗转于上海、香港、重庆。这期间,曾与戴望舒、叶君健合编英文版《中国作家》。协助郭沫若编辑《中原》月刊。创作和翻译了不少作品。抗战胜利后,由重庆抵上海,曾一度回故乡教书。

全国解放后,先后任《人民中国》(英文版)编辑、《诗刊》副主编。1960年调湖北文联专业创作。创作了大量的诗、散文和特写。粉碎******以后,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描写科学家生活的《地质之光》、《歌德巴赫猜想》等,受到广泛好评。曾获198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