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奇缘轮回·蓝色祀翼
2322800000059

第59章 后记

《明史》记载:张献忠占领四川,诡开科取士,集于青羊宫,尽杀之,笔墨成丘冢。坑成都民于中园。杀各卫籍军九十八万。又遣四将军分屠各府县,名草杀。伪官朝会拜伏,呼獒数十下殿,獒所嗅者,引出斩之,名天杀。又创生剥皮法,皮未去而先绝者,刑者抵死。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四川民尽。

《水经注》记载: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巫峡摆渡者甚少,惟有老者可以遨游长江。暮色白帝城,影丛、康艳到达江边。乌篷船船停靠在江干上,一个很有修养的老者坐在松树下闭目养神。老者旁边防着一个斗笠,天空没有太阳也没有云,干净而透明。

老者见有人来,很敏感的睁开眼睛,捷步而起,问影丛:“三位客官要去何处?”

“南海,景宏岛!”

影丛、康艳隐居南海景宏岛,老者揭开拴在树上的绳子,拿着斗笠,请影丛、康艳、盗岐上船。他们踏上船,默默地离开脚下的故土,盗岐仰起头,理直气壮的说:“我还会再回来的。”

盗岐改名杜撰后来相遇了王夫之,与其抗清,研究著书,过着“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的生活。影丛带着康艳躲避难以挽回的灾难,两人坐船从巫峡白帝城,逆流而下。

船行至巫峡,渔者高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我们先看一则古代很有趣的《封神榜》笑话:乡间的一个伧夫读了《封神榜》,入了迷,搔头抓耳,心花怒放,打开窗往外观望,窗下有买馄饨的,开了锅,热气腾腾,冉冉上升;伧夫看见,遂大叫:“吾神驾祥云去也!”跨窗而出,想腾云驾雾结果把别人的一锅馄饨给打翻了……

今天看这个故事我就忍不住好笑,我们可以想象,那个伧夫多么狼狈。在很小的时候,我不知道《封神榜》改编自小说《封神演义》,我所看见的是影视剧,引发我们的观赏兴趣,就是神仙们的千变万化和腾云驾雾,就像后来的《西游记》孙悟空突然从石头崩裂出来,我们都呆若木鸡的感叹:哇塞!眼睛随着孙悟空的跃起而抬高,然后见他跳到地上,一切尘埃落定:原来是一只会飞的猴子……

《封神榜》影视版几乎影响了我写神话小说的梦想。从2006年开始我的灵感,挖掘了十一万字的奇幻小说,后来放弃了不现实的奇幻,写了十八万字现实一点的校园青春小说,外加十万多字的青春言情小说合集,两万多字的架空小说,一万多字的武侠小说,散文无数。2008我有一年没有振奋精神,几乎是精神恍惚,若即若离,就像浮萍,伴着风飘来飘去。写校园青春小说是因为受到失恋的打击,我想用一本书来挽回我的爱情,结果没能出版,现实就是那么残酷,所以哭没用,就算形成一个伤心太平洋,没有人看到你的泪水,她们只会驾驭帆船在太平洋航行当着娱乐,而不知道那是我的泪水。我看着爱情溜走,不能挽留,我也开始相信命运了,聚了;算了;散了。

写奇幻仙侠是受到《封神榜》的影响,而不是失恋的打击。大约在我十二三岁时,第一次看神话电视剧《封神榜》的时候我第一次发觉人可以如此神奇,如果我能变化,变化出钱,改变我家贫穷的状况,爷爷奶奶就不用在烈日下拿着锄头除草,那该多幸福。

也许我注定与《封神榜》有不解之缘,钟山逸叟在写《封神演义》时埋下了伏笔,所以我借雷震子的桀骜不驯,想把鬼神封闭,给神话时代画上一个句号。从我看《封神榜》的后十年,我敲击键盘续写了一段新的《封神榜》……

我出生在四川南充市岳池县,后来岳池县划归于广安市,很荣幸被纳入伟人邓小平爷爷的故乡,后来又就读于伟人第一学府,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岳池师范校)。

四川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贫富差距太大,改革开放依旧没有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从九岁开始跟随爷爷奶奶长大,从小就受到严厉的管教和约束,性格变得极其内向,我所生活的环境就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

父母在外务工,我几乎没有母爱和父爱,十八岁以后进入师范校学习,才慢慢的独立,性格也稍有改变。

我在农村最有体会的就是劳动,从小就放牛,大一点就跟随爷爷下地劳动。2006年爷爷因为积劳成疾而去世,可是我奶奶却没有放弃土地,仿佛永远就背负着一块难以卸载的重担。

农民除了没有多少文化之外,还受到压迫。在农村还有当官小贪污的现象,在我们看来当官就是为了贪污,百姓没有得到任何益处,所以我写小说就要反贪污,对于向董淳那样的贪污犯,绝对严惩不贷。

邻居之间有时并不和睦,自私的观念还很强,比如如果哪家的鸡吃了对方的谷子,会破口大骂,还会因为一个鸡蛋而成为一世的仇人。中国贫富差距太大,有些人身上穿的衣服,补了又补,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如果不能补了就用两件衣服合成一件,穿在身上只要保暖就不会丢弃。这不是为了环保,这是贫穷,如果你没有亲眼看见你不会相信。

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背负着几十斤的红薯到县城总是饿着肚子,他们宁愿把钱拿出来为孙子买一双鞋,也不愿意吃两元钱一碗的面条。

对于贫穷落后的农村,对于农民而言,面对疾病就希望神巫能够帮助自己解脱一切病魔,他们可以不相信科学,因为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也许有人宁愿神巫而丢掉了自己的生命也不去医治,这有什么办法呢!

小时候看《封神榜》只是一种娱乐,带给我们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而现在看《封神榜》,就发觉,内容除了反封建、邪不胜正之外,还描写了人们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愿望。也许我们的人生之路注定不是平坦的,就像《封神榜》里面描写的一样,就算你是神通广大,也会有奸邪出来阻拦,其目的是什么?我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必须奋斗,人的一生充满坎坷,不是风平浪静的,只有战胜一切困难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人不仅仅依靠健壮的四肢,人的智慧比我们的力量要强大得多,霍金坐在轮椅上,他不能行走,而能看清浩瀚的宇宙之中我们无法看到的星球,他受到万人敬仰。我们都有发达的四肢,却没有他看得远。我们怎么就不能向他一样看得更远吗。沧海如一粟,眼睛是狭隘的,而真正的沧海是一望无际,深不可测的。平凡人看世界,就觉得世界就在眼前或者脚下,如果不想做一个平凡的人,那么必须把视野延伸得更远,展望视力触及不到的地方。

我的小说与历史上的史实是相吻合的,我还把当地流传已久的“火烧红岭寺”写了进去。我就生活在禹山脚下,抬头就能看见巍巍的禹山。传说红岭寺被烧三天以后,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给浇灭,最后只留下“大雄宝殿”没有被烧,百姓就把禹山取名为“雨山寺”。经过我的分析“禹山”和“雨山”同音,在古代就叫“禹山寺”。前辈们都说“雨山寺”可是我还是怀疑。

我只到过雨山寺两次,都没有考古。雨山寺的峭壁上有一块玄石(我叫它禹王石),我曾经在石头上刻下了我的名字,“某某到此一游”,如今看来破坏了文化古迹的形象。五年就这样过去了,不知道是否还残留着我的名字。如果当年有爱护名胜古迹的观念,我绝不会把我的名字刻上去被人唾骂。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玄石上有一个水槽,不知道是谁凿的,我绝对没有乱编造谎言,暂且说他神秘吧!

站在雨山寺之上,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叹,四周的城镇尽收眼底。我没有看见昔日辉煌的红岭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最后一次的大毁灭。如今已经一片废墟了,那些菩萨、石佛已经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杂草与藤蔓,覆盖了传说中的释家禅院,只有几个矮矮的瞭望台,还在雨山寺展望未来,它们走过了历史变迁,禁受了风吹雨打,还在原地绮丽不动,但是我们还可以想象在古代雨山寺上是如何的波澜壮观。

为了记录和回忆我的童年,我续写了所谓的“封神榜”,我想把妖魔鬼怪的形象彻底的封掉。我想让人们崇拜的是自己,而不是鬼神。

世界也许巧合,所以才会有一些现实中的故事出现。人生在世不能绝望的活着,就算死也要开开心心,就像惊弦所说的那样:“开开心心的死去,总比愁眉苦脸的死去要帅得多?你知道鬼脸为什么那样难看吗?就是因为在死的时候,愁眉苦脸!”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战争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我们要知道危机四伏。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为国际争端,领土、利益等问题就像城门失火一样,最终会殃及池鱼,所以战争在提醒我们,要想打赢一场胜仗,我们就要自强不息,这样才能杜绝野心家们的侵略。

我把《大学》里面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融入到了小说之中,虽然不太明显,但是我把主旨都融合在了平淡的对话里面。在文字里我们会看到诸多的幽默与滑稽,当你们在微笑的时候别忘记其中带着讽刺,我想更幽默一点又害怕不符合逻辑。在文字的运用上边我没有下太多的功夫,我看了许多的古代书籍,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杂乱无章的看了多少本,我只能用“百家争鸣”来敷衍。在结尾时有点残忍,每次我总会把爱情埋葬,性格取决于成败,忧伤的爱情观念不可改变。

我只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完成的,所以仓促了一点,但是故事还是很明确,基本上还满意。我也想过写续集所以我把小说里面埋下许多的伏笔,等写续集才去挖掘。

我写小说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指导的老师,我拜中国作家协会、作词家王富强为师,他的专长是写诗词,虽然我会写几首打油诗,但是我的爱好还是在小说与历史。

我除了在院报和文集中发表文章之外,没有向其它报刊投稿。碰了几次壁,我觉得文字功底有限,始终不如人,只好就在网络文学隐姓埋名厮混,结果被别人骂得狗血淋头。本来想参加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由于写小说把参赛的作品搁下了。我可以想象“新概念”高手如云,人才济济,我只会被挤出人才之外,评委看了不骂我流氓才怪,所以我做一个旁观者比较实际。

我也提及张献忠屠四川,《明史》中也有记载,本来我很同情这个农民领袖,结果看了《明史》才知道张献忠心狠手辣,惨绝人寰的屠戮,眼睛都不眨一下,所以我开始憎恨他,想找机会刺杀他,结果借惊弦之手刺杀没有成功。

在《明代宫闱史》中张献忠小时候与父亲到四川南充卖马,父亲被一个地主害死,为了报父仇又找不到人。结果兵进四川在部下的建议下,杀掉所有的四川人,在历史记载之中恐怕要属张献忠杀人之最吧!虽然是野史小说,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屠杀四川人的事实。

《明史》记载张献忠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六万万是什么概念,六亿。是不是他杀了四川以后,中国的人口变成了四万万。就算屠杀了两万万也是令地球人震惊的,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是它的形象已经被毁灭了,在人们的心中他永远也只是一个流贼的形象。

假如张献忠没有死,我一定会问他一个问题,假如有人拿着刀要杀你,你会不会反抗?

也许他的回答出人意料:假如俺不死,我要你全家死光!历史中的张献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以个人为中心,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还是怕死!他不是英雄。在战乱之中那些手无寸铁的人民没有反抗,尤其是那些老人凛然的面对,他们面对屠刀笑笑说:“杀了我你就多一分恐惧!”我们不要忘记他们才是英雄。

我一直想不通古代人为什么这样的残忍,我们可以试想一下现代最残忍的恐怖分子恐怕没有古代屠城那么残忍。所以我还是得出了一个结论,野蛮人与文明人的区别就在于,他对死亡的认识。

故事始终会有一个结局,就算没有结局的故事,我们也会认为没有结局就是它的结局!神话中断了,可是二十一世纪一个新的神话在崛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