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健身理论指导
23301900000016

第16章 体育健身计划保障(3)

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进行运动时,体温异常上升,使汗液难以蒸发,则引起运动性中暑。尽管典型中暑症状包括无汗,但运动性中暑的最初症状则是大量出汗、脱水。

在强烈日光(紫外线)过分照射时所引起的中暑称为日射病。日射病的症状是:患者感到剧烈的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烦躁不安等,严重时甚至昏迷、惊厥。对日射病的处置原则上应以降温为主,一般用冰袋或冷水湿敷治疗。当体温高达39℃以上时,可将冰袋放置在患者头部前额及枕部、胸部、腋区、大腿内侧等部位,用物理疗法进行降温。中度发热时(38℃),可用冷毛巾擦浴全身,微热时(37℃),可将身体置于阴凉的场所进行自然降温。

运动引起的中暑性昏厥发生后,如果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即可很快恢复,但对身体有一定损害,故以预防为上。应该避免在烈日高温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年老体弱者和有中暑史的人尤其应避免这种运动。当气温超过28℃时,长距离持续运动应该中止。气温接近28℃的情况下,可将运动安排在早上、午前或下午4点以后的时间段进行,以避免正午的高热。

3.运动后的安全措施

(1)水浴和洗澡

在运动后进行水浴,可使人心情爽快,促进疲劳的消除和恢复精力。特别是在大汗以后,淋浴更是不可缺少。洗澡还可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的排泄。洗澡还可使肌肉放松,张力下降,消除精神紧张。

何时进行洗澡、水温多高才对机体有利呢?研究表明,合理的入浴时间是在运动后心率恢复稳定、出汗停止以后。水温以微热为好,特别是老年人和血压高的人更应注意水温。池浴时也应该注意洗浴的水温和时间,即使是健康人,泡在热水里的时间一次也不要超过5分钟。池浴比淋浴的效果好,因为能使身心更为放松舒适,但要注意浴池卫生。如果无此条件,可在家里简单擦一擦,但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水浴有几种温度类型:热水浴42—45℃;温水浴36—39℃;低温浴20—35℃,冷水浴20℃以下。适合降低疲劳的水温在40℃左右,介于热、温水浴之间,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涡流浴能起到按摩作用,更能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洗桑拿浴使血液循环系统的负担增大,在剧烈运动后最好不要采用。

(2)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工作能力的最有益的手段。睡眠不足,会加重疲劳的积累,推迟身体的恢复时间。无规律地增加睡眠时间也不可取。因此,每个从事健身运动的人都要注意提高睡眠质量。其中重要的是养成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的良好习惯,并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可养成午休的习惯。

(3)饮食营养

每个健身运动者都应学会科学的饮食方法。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均不利于健康,特别是从事运动者更应适当均衡控制饮食营养。防止中止运动

在实际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一些人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结果刚刚开始参加运动不久,就由于某种原因而草率地中止了运动。据调查,100人当中在一个月内就有40%的人因各种原因中止了运动,能坚持一年之久的运动者只占10%—20%。许多人在学校里尚能坚持运动,但一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即中止运动,这是造成我国目前中年体育人口少的重要因素。

引起中止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因工作和家庭的变迁挤占了运动时间;运动场所或器材不理想;缺乏理想的伙伴或指导者;因健康、伤病等个人原因等。

为防止这种半途而废的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增加对运动的兴趣

体育运动的魅力就在于运动中的乐趣和运动后的快感。体育运动是一种具有很强娱乐性的运动形式,也是一种带有自我欣赏性质的文化遗产。因此,增进健康而进行的运动,应该选择趣味性强的项目,使运动者尽情体验运动的乐趣。有些对健康有利但形式较为枯燥的运动项目,如跑步,由于人们有着明确的目的,也会使锻炼者兴趣盎然。

2.结交运动伙伴

志同道合的运动伙伴,对保持运动持久性有极大的帮助。人总是有些惰性的,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动力源,独立坚持不懈地运动的确很难。若有比较知心的朋友、同事、邻居一同参加,相互陪伴、指点、鼓励,既可增强彼此的自信心,又可消除孤独感和单调感,对坚持参加运动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跑步运动时,更应多结伴友,增加大家的集体归属感,运动才能坚持下去。

3.参加群体性锻炼小组

在公园、体育场、学校操场或健身中心,现已组织起各式各样的体育锻炼群体,在这些群体中通常有一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积极分子在组织每日的体育活动。由于活动场地有保证,活动内容较为一致,参加对象在年龄、职业、地域特点等方面大体近似,故能长期坚持。因此,找寻适合自身特点的锻炼者群体,营造宽松和谐的锻炼氛围,使人们之间互相提醒、互相关心,对于坚持运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4.制订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

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由于生病、受伤、家庭意外事件等原因而中断健身锻炼。这时,就要根据中断运动的原因,重新制订一个恢复性的体育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

因身体疾病、受伤等原因,恢复锻炼时活动量要相对小一些,恢复时间可长一些。如果因非身体原因而中断健身锻炼,则活动量可大一些,适应性的时间也短一些。在过渡性锻炼过程中,主要进行小强度的锻炼方式,运动形式可安排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网球等,运动时心率以每分钟120次为宜,一般不超过140次/分。

年轻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好,代谢旺盛,过渡性锻炼的时间可短一些,一般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足够了。对中老年人来说,同样原因中断健身锻炼,其过渡时间要比年轻人长一些。

意外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在身体锻炼的过程中,由于个体身体状况的差异和锻炼水平的不一,较为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和意外。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处理方法:

1.擦伤

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可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矿泉水洗净伤口,外表涂抹红药水,不必包扎,暴露伤口使之干燥,几天后就可愈合;如擦伤创面较脏,可用双氧水冲洗,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止血包扎。

2.扭伤、拉伤

包括髁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症状,局部出血、肿胀、疼痛、炎症反应、机能障碍。针对上述情况,应该先止血、减轻肿胀、止痛、制动。扭伤时立即予以冰敷,即可减轻疼痛程度及消肿。用弹性绷带、布条、运动护具等加压包扎,制动、抬高患肢,止痛。24小时后受伤局部没有肿胀的继续趋势,可以按摩、热疗或理疗,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后期可以用中药敷伤处,通过主动、被动运动恢复功能,戴上保护关节的弹性套(护膝、护踝、护腕),在不痛的范围内开始轻微运动,进行复健。

3.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地强直收缩。运动中小腿腓肠肌及足底的屈拇肌、屈趾肌最容易发生痉挛现象。当身体疲劳,大量排汗,使身体盐分流失过多,破坏了水盐平衡,又受到寒冷的刺激时,比较容易发生痉挛。肌肉痉挛时,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平卧,注意保暖,并用力牵引抽筋的肌肉,使之伸长和放松。如小腿肚抽筋或脚趾向下抽筋时,可将膝关节伸直,用力将脚掌脚趾向上扳,即可缓解。还可用手指掐按小腿肚中央,并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推、揉、拍打小腿肚,帮助缓解;手指抽筋时,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再迅速握拳,如此反复数次,至解脱为止。手臂抽筋时则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如此反复数次。

4.脱臼

处理要动作轻巧,不可乱伸乱扭。不可现场复位或拖拽肢体。立刻用夹板及绷带固定,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单肩燕尾包扎)

5.骨折

骨折一般表现为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应避免剧烈运动中的碰撞。发生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固定包扎。用绷带和夹板对伤肢作固定,可用书本或报纸杂志制成。大腿和脊柱骨折必须用硬木板固定,平卧抬走,不要用背负、搀扶方式。

6.流鼻血

出血的类型与止血方法:头部稍前倾,用手捏住鼻翼进行按压,用嘴呼吸。一般压迫3—5分钟,就会止血。

自我检测

运动健身的自我检测,指的是人们在参加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或者运动结束后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功能状况进行观察和检测。这种自我检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测健身运动是否科学的方法,可以给健身运动提供依据,如果出现不适的情况,可以及时地调整健身计划,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自我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

主观感觉

1.总体感觉

总体感觉是对一般功能状况的反应,尤其是可以体现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不良的反应。如果锻炼者感觉精神愉快、精力充沛,说明健身计划比较合理,运动量和强度比较适中;如果感到精神不振,情绪不稳,说明健身运动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2.运动心情

运动心情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人体的实际情况。如果感到心情愉快,并且愿意参加健身运动,说明健身运动计划没有大的问题;如果对健身运动根本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厌烦、恐惧等心理,说明健身计划中存在问题,需要找到根源加以调整。

3.不良感觉

人们在运动以后,出现肌肉酸痛、四肢乏力的情况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以后,这些症状会自动消失。随着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感到不适的程度会有所缓解,恢复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如果在运动过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气短等情况,而且经过休息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则说明运动计划有缺陷。

4.睡眠状况

参加运动以后,身体会感到疲乏,所以睡眠状况应该良好,入睡容易,睡眠深浅适度,少梦,一觉醒来以后感到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如果运动过后的睡眠状况不佳,则是健身计划不合理所致。

5.食欲情况

锻炼者在运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比较多,所以在运动后的正常用餐时感到食欲良好是正常的;如果出现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等情况,大多是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过大造成的。

6.排汗量

引起人体排汗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如气温、饮水量、空气湿度、运动等。在其他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们在运动时的排汗量会有所增加,随着身体对运动量的适应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人们在同样的运动条件下,排汗量会相对减少。但是如果在同样的条件下,排汗量反而显著增加,甚至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一般是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造成的。

客观检查

1.脉搏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健身活动以后,每分钟脉搏跳的次数会减少,这是锻炼者身体素质提高、各个组织器官功能加强的表现之一,人们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脉搏变化情况。最好的测量方法是每天早上卧床测量,如果脉搏速度加快,可能与运动过度有关。

2.体重

由于运动消耗了身体的能量和脂肪,所以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是正常的。但是经过1个月左右的锻炼以后,人体的体重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甚至由于肌肉得到锻炼而导致体重有所增加都是正常的。需提醒注意的是,每次测量体重最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可能出现误差。

3.健身成果

锻炼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健身运动以后,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具体可以表现为跑得速度快了,肌肉力量更大,跳得更高了,这些都是健身运动的成果。如果运动没有任何成果,则说明健身计划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