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民族传统体育
23302000000003

第3章 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3)

2.融自娱自乐、沟通情感、和谐气氛为一体,表现出愉悦身心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对应大众,而是以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迎合大众,使人们在这些娱乐性的活动中,直接得到令人愉快的情感挥发。从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的项目,到技艺精巧、有规则要求的竞技,从因时因地、自由灵活的娱乐嬉耍,到配合岁时节令的民族体育,不仅把民族体育融合于宗教礼仪、生产劳动、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而且还将民族体育与文化艺术形式、民族舞蹈等融合在一起,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娱乐性体现得更加充分。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方式以及观赏性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并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和土家族的摆手舞,气氛非常热烈;苗族的龙舟和壮、黎、侗、布依等族的打铜鼓,伴以歌、载以舞,表演各种动作,风格突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欢乐气氛。还有民间游戏活动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元宵观灯、舞狮子、舞龙、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难以计数。这些游戏活动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娱乐形式。民众以观赏此类文娱体育表演而取乐,不仅拓宽了社会交往,增进相互间情感交流,而且使人们形成了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理状态。其他如拔河、秋千、打手毽等也都具有相当的娱乐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承受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愈加沉重,为了解除精神的紧张和身心的疲劳,通过参加各种民族体育活动的锻炼,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超越自然的感觉,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民族传统体育有自娱和他娱的功能,是一种“快乐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突出娱乐性作为主要目的,并用快乐身心的方式增进健康。

3.通过口传身授,结合竞技、游戏等身体活动方式,表现出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

体育运动本身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教育手段,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作用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体育教育往往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在人类的早期教育中,是通过娱乐游戏、舞蹈等身体活动的方式来实现的,在没有文字和书本的时代,教育主要靠口传心授、模仿等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它具有早期启蒙的功能。西周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成为学校教授的内容;春秋末期教育家孔子将“礼、乐、射、御”等与体育有关的内容列入了教育的范围;唐代创立了武举制,武举科考试,设有骑射、步射、举重等项目;宋代的“武学”,明代的“武备”课堂,都把武技作为教育的内容;近代,以武术为主体的民族体育被列为学校体育课程;进入现代以后,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高等院校为民族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武术、八段锦、五禽戏等课程,同时摔跤、围棋等也作为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另外,骑竹马、跳山羊等被编入幼儿园和小学的体育课,还有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秋千、毽球、木球、蹴鞠等被一些地区列为课外的体育锻炼项目。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融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中,丰富和充实了教学内容,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勇敢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谦虚、善良的传统美德。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方式,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着自身的教育价值。

4.培养认同感和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表现出整合的功能

在民族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民族之间的融合,民族产生时所具有的共同地域及血缘关系、文化等都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人们对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态度就构成了民族的认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起到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如每年端午节举行的龙舟竞渡,其发生基础是龙图腾崇拜的遗存形式,但在其传承过程中,增加了纪念屈原这一受人们敬佩的人物内容,由于屈原是一位凝聚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著名历史人物,使得子子孙孙的认同感得以更好地实现,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一个侧面增加了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又如舞龙、舞狮、踩高跷、赛马、拔河、斗牛、摔跤等活动,多是以集体为参赛单位,参与者除了具有强烈的竞争心外,还有着集体荣誉感。因此,通过参加集体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使人们的群体意识得到加强,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以极大的吸引力、聚合力,使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存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集聚于一定的文化运动轨道,整合为一个普通文化现象的运动势态。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起着民族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规模、参赛人员日益扩大,各民族欢聚一堂,既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团结,又大大地推动了民族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加快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加强民族团结、政治统一,实现富民、兴边、康体、强国、睦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社会的进步,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1.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政治统一的文化因素

我国形成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8%,民族自治地区面积6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其中大部分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非常丰富,战略地置十分重要。国家的统一,国力的强盛,民族的和睦,都与边疆的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21世纪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国家的统一,实现伟大的振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向着强国、和平的战略目标迈进,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时期,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解放与现代化发展,是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胜利的重要保障。

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广泛的社会功能和鲜明的时代内涵,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民族意识、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显著作用。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民族综合素质的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内容大多与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它以经济活动方式为基础。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呈现出地域性、主体化、广泛性分布的特点,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建立本地域特色经济,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走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化的道路,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积极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民族传统体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人是生产力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首要因素,这个因素能否发挥作用,由人们的最基础的素质决定,即国民综合素质。在多种素质构成的综合成分中,人的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是国民素质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抓好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基础上,重点要抓好人口质量,提高民族总体的身体健康水平,使民众体力强盛、精力充沛,从而具备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和生产技术能力,使劳动力在再生产过程中达到增值的作用。

第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加速体育产业的发展。如推动民族地区民族服饰、活动器材等生产的发展;建设一批大、中、小等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场地和设施,促进交通、邮电、商业和饮食等行业的兴起;组织精彩的民族项目比赛活动,设立竞赛场地的广告和电视转播,既可以增加民族地区体育职能部门的经济收入,缓解经费不足的现象,又可以起到传播商品信息、扩大商业需求和推广生产发展的作用;协调体育与有关部门的利益问题,使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谋求赞助,发售民族传统体育邮票,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网站,发布咨询结果,这是民族地区通过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来提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

3.民族兴旺,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与文化财富,是由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的积淀与创造汇集而成的。1953年、1982年、1986年、1991年、1995年、1999年、2003年、2007和2011年举行的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传统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高潮,展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族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我国是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多民族统一社会,在开拓中华民族悠久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将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构成五彩缤纷绚丽壮观的场面。民族传统体育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直接作用,在于它树立了民族形象。回顾中国的近代史,民族传统体育所表现出抗击外夷,报国图强,誓死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内涵始终与民族的命运和振兴事业有着血肉般的联系。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民族的忧患意识、自强意识,以及新时代体育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所有这些观念对体育运动的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以及挖掘和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凝聚民族向心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所流行的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起源于世界各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受一定文化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并随着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体育运动而广泛普及并逐渐成为世界性主流的体育运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近千个运动项目,其数量和形式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各民族在其传统体育文化基础上与外来体育文化的交融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体育文化所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学的发展方向上把握其发展脉络。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和吸收外来体育文化的精髓,并与本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发展需要进行有机地结合和创造,不断改进与完善本民族体育文化而形成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祖先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传承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尽沧桑经久不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数千年民族文化的发展,其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一直影响着现代华夏民族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式与手段仍为各民族人民所乐于采用。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保护、整理与传承,吸纳外来体育文化的精髓并使之与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和创新,并从人类发展的科学角度加以研究,将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