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时尚健身体育
23302100000014

第14章 时尚健身体育的种类(7)

6.以礼始以礼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跆拳道修炼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之一,强调以礼始以礼终,即训练是从行礼开始以行礼结束,并突出爱国主义精神。随着练习者技术水平的提升,道德修养也不断地加深。练习者通过向老师、长辈、教练员、队友鞠躬行礼,养成发自内心的礼仪习惯,形成谦虚、谨慎、友好忍让的态度,谦虚学习的作风,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跆拳道的作用

1.强身健体,防身自卫

通过跆拳道练习,可以提高人体各关节的灵活性及肌肉的伸展收缩能力,提高人的力量、柔韧、灵敏、耐力素质,并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长时间练习可以增强体质,塑造健美的身材和强壮的体魄。跆拳道的训练是围绕着攻防对抗来完成的,练习者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提高技战术水平,增强反应能力。另外,通过长时间的跆拳道训练,使手、脚及其他关节具备超乎常人的威力,从而达到防身自卫的目的。

2.修身养性,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

跆拳道的练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练习中,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要以“礼义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挠”的跆拳道精神为宗旨。在这种跆拳道精神的指导下,练习者可以养成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好习惯,磨炼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形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3.娱乐观赏

跆拳道不但有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的功能,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跆拳道比赛时,运动员不仅要斗志斗勇,而且要通过比赛将跆拳道的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紧张激烈的对抗同时也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赏心悦目,激发人们的斗志,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运动员高尚道德品质的感染。

跆拳道的精神、礼节、服装与段位

1.跆拳道的精神释义

精神通常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跆拳道的精神是跆拳道练习者需要培养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如:在古代跆拳道的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事友以信、临阵无退、杀身有择”为主的忠孝爱国精神。现代跆拳道的精神与体育的精神是相互交融的,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即: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礼仪(义):指礼节和仪式,也指崇礼行义。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互相尊重,培养友爱、正义、谦虚的精神。

廉耻:指廉洁的操守和知羞耻的感觉。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分辨是非,有羞耻之心,努力使自己成为正直和道德高尚的人。

忍耐:是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其表现出来。忍耐是用来克服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秘诀,只有忍耐才能超越自己。

克己:是指克制自己的私心,对自己要求严格。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自我控制,排除不良情绪和私心杂念。

百折不屈:指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挫折、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轻易放弃。

2.跆拳道的礼节

跆拳道的“礼仪”是跆拳道基本精神的体现,也是跆拳道练习者需要修炼的内容之一。跆拳道的礼仪不只是形式的表现,而是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跆拳道是以对抗为表现形式的运动,训练或比赛中,无论怎样激烈地打斗,运动员双方都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磨炼意志为目的的,因此,参加跆拳道比赛的运动员都要有对对方尊重和向对方学习的心态,做到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这就是跆拳道运动始终倡导的“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礼节也是每一个跆拳道练习者在接触跆拳道运动时的第一堂课,练习者只有树立礼仪谦虚的学习态度,才能够获得理想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跆拳道中,最常用的礼节是向教练员、队友、长辈行鞠躬礼,具体方法是:面向对方直体站立,向前屈腰15度,头向前屈45度;此时双手紧贴两腿,两脚跟并拢。

(1)进入道馆训练时的礼节

练习者衣着端正,头发整洁,对教练员和队友都要表现出恭敬、服从和谦虚、互动互学的心态。

进入道馆时,首先向国旗敬礼,方法是:将右手掌放于左侧胸前,成立正姿势,目视国旗2—3秒钟,然后向教练员行鞠躬礼。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时,首先应相互敬礼,练习结束后,再次相互敬礼。

训练中,如果有事请假应首先向教练员敬礼再说明理由。

训练中,服装或护具脱落应背对国旗和教练员,整理整齐后再恢复训练。

训练结束后,首先向国旗敬礼,然后向教练员敬礼,离开道馆时再次向国旗和教练员敬礼。

(2)个人比赛时的礼节

个人比赛开始时的礼节:运动员走入场地时,应向裁判员及教练员敬礼,待场上主裁判“立正”、“敬礼”的口令下达后,比赛双方运动员敬礼,然后在主裁判发出“准备”、“开始”的口令后方能进行比赛。

个人比赛结束时的礼节:比赛结束时,双方运动员到各自的位置相对站好,待主裁判发出“立正”、“敬礼”的口令后双方敬礼,然后面对裁判长席等待比赛结果。比赛结果宣布结束后向裁判长席、场上裁判员及对方教练员敬礼,然后结束比赛。

(3)团体对抗赛的礼节

比赛前的礼节:首先,青、红两队全体队员按名单顺序面向裁判席,成纵队站立,然后两队运动员依主裁判“敬礼”口令,向裁判席敬礼。

比赛结束后的礼节:当最后一对运动员比赛结束后,两队全体运动员立即进入竞赛区相对站立,待主裁判发出“立正”、“敬礼”的口号后互相敬礼,然后两队依主裁判口令先向监督官立正站好,再向陪审敬礼。

3.跆拳道的服装

参加跆拳道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穿戴由世界跆拳道联盟规定的统一服装(包括护头、护胸等道具),平时训练时须穿跆拳道道服。

4.跆拳道的段位划分

跆拳道是用段位来显示练习者的跆拳道学习造诣的。练习者的腰带是技术等级的标志,段位越高表明水平越高。跆拳道的段位可以划分为十级九段。从十级(低)到一级(高)是初学者的等级。从一段到三段是黑带新手的段位,称为Assistant Inastructor(副师范);四段到六段为高水平段位,称为Instructor(师范);七段至九段是授予那些有很高学识造诣或为跆拳道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者的段位,七段和八段者称为Master(师贤);九段为最高段,称为Grandmaster(师圣)。只有黑带才称为段,黑带以下称为级;10个等级各代表的水平不同,初学者只有从10个级别中的十级开始晋升至一级,然后才能入段。10个级别划分如下:

十级为白带。表示空白,根本没有跆拳道知识,也就是处于入门阶段。

九级为白带加黄杠。

八级为黄带。表示大地,草木在大地生根发芽,意味着开始学习基础动作,正处于基础阶段。

七级为黄带加绿杠。

六级为绿带。表示草木,成长中的绿色草木,意味着正处于技术进步阶段。

五级为绿带加蓝杠。

四级为蓝带。表示蓝天,草木向着蓝天茁壮成长,意味着进度达到相当高的阶段。

三级为蓝带加红杠。

二级为红带。表示已具备相当的威力,意味着克己和警示对手不要接近。

一级为红带加黑带。

黑带的段位是通过黑带上的特殊标记区分的。另外,区别跆拳道的段位还要看道服上的标记:一段至三段的道服有黑色带条,四段以上的道服的衣袖和裤腿两边有黑色带条。

保龄球

保龄球概述

保龄球(Bowling),又称地滚球,是在木板道上滚球击柱的一种室内运动。保龄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抗争性和技巧性,给人以身体和意志的锻炼。由于是室内活动,不受时间、气候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也不受年龄的限制,易学易打,所以成为男女老少人人皆宜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时尚运动,流行于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一些国家。

保龄球运动的魅力

目前,打保龄球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说每天约有40万人热衷于此项运动。因为打保龄球既是一种运动,又是休闲生活方式之一,不论男女老少,都能享受到保龄球带来的乐趣。

1.满足人的本能

当在电视机上看到那些保龄球职业选手打出全倒的情景时,观众的情绪也会跟着高涨起来。由于保龄球职业选手的高超技术,使保龄球这项运动具有紧张刺激的比赛价值。观众在观赏比赛的同时,本身也自然而然地学会某些技巧,这也是保龄球既具运动价值又具娱乐价值的最大魅力所在。

据心理学家的分析,保龄球是一种可以满足人们本能的游戏。试想当10个保龄球瓶在一瞬间溃散得东倒西歪时,纵然是一向严肃拘谨的人,也难免会为之激动不已。当保龄球瓶响起清脆而巨大的碰撞声时,对一个掷球者而言,没有比这更令人雀跃的事了。随着保龄球的掷出、滚进,一直到球瓶的溃倒,其中所产生的满足感,是局外人难以感受到的。

人们刚开始接触保龄球时,有时偶尔不经心的一掷,也都能获得一些分数,甚至有全倒的可能,引人入胜。一个初学者与老手相互较量时,纵然刚开始时在得分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但也许在最后一回合,初学者反而能连续打出全倒,导致胜败与技艺优劣成反比的现象,这一可能性也可说是保龄球的特征之一。

打保龄球是种娱乐价值非常高的运动,可作为朋友之间相互竞技的活动,又可作为合家团聚共享乐趣的娱乐。因此,在保龄球馆里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欢愉的气氛。

2.人人均能灵活操作的运动

保龄球可以说是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均能灵活操作并享受乐趣的一种运动。相信每个人只要前往保龄球馆一窥究竟,便可得知这个事实——在此享受乐趣的人绝非只有年轻人,因为球馆里常常可以看见中老年人在那里享受着休闲的生活。

3.消除压力的最佳运动

社会经济的繁荣,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力也相对提高,因此,在休闲生活方面,无论是种类上或品质上都要不断进步。其中最能达到消除精神压力、解除工作疲劳的运动,应该首推保龄球。当人心烦气躁,或正为某事困扰不知如何是好时,暂时抛开一切,沉湎于球瓶溃倒的乐趣中,在不知不觉中,它会使人获得意想不到的舒畅与开怀。尤其是全倒的记录持续不断,以致满分连连时,得分的喜悦之情也使原先的烦恼烟消云散。以这种舒畅开怀的心情,来解决原先的困扰,或许还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精神压力获得缓解,工作上的困难又得到圆满解决时,其对身心健康的帮助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4.弥补平时运动的不足

保龄球运动的投球动作,是利用球本身的重量,达到适度的全身运动,在弥补平时运动不足上,具有非常大的效果。据估计,打3局保龄球所消耗的热量,大约是2.1千焦。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是适度的运动量。

保龄球运动并不像其他运动,在意识上就是为了锻炼身体,也不是一定要有健壮的体格,才能打出漂亮的球,因此,这项运动不但适合中年人锻炼,对女性来说也非常适合,有取代健美体操的功效,是一种既有娱乐性又可保持身材的最佳运动。

5.体格柔弱者也可获得优异成绩

保龄球运动是一项不讲究力量的运动,力量的强弱与技艺的优劣并无任何关系,其主要的关键还在于投球时是否能准确地控制球路。纵然一个体力充沛的年轻人费尽全力投出一球,若无法正中保龄球的一号瓶,那么他绝对无法打出一次全倒成绩。而一个体力并非绝佳的女性或老人,虽然使尽全身之力才投出一球,却会因保龄球正好滚进球瓶的关键位置,便会打出一次全倒。

一般说来,运动在本质上是力量的较量,力量越强的人,其胜算越高,可是唯有保龄球例外。无论是女性、老人或小孩都可不必设定让分标准(为避免比赛双方实力悬殊)。只要技巧高明,甚至可令力量十足的人感到羡慕。

如果运动是以力量决定一切,那么不但女性会处于绝对劣势之下,那些年老体衰的人也必定敌不过年轻气盛的人,但保龄球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从广泛的层面来看,此项运动技术的优劣,跟年龄、性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保龄球不是以力量决定胜负。或许,保龄球确实会令初学者感受到球体本身的沉重感,但是,应该还不至于令人感到必须尽力挥动臂力,才能将球投出的地步。当做好预备动作后,要将球向前投出时,通常是利用球的重量向后摆动,然后根据反作用力将球向前滚动,因此,力量的强弱绝非打保龄球的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说,投球时所贯注的力量越大,越容易造成失误。纵然是对自己的体格力量没有自信的人,甚至是老弱妇孺,在此项运动中同样可掌握很大的胜算,而那些腕力虽然强劲的人,在此项竞赛上也不一定能取得全胜的成绩。

6.随着球技的提高,乐趣也随之增加

保龄球的玩法,虽然只是单纯的瞄准、投球,然后等待球瓶的溃倒等过程,可说是只要花费10分钟就可以学会的运动,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及对该项运动的深入了解,反而常常会有难以突破的瓶颈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