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网球
23302400000001

第1章 网球运动概述(1)

网球运动的起源

硬式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网球运动的起源及演变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网球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高潮在美国,现盛行在世界。

网球运动起源在法国。早在12—13世纪,法国的传教士常常在教堂的回廊里,用手掌击打一种类似小球的物体,来调剂刻板的教堂生活。渐渐地这种活动传入法国宫廷,并很快成为当时贵族的一种娱乐游戏。当时,他们把这种游戏叫“掌球戏”(法语,即用手掌击球的意思)。开始,他们是在室内进行这种游戏,后来移向室外,在一块开阔的空地上,将一条绳子架在中间,两边各站一人,双方用手来回击打一种里面包裹着头发的布球。

14世纪中叶,法国王储将这种游戏使用的球赠送给英皇亨利五世,于是这种游戏便传入英国。

这种球的表面使用埃及坦尼斯镇所产的最为著名的绒布—斜纹法兰绒制作,英国人将这种球称为“Tennis”(英文:网球),并流传下来,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球还保留着一层柔软的绒面。

15世纪,这种游戏由用手掌击球改为用拍板打球,并很快出现了一种用羊皮制作拍面的椭圆形球拍。同时,场地中央的绳子也改成了网子。16—17世纪是这种活动的兴旺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赛。在这之前,由于这种活动只是在法国和英国的宫廷中流行,所以网球运动又称为“宫廷网球”和“皇家网球”。

1873 年,英国的温菲尔德(Walter Clopton Wingfield)少校改进了早期网球的打法,并将场地移向草坪地,同年出版了《草地网球》一书,提出了一套接近于现代网球的打法。1874年,又规定了球网的大小和高低,在英国创办了简易的草地网球比赛。1875年,英国板球俱乐部修订了网球比赛规则后,于1877年7月举办了第1届温布尔登草地网球锦标赛。后来这个组织又把网球场地定为23.77米×8.23米的长方形,球网中央的高度为99厘米,并确定了每局采用15、30、40平分的记分方法。1884年,英国伦敦玛丽勒本板球俱乐部又把球网中央的高度定为91.4厘米。至此,现代网球正式形成,很快在欧美盛行起来,成为一项深受欢迎的球类运动。

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器材和场地设置等方面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网球拍由笨头笨脑的木质拍,发展到制作精细的圆头拍。此外在重量、材料、质量、形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球由原来的小布球,发展到胶皮球、橡皮球。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网球的男子单打与双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此后,由于国际奥运会和国际网球联合会在“业余运动员”的定义上有分歧,导致已经连续7届奥运会都进行的网球比赛被取消,直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网球才又被列为表演项目,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网球重新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软式网球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发展

软式网球是从网球派生出来的一种运动。19世纪80年代,西方的传教士、商人将网球带进了日本。由于当时日本还不具备制作网球和球拍的条件,依靠进口球拍价格又比较昂贵,所以用作为玩具的橡胶球进行活动,由此,在日本诞生了软式网球。

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软式网球有了自己的器具和竞赛规则,并形成了一套与一般网球不同的技术和战术体系。

软式网球使用的球为橡胶球,需要充气,并对气压有一定要求,即从1.5米高处落下,球若能反弹50—80厘米即符合比赛要求。按照规定,球的直径为66毫米,重量在28—31克之间。

软网球拍比网球拍要小,重量也轻,但材料和网球拍差不多,使用的大多是钛合金。相比之下,软网的球拍要便宜得多。

记分规则也不太一样。单打比赛实行7局4胜制,每局4分。如果小分出现3:3平,则相当于网球中的“平分”,一方必须要胜出2分才算取胜;如果局分战成3平,则第7局要像网球比赛一样“抢7”。双打比赛为9局5胜制,每局也是4分。局分战成4平之后也直接在第9局进行“抢7”。与网球相比,软网比赛时间较短,要求队员能够很快进入状态,对队员心理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1986年中国引进软式网球。1987年成立中国软式网球协会,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锦标赛。日本为了推广软式网球,对中国给予了很大扶持,帮助培训教练和运动员,提供器材等。1986年4月软式网球运动进入中国时,日本东京女子体育大学与沈阳体育学院建立了校际关系,软式网球作为日本东京女子体育大学与沈阳体院之间的交流项目而引进中国。1986年下半年,在国家体委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扶植下,软式网球运动在全国部分体育院校中迅速得到开展。从此,软式网球不仅在我国扎了根,而且在各方面的浇灌下,不断地成长、开花、结果。

1987年4月,中国成立了“中国软式网球协会”。在中国软式网球协会的倡导与推动下,软式网球运动得到了普及,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87年8月20—25日在昆明海埂训练基地举办了首届全国软式网球邀请赛和中日大学生对抗赛。参加本届比赛的有北京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单位的121名男、女运动员。赛会进行了男、女团体和男、女单项(双打)比赛,并选出优秀运动员联合组成中国大学生代表队与日本大学生队进行了对抗赛。通过这次比赛,交流了技艺,锻炼了队伍,培养了裁判,为中国软式网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软式网球协会决定,每年举行一次全国锦标赛。为了增加各队运动员间的球技交流机会,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从1995年开始,又增设了全国青少年软式网球锦标赛和全国软式网球冠军赛两项赛会,这些举措为中国软式网球的进一步发展和软网运动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软式网球协会为加大促进软网发展的力度,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与各国运动员进行广泛交流;经常派出教练赴日培训;经常聘请日本专家来国内讲学、任教。这些活动使得中国教练水平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不断地上升。在第10届世界软式网球锦标赛上,中国男单取得第3名,女单取得冠、亚军的可喜成绩,充分显示了中国软式网球运动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软式网球作为表演项目进入亚运会。1994年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亚运会上,软式网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这一运动,其中以韩国、日本和中国台北水平最高。

短式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短式网球是在世界网球运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后,针对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和负荷能力,依循网球原理而推出的一种儿童网球运动。它具有网球运动的全部内涵,适合5岁以上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对儿童进行网球启蒙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也是通过训练和正规网球接轨的必经途径。儿童一但接受短式网球训练,就能在短时间内,规范地掌握网球技能,形成正确的网球意识,合理运用各种技术。

这项运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瑞典,以后在欧美各国流行甚广,现在世界各国普遍用来对儿童进行网球的启蒙训练。它对人才的培养,增加网球人口,提高科学训练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短式网球的出现,克服并纠正了儿童成人化训练所产生的一切弊端,加上场地小,器材简单,投资少和便于掌握,深受教练、家长和儿童的欢迎。

短式网球的出现,引起了国际网球组织的高度重视。1990年,首先是国际草地网球协会正式认可并接纳了这项运动为发展规划项目。1995年,国际网球联合会正式决定并颁发了短式网球推广计划,公认它是儿童训练的最理想方法。

短式网球场地占地面积只有正规网球的1/3大小(含球场侧后应留的空地)。标准球场长13.4米,宽6.1米,端线至挡网不少于4米。

网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世界网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随着商业化进程,各大网球赛事如火如荼地开展,尤其以英国温布尔登锦标赛、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四大赛事备受瞩目。四大网球公开赛是每年一届的最为重要的世界性单项比赛,世界各地的网球选手均视获得这四大比赛桂冠为最高荣誉,而各大赛事的奖金也越来越丰厚,吸引越来越多的网球好手参加,职业网坛蓬勃发展。

近几年纳入年度积分的各项大满贯赛、公开赛、大奖赛,以及从2002年开始的上海网球大师杯赛等,都是当今职业网坛最高水准的顶级赛事,汇集了世界男子网坛最优秀的职业选手,每年也诞生了一些改写网坛纪录的新秀。这些选手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能力,代表着当今网坛的最高水平,引领着当今职业网坛的主旋律,预示着未来世界网坛的发展方向。

1.技术向精细、全面方向发展

在现代的网球运动中,由于赛事频繁,对抗日益激烈,在比赛中,运动员之间的攻防矛盾经常转换,主动与被动经常交替。为了适应这种制约与反制约的需要,运动员必须力求技术全面。在各项高水平的比赛上,要求网球选手们无论在网前、底线还是在正手、反手等传统的技术上,都很全面,没有什么明显漏洞。

技术向精细化发展,是网球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单就发球而言,每位选手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时速在190公里以上的发球颇为鲜见,而时速在150—170公里的发球直接得分随时可见。这并不是说现代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不及以前,而是当今运动员更注重发球技术的精细化,将发球的旋转变化和角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另外,随着球体的增大,击球的回合不断增加。运动员不再主要依靠大力击球去获胜,而是更多地通过提早击球、运用精确的落点和极佳的球速占得先机。这些以上旋球技术为主的球员正凭借着出色的接发球、网前截击、落点准确的穿越球、打身后、放小球以及滑拍等精细、全面的技术,主宰着当今世界男子网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