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网球
23302400000018

第18章 四大网球公开赛简介(1)

网球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二大体育运动与它的赛事频繁不无关系。在世界各地,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大大小小的比赛在进行。最著名的赛事是四大网球公开赛——英国温布尔登公开赛、法国公开赛、澳大利亚公开赛、美国公开赛。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Wimbledon Championships,或简称“温网”)是网球运动中最古老和最具声望的赛事。锦标赛通常举办于6月或7月,是每年度网球大满贯的第3项赛事,排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法国网球公开赛之后,美国网球公开赛之前。整个赛事(大满贯赛事中唯一使用草地球场的)通常历时两周,但会因雨延时。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比赛在不同场地同时进行。温布尔登还举办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的青年比赛。此外,温布尔登还为退役球员举办特别邀请赛。

1868年,全英草地网球和槌球俱乐部在温布尔登的沃普尔路建立,1877年,他们举办了首届草地网球温布尔登赛的前身赛事,不过当时的赛事仅设有男子比赛(Gentlemen бs Singles)一项,女子比赛(Ladies’Singles)则在1884年正式加入,男子双打也在同年正式设立。

当时设计者将主要场地建设在球场的中心地位,其他场地则环绕建设在四周。1922年,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搬至现在的丘奇路,到了20世纪80年代,俱乐部决定在球场北边兴建4块新的场地,并于1997年将比赛的开幕式放在新启用的1号球场举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心球场。

1905年,草地网球冠军赛改革后开始邀请外国选手参加,美国女将梅·巴顿和澳大利亚人诺曼·布鲁克斯分别成为首个夺得赛事冠军的外籍选手,而法国选手则一度在20世纪20年代取得霸主地位,他们每一年都从英国人手中夺走至少一项冠军。此时的草地网球冠军赛也进入了赛事辉煌的发展期,中心球场1922年时即可容纳多达12 000人,而到了1932年,观看该届赛事的现场人数已经激增到了20万人次。

其后,因为欧洲大陆爆发二战,比赛在1940—1945年暂停举办,到了1946年才恢复举行。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外籍选手得以更方便地不远千里参加温布尔登的比赛,也就此造就了澳大利亚一代巨星罗德·拉沃尔、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等人的辉煌时代。

1959年,时任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主席职位的赫尔曼·大卫向草地网球协会提出议案,希望可以将比赛拓展成为向所有网球选手开放的赛事,但却遭到了拒绝。1964年,俱乐部董事会再次向草地网球协会申请将比赛的名称改为公开赛,但是这个议案却被再度搁置下来。1968年8月,英国BBC电视台引用彩色电视信号技术,对在温布尔登中心球场举行的职业表演赛进行了转播,而这也对公开赛议案最后得到通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到了同一年年底,在草地网球协会的年度会议上,公开赛议案以压倒性的优势在投票表决中得到通过,包括职业选手在内的所有网球选手将可以参加比赛的争夺,而赛事也正式更名为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的罗德·拉沃尔与美国的比利·简·金成为了公开赛时代的首个男女单打冠军。

到了20世纪80年代,众多天才选手在温网赛场上相继取得突破性成绩,瑞典巨星比约·博格成为公开赛时代第一个在男单比赛中实现五连冠伟业的选手,而德国金童鲍里斯·贝克尔则在1985年成为摘取冠军锦标最年轻的选手,他同时创造的纪录还有成为第一个夺冠的非种子选手和第一个德国运动员。1987年,“女金刚”纳芙拉蒂诺娃成功实现女单6连冠伟绩,并在1990年获得了创纪录的第9个单打冠军。1977年与1984年,温布尔登公开赛分别庆祝了男女单打创办100周年。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末的10多年时间中,温布尔登的赛场则成为了桑普拉斯与格拉芙的天下,两人分别夺走7次冠军,阿加西、伊万尼塞维奇以及塞莱斯、诺沃特娜则成为了他们塑造自家皇朝辉煌下的落魄臣子。1996年,瑞士公主辛吉斯成为温布尔登123年来最年轻的冠军,她赢得女双桂冠时只有15岁零282天,而克罗地亚老将伊万尼塞维奇在2001年有如神话般地夺得男单桂冠时,也创造了温网历史上第一位持外卡参赛却最终夺冠的神奇纪录。进入21世纪,新生代领军人物休伊特、费德勒、纳达尔等人的崛起,以及女子力量军团头牌选手威廉姆斯姐妹的迅速成长,则为这项历史悠久的赛事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法国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French Open),简称“法网”,是一项在法国巴黎罗兰·加洛斯球场举办的网球大满贯赛事,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6月进行,是每年第二个进行的大满贯赛事。这一创办于1891年的网球比赛是唯一一个在红土球场上进行的大满贯比赛,标志着红土赛事中的最高荣誉,同时也标志着每年红土赛季的结束。由于红土场地球速较慢,且男子单打比赛采用五盘三胜制,因此参加比赛的选手需要有着超群的技术和惊人的毅力。

法国网球公开赛始创于1891年,比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晚1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开始只限于本国人参加,1925年以后对外开放,法国网球公开赛开赛已经超过100年了。在过去的百年中,除了两次世界大战被迫停赛11年外,其余均是每年举行一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头衔最多的选手是瑞典选手博格,他在1974—1981年的8年中6次夺冠。1989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17岁的亚裔选手张德培爆出了80年代最大的冷门,他先后挫败了伦德尔与埃德博格,成为这个公开赛最年轻的单打冠军,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血统的选手。女子单打埃弗特、纳芙拉蒂诺娃、格拉芙等当代明星都夺得过奖杯。而埃弗特在1974—1986年的12年间曾7次夺标,创造了这个公开赛的纪录。

法国公开赛的场地设在巴黎西部蒙特高地的罗兰·加洛斯体育场内。体育场建于1927年,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空中英雄罗兰·加洛斯的名字命名,同时也是法国网球黄金时期的象征,因为它是直接为庆祝被称为“四骑士”的4名法国人首次捧回戴维斯杯,准备翌年的卫冕战而特意修建的。1999年,罗兰·加洛斯体育场进行了重大重建,共有23个场馆,最大的中央球场最多能容纳15059人同时观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和温布尔登公开赛一样,由于比赛场地特殊,使所有人在预测冠军的时候都少了几分悬念,少有例外。罗兰·加洛斯是许多顶级高手的滑铁卢,不少大牌球星在另三项大满贯赛事中出尽风头,却苦苦追求法网冠军不得,麦肯罗、贝克尔、桑普拉斯都没能彻底征服红土场,这也造就了红土场的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