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散打
23302600000011

第11章 散打基本战术(2)

制短战术,是集中力量专门进攻对方的薄弱环节,制其所短。每一个运动员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点和短处。有的防拳能力差,有的防腿能力差,有的防摔能力差,有的防上能力差,有的防下能力差,有的某种身体素质差,有的基本动作差,有的有习惯性的错误动作等等。

采用这一战术,关键在于是否了解和掌握对方的短处和弱点。这可以通过赛前对对方以往比赛情况的回忆,或者借助于对方同第三者比赛时进行观察,或者通过其他人进行调查,综合各种情况进行分析。除了赛前“侦察”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比赛中进行观察,通过几个回合的试探性进攻,对对方的弱点迅速做出判断,及时调整自己的战术手段,攻击对方的弱点。但是也要不断地变换方法,以免对方察觉自己的战术意图。

多点战术

多点战术,是指进攻点立体交叉,全方位地攻击对方。当对方的技术水平较高时,采取单一方法进攻容易被防范。应采用上、中、下,正面、侧面,手法、腿法、摔法的多点战术,不断地变化进攻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对方的防守注意力,牢牢地掌握主动权。

实施多点战术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头脑清楚,并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动作转换的协调能力。

重创战术

重创战术,是用力量打击对方,使其失去战斗力。实施重创战术需要具有一定的身体、技术条件。当自己的攻击力量比对方好但耐力差,或者攻击力好而技术不如对方,或者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或者由于其他因素不能打持久战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制造机会,用重拳或重腿打击对方,使其身体及心理受到威慑,失去继续比赛的信心和能力。

实施重创战术,一是自己的手法、腿法要有较大的功力。二是要准确、果断、迅速、有力地打击对方抗击能力差的部位,但不能违反竞赛规则和有意伤人。

突袭战术

突袭战术,是针对对方自然的习惯动作,采用相生相克的方法进攻对方。散打比赛时,只要留心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对方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习惯性动作。例如,有的运动员提膝抬腿,习惯将身体重心放在前腿上;又如,在一个回合的进攻中,裁判员并没有发出“停”的口令,而双方运动员都停止了进攻,自然分开,然后准备下一回合的较量,这是一种典型的动态习惯。如果利用这个习惯,当对方停止动作时,突然发出进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个措手不及,可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采用突然袭击战术,需要不断地观察和捕捉对方的习惯动作,然后制定具体的突袭战术行动方案;平时要加强训练,以便掌握突然袭击战术所必备的技术和身体素质。

反击战术

反击战术,是当对方发出进攻动作后,在防守的过程中反击对方。攻守对抗历来讲究“以静带动”、“后发先至”。主动进攻需改变预备姿势,身体的某一部位必定会产生防守空隙和薄弱环节,如能在防守的同时进行反击,就能避免上述弱点,取得战机的主动。防守者“以静带动”,有思想准备,也比较容易进行反击。

当遇到性情急躁、缺乏比赛经验、喜欢猛冲猛打的对手时,可以以反击战术为主、主动进攻为辅。以主动进攻掩盖自己反击战术的意图,刺激对方,使其更加急躁,为反击战术创造条件。反击战术的手段主要有迎击、挡击、抓击、顺击、闪击和钻击等。

下台战术

下台战术,是利用竞赛规则和擂台等客观条件,采用技术方法迫使对方掉下擂台的战术手段。下台战术按其形式可分为逼打下台和牵引下台两种。

逼打下台:就是当对方退到警戒线时,用动作封堵对方的两侧,不让他转移到擂台中央,直接把他打下台或使他无法招架而自己跳下台。

牵引下台:牵引下台必须借用对方的冲力,引进落空。这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视觉判断能力和距离判断能力。一般来讲,以擂台上的警戒线为标志,小级别、个子矮的运动员以退到警戒线上使用该方法为宜;而大级别、个子高的宜退到警戒线内侧为佳。

边角战术

边角战术,是利用对方退到擂台边缘怕掉下擂台的不利心理状况进行攻击的战术。比赛中,有目的地将对方逼到擂台的边线或角上,造成对方的心理恐惧导致动作紊乱,抓住这个机会,在防止被对方牵引下台的前提下,力争多进攻、多得分。

体力战术

体力战术,是通过合理的体力分配以取得胜利的战术方法。散打比赛,运动员体力消耗较大,采用体力战术,就是在一场三局的比赛,合理地分配体力,既不虎头蛇尾,也不能一味保守。在比赛中如何分配体力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定。如果对方技术较弱,可以保持体力以技术取胜;如果对方技术较好,可以采取消耗对方体力的打法取胜;如果双方实力相当,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如果对方耐力较差则应打体力消耗战,连续进攻不给对方喘息机会,迫使其体力下降以此获胜。

心理战术

心理战术,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措施,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而取得比赛胜利的方法。心理战术形式多样,如赛前隐瞒实力,麻痹对方;漏出破绽,造成对方的错觉;激怒对方或松懈对方斗志等等。比赛中的重创战术、强攻战术、边角战术、佯攻战术、制短战术、制长战术等,都具有心理战术的因素,其目的就是迫使对方紧张、恐惧、气馁,从而失去比赛的信心,导致比赛失败。

散打战术训练方法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1.努力培养战术意识

培养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比赛中的战术运用要靠赛前了解情况,制定战术方案,靠教练的临场决策指挥,更重要的是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要靠运动员的独立作战能力、战术思维能力和战术应变能力等。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使运动员学会比较、分析、综合、判断,促进战术意识水平的提高。

2.基本战术同多种战术相结合

在战术训练中,首先使运动员精练几套基本战术,这样运动员才能在临场比赛中根据战局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除基本战术外,还应根据自己的特点,确立对待不同对手的几套特殊战术的方案,以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在战术训练中,既不能华而不实,只求多而不求精,也不能把战术训练得过于简单化。

3.要重视战术训练的质量

在战术训练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全面地掌握战术训练在形式上的具体使用方法,而且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保证较高的质量,并严格按照实战的要求去训练。战术动作的力量、速度、时机、判断、反应节奏、方向、距离和角度等,都应保质保量地完成。

4.战术训练要同其他训练相结合

战术训练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智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智训练是战术训练的基础,而战术训练又是前者综合能力的反映和延伸,在训练中要科学地安排,协调地发展。

战术训练的方法

1.假设性训练

设想对方各种不同的打法,“身临其境”,假设性地运用相应的打法形式。如设想对方采用“主攻抢打”,可用相应的“反击战术”破之。这种练习可以一种战术反复练习,也可以多种战术结合练习;可以单法练习,也可以配套练习。如先“诱攻反击”,接着“快招连打”;或者先用“主动进攻”,然后“强攻硬取”。总之,可以设想各种情况进行空想空击,也可以利用沙包、树干、假人等目标,采用佯攻巧打,或闪躲进攻来击中目标。这种假设性训练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培养战术意识,掌握各种战术的具体用法。

2.战例分析训练

具体做法是从比赛录像中选择一些反映战术特点和应用战术较典型的片段,组织运动员观看。典型片段可选择战术运用好的,也可以选择战术运用不好的,借助声像的直观印象,启发运动员的综合分析能力,研究本队(或个人)在战术运用中的特点和问题,制定方案,实施贯彻。

3.战术分解训练

一种战术形式一般要由几个技术动作组成,为了使每一个技术动作掌握得牢靠扎实,可先分解进行训练,有一定质量后,再进行完整的战术形式训练。例如,练习指上(冲拳)打下(踹腿)的佯攻战术,第一步先练冲拳,目的是为了先行造势,引起对方的注意与反应;第二步练习踹腿,要求踹腿突发,快速有力;第三步,把上步冲拳与踹腿连起来完整练习,掌握正确的动作节奏。

4.模拟训练

是教练员(或同伴)根据不同战术训练的要求选择针对性动作,陪同队员练习的一种方法。例如,模拟主动进攻型的对手,模拟防守反击型的对手,模拟重拳重腿的对手,模拟擅长拳法的对手,模拟擅长腿法的对手,模拟擅长摔法的对手以及模拟比赛中的各种特殊情况等。要求模拟者动作逼真,提高练习者的适应能力和战术运用能力。模拟训练应逐步加大难度,可由慢到快,虚实结合,由固定到活动,由单一打法到多种打法,逐步增加难度,以提高诸种战术的运用能力。

5.条件实战

根据战术训练的需要,教练员规定一定的内容或使用动作范围进行对抗战术训练。有效限制进攻或防守动作的实战对抗、限制击打力量的实战对抗、限制击打部位的实战对抗等,不管条件实战如何规定内容,其着眼点都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练习者的战术意识和战术运用能力上。条件实战,教练员应视情况随时叫暂停,分析练习战术运用的情况,指出问题,提出新的目标和任务。组织方法可固定对手,也可根据需要轮流“坐庄”。

6.实战比赛

实战比赛的条件和环境应按照竞赛规则的要求,训练和培养运动员运用战术的能力,丰富临场比赛经验,并可根据比赛需要,安排有特定条件的对抗实战。如不同体重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对抗比赛,一场三局,每局轮换一名比赛对手的比赛等。

“既得艺,必试敌”。实战比赛是训练和检验战术运用效果的唯一手段,应及时进行总结,养成研讨战术的良好习惯,牢固地树立战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