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截拳道
23302700000007

第7章 截拳道基本技法(2)

步法的应用

步法就是移动之法,就是要到达一个适当的位置,与对手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于距离,李小龙解释说:“距离是敌我双方连续移动的关系,依敌我双方之速度、灵活与控制力之程度而定。常常是快速、经常地移动,寻求最有利的距离,增加攻击对方的机会。”在搏击中,双方都在不断地运动中进行攻防,需要不断地变换位置,控制好敌我之间的距离,随时避开攻击或寻找目标攻击。所以李小龙说“搏击的精义就是移动的技巧”,他特别重视步法的移动。

具体来讲,步法有以下几种应用:

1.用来调整攻防距离

搏击双方之间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不断移动才可能占据最有利的攻防位置,这样发动攻击要比从固定位置上发起攻击更快,如果步法移动够快、力量够大的话,对方来不及反应就已经被我方击中了。

滑步用于进攻:在与敌对峙时,我方如果采取主动进攻,就得靠滑步来靠近敌身,这时才能取得出击功效,并且,利用滑步的速度,必须要超越对方后撤速度,即使滑步已经接近了敌身,在出拳之际,仍然要前移步子,预防对方的后移身而使我方之拳击把力量减小,产生不了摧毁性。

例如:敌我对峙时,我方前滑步接近对方时即出前手直拳打向对方面部;这时我方如不再前滑步而是静止就出拳,一旦对方后退滑步,就将我方击打对方的有效距离拉开,这时候我方的出拳就形成一个空击了。这种现象,我们在观看前几年的擂台比赛中是相当突出的。如果我方在接近了击打对方的有效距离的同时,再滑进步,此时刚好填补上对方后退的这段距离,前手直拳出击,正好能击中其面部,而且产生出击打效应。这时我方还不能松懈其进步,因为右拳击打在对方面部时,对方退步不及,很自然本能性地有后仰身动作,这样一来,或多或少都会将我方之前手直拳力量减少一些。如果前手盲拳击中对方时,仍有前滑步冲刺动作,右拳就有前刺之力,此际再出后手直拳击打,制敌效果就比较理想了。

前垫步用于进攻:前垫步用于主动进攻时,是一种纵深的猛攻,掌握准时机的情况下,不论与敌相距多远,我方都能迅速地靠近,并能乘势发出猛击,其速度与力量都是比较猛烈的。前垫步的进攻,最利于出腿攻击,凭借冲刺的惯性起腿攻击,将更具摧毁性。

例如:敌我对峙时,我方右脚前上半步,右拳前伸做攻击之势,以此迷惑对方抬拳防卫,在右上步踏地之瞬间,左脚猛朝右脚跟垫步,凭惯力促进右腿提膝,伸力踹向对方胸部。在对方退避不及的情况下,前胸受到我方前脚侧踢的重击,此时借右脚落步之势,我前手直拳再度打击对方面部。这种一连串的击打,完全来自于前垫步的冲刺惯性作用。突然而迅速地攻击,致使对方无暇反应作出防守策略,第一次攻击被对方退避过,我方以连续前垫步追击,一般情况下,对方是很难拉开与我方的有效击打距离的。

2.作为防御手段的应用

在截拳道的防御体系中有一种非接触式防御,就是躲避对方的攻击。运用这种防御必须配合正确的步法移动,避其锋芒并寻找反击的有利时机。往往向后退一小步就可以化解对方一次有力的攻击,既节省我方体力又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反击位置,由于减少了手臂的防御动作,双手就可以随时发动攻击。

后滑步用于防守:后滑步作为退避性的步法,多用于防守之用。为了在搏击中减少对方的攻击力,可利用格挡、招架动作来实施有效的防守。但有一点必须搞清楚,即“直退易溃,斜撤得宜”的拳诀。对搏中,双方移动脚步时,距离总是在不断地改变,有时你在对方进攻范围外,但是对方突然进攻,这时需要冷静地判断,如果你盲目地躲闪或者后退,对方会用比你更快的速度接近和击打你。反之,你细心观察,等对方第二次进攻,你再远离或者接近对方,便可化险为夷。

例如:敌我对峙时,假如对方以快速的前滑步接近我方,出前手直拳击打我方时,我方在其进步的击打距离上,不后滑步,仰上身即可避过其拳,但这样的防守是不理智的,不配合后滑步来拉开敌我的距离,保持不了上身的中正,很易遭到对方的连续攻击。这很显然,只要对方收左脚,出后手直拳就可击中我方的面部,而且我方根本无法退闪。如果在对方前滑步时我也后滑步,总与对方保持着对峙时的距离,对方出拳必定落空,这样,我方还能很自然地预防对方的腿击。另外,在遇到敌方一个劲地猛冲而上,我方后滑步的速度慢于对方时,切不可一味地后退,只要我方见敌攻来,我后退到二三步时,不能躲过其猛攻,这时后滑步就要改变方向,或左或右,这样一来,不但能避过对方的猛攻,而且还可反击对方的空当;技术到位的情况下,还可用灵活的步法来引逗敌方满场乱跑,以此消耗其体力,使其自解体力而崩溃。

后垫步用于防守:在交手互搏中,如果我方稍有疏忽,受到对方的连续进身攻击,而我方又无法使出格挡招架之术时,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远离对方,使其出招发空,并乘其“旧力已过,而新力未生”之时,发动起有力地反攻。而这时要避过敌方的出招,那只有后垫步才能办得到。因为后垫步与前垫步有一样的性质,就是有冲刺般的惯性力。

例如:敌我双方对峙时,假如对方突然前滑步接近我时,出前手直拳击打我面部,这种情况我只需上体后仰即可避开敌拳,待其收势我方便可反攻。如果对方的前手直拳只是一招“引手”,而随机发出重击的是右侧踢时,我方则无法招架,只有尽快远离对方的攻击范围,以连续的后垫步退身;此时,对方的右侧踢才会落空。但得注意,对方拳腿都落空时,会有再度拥身出拳的可能,所以,我方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身体平衡,做好防守反击的架势,并可以用快速的小后垫步与敌周旋。这就要求在退避时不要过多地与对方拉开距离,只要保持对方的拳腿够不上即可,以便我方反击时能快速调动击打角度。一味地防守躲闪,没有反击的主动性,这种防守叫消极性的防守,是搏斗术的大忌,应时时刻刻保持主动性。

3.作为欺骗敌人手段的应用

快速灵活的步法移动配合其他不规则的动作,常令对手难以捉摸。不断变换攻防节奏可以迷惑对手,打乱对方的攻防节奏,使对手对距离的判断失误,更不易判断出我方攻击的时机。在拳脚动作无法吸引对方时,步法是一种很好的诱敌方法。当你进一小步时,会因缩短彼此距离而给对方造成一种压迫感,迫使对方做出反应,诱使对手出现破绽。李小龙的移动方法是“运用最简单而最基本的战术,移动至恰好可以攻击对方的距离即可。”此种观念,是先迫近对方一步左右再后退,诱使对手后随。此时让对方进一两步来,然后在对方抬脚继续进步的一瞬间,自己突然进步,出其不意地加以攻击。

由此可见,说一个人的武艺高低全在步法运用上,一点也不过分。

步法的训练

截拳道的步法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是前滑步、后滑步和侧步,它们最能体现截拳道的特点。在练习步法时,练习者的双脚站稳,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并能随时快速地向任何方向移动,防御由各个方向袭来的攻击。后脚掌切忌完全平贴地面,而是以前脚掌来着地,双腿微屈,体重平均分配在两腿上。移动时两脚贴地滑行,使移动富有弹性,随时能加快速度,在情况改变时也能随时停止。

在学会步法的基础上,还要练习步法与手法、腿法的配合。因为移动的目的是为寻找进攻或反击的有利位置,以有力的打击战胜对方,如果只是单纯移动就失去了格斗的意义。拳法、脚法完全依赖步法的运用,只有在出拳或出脚之前站位准确并保持身体平衡,出拳和踢击才更有速度和力量。

前面已经说过,步法的作用主要在于控制距离,那么练习步法就要注意距离感的培养。要锻炼自己能随时保持正确距离的感觉,通常可以两个人配合进行控制距离练习。在训练中,要观察对方的前进与后退的特征、习惯,不断变换移动的速度与步法的幅度,根据对方移动的方向、速度、距离调整自己的步法,敌退我进、敌进我退,始终保持适当的距离,最终把对距离的调整形成一种习惯。

倘若没有同伴配合练习,也可以做假想练习。假想对面站立着一个极为灵活的对手,随时在轻盈地移动,你要使自己的步法比虚拟的对手更加灵活。

1.前滑步和后滑步的训练法

(1)在一宽敞的平地上,进行前后往返的滑步,在滑步中始终要保持上身中正,两手可做任意的变化,或攻或守。意识中,总要有与敌对峙的感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临阵的警惕性。

(2)在前滑进数步后,突然停顿做防守,继而后滑步,并用双手做不停地出拳或挥拍的防守动作;前进时突而前拥身做左前手直拳,后退时突而停顿上仰身再拥身前滑步出拳。

(3)进行不同方向的前滑步和后滑步。在前滑步时,突然改变方向朝左,或右前快速滑进追击;然后于后滑步时突然改变后退的方向,进行反复交替的练习。速度时快时慢,要有急刹车般的动作,做到步法轻盈,有快有慢,变换自如。

(4)选择不同地形,在坎坷不平的地面按上述几项进行反复的前后滑步练习。

2.前垫步和后垫步的训练法

(1)选一比较宽阔的场地,进行连续的前垫步和后垫步练习,左右脚前后交替,尽量使身法灵活。开始不必注意上肢的动作,一心用在脚步上。前垫步时,向前冲刺的距离越远越好,主要是将速度练出来。

(2)做前垫步低侧踢或低勾踢,动作越快越好。这种练习是专门为出拳制造战机,继而做两手交替地摆动,类似于出拳动作,这样不但能分散对手的注意力,而且也打乱了对手的作战计划。

(3)地面画上记号,两脚站于记号上练习前垫步和后垫步,要求每次前垫步时前进步子要大,超越出记号的距离,能前垫多远时,就要后垫多远,身体不能东倒西歪。

(4)专门做后垫步练习,步子小而动作快,越快越好,并要使后垫步的方向随时改变,左右脚交替变换位置。身体灵活,两手要保持防守和反击的准备。

3.左右侧步的训练法

(1)在一宽敞的平地上进行侧步练习,根据滑步的方法练习熟练后,即可按另外两种方法练习,并反复进行各种步法的转变练习,左右交替而行。

(2)进行左侧步、右侧步的交替练习,闪后并要配合上步前进,或滑步,或垫步,做一些拳、腿攻击的动作。

(3)反复地进行侧步提膝,或勾踢、勾拳练习。对着树干练习,左右侧闪交替而做,围着树干转,时快时停,时进时退。

(4)地面按一定距离画上记号,进行反复的左、右侧步练习,以此来提高两脚落地时的平稳度、距离感。

另外,跳绳也是步法训练的一个较好的辅助方法。跳绳可以增强平衡感,增强耐力,使脚下更加轻盈、灵活、有弹性。练习跳绳时,要适当减少手腕、手臂摆动的幅度,不断脚步的节奏,可以单脚交换跳,也可以结合前后移动步法跳,最重要的是前脚掌着地,跳起时脚微微离开地面,使绳子刚好通过。当然要验证是否真正掌握了截拳道的步法,还要通过实践去检验。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最佳攻防距离,你的移动一定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决定,这决不是靠想象能体验到的。

截拳道拳法

拳谚虽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说法,但在现实生活中,拳法仍以其灵活多变、实效性强而被广泛应用。截拳道的拳法技术在实战中具有速度快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它能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击中对手。

截拳道的拳法是一种身到、步到、拳到,将一臂之力、全身之力、自身重量和前冲时速度所形成的动能,瞬时间通过拳面作用于物体的一种发力方法。在截拳道中,用拳讲究简单实用,大部分的拳招往往用于试探、虚掩、反击,配合其他招式的运用。截拳道用拳的要诀在于:准、猛、用劲。拳招要达到有劲,手臂的坚硬还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动作姿势正确,用劲得法和适时发力,才能收到得心应手的效果。任何拳招必须有正确的握拳,才有可能有较大的击打力。拳不宜长时鼓劲,拳未动,应虚握之,拳发出,臂贯劲。即打击的瞬间,才握紧,全身劲力集中于拳面,劲力在接触点爆发。出拳时,应拳紧肩松。拳紧握则劲聚,肩松则灵活。动作协调,拳劲是全身之力通过步法的支持由腰、肩、手臂而集中于拳面焦点。步法与身体动作必须与此拳招协调配合才理想。拳招应以最快速度冲向目标,而不是发至劲尽或目标处停止,“出手不见手,拳打人不知”,出拳的速度快慢直接影响拳的击打力量。攻守兼备,用拳进攻时,必须保持本身的防卫能力,一手出击时另一手护卫,应成习惯。挥拳迎敌时,要注意招数的组合连击与身体要害的防卫。

基本拳法是学习截拳道的根本,必须把每一个动作做到规范化。只有学好基本拳法,才能为当一名合格的拳击手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练就一手好拳,勤练是唯一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