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蒙古帝国
2330300000039

第39章 伊斯兰世界 (1)

1.宗教奇迹

美国历史学家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写道:“如果说拜占庭历史起始年代无法弄清,终止年代却可以确定在1453年,那么与此相反,伊斯兰文明历史有一个清楚的起点,公元7世纪时穆罕默德开始传教为其开端,却没有一个终点,因为伊斯兰教在现代世界中仍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拉尔夫的这种表述方式,很能让人感觉到历史的奇妙之处。或许我们更应该注意其言下之意:任何建立在“硬实力”之上的霸业都会消亡,但伟大的宗教或文明的影响则可能永存。当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伊斯兰教曾经几度被逼至绝境,就更能理解这股“在现代世界中仍是举足轻重的力量”。

19世纪法国宗教学家厄尼斯特·雷南在一篇论文中如此描述伊斯兰教的诞生过程。他说,与其他我们所了解的宗教不同,伊斯兰教不是孕育于神秘之中,而是在历史的全面光照下诞生,“它的根是在表面上的,它的创教者的生平,就像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那样,为我们熟稔。”

厄尼斯特·雷南生于一个渔夫家庭,从小接受的是基督教的教育,他的启蒙老

师是一位牧师。但他同时对自然科学也很感兴趣。或许正因为崇尚理性的精神,这位把他人生的大部分投入到基督教研究,并写出了《耶稣生平》、《基督教起源》、《以色列史》等经典著作的学者,对伊斯兰教并无很深的偏见。

伊斯兰教的诞生与发展确实是一个奇迹。剑桥大学伊斯兰史学家帕特里夏·克劳恩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公元600年的时候,可以肯定地说,阿拉伯牧民以一种新宗教的名义征服中东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以至于没有人会以为这种事情真的会发生。总的来说,伊斯兰出现于世界是一种非预期的发展。

正如克劳恩教授在这篇文章中所说,伊斯兰教已经存在近14个世纪,但直到现在为止,学界仍在争论伊斯兰教出现的原因。不过,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的不一致,并不影响相关史实的可信性。

伊斯兰教发祥于阿拉伯半岛。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半岛的面积约322万平方公里,它位于亚洲西南部,界于亚洲和非洲大陆之间。它的北面是叙利亚沙漠,东面是波斯湾,南面是印度洋,西面是红海,西北面是地中海。除了由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区组成的所谓的“肥沃的新月地带”,以及西南面降水较为丰沛的小块地区外,其他地区大多是缺水的大草原与沙漠。

阿拉伯半岛在地理上的独特性,决定了阿拉伯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少阿拉伯人利用地理上的优势从事航海业,或从事远洋贸易事业,或在陆地上沟通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同时也有不少阿拉伯人喜欢另一种同样自由而充满刺激的生活方式——游牧。这些阿拉伯人常年在草原与沙漠之间游弋。

美国历史学家伯纳德·刘易斯在《历史中的阿拉伯人》一书中写道:“这些大致

上过着畜牧与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依赖牲口与掠夺绿洲居民以及从事农耕的临近地区为生。”[1]本书开篇即介绍过的贝都因人就生活在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埃及和伊拉克人的口语上,阿拉伯人指的就是贝都因人。

对于7世纪的阿拉伯居民而言,生命的内容与以往千百年一样,无休止地从草原跋涉到沙漠中的绿洲,再从绿洲回到草原。这里确实不像是一个能够产生伟大的宗教、文化和政治运动的地方。但是,因为穆罕默德的出现,这种“非常渺茫”的可能性,在7世纪初的时候,竟然变成了现实。

公元570年左右,穆罕默德生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他的父亲在他出生之前即去世,他的母亲在他5岁的时候病故。

在他出生的那个时代,中东地区被两大帝国分割。一个是波斯的萨珊帝国,另一个是拜占庭帝国。[2]其中,拜占庭帝国是纯基督教的帝国,而萨珊帝国则信奉多种宗教,包括基督教、摩尼教、佛教、犹太教,多数波斯人信奉索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在萨珊帝国的西边部分,即今天的伊拉克地区,犹太教和基督教占据着优势。

据剑桥大学伊斯兰史学家克劳恩考证,在4世纪到6世纪之间,基督教是西亚发展最快的宗教。萨珊帝国的基督徒一直希望他们的国王能皈依基督教,就像罗马帝国康斯坦丁大帝的选择一样。这也是西方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希望。但是,这个似乎合情合理的设想“被阿拉伯人给摧毁了”。

在度过平淡无奇的40年光阴后,穆罕默德开始展示他的宗教天赋。公元610年,他宣称自己听到了来自上天的声音,这个声音告诉他,除了真主安拉之外别无神祗。这句话成为伊斯兰教的根本信条。之后,穆罕默德逐渐完善了他的宗教内

[1]Bernard Lewis,The Arabs in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6th edition,May 23,2002.

[2]萨珊帝国(226—651年),古代波斯的最后一个王朝,也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因其创建者阿尔达希尔的祖父萨珊而得名。

容,并以“先知”的名义开始传播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早期宣教的对象,主要是他的朋友和亲属,然后才逐渐扩大传播范围。其核心教义包括:真主是惟一的神祗,反对偶像崇拜(基于一神论),提倡公正的义务和赈济穷人。因此,他的教义并不受麦加贵族欢迎,因为他们害怕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所以,他的信徒一开始主要是中下阶层。

正如前文所交代的,在4世纪至6世纪时,阿拉伯半岛多种宗教并行。这一方面意味着,当时的政权颇为推崇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这是伊斯兰教得以存在和传播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伊斯兰教会面临其他宗教势力的排挤。这也是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一开始就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

为了打破这种艰难的局面、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离开麦加,前往北面的雅斯里普。这个地方后来更名为麦地那,即著名的“先知之城”。622年,被确定为穆斯林历法的起点,因为伊斯兰教的命运在这一年改写。

牛津大学伊斯兰史学家佩内洛普·约翰斯托恩在研究《古兰经》时发现,在穆罕默德生命中的最后十年(622—632年),《古兰经》已经与以前截然不同。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古兰经》的内容、表达方式和语气等方面都有变化。经文中包括继承权、斋戒、施救济及救济品的分配、婚姻、女性地位等立法条文,反映了穆斯林与基督徒和犹太人之间的宗教争端,同时也为军事行动提出了指导意见。

显然,穆罕默德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宗教改革,使其教义可以适应当地复杂的民族构成和社会关系。换句话说,通过在麦地那的宗教改革,《古兰经》具有了更多的实用性,因而也具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

穆罕默德逐渐获得多数麦地那人的拥护,这些人就是所谓的“辅士”,而从麦加跟随他到麦地那的信徒则是“迁士”。穆罕默德还在这一时期起草了著名的《麦地那宪章》,[1]开始有意识地将信徒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宗教和政治两重性,并且具有排他性质的社团,即“乌玛”——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的胚胎。8年之后,也就是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他们几乎兵不血刃就攻占了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