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攀岩
23303100000003

第3章 攀岩运动概述(3)

4.经济功能

在商品经济社会,体育作为第三产业,以劳务的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但是,不能把体育看成是一种纯消费性的事业,应注意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追求体育的经济效益。 目前,攀岩运动在专业装备、器材和服装领域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体系,有人工岩壁建造和自然岩壁开发的专业公司,有专门经营攀岩活动的岩壁场馆和俱乐部,有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商业性攀岩赛事。攀岩已不仅仅是“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而是其本身就作为体育大家庭的一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其他特殊功能

攀岩运动具有探险运动、极限运动的特性,使得它在军事、科学探险、救援与逃生等领域中还具有特殊功能。例如,在军事领域中,利用攀登技术和单绳上升、下降技术在山地野战和城市巷战中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在科学探险中,利用攀登技术考察洞穴、山峰和极地;在救援与逃生中,攀登技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火灾、山区地震、景区游客坠崖等情况。

攀岩运动的分类与难度等级

攀岩运动的分类

攀岩运动在欧洲萌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代攀岩者、专业技术装备生产商和人工岩壁生产商等攀岩各界精英的共同努力,攀岩运动已发展成场地类型丰富、攀登方式多样、竞技项目齐全、大众广泛参与的体育运动。攀岩运动的表现方式丰富多样,其分类无法从某个单一的角度来划分,下面分别从场地类型、攀登方式和比赛项目等角度进行逐类介绍。

1.按场地类型分类

(1)自然岩壁攀登

自然岩壁攀登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岩壁上攀登,一般需要前期清理和开发攀登线路。

主要优点:能充分融入自然,不断发现新线路,有机会攀登多段线路,过程更具挑战性。

主要缺点:危险性较大,受气候影响较大,攀登地点一般远离市区。

(2)人工岩壁攀登

人工岩壁攀登是指在人工设计、建造的岩壁上攀登,其场地主要包括室内攀岩馆和室外攀岩场。

主要优点:安全性高,受气候影响小,交通便利,过程更具观赏性。

主要缺点:岩壁造型相对固定,攀登线路创新有限,室内空气较差。

2.按攀登方式分类

(1)自由攀登

自由攀登是指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力量而完全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攀登。这种形式的攀登在我国占主要地位,主要考验攀登者在难度、速度和攀石等方面的综合攀爬能力。自由攀登又可分为运动攀登和传统攀登。

运动攀登:即在已经设置好安全保护点(站)的线路上攀登。这种攀登非常安全,易于开展,主要用于竞技比赛、运动员训练和初学者体验等。

传统攀登:即在预先没有设置任何人为保护措施的线路上攀登。领攀者在攀登过程中根据线路特点,凭借其经验,选用合适的装备临时设置保护措施,跟攀者会收取所有设置在线路上的保护装备,从而使整个攀登过程不会留下任何装备,不会破坏任何岩壁表面。所以,传统攀登被认为是绿色攀登。不过,这种攀登危险性较大,需要攀登者具备丰富的器械使用经验和攀登经验。传统攀登由英国攀岩者发明,并且一直深受该国的攀岩者所倡导和喜爱。

(2)器械攀登

器械攀登是指可以借助器械作为攀登工具的攀登。这种攀登形式主要用于大岩壁攀登和自然岩壁线路开发,需要攀登者具备丰富的器械使用经验和攀登经验。

3.按保护方式分类

(1)顶绳攀登

顶绳攀登是指保护点设在线路顶部的攀登,与其对应的是上方保护方式。顶绳攀登要求保护点要非常安全,因为攀登者一直处于保护点下方,要保证在整个攀登过程中不会发生冲坠。顶绳攀登适用于攀登线路角度小于120°的情形。

(2)先锋攀登

先锋攀登是指保护点用膨胀钉和挂片器材预先设置在攀登线路沿线的攀登,而传统攀登则需要临时设置保护点,与其对应的是下方保护方式。攀登者在攀登过程中依次将保护绳扣入保护点(含快挂)上。这种形式攀登者可能会发生冲坠,相对顶绳攀登较为危险,一般适用于大仰角(大于90°)线路的攀登。

随着攀岩运动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明,攀石、深水攀等新型攀登方式不断涌现,海绵垫、充气垫、强力安全网、水池等安全保护设备也随之用于攀岩保护,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按比赛项目分类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攀岩比赛项目有速度赛、难度赛和攀石赛,即速度攀岩(Speed climbing)、难度攀岩(Lead climbing)和攀石

(Bouldering),这三种形式充分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1)速度攀岩

即采用顶绳攀登,上方保护,以速度为主要目标。速度赛是指运动员依次攀登由定线员在赛前专门设定的速度线路,是一项比赛完攀线路速度的比赛。速度越快,成绩越好。

(2)难度攀岩

即采用先锋攀登,下方保护,以完攀具有一定难度的线路为主要目标。难度赛是指运动员依次攀登由定线员在赛前专门设定的难度线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赛攀登高度的比赛。高度越高,成绩越好。

(3)攀石

也被称作抱石,指在没有绳索保护的状态下攀登不超过5米高的岩壁,一般采用海绵垫或充气垫做保护设备。由于没有绳索的影响,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攀登者的极限攀登能力。攀石赛是指运动员依次攀登一系列由定线员在赛前专门设定的短而难的线路,比赛完攀线路数量的比赛。完攀线路的数量越多,成绩越好。

攀岩运动的线路难度等级

1.攀岩线路难度等级体系的定义

攀岩线路难度等级是在充分考虑影响线路攀登难度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对线路难度进行量化的体系。

不同的攀登形式有与其对应的难度等级体系标准,如攀岩、攀冰、冰岩混合都有其自己的难度体系,攀岩运动中难度攀登与攀石的难度体系也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难度衡量体系不同,如法国、美国有自成一体的系统。对攀岩运动来讲,在开展较早的欧美地区已形成了几套系统,如国际标准、法国标准、英国标准、德国标准和美国标准,其中最常用的是法国标准和美国标准。开展较晚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借用开展较早国家建立的标准,如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采用的是法国标准,中国和韩国采用的是美国标准。尽管体系不同,但各体系之间又有相应的对照。

2.美国标准体系

由于我国目前采用的是美国标准体系,这里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攀岩者根据陡峭程度和攀登难度将山地和岩壁划分为六个级别:

1级为平路行走(Level walking)。

2级为野地跋涉(Trekking over terrain)。

3级为几乎不需要保护的较陡山路(Rope seldom used)。

4级为可能需要绳索保护的山路(Rope may be necessary)。

5级为攀岩(Technical rock climbing)。

6级为器械攀登(Direct aid climbing)。

5级之中又细分为5.1、5.2、5.3……从5.10开始,又细分为a、b、c、d四个等级,如5.10a,5.10b,5.10c,5.10d。

在攀岩运动开展初期,受装备性能的影响,难度系数为5.10的线路就被认为是非常难的线路。随着装备的不断更新,特别是能承受冲坠的动力绳的出现和人工岩壁的发明,攀登者的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一般来讲,初学者可以攀登难度系数为5.6的线路;通过较为系统的专业训练,攀岩爱好者可达到5.10以上的水平;而要达到5.13的水平,则必须通过相当专业的系统训练;要达到5.14以上的水平,除了专业的训练,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天赋。

攀登者完成的最难一条线路的难度就代表他的攀登能力,当然这必须说明是首攀(Onsight)还是极限攀(Redpoint),与此对应的就是他的首攀难度和极限攀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