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康奈尔的精神
23307400000004

第4章 熠熠生辉:光辉岁月(3)

这只是ELab辅助学生创业的案例之一,康村里的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康奈尔大学把学生的事业也当作自己的份内事。正如克莱斯所说,如果没有康奈尔大学的帮助,他的梦想或许早就化为一滩泡影。康奈尔大学给他的不仅是成功,还有成功的方法和动力。

1.7 雄厚的科研实力

在全世界的研究型大学中,康奈尔大学一直位居前列,从这里毕业的研究生大多会在美国著名的学术机构继续深造,其中:继续攻读工程类或自然科学PhD的研究生人数位居世界第四,攻读其他学科PhD的研究生人数位居世界第五。

科研一直是康奈尔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工程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更是十分重视。2009年,康奈尔大学在科研上花费了6.71亿美元,对科研的投资在当年排名全美第十六位。

进入21世纪后,康奈尔大学就参与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火星探测器的研究中。康奈尔大学的史蒂夫·思奎尔斯主要负责研究“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的着陆区和收集数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按照这些要求设计相应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的寿命都比设计者的预期长,它们的发现成果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最佳技术成就”。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康奈尔大学空间科学实验室对火星探测器均享有控制权。

在天文学方面,康奈尔大学为了研究天王星环,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建造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并由康奈尔大学使用管理,直到2011年才交给国际斯坦福研究学会、大学空间研究学会和波多黎各都会大学使用。

在工程学方面,康奈尔大学于1952年新设了机动车撞伤研究项目,为了得到最逼真的效果,项目组直接用尸体作为实验道具。项目组发现,改进的车锁、吸能转向轮、衬垫的仪表盘以及座椅安全带都可减少事故引发的伤害。

在信息科学方面,康奈尔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与IBM公司合作开发计算机系统。1984年,美国国家基金会建立了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其中一个就在康奈尔大学,它配备了IBM可扩展并行超级电脑,专门为美国提供高效的数据研究服务。到20世纪90年代时,康奈尔大学开发出了调度软件,并配置了戴尔生产的第一批超级电脑,率先采用了云计算机服务系统。现在,这个计算机中心已经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XSEDE超级电脑项目的合作伙伴,为XSEDE的系统可靠性测试提供服务,并使用康奈尔虚拟工作平台提供在线培训等。

迄今,康奈尔大学的科研设施已经十分健全,由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管理的纽约州农业试验站位于纽约州日内瓦,其设施包括0.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的20幢主要建筑物,以及2.8平方千米的实验农地,该试验站还包括葡萄园实验室、赫逊谷实验室以及长岛园艺研究实验室3个分站。另外,浅滩海洋实验室是一个专为本科生教育和研究而设的季节性海洋野外实验站,与新罕布什尔大学合办,位于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海岸对开、一个面积为0.4平方千米的岛上。

康奈尔大学在纽约州桥港的沙克尔顿、多米尼加共和国和秘鲁均设有生物野外实验站。在纽约州汤金斯县及舒维勒县设有阿诺森林自然资源教育及研究中心,位于纽约州夏福的是康奈尔的动物科学教育及研究中心,位于纽约州东港的则是康奈尔大学的鸭类研究实验室。

康奈尔大学已经在自然科学中探究了近1个世纪,在人文社科方面也颇有建树。在2003年的1544名教员中,有5位诺贝尔奖得主、一位克拉福德奖得主、两位图灵奖得主、一位世界粮食奖得主、4位国家科学奖得主、23位国家科学基金会奖金得主、一位世界粮食奖得主……科学奖项不胜枚举,再次充分证实康奈尔大学在科研方面的雄厚实力。

1.8 社会实践与跨国型研究大学

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曾把康奈尔大学称为“美国的第一所大学”,因为它与传统的美国大学不同,它的创始人都有着激进的信仰,他们认为这所新式大学应该为各个种族、各种宗教和有着不同国籍的年轻男女提供各个学科的教育,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埃兹拉·康奈尔的话来说,其宗旨是“创办一所任何人在学习任何内容时都可以获得指导的大学”。

尽管创始人们决定将康奈尔大学建在埃兹拉·康奈尔的农场上,高踞于纽约州北部美丽的芬格湖区的山坡之上,但这并没有让康奈尔大学与世隔绝;相反,它与国家和社会联系密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康奈尔大学深信,人类所面临的所有挑战都不能局限于一个国家之内,无论是艾滋病毒还是计算机病毒,无论是数据污染还是水污染,无论是转基因木瓜还是液化天然气供应,世界各地的人们其实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康奈尔大学虽然地处美国,但从来没有受到过地域的限制。它不只是美国的康奈尔,也是全世界的康奈尔。

可以说,康奈尔大学是跨国机构的杰出典范。学校的第一任校长A.D.怀特是一位在国外生活和学习过的世界主义者,早期的优秀教师大多也是国际主义者。早在1925年,康奈尔大学就派遣教师到南京帮助中国建立一个植物育种项目。

康奈尔大学的跨国化特质首先表现在学生的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用跨国的视角去看待人类的生存问题。这种普世视野需要的不止是公正地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还需要和各地的人们共同努力,全面地理解世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跨国视角,康奈尔大学一直致力于将校园建设成为多元化的社区,敦促学生积极投身到社区的综合生活中。

在教学设施建设方面,康奈尔大学是唯一一所在美国本土之外设立医学院的大学,并致力于与全球同行进行密切合作。同时,康奈尔大学在纳米技术、水稻培育、文学理论、建筑、兽医学、计算机科学、东亚语言、酒店管理等极为广阔的领域享有崇高声誉,这充分实现了埃兹拉·康奈尔的梦想。仅仅建立多元化社区是不够的,将大学建设成为跨国教育机构的计划也不只是理论上的兴趣,有很多重大问题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国家能够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不受外界任何行动影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康奈尔大学来说,一切问题从本质上讲,都需要通过协调和合作的方式才能解决。

受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美关系的影响,美国精通汉语言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人才越来越少。在意识到汉语重要性后,康奈尔大学与中国开始了联系与合作。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开设了一个新的本科专业——中国与亚太研究,随后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高等学府展开互动,建立多个交流项目。

2003年,康奈尔大学参与“裂痕弥合计划”中,与约旦、以色列达成共识,推动两国关系从“冷和平”走向“暖和平”:约旦和以色列各出75英亩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将建立起一个被称为“生命图书馆”的研究中心。来自约旦和以色列的研究生可以进入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接受生命科学方面的高级培训,结束后他们将回到研究中心工作。

近1个世纪以来,康奈尔大学把自己看作全球研究网络的节点,而且这个节点的沟通方式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让康奈尔大学意识到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中,康奈尔大学通过与各国公共部门的密切合作,在展现自己专业实力的同时,也展现了自身的包容性和跨国性。可以说,康奈尔大学是研究型大学中别具一格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