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23308000000026

第26章 后果与惩罚,哪一个重要

阿丹顿时蔫了下来,一边开始卖力地涂擦墙壁,一边无可奈何地自言自语道:

“小子,看来涂起来容易,擦起来难啊!”

让孩子自食其果是教会孩子责任的最佳方式。

人生如梦,恍惚半生,很多人和物都如同过眼烟云,随风飘去。然而,有些幼时的事情给你留下的印象之深,你却一辈子想忘都忘不了。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在《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里写道:

有一个孩子每天拾步前行

她最初看见的东西

她就变成了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她的一部分

中国古人讲的“教人婴孩”就是这个道理,研究表明,孩子品格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八岁前。

好的,扯远了。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一部儿时卡通片叫《淘气阿丹》,它是由已故伟大的动画作家和儿童心理学家汉克·科川编剧而成,我想给大家分享以下场景。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淘气阿丹画意大发,开始泼墨挥毫,在家里的墙壁上用彩笔涂鸦。这时候,妈妈走了进来。

妈妈:“妈妈已经对你说过多少遍,不要在墙壁上涂鸦了?去去去,蹲在墙角好好反思你干的坏事。”

阿丹:“噢,妈妈,那太老套了!”

妈妈:“好吧,那我应该怎么惩罚你,要不一个星期不看电视吧!”

阿丹:“没用的,妈妈,那从来都不奏效。”

妈妈:“那我来揍你一顿屁股怎么样?”

阿丹:“我已是大孩子了,对打屁股我一点都不在乎!”

妈妈:“有了,我刚刚买了一些东西,我这就去拿给你。”

母亲说着离开了房间,一分钟后拿回了一大桶水和一块海绵。

妈妈:“现在,请把所有涂鸦都擦掉,而且不要把水溅得到处都是。”

刚才还铿锵其词的阿丹顿时蔫了下来,一边开始卖力地涂擦墙壁,一边无可奈何地自言自语道:“小子,看来涂起来容易,擦起来难啊!”

且把影片的幽默成分撇开不说,阿丹的妈妈在不经意间使用了这个被称为一流育儿方法的管教工具:逻辑后果。

那么,逻辑后果和一般惩罚有何不同呢?惩罚是粗暴随意的,而逻辑后果是和行为紧密相连的。一言以蔽之,逻辑后果就是让孩子自食其果。

再次回到这段情节,说到底,在角落里罚站或一周不看电视和孩子的涂鸦行为有何关联呢?但一旦当我们把后果逻辑地与不当行为挂钩,孩子不仅对我们的管教心服口服(因为公平),而且还会学到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后果负责。

学以致用 使用逻辑后果,让孩子“自食其果”

现在开始,让我们从传统的惩罚误区里走出来,开始运用逻辑后果。

虽然看似简单,但逻辑后果的使用需要我们不断演练,熟能生巧。以下是运用“逻辑后果”的四个关键点:

给孩子一个选择:“阿丹,要么以后在纸上涂画,要么我就把蜡笔没收一星期。”

选择性逻辑后果往往比一般逻辑后果更加有效,因为它在达到父母管教孩子目标的同时,还把选择的决定权交到孩子手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孩子追求“重要性”的动机(如果你忘了,可以重温一下第二招:不当行为背后的动机)。

语调平和却坚定(切忌发火或者大吵)。

确认你愿意并且有能力实行逻辑后果。

言行一致。你的孩子可能已经习惯于从他的不当行为中获得回报。因此,要期待孩子会来观察你是否真的说话算数。这就意味着,有的逻辑后果可能要重复使用才能最终奏效,改掉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