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23309400000013

第13章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8大技巧(3)

教师分析课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丰富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这种途径就是以自己为对象、核心,积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及感受。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曾说:“谁想当作家,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要特别重视这一点。

告诉孩子,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比如,周日上午,“我”跑到公园,足足放了两个小时的风筝,欢乐无比;周五下午,看了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很有感触;周一晚上因贪看动画片,耽误了预习功课,只得第二天早上起来赶,弄得十分难堪……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都可以成为作文很好的素材。

实际生活中,很多孩子不注意观察生活,很少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去思考、去积累素材,而父母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也往往对身边的事情视而不见,没有抓住很多鲜活、有趣的教育细节来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积累生活素材。这点要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

当孩子上三年级学习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所以在低年级时就要让孩子有愿意说话、写话的愿望和兴趣,那么高年级学习写作时就事半功倍了。

互·动·论·坛

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爱上写话,为以后写作文做好准备呢?

1大声朗读促进写话

父母要让孩子每天坚持大声读书,让孩子感受各种语言信息,从听的方面刺激孩子的语言积累,为说、写做好准备。父母引导孩子坚持每日诵读简短的儿童诗歌、经典的古诗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孩子自动内化优秀的语言信息。

2多跟孩子沟通交流

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主动说。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写话”的要求,第一条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条是“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那么爱说的孩子,到动笔写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所以在平时生活中,父母可以主动倾听孩子的表达,多听孩子说说。

3鼓励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鼓励孩子怎么想就怎么写,刚起步时,不要在乎字数的多少、内容的长短。允许孩子用拼音加汉字的方式表达,允许孩子用文字加图画的形式表达,这样既生动,又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4游戏中学写话

教育学家纳德·格雷夫斯认为:“对儿童来说,文章是一种富有魔力的密码,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编密码比破密码要容易得多。低年级孩子生性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比如词语接龙游戏,由易到难,两个字的词语接龙是最简单的,三个字有些难,四个字尤其是成语最难。刚刚开始,可以玩最简单的两个字的接龙,要求第二个词的开头是第一个词语的结尾,可以是同一个字,也可以是谐音。还有看词语做动作给第二个人猜等。在游戏过后,和孩子一起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想法、心情,再试着写写。

5多用鼓励的评价性语言

父母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表扬孩子的作品,如表达完整,一颗星,表达清楚,一颗星,书写工整,一颗星,有好词佳句,一颗星。还可以写上总评语,如“你真棒!”“你会用上所听故事中的那个词,真好!”

像郎朗一样学琴——孩子学乐器应该如何入手

家有宝贝一年级

琳琳从上幼儿园开始,妈妈就给她报了钢琴班。为了琳琳能够学有所成,不但耗资买琴,琳琳的妈妈还花费很多时间陪练,每次送琳琳学琴的时候,妈妈都在边上陪着,一直到孩子全部学会为止。

但是,遗憾的是,学着学着,琳琳遇到困难,并且开始逃避学琴,三年级时干脆拒绝再弹钢琴。每次去学琴就像是一场“战争”,琳琳死活都不肯去,妈妈要软磨硬泡很久,琳琳才不情愿地去老师那儿。随着升入高年级,学习任务越来越重,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精力,最终琳琳的妈妈放弃了逼着孩子学琴这件事。

教师分析课

从右脑开发的角度来说,孩子越早开始接触音乐越好,学习音乐就是行走在开启智慧大门的路上。学习乐器对于促进儿童智力全面发展、陶冶性格具有长远的意义。几岁学习乐器为宜?这要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注意集中能力和对乐器的兴趣而定。6岁之前的儿童,视知觉尚未发育完全,对视谱教学感到困难,手指肌肉也无法胜任键盘的细动作。6岁为宜,少数可以在三四岁开始学,年龄稍大些,八九岁也是可以的。

父母既不可以“放任不管”,也不能“急于求成”。当考级成为孩子自己设定的目标,孩子在追求成功的奋斗中体会到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就与快乐,有清楚的进步阶段感,这种情况下参加考级,对学乐器是大有好处的。孩子学习乐器,能否参加考级的最关键因素是: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学乐器的积极性、自然而稳固的技术与乐感发展。

当然,我们培养孩子学习乐器、接触音乐也不能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考级上,那并不是我们引导孩子学习音乐的最重要的因素,音乐学习对孩子自身的学习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学习音乐可以锻炼孩子的毅力。学习乐器需要刻苦,需要毅力,通过乐器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在学习、生活、做事等方面的刻苦精神,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

同时,学习音乐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学习乐器是一种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让孩子在学习乐器的氛围中不断熏陶,可以培养孩子欣赏美的能力和气质,让孩子变得温文尔雅、有气质。

不管怎么说,如果孩子展现了音乐方面的天赋和能力,父母可以尝试着给孩子学习一种乐器,以此来激发孩子热爱音乐的情感。

互·动·论·坛

父母如果想给孩子学习音乐,应该怎么做呢?

1生活处处可学音乐

即使父母五音不全、对音乐一知半解,也能帮助孩子学音乐、爱音乐。做手工、玩拼图,吃晚饭时,音乐可以成为孩子生活的背景,尤其是莫扎特和巴赫的古典音乐。

从单一的乐器声音到交响乐、协奏曲,从民俗歌谣到各国民谣,从听音乐、看电视到走到现场感受音乐,培养孩子一双善于听的耳朵。在入学前,可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情、敏感。在孩子告诉你他对哪种乐器感兴趣之后,就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来教授乐器。

2初学重视技法

刚入门阶段,父母要陪孩子一起学一段时间。父母有亲身体验,在孩子练习期间就会变得宽容与理解,知道孩子完成练习时的难度可以给予指导。初学时,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纠正孩子的手腕的姿势、手指的角度、坐姿等。儿童练琴一般一两个小时,初学者可以两三次练习,每次20分钟。每天练琴时间由短逐渐延长,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在孩子初步适应后,父母就要帮助孩子进入磨合期了。很有可能学习了两三个月,孩子还不能如自己想象中那样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有可能会出现沮丧、失落、急躁等情绪。父母要鼓励孩子,表扬他的优点,在学习识谱等方面想办法降低难度。

3指导重视鼓励

在指导学习乐器的过程中,父母可以以奖励的办法慢慢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弹琴的习惯。如从识谱、手型、手腕放松、键盘下键位置、指法、节奏等方面来评价孩子的自学,并约定,每弹一次在以上方面做得好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积满20颗星星可以兑换一件小礼品(如橡皮、贴画、发卡等)。

当孩子反复练习一首乐曲,或者身体不适,或者学校作业较多等因素出现时,对练习乐器可能会产生厌恶情绪。这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状况,缩短练习乐器的时间或暂停,等情绪好转时,转移到周末补上。可以两三个月组织学习同一种乐器的孩子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增加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

涂鸦小子——孩子喜欢绘画,父母做好指导

家有宝贝一年级

一天,萌萌和妈妈在市少年宫旁的池塘边散步。他们一边走,一边聊天,妈妈问:“你想参加什么兴趣班?”萌萌歪着小脑袋说:“画画班。”妈妈就拉着孩子的手,到报名处给孩子报了个儿童画培训班。自此每周周六上午1个半小时为学习画画的时间。一到上画画班的时候,萌萌就很开心,自己会主动收拾好书包、画板,准备出门。萌萌每次学的时候都很投入,学画的效果也很不错。

升入一年级后,萌萌依然喜欢画画。课间休息的时候,总有七八个趴在桌边不愿离去的小朋友,走近一看,他们正在专注地看萌萌给卡通图案上色呢,大家都被萌萌画的画吸引了。

教师分析课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学的时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学习绘画对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益处。

孩子学习绘画,能增长孩子各方面的知识。一张画一个内容,内容不一样,要求孩子掌握的知识就不一样,就需要孩子仔细去观察,看看和以前画的画有什么区别,这样能让孩子对所画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

孩子学习绘画,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会用自己的手接触到多种不同种类的笔、不同材质的纸等,这就要求孩子在用这些不同的材料的时候,使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说是对手的一种锻炼。

孩子学习画画,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画画是没有重复的,而且也没有固定的格式、规范来约束它,所以画画很自由,绘画的内容永远都是新的,绘画的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有所创新,这就需要经常去尝试,并且要从小养成一种好的思维习惯,不能抄习别人的作品,要有自己的主见在里面,这样才是具有创造性的。

互·动·论·坛

孩子升入一年级后,父母指导孩子绘画还是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

1根据年龄特点,关注孩子绘画作品的童真、童趣

了解孩子个性特点与年龄差异,关注绘画作品的童真、童趣。每个孩子受身心发展、手部肌肉发育水平的影响,在线条、比例、形象、造型、构图等的表现上会有不成熟、不完美,这是正常现象。

父母在看孩子的绘画作品时不要苛求与事物实际究竟有多像、是否符合逻辑。父母更多的是要关注孩子作品中流露的童真、童趣。

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曾经说过:“为了像一个6岁的小孩子那样作画,我学了整整一辈子。”最纯真、最原始的艺术本源就在孩子随心、随性的儿童画中。

2了解孩子的绘画特点,尊重孩子的绘画表现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绘画水平不同,不要硬逼着孩子运用超越他自身发展水平的技法。1岁到3岁为涂鸦期,是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和练习,以简单线条来描绘物体,很难注意到整体又兼顾部分。3岁到5岁为象征期,孩子作画会有意识、有构思,但形状有限。5岁到7、8岁为形象期。这个时期孩子开始用画画再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是儿童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

当孩子完成作品后,父母可以一边欣赏孩子的作品,一边用语言描述孩子的画,并不时问问孩子:“我说得对吗?”“你是这样想的吗?”这时孩子一定会主动告诉父母他画的是什么、每一根线条代表的意思。

3指导孩子用多种方式绘画

父母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孩子绘画,可以不仅仅提供素描纸和蜡笔作画,那样会因纸张大小的限制与形式的单一影响孩子的兴趣。父母还可以提供水彩笔、喷喷笔、丰富多彩的水粉颜料、刷子、窗纱、报纸、树叶、废旧布料等材料,让孩子尝试各种画法,如贴画、拼画、印画等。绘画地点除了书桌,还可以尝试在地板上铺纸作画,卫生间的瓷砖上绘画随时可以擦涂。通过不同的尝试,让孩子充分感知色彩的变化,提高绘画的自信心。

4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美术班

孩子在绘画方面的发展特点各不相同。空间发展视觉型的孩子会比较理性地表达画面,力求客观真实地表现物体与空间的关系;触觉型的孩子表达比较主观、随性,绘画融入自我的感觉,画的物体大小、颜色的运用主要取决于个人情感。

父母应该了解自己孩子性格、特长的特点,针对特点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指导要做到心中有数。还应该了解美术班授课老师的情况,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何、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