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23309400000027

第27章 释放个性, 感受生活的精彩(1)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形成的,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呢?下面的一些策略或许可以给各位父母一些帮助。

好羡慕别人一呼百应的气势——如何看待孩子当班级小干部

家有宝贝一年级

一年级刚开学,有位父母非常难过地对周老师说:“幼儿园老师说我孩子非常优秀的,为什么上小学了老师没有让她当班长呢?”

周老师听了这样的话,一下子也不知道从何谈起。周老师认为:“虽然这位父母的话有些直白,不好回答,但是每个孩子在自己父母眼中都是最优秀的这倒是事实。”

周老师也在心中问自己:“为什么孩子到了一年级后不是班干部呢?”还有一位起初表现优秀、后来退步明显的孩子被撤下了班干部,孩子回家后情绪出现低落,父母也非常沮丧,希望周老师能看到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就继续选他当班干部。

教师分析课

作为老师,可以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幼儿园老师多以表扬孩子为主。因为幼儿园时期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儿童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多数孩子都是容易受到老师表扬的,没有太多纪律的约束。可是到了小学,孩子活泼的个性会表现在课堂上坐不住、爱插嘴。所以,老师选班干部时,一般都会选择行为举止能做所有同学榜样的孩子。

当然,上述是父母和老师对于班级干部的看法,那么在孩子的心中到底是如何看待当选班干部的呢?周老师在自己的班级里开展了一项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对于是否当选班干部是这样想的。

如果被选上班干部,就意味着他很优秀。孩子的自我认识还很模糊,行为的是非标准有赖于外界的评价。父母的迫切希望转化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会有异于同龄人的成熟行为,感觉也为大人争了面子。虽然孩子刚上一年级,对于当班干部的动机存有这样想法的孩子却占了大多数。

认为当选就让自己变好,依赖外界肯定。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一旦当上班干部,那种上进要强的心态能极大地鼓励自己努力争取表现,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俗话说:“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少先队员干部标志在身上一挂,孩子内心的自豪感更是不言而喻的。想通过当小干部来锻炼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大进步的孩子在本次调查中大约占30%,也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以当班干部的形式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胆量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确实,孩子当选班干部后其自我管理能力、约束力、交际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当然,多数父母觉得孩子当选班干部后,孩子会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倾注更多的心思。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当干部有利于孩子成长,特殊情况下,也有加重了孩子负担、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面。这常常是孩子担任了不适合他的干部造成的。比如,一点体育特长都没有的学生做了体育委员,当然自己受压抑,体育运动对动作协调能力、手眼配合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胆小内向的孩子当班长,不擅长和同学打交道,反而会加重他的心理负担,不但做不好班级工作,还会耽误学习。

互·动·论·坛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除了当小干部,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锻炼孩子的能力的一些方法,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1发掘孩子自身的特长

有的孩子擅长舞蹈,舞感很好,又能刻苦训练,多次演出,收获自信。有些孩子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擅长表演、朗诵,发言让他们获得肯定。还有的孩子内向、沉着、不轻易发脾气,喜欢冷静思考,逻辑运算能力强,作业正确率高。找到孩子的优点发扬光大,才能收获真正的自信。

2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

孩子在集体中合群会生活得更快乐。有同伴的交流、游戏很开心,还可以一起参与班级举办的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热爱劳动的孩子,在班级随手捡垃圾,认真做值日,这些主动为班级服务的学生是大家的榜样,同样这样的细节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孩子更加自律,也更能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是金子终会发光。”孩子的作业正确率高、上课听课习惯好、积极举手发言,这样优异的表现必然会让老师刮目相看。让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认真付出,赢得老师的赏识、同学的钦佩,这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事。

孩子当不当小干部真的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一年级的集体生活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舞台,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做个小报童——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

家有宝贝一年级

周老师教过的孩子中,有一个叫倩倩的孩子成长特别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倩倩的学习成绩慢慢变好,也变得更加自觉努力。看着越来越懂事的倩倩,周老师忍不住问她的变化从哪里来的。倩倩有些说不清楚。于是周老师换个问法,问她周末一般怎么度过时,孩子倒也诚实,直言不讳地说道:“周末只要有空,爸爸妈妈一般会带我义卖报纸、到博物馆去做义务讲解员,或者去做环保志愿者,这些活动虽然有些辛苦,但是我觉得很有意义,也非常好玩。”

当倩倩说起自己和妈妈从家里搬出一箱箱矿泉水和方便面时,她的眼眶红了。这些送到福利院的食物是她平时不稀罕吃的,可是当那里的孩子拿到时竟然分外欣喜。孩子看到这样的画面觉得更感恩生活。

教师分析课

亲子活动本质上就是亲子之间的一种互动和陪伴,现在城市家庭的父母越来越多地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这其中就包括公益活动。孩子在活动中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父母为什么喜欢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呢?

让孩子在真实环境中锻炼交往能力。多数父母认为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和不同的成人、小孩打交道,以此来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培养与锻炼孩子的胆量。上文提到的倩倩,因为是某报社的小记者,经常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参加报社的义卖报纸活动,通过一次次的卖报活动,倩倩的性格开朗了许多。经受过义务卖报时屡屡碰壁,现在的她已经能够主动地去和陌生人沟通来卖掉手中的报纸。这样的改变能够帮助她很好地处理和同桌的关系,她变得善于沟通,言辞也比较温柔。

让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生活。让孩子知道很多人并没有像他们那样生活在呵护中,奉献爱心给需要关爱的人,让孩子学会爱人而不是时刻被爱。倩倩的母亲周末经常带孩子去福利院做义工,每次都带上食物和纯净水,和女儿一起分发给福利院的孩子。倩倩在谈到这些事情时眼里噙着泪水,因为福利院孩子的生活状况与心灵需要我们去温暖。倩倩在一次次深刻地与福利院孩子的游戏与交谈中,心灵受到震撼,心智渐渐成熟,更加热爱生活,刻苦学习。

通过亲子拓展活动帮助父母提高对孩子的认识,也让孩子在活动中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让孩子在团队活动中形成团队意识,慢慢学会融入集体,提高环境适应能力。通过参与团队活动发展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互助、协作、分享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一些竞技活动项目,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竞争与成败得失,引导孩子发展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运动式的体验活动提高孩子的身体运动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在活动过程中,父母则更多地扮演着陪同的伙伴与导师角色,帮助孩子或与孩子一起完成活动项目。

互·动·论·坛

假如,您也有心想要在闲暇的周末带着孩子参加一些活动,这里介绍几种亲子公益活动供您参考。

1义务植树,保护我们的环境

在活动过程中,您可以给孩子拍照留下纪念,更可以让孩子回班级做宣传,让大家保护我们的环境。小树在成长过程中的观察、养护,更是对孩子进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生命教育,让孩子在自然中获得更真切的知识。

2义务卖报纸,学会沟通、交流

卖报纸的过程可能会受到很多的冷眼,但也会遇见很多让人温暖的事情。也许屡屡在陌生人面前碰壁,但一旦有成功的经验就会令人欢喜雀跃。让孩子自己试一试,大人可以在旁默默观察守护。

3在孤儿院、养老院等场所献爱心、做志愿者

可以去孤儿院、养老院做服务,照顾那里的孩子或老人。和孤独症儿童交流,了解孤儿院孩子的日常生活状况。帮助孤儿院的残障儿童,或是去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也可以去做志愿者,为大型的活动做宣传服务讲解工作。

4捐助受困地区

平日里报纸上也会刊登哪里有需要捐赠的情况。父母在点滴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和自己一起去为贫困地区捐衣,不仅教育孩子要奉献,更要告诉孩子生活要节约,为日后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孩子作为一个未来的社会人,接触社会,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心态积极、健康地迎接挑战、面对困难。

花生为什么长在土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家有宝贝一年级

周老师班上的聪聪思维能力很棒,从他刚上一年级开始周老师就发现了这个特点。上课时,聪聪回答问题的思路总是很清晰。有一次,聪聪的爸爸来学校咨询点事情,周老师顺便跟他聊了聪聪思维好这个特点,便问道:“您平时在家是怎么引导孩子开动小脑筋、进行逻辑思维的?”

聪聪的爸爸听后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们也没有刻意去做什么,我也是聪聪上了一年级后才发现这孩子思维比较敏捷,想问题脑子转得快。如果说与家庭有一定关系的话,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是电脑工程师,家里有很多电脑的元器件,有时候,我在修理这些元器件的时候,也会让聪聪参与修理,给他讲解一些原理,久而久之,聪聪对修理东西就特别感兴趣。”

教师分析课

好奇心是智慧的嫩芽。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好奇开始的,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孩子的求知欲,对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孩子们好奇地提问“为什么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我是从哪里来的?”“月球上真的有嫦娥吗?”“花生为什么长在土里”,面对孩子的好奇,我们常常是不理不睬或蒙混应对,有时甚至胡乱编一个答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好的一块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揍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这个事例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存在因为无意识而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的情况。

孩子由于对外部世界了解较少,所以就有一种成人所不及的好奇之心,如果将孩子的好奇心适当地加以引导,对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在孩子萌发好奇心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法,孩子就会失去对外部世界了解的欲望,这也将阻碍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互·动·论·坛

生活中,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热爱科学、爱动脑筋,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尝试呢?

1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假如孩子对电动剃须刀或者其他事物发生了兴趣,与其担心他毁坏物件,不如教给他使用的方法,满足孩子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爸爸在修理闹钟的时候,孩子总是喜欢问东问西的,这时不要担心孩子在旁边会把零件弄丢,可以让孩子静静地观看,告诉孩子闹钟的一些特性。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还有可能更好地激发孩子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培养他探索事物的能力。如此做法,既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给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这将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积累生活经验。

2不要以成人的思维约束孩子

由于孩子的认知有限,常常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或者产生很多奇怪的想法。当孩子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会坚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对孩子的好奇心,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忌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3创设环境,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对孩子来说,在他的生活环境中到处蕴涵着丰富的、可供探索的资源。家里的客厅、厨房、阳台,户外的公园、马路,随便哪个小角落都能成为引发孩子好奇心、诱导孩子提出问题的学习场所。平时,要适时地给孩子创造满足好奇心的机会和场景。

4阅读科学家的传记熏陶孩子

一本传记,不仅记载大师的一生,更描绘了他们的个性、思想、习惯。精读科学家传记,就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和科学家类似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培养科学精神。爱因斯坦小时候喜爱一个人默默地做那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比如用薄薄的纸片搭房子,不成功决不罢休。

5和孩子一样保持好奇心

如果父母对周围事物显得十分冷淡,对孩子的好奇心也不以为然,那么孩子的好奇天性就会在无形中受到压制。因此,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才艺小能人——因材施教,发挥特长

家有宝贝一年级

今年,周老师接了一个新班,面对一个个充满个性的孩子,周老师踌躇满志,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希望已经开始生长。

经过了两个月的相处,周老师越发喜爱这些孩子,并且发现孩子的秉性各异。

小满是语文老师批评写字最慢的和数学老师批评上课最走神的孩子,却是美术老师表扬画画最有耐心、画得不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