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每天懂一点高血压防治知识
23312500000021

第21章 用药的细节(1)

在发现患有高血压后,应用药物来进行降压治疗时,不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吃什么降压药就吃什么降压药。降压药物的应用要根据患者自身地情况而定,而不是每位高血压患者都可以服用同一种降压药物来进行降压治疗。

高血压患者在选药用药上,针对自身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有些降血压药物与其它药物同服会产生对身体不利的毒副作用,如高血压患者在服用优降宁降压时,不可以服用含有******这种物质的药物,以及服用优降宁不可以饮用啤酒等。

另外,已经发生高血压合并症的患者在用药时也要慎重的选择,因为有些药物会使已经受损的脏器进一步加重受损程度,岂不是雪上加霜。例如,利血平这种药物是应用很广泛的降压药物,可是老年的高血压患者在服用时就应该慎之又慎。但是有些药物联合起来又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对降血压的疗效大有益处。所以在用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使降压药物在日常的降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服药降压切忌“因小失大”

作为最普及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是深藏于心脑血管中的一颗隐形“炸弹”,随时都可能引发冠心病和脑中风等高危疾病。近年来,大气温差变化日益频繁,加上雾气的长期笼罩使气压日渐降低,这不但刺激血管过于频繁的收缩,还使人体内的血压处于极度失衡的状态,这迫使高血压患者更加注意对心脑血管的保护。

针对与日俱增的高血压病例,专家指出,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破裂和堵塞,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注意正确用药,避免用药中存在的盲区和误区。

首先,服药必须按时按量,随时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爆炸”。同时还要养成合理的作息制度,注意身体的保暖和情绪的稳定。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经常性头痛和头晕,就要立刻测量血压,如果连续数日清晨血压超过120/80mmHg,那么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其次,高血压患者不可私自停药。调查显示,超过30%的患者在高血压症状缓解后就停止用药,因为他们认为长期服药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例如很多人看见药品说明书上阐述的种种副作用以后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惧怕服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降压治疗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长期用药甚至终身服药,因为血压降低并不是治疗的目的,使血压达标才是治疗之本,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才是确保健康的底线,而对于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则要保证130/80mmHg的底线,这样才能避免高血压对心脏、大脑、肾等各个器官的损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发生的概率。

再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区就是:用药太久身体会产生抗药性。细菌和病毒会发生基因突变,因此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缠身耐药菌株。因此很多患者都认为用药时间过长自然会滋生抗药性。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高血压的病因里并没有发现细菌或病毒起作用的情况,抗药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患者大可不必担心。

另外,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目前主治高血压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小,在合理搭配用药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降低副作用发生率甚至控制副作用的发生,如联合用药、调整用药、药后定期检查等。

因此,患者因惧怕副作用而私自停药换药的行为可谓因小失大。

联合用药益处多多

根据早期的观点,高血压的治疗主张单一用药,如果药效不理想,则首先考虑增加药量而不是改变或增加用药的品种。联合国高血压诊治评委会曾经将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等药物作为单独使用的降压药推向全世界的高血压患者。

而如今,最新的学术观点则主张联合用药。医学家的临床研究结论表明,联合用药有利于提高血压控制率、降低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减轻患者对药量的依赖性,甚至能够将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合格率提高到80%,这是单一用药时达标率的一倍。此外,联合用药还能充分发挥不同药物的机理优势,从而提高其协同抗压的概率。

2003年,美国相关领域发表的防治高血压报告指出:为使血压达到140/90mmHg的标准水平,高血压患者应该同时服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用进行治疗。当患者的血压高出标准血压20/10mmHg时,那么其最初的治疗过程中就应该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同年,欧洲专家提出的“高血压治疗方略”中指出:包括利尿剂在内的绝大多数降压药都应该搭配使用,以提高α受体阻滞剂等其他药物的药理作用。

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被公认为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阿司匹林的用法,多家健康研究机构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了讨论。

(1)服用阿司匹林的频率

研究表明,坚持服用阿司匹林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比不服用的

患者分别降低15%和35%。血液中的血小板是与血液凝聚密切相关的成分,而血液凝聚会提高血管堵塞的概率,从而提高心肌梗塞与脑梗塞的发病率。服用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有长期(约10天)的抑制作用,因此,每天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就足够了。

(2)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是否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50岁以上的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而言,十年内男性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高于6%和5.8%,因此,只要没有相关禁忌症且保持血压稳定,有心血管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应该服用阿司匹林。即使是对于小于50岁的患者,当存在其他不利因素时,如吸烟、喝酒、血脂偏高、肥胖等,也应该注意服用阿司匹林。

(3)阿司匹林的剂量

研究表明,每天服用75~150毫克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更佳,如果小于75毫克/天,则治疗效果不明显;大于325毫克/天,则会加重不良反应,降低药效。

(4)如何预防阿司匹林对消化道的损害

一方面,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另一方面,会诱发胃出血等疾病。因此服用阿司匹林时应该参考医生的意见。对于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来说,肠溶片最佳,因为肠溶片只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中才会溶解,从而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杜绝胃出血的发生。

如何正确使用利尿剂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利尿剂不论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都会起到明显的降压效果,此外,利尿剂价格低,剂量小且效用大,特别适合老年患者和肥胖病患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治疗协会都向高血压患者推荐利尿剂。

然而,从以往的病例来看,曾有少数患者在使用利尿剂的过程中出现痛风、血脂增高、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对此,专家指出,服用利尿剂时应该遵循以下5个原则:

(1)腹泻时忌服用

此原则适用于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腹泻时,人体内血液会加剧浓缩,血液粘度也会提高,而利尿剂本身会使血液浓缩,因此,在腹泻时服用利尿剂会大幅度增加血液粘度,从而导致血栓甚至心肌梗死。

(2)睡前不宜服用

一方面,人在入睡时血液流动缓慢,血液粘度会有所增高,此时服用利尿剂无疑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利尿剂会使患者睡间小便增多,从而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使其血压增高。

(3)避免与含利尿剂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

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等常见的降压药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利尿剂成分,因此当利尿剂与这些药物共同使用时,很可能会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4)注意补钾

钾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促进心肌功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元素,缺钾会导致腹泻、心律不齐、便秘、恶心等不良症状,因此在服用双氢克尿噻等排钾类利尿剂时要特别注意补钾。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钾药物,也可以通过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鱼、瘦肉、油菜、香蕉等)来补钾。

(5)定期做复查

利尿剂对于血脂、血糖、血尿酸以及性功能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经常服用利尿剂的患者要定期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以防患于未然。

根据血压波动周期服药

人体的血压同生物钟一样具有周期性。每天,人体的血压升降幅度会形成一条单峰或双峰曲线。每天凌晨4点,人体内的血压会开始升高,而早上8点左右会达到上升的高峰,接下来会开始下降,直到凌晨1点,血压会下降至低谷,这样就形成一条单峰曲线。而双峰曲线的血压会在早上8点和下午五点左右分别形成一个上升的高峰。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根据自身血压变化情况服药,如果血压变化呈单峰曲线,则应该每天早上八点左右服一次降压药;如果是双峰曲线,则应该在早八点和晚五点左右各服一次降压药。

通常,人体血压白天会比晚上高出约10mmHg。如果患者发现自己情况相反,即夜间血压高于白天,则应该立即就医,以免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在清晨起床后迅速攀升,在上午8~10点达到顶峰,而晚上血压开始迅速下降,到零点左右达到低谷,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杓型高血压。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清晨必须服用降压药,否则将非常危险。

停药不可自以为是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因此大多数人会尽量避免用药。其实患者大可放心,因为经过国家药品监管局批准上市的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的,在专家推荐的药量范围内,药品的副作用非常微小,大多数即使长期服用也不会对人体构成损害,因此,医学上不主张患者私自停药,以免带来更大的麻烦。

高血压患者通常只会在血压非常高时才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现象,而在平时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现象。因此,有些患者常常认为没有不适症状就说明病情已经好转,从而停止用药。事实上,这种做法百害而无一益,因为高血压对于患者的危害通常是在没有临床症状时悄然发生的,等到症状明显时,往往表明病情已经扩散。因此,患者应该定期检测血压,根据血压值与身体情况向医生进行咨询,切忌擅自停药。

运动对于健康的益处数不胜数,长期坚持从事有氧运动能够有效调节体内血压平衡。因此很多高血压患者会通过运动来降压,从而不再服用降压药。其实,运动降压的效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说,运动对于降压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尤其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来说,必须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药量或停药。

专家指出,只有在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时方可停药:

(1)“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有些人每次到医院检测血压时都会神经紧绷,从而使血压急剧上升,然而一旦回家测量,就会发现血压正常,这类人群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 在确定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免服降压药。

(2)出现并发症以后血压降低的患者。通常会有患者在出现中风、心力衰竭等症状后血压会大幅度下降,这时,患者应该及时参考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3)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情况下使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很多患者患有高血压病以后会加强身体的保养,例如养成科学的生物钟,长期注重饮食和锻炼的科学性,从而使血压恢复正常水平,这类患者可以在得到医生许可的情况下停止用药。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利血平

利血平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压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轻度至中度的早期高血压疗效可靠、稳定。而且还常与其他降压药组成复方,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但是长期服用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诸如会影响性功能,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也要慎用。

由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和胃肠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都逐渐老化,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利血平会损坏中枢神经,出现肌肉震颤现象,类似于帕金森症;而且还会使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腹泻等,因此,老年人患有胃溃疡应禁用。如果长期少量服用也会引起精神抑郁,恍惚不振,对生活丧失信心,严重者甚至企图自杀。

此外,老年人服用利血平还会出现心率变慢的现象,患有心绞痛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如果在服用利血平时还服用洋地黄类药物,还容易突发心跳停止或心律失常,后果非常严重。此外,在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时,发现长期服用利血平的老年女性患者,其乳腺癌的发生率比未服药的同龄妇女高3~4倍。可见,老年人服用利血平的副作用超出了对身体的治疗作用。

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利血平,尤其是有消化道溃疡、忧郁症病史及心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应禁用利血平降压。

降压要避开的3类药物

临床证明,有些药物与降压药共同服用时会阻碍降压药的效果,因此要尽量避免同时服用。这些药物主要为以下三类:

(1)含有激素的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雌二醇、****酮等,这些药物会对水盐代谢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还会影响肾素的分泌,会间接使血压升高。

(2)解热止痛类药物。如布洛芬、炎痛喜康、消炎痛等,因为这些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使血压上升。

(3)抗生素类药物。如灭滴灵、利福平、红霉、卡那霉素等,这些药物虽然不是直接促使血压上升的因素,但是在与干鱼、柑橘、菠萝、红葡萄酒等食物共同服用后会使体内酪胺大量聚集,从而使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