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全知道
23313800000041

第41章 民间神秘文化(1)

民间神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属于民间的神鬼信仰,然而它又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好奇,并且彰显了古人的智慧水平与创造力。另外,民间神秘文化也揭示了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精神状态。从民间神秘文化中,智慧的人们可以轻易看出人类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一、鬼怪

鬼怪就是鬼和妖怪的统称。古人相信人死神不灭,虽然死去的人不能再以阳间“人”的形式存在了,但他们却可以保有自己的魂魄,在阴间生活,甚至在特殊的时刻重返人间。简单地说,鬼就是指亡灵、鬼魂。而妖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神话、传说、童话中所说的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会害人的精灵。

古人的鬼怪信仰由来已久,先秦古籍《山海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其中就充斥着各种鬼怪传说。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专门描述鬼怪的“鬼书”。“鬼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六朝以后开始逐渐盛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以神怪小说的形式广为流传。可以说,中国人的鬼怪信仰就是借着“鬼书”才得以世代相传至今的。“鬼书”中记载着很多相貌各异的鬼怪,不过在民间最具人气的鬼怪还是厉鬼和狐仙两类。

其实,民间所传的厉鬼并不是某一特定的鬼,而是一类鬼的统称。厉鬼就是人们常说的恶鬼,据说厉鬼死前怨气太重因此无法转生,只能在阴阳两界徘徊。人们常说的饿死鬼、吊死鬼、落水鬼、无头鬼、欠债鬼、怨气鬼、梦鬼以及死婴鬼、丧气鬼、夜叉等死前怨气很大的鬼都属此类。据说厉鬼若要转世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找到仇人报仇,另一种就是在阴司路上等着自己的仇人寿终正寝。民间也有人说,如果死前穿着红色的服装,死后就会化身为厉鬼。

狐仙又称狐狸精、大仙,据说其法力高强,还能由狐狸化为人形。一般民间所说的狐仙都是女性,因此人们也将媚惑男人,致其心思迷乱的女人称为狐狸精。

民间流传狐仙长着长长的尾巴,甚至有些狐仙长着九条尾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九尾狐。关于九尾狐的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此时的九尾狐只是一个狐形“食人兽”,还不具有后人所传的特性。后来,九尾狐被人们“收编”到西王母座下,成了代表多子多孙的吉祥物。

狐狸在汉朝以前地位很高,甚至与龙、凤凰、麒麟平起平坐,被视为四大神兽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狐狸才逐渐从神坛高位走下来,“转战”民间。到了魏晋时期,狐狸被人塑造成了能够化身为人的狐仙,自此以后有关狐仙的传说开始广为流传。至唐宋时期,民间还出现了专门祭祀狐仙的狐仙庙。因为狐狸外形可爱,皮毛精致,深受女性喜爱,因此率先供奉狐狸的大多为女性。

不过将狐仙文化推向顶峰的却是清朝人蒲松龄。在此之前,狐仙虽然有过被人供奉的历史,但多数时候都被视为妖媚、不吉的象征。然而在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中,狐仙却被说成了集人间美德于一身的仙物,甚至比偶尔贪婪狡诈的人类更显真诚。事实上,无论是褒是贬,狐仙在我国民间鬼怪排行榜上的地位都是无法撼动的。

古人对鬼怪的信仰来源于远古的自然崇拜,是一种知识匮乏的表现,不仅在我国存在,在其他国家也有流传,然而中国古人的鬼怪信仰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颇具风味的“中国特色”。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周公解梦》里就有关于鬼怪的记载。有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就是现实的镜子,梦中出现的情形都是生活的缩影。作为一部广为流传的解梦古书,居然也有关于鬼怪的解释,由此可见鬼怪对古人思想、生活的影响甚深。

二、牛头马面

牛头马面是民间传说中侍奉阎王的两个鬼卒,由于一个长着牛一样的头,一个长着马一样的脸,因此并称为牛头马面。在民间传说中,牛头马面是非常人性化的。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喜欢占小便宜,偶尔也会做出一些不合阴间律法的事情,但他们绝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在遇到命运悲苦之人时,也会极富同情心地流下几滴眼泪,因此虽然身为鬼差,但他们在民间的口碑却并不算坏。

牛头马面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其原型却不是来自中国本土,而是和阎王一样出自佛教,后来逐渐被道教吸收,成了最具亲和力的鬼差。据佛经记载,牛头又被称作阿傍、阿防,据说他生前不孝,死后不能转世投胎只能留在地狱****阎王差遣。而他的搭档马面又称马头罗刹,原是一个恶鬼,后来谋了个“公职”做了鬼差。虽然他们都是来源于佛教经典,然而在佛教中却很少能够找到他们的身影,反而是在中国本土道教里经常可以见到有关他们的叙述,在古人修建的道观中有时也能见到他们。

牛头马面作为最具特色的阴间代表,民间亦附会了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相传牛头马面本名牛斗、马勉,是宋朝某村的两个书生。有一年他们一起进京赴考,临考前的几天里,牛斗天天在客栈中苦读,而马勉则每日拿着礼物外出。牛斗见考试将近马勉还无心读书,十分疑惑,于是他找到马勉说:“马兄,咱们马上就要参加考试了,怎么你一点都不着急,反而每日外出呢?”马勉听了牛斗的话,回答道:“牛兄,你我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有些事我也就不瞒你了。这次进京我带了很多钱财,就是为了给主考官送礼,谋个好前程。我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牛斗虽不认同马勉的话,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任马勉去送礼,自己则留在客栈中继续苦读。

不久后,考试结果公布了,出乎牛斗意料之外的是,自己落榜了,而无德无才的马勉却成了新科状元。见状,牛斗十分气愤,然而气愤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只是让自己陷入无边的绝望之中,最后牛斗竟被活活气死了。然而死后的牛斗无法忘怀过往,他的魂魄跑到魁星阁上,对着魁星像痛骂出声,而魁星像依旧伫立在原地……

牛斗见找魁星不管用,就决定到阎罗殿去找阎王评理。到了阎王殿,牛斗将自己的委屈全盘托出,阎王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决定帮他出一口气。不久后,马勉被鬼差带到了阎王殿上,马勉巧言善变,又擅长拍马屁,竟然将铁面无私的阎王也哄得哈哈大笑。结果自不用说,马勉被无罪释放了,反倒是牛斗遭到了阎王的责骂。

牛斗想到自己的此番经历,气愤难平,一状告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听了牛斗的叙述,震怒不已,即刻派人将阎王召到天庭训斥了一顿,然后玉帝又对阎王说牛斗、马勉二人各有优势,如果让他们和好如初,留在地府中,定能有所作为。阎王听后,立刻向牛斗道歉,并诚心邀请他在地府中担任鬼差。牛斗见阎王都和自己道歉了,也不好再气下去,就答应了阎王的请求。

从此以后,牛斗、马勉就成了阎王手下的两个忠实差役。时间久了,人们嫌牛斗、马勉不便于记忆,就将牛斗传成了牛头,马勉传成了马面。

这个故事无疑是牛头马面随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衍生出来的,故事中的魁星、玉帝都是道教神仙系统中的神,而阎王与牛头马面一样都来自佛教经典。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宽阔胸怀以及古人信仰的世俗化。只要是符合人们思想情感的内容,人们就会不问其源地欣然接受,其内容甚至能够被中国文化吸收改造、发扬光大,这种胸襟确是极为少见的。

关于牛头马面的传说,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个,民间附会的故事还有很多。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是牛头马面被贬的故事。

据说牛头马面最早并不是以长着牛头或马脸的怪兽形象示人的,起初他们也和凡间的普通人一样,长着标准的人脸,后来之所以成了长着牛头和马面的鬼差,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事,被阎王惩罚。

民间传说那件致使牛头马面被贬的事件是由他们爱占小便宜导致的。话说民间有一个十分富有的大财主,他事事顺心,唯独有一件事让他耿耿于怀——虽然自己有十一个老婆,却只有一个儿子。

过两天就是儿子十八岁生日了,大财主为了自己的这根独苗可谓煞费苦心,一掷千金为他布置生日喜宴,只为博其一笑。然而,正当家里人欢天喜地为儿子准备生日喜宴的时候,突然进来了一个算命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