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23313900000038

第38章 古人生活剪影·器皿用具杂谈(6)

即文武百官所穿的朝服、公服统称为袍服。袍服用颜色或所绣图案来区别官位品级。袍服为汉朝首创,东汉永平二年,朝廷将袍服定位朝服,用所佩的印绶来区分官品。唐朝的官员着紫、绯、绿、青的圆领袍服,作为常服。武则天命百官着绣有飞禽走兽图样的袍服,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后来的补服便起源于此。宋朝时,官员所穿袍子的袖子肥大,并对饰襕、佩绶、围鞓等有明确的规定。元朝时,官员的袍服多以罗为面料,并用大小花纹来区别官品等级。明朝时,朝廷对补服制度有了明确的规定。清朝官员的常服袍在款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四开衩,区别官品级别的是帷帽上的顶珠花翎、外褂上的方圆补子等。

民袍

顾名思义,民袍是普通平民穿的袍服。自周朝至汉朝,贫民所穿袍服的衣料较为粗糙。唐朝以后,生产力发展较快,加上民族服饰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元朝蒙古族服饰和清代满族服饰的影响,民袍发生了多种变化,如民袍有右衽和左衽,有过交领和圆领、大袖和小袖及半袖等多种变化。后来的旗袍和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就是由古代的民袍发展而来。

布衣之交是什么样的交情

布衣是指用麻布或葛布制成的衣服。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麻、葛和丝织品是主要的制衣材料。但一般贵族穿丝织品,普通百姓则穿葛或麻做成的衣服。西汉的桓宽在《盐铁论》中提到,古代的平民百姓只有到了八九十岁时才能穿上丝织品做的衣服,在这之前穿的都是布衣,因此,人们便用“布衣”或者“庶人”指代普通的百姓。读书人没有入世之前也被称为“布衣”。因此,布衣之交指的就是平民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另外也包括显贵与平民之间的友谊。《战国策·齐策三》中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古代把内衣叫什么

内衣在中国的历史出现较早,最早可追溯到秦朝。《礼记·檀弓下》载:“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彻(撤)之。”此处的“亵衣”指的就是内衣。“亵”的意思为轻浮、不庄重。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内衣的态度是回避和隐晦的。

汉朝时,人们将内衣称为“抱腹”和“心衣”。这两种内衣都是背部袒露,没有后片,所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材质主要是平织绢。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将内衣称为“两当”,顾名思义,其有前后两片,同时挡胸挡背。这种内衣的材质是内有衬绵的织锦,色彩也较为丰富。

唐朝时出现了一种没有带的内衣,叫做“诃子”,面料为一种名贵的织物,挺括而有弹性,穿时需在胸下系两根带子。

宋朝的女子开始有了束胸的习惯。当时的内衣从胸部一直覆盖到肚腹,用纽扣或者带子系结,人们将其称为“抹肚”。

元朝的内衣叫做“合欢襟”,此种内衣是从后向前系束,在胸前用一排纽扣或绳带系束,面料多用织锦,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朝的内衣叫做“阑裙”,其外形类似于背心,开襟,每襟缀各有三条襟带,此外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也有系带,可对腰部起到调节的作用。

清朝的内衣称为“兜肚”,多为菱形。后来,兜肚演变成了小马甲,对襟,襟上有纽扣,形制窄小,面料主要是棉和丝,穿时可将胸腰裹紧。小马甲吸收了西方服饰的特点,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内衣——文胸。

马甲、马褂与马有什么关系

旧时的马甲和马褂均是为了便于骑马而穿在长袍外面的背心或短褂。

马甲,又名背心、背子,短而无袖,穿在长衫的外边。古时有妇女穿的马甲与衫同等长度,称为长马甲。清朝时,男女都可穿马甲,马甲的长度多到腰际,多缀有花边,分为大襟、一字襟、对襟及琵琶襟等形制。

马褂是穿于袍服之外的短衣,袖子遮肘部,衣长到肚脐。清兵入关时,马褂只限于八旗士兵穿。到了康熙、雍正年间,马褂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士庶皆可穿。当时的马褂有单、夹、纱、皮、棉等多个种类。而在不同年代,马褂的颜色、用料和坠饰也各不相同。乾隆年间就曾经流行毛朝外的珍贵裘皮制作的马褂。但是,这种马褂不是一般人都能穿到的。辛亥革命以后,黑色马褂加蓝色长袍被政府定位礼服,在全国流行。

马褂分为琵琶襟、大襟和对襟三种类型。其中,琵琶襟的马褂右襟短缺,人们称之为缺襟马褂。

这种马褂多为行装,因为这种马褂穿起来行动方便。大襟马褂多用作常服,其四周为异色缘边,开右襟。对襟马褂是大袖,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用,且多为天青色。因其身长袖短,故称为“长袖马褂”,官员们在接待宾客时常穿此种马褂。

黄马褂则是皇帝赏赐的服装。一般有三类人有幸穿这种皇帝赐予的服装:一类是跟随皇帝“巡幸”的侍卫,他们穿的黄马褂叫做“职任褂子”;第二类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的人,他们穿的黄马褂叫做“行围褂子”;第三类就是“武功褂子”,这种马褂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的人穿的。而且,这些穿黄马褂的人还要被记入史册。

古代的斗篷、风衣是用什么做的

古人的斗篷和风衣都是披用的外衣,除了少数虚设两袖的长披风外,多为无袖,二者都是防风御寒用的。风衣是丝织物制作而成的外衣,制作斗篷的材料则较为多样。

斗篷也称为“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据说是由蓑衣演变而来。最初的斗篷是用棕麻编织而成,用来抵御雨雪,叫做“斗袯”。明清时期,斗篷的制作材料主要是丝织物,人们称之为“大衣”,且不单单被用于抵御风雪,还作装饰之用。当时的大衣是一种御寒的服饰,分为长式和短式、高领和低领。因此,在冬季里,人们都披裹斗篷,以抵御风寒。但是有个规定,在行礼时不能穿戴斗篷,否则被视为不敬。后来,斗篷变得更加普遍,斗篷的制作也更精巧。当时制作的斗篷,一般采用鲜艳的绸缎,并在上面绣上各种花纹,制作讲究的人家还在里面用皮毛制作成衬。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斗篷叫做“鹤氅”,是用鹤毛和其他鸟毛一起捻成绒织成。《世说新语·企羡》中载:“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鹤氅最初是用一块仙鹤羽毛做的披肩。后来,士大夫也穿鹤氅,鹤氅就变成了大袖、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中间用带子相系,没有缘边。

“纨绔子弟”指什么样的人

在古代,纨绔子弟指官僚或地主等有钱有势的人家中,只顾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纨”是古代的一种精细有光的单色丝织物,为一种珍贵的衣料。“白縠之衣,薄纨之里”指的就是这种衣料。汉朝女子多以细绢制成团扇,手持而用,称为“纨扇”。

“绔”是裤子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叫法。宋朝时,妇女多穿开裆裤绔,通“袴”,也名为胫衣、套裤。《释名·释衣服》载:“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春秋时期,人们穿的裤子只有两只裤管,无腰无裆,与现在的套裤类似,穿时是套在胫上,盖住膝盖以下的部分,这种裤子称为“胫衣”。古人穿衣分为衣、裳、绔,裳在绔的外面,三者共同遮盖住人的身体。绔在里面,因此,人们常用质地较差的布料制作而成。但是,在六朝时期,一些世家子弟用白色的绸子做裤子,足见其奢侈的程度,因此人们将其称为“纨绔子弟”。《宋史·鲁宗道传》中有:“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古代如何扎腰带

古时的腰带分为两种,一种是用皮革制成的革带或韦带,用带钩或者带扣系结;另一种是丝帛制作的腰带,称为“大带”,大带的系扎较为讲究。

大带就是祭祀时所穿礼服用的丝帛带,而且大带经常与革带并用。自先秦时期到明朝末年,大带一直用于礼服。大带是从后向前系束,在腰前系结,余下的部分自然下垂,下垂的部分叫做“绅”。在古代礼仪中,要求“绅”的长度为三尺。

在古代,臣子觐见君主,常执笏板,入朝前或退朝之后,臣子就将笏板插在绅带间,并将其称为“搢绅”、“缙绅”。因此,人们将有官职的、做过官的或者儒者都称为“搢绅”。而且,“绅”引申为“束绅之士”,并简称为“绅士”,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阶层。

古人如何称呼鞋

古人的鞋有舄、屦、屣、履、鞋、屐、靴等称呼。

舄,是多层底子的鞋,上层用皮、葛等材质制作而成,下层是防潮装置的木制厚底,内装有木楦,楦中有凹槽,以填充松软之物。这种鞋的上层底冬天时用皮,以利于保暖;夏天用葛,便于透气。古人常在祭祀和朝会时穿这种鞋,下层的木制厚底可防止湿泥。在祭祀升坛时脱下,祭毕降坛再穿上。

屦,在上古时称草鞋,是用麻或葛制成的单底鞋。故“屦”原指单底鞋,后泛指各类鞋子。古人所说的鞋是所有皮制鞋的一种。中古以后,鞋才成了鞋子的总称。

古代穿用最普遍的是屦、履和鞋,因此,这三个词语先后成了鞋类的总称。如在汉朝以前,人们称鞋为屦,汉以后称为履,宋朝以后则称为鞋。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鞋叫做“屐”,这种鞋分为平底和装齿两种。在唐朝以前,屐是旅游时穿的鞋,宋朝以后,屐就成了防雨的雨鞋,在雨雪天做套鞋使用。

靴是连筒之鞋,原是西域少数民族所穿的。这种鞋通常是用皮革制作的,穿时紧束于胫。《释名·释衣服》载:“靴,跨也,两足各以一跨骑也。”相对于中原的舄和履,靴子便于在草地上行走,适合骑射,靴筒高达小腿,可为小腿部保暖,也可减轻与马鞍的摩擦。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将胡服引入中原,这种靴也跟着传入中原。胡服下体穿的是裤子,穿靴子时可将裤腿塞入靴筒内。

古代“足衣”是指什么

古代的“足衣”指的是袜子。古时的袜子也称为“韈”、“韤”、“襪”等。《释名·释衣服》中解释:“韤,末也。在脚末也。”最早的袜子是用皮革制成,其中“韈”是生皮袜,“韤”是熟皮袜,“韈”和“韤”这两种袜子的形制相近,都是高筒,为了穿脱方便,在筒部留有开口,在袜筒上设计有带子,用带子将其束紧,穿时系结在踝部,可保暖,也可代替鞋履直接行走于地。

秦汉时期,袜子的材质改成了柔软的布帛。曹植的《洛神赋》中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西汉以后,袜子多用罗袜、绢袜、锦袜、绫袜、布袜等制作,其形制为高筒,因布帛容易滑落,故用带缚之。东汉以后,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布帛的袜子有了一定的伸缩性,袜筒可服帖于腿部,因此,后来的袜子没有带子。

“房”和“屋”有什么不同

古时的“房”是指宫室****人居住的房间。房位于堂之后、室的两侧,室东边称为东房,室的西边称为西房,又称为右房。东房和西房都与室相通,而东房还有台阶通往后庭。后来,住宅室内的居室都可称为房。

屋的原意是幄。后来,“屋”专指房屋。“屋”字可分为“尸”字和“至”字,尸与房屋有关,而至则表示来到,屋就是来到这居住的意思。

房屋就指上有屋顶,四周有围墙,可御寒保暖,防风避雨,供人们生活居住,储藏物资,而且有固定基础的场所。

“登堂入室”中的“堂”、“室”指建筑物的哪个部分

堂是古代宫室中前面中央的部分,坐南朝北,前面没有门,只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侧的墙壁叫作序,堂内两侧靠近序的地方称为东序和西序。而堂的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堂和西堂,也称为东厢、西厢,东夹、西夹。堂的后部有墙,将堂与室、房隔开,室和房有门与堂相通。古时房屋是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建造的,因此,堂的前面有两个台阶,分别为东阶和西阶。堂不用于卧寝,而是用于举行典礼、接见宾客和日常生活。堂中朝南的座位最为尊贵,故“南面”,即有坐北朝南一说。

室是宫室****人居住的房间。室在堂的后边,与户相通。堂与室之间有窗户。室内的四个角落称为隅,其座次以坐西向东为尊,后依次为坐北向南、坐南向北、坐东向西。

室位于堂之后,入室之前必先经过堂,即登堂,故有“登堂入室”的说法。《论语·先进》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后来,人们用“登堂入室”来比喻学习技能或学问由浅至深,逐渐达到较高水平。

为什么常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贫困

壁是墙壁,古时人们建房子、筑墙用的不是砖,而是筑土城墙,古时称为“版筑”。《孟子·告子下》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据说,殷商时期著名的宰相傅说曾在傅岩地方为人筑墙,后来被武丁访得,并将他举荐为宰相。古代的“版筑”就是用两块木板相夹,两板之间的厚度为墙的厚度,木板的外侧用木柱支撑,内侧填满泥土,然后再用杵筑(捣)紧,之后再拆去木板和木柱,就筑造了一堵墙。

砖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直到秦汉时期,砖还只是用来砌筑墓室和铺地面用的,而非建造房子。后来,人们用砖砌墙造房子,但是砖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普通的平民家庭仍旧用版筑技术建造房子。至今,有些地区仍用这种方法造房子。“家徒四壁”则表示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家庭贫困,一无所有。《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记载:“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古代大门上的“铺首”是做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