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23316400000025

第25章 修身养性,最难莫过于改变自己(2)

演说家看着举手的人群又说:“假如我这样做你们又会怎么样呢?”说完他便把钞票扔到了地上,然后又在上面踏了一脚。而后他捡起踩得有些脏的钞票,看着众人说:“现在你们谁还要这张钞票?”依旧还有很多人举起手来。“朋友们,我已经给你们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了。你们也看到了,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得到它,你们之所以不嫌它脏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的价值依旧是20美元。人们在人生的路上也会经常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打败。这些让人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你们应该记住,无论你的人生中发生了什么,或者将要发生什么,但是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失去作为人的价值。上帝看你们不管是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都是无价之宝。”

人一生的价值不会依赖人一生的所作所为,也不会来源于人们结交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人生的价值取决于人生本身!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就如南怀瑾说的那样,人生最难的不是遭遇什么,而是认识自己。

南怀瑾说人的一生不可以永远的顺当,也不可能没有波折。不管是遭遇痛苦还是困难,只要看清楚人生的价值,认识自己,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淡化人生中的痛苦

人从坠地起的第一声啼哭,就预示着人的一世都是要面对无穷的痛苦。人生会经历很多痛苦,不管是离愁还是别恨,对人生而言都是一种痛苦。

南怀瑾说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哪个时代,人生的痛苦都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卓越贡献的人,他们所遭受的痛苦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而这些人多把人生的痛苦淡化于诗词之间。

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词叫《鹧鸪天》,其中的下阕是“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由短短的几个字可以看出,历经岁月的洗涤,辛弃疾在感叹岁月,回想过去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感慨。感叹自己老了,头发也白了,胡须也白了,没有了青春的气息。

当时的辛弃疾在乡下过着耕种的日子,但是他没有忘记为国而忧。当时的南宋王朝没有重用辛弃疾,但他依旧给当时的朝廷写报告,跟国君谈政治、谈治国方略。这一系列的动作并没有引起南宋王朝的重视,结果洋洋洒洒的几大篇文章都被拿去隔壁家换做种瓜和种菜的书了。

从辛弃疾的诗可以看出,他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牢骚,但是他的牢骚很平淡,就如他的贡献一样也是很平淡的,要是贡献就尽量贡献,不需要贡献的时候就不贡献,这就是辛弃疾的认识,淡定而自然。

南怀瑾说辛弃疾的人生目的在于贡献,所以他看懂了历史,看懂了人生,淡化了人生中的痛苦。其实有很多人感到生活不如意,因为他们在把痛苦扩大化。就如世人经常说的那句话一样,人生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个少妇多日茶饭不思,眼看着一天天地消瘦。家里请来的老中医为她把过脉,对她说:“你茶饭不思是因为你心中有太多的事情让你感觉到苦恼,时间久了体内就有了虚火,毛病不算大,只要用心调理就好。”

少妇听了老中医的话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于是便向老中医诉说心中的种种烦恼,这些烦恼仿佛在心里压抑了很久。老中医听完她的烦恼就问她:“你感到烦恼的原因难道是你丈夫和你的感情不好吗?”少妇听了老中医的话脸上有了笑容,她幸福地说:“不是的,我们感情很好,而且我的丈夫很疼爱我。”

老中医继续问道:“那么你有孩子吗?难道是因为他们太淘气而让你觉得烦恼吗?”少妇轻轻地摇了摇头,眼里满含光彩地说:“我有一个女儿,她很可爱,也很懂事……”

少妇一边说老中医一边问,然后再一边写,最后老中医把写满字的两张纸放到少妇的面前,其中的一张纸上写着她的苦恼事,另外一张纸上写着她的快乐事。少妇看着两张纸有点困惑了,这时老中医开口了,他对少妇说:“你看到的这两张纸就是给你治病的药方,你之所以感到烦恼是因为你把苦恼事记着了,而忽视了身边的快乐。”

老中医说完便吩咐徒弟取来一盆水和墨汁,他把墨汁滴入水盆中,只见那墨汁在水中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散开,很快就不见了踪影。老中医说:“你看,墨汁滴入水中,颜色慢慢地变淡了。这跟人生是一样的。人生承受了太多痛苦,而世人又不善于用快乐之水混淡人生的苦味。其实,当人们在叹息甚至流泪的时候,快乐就在身边朝人们微笑。”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痛苦,但只要握住快乐的钥匙就能够把握快乐的方向,这样人生才不会感到苦闷,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当人生遭遇痛苦的时候,不要去抱怨也不要去埋怨,而是打理好自己的情绪,去淡化人生的痛苦,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荆棘和坎坷都是命运对自己的考验,坚强的人能挺过来,意志不坚定的人必定会落入困苦的深渊。生活中的人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面对生活的考验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人;一种是面对生活的困苦能够笑脸相迎,淡而化之的人。怨天尤人的人总是感叹命运的不公,羡慕别人的好生活、好工作。他们整天就在那里唉声叹气而不想着去改变现状,愁眉不展地去面对生活。人们经常会说以什么样的脸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回报给人们什么。懂得生活的人就会知道如何淡化生活里的痛苦,用笑脸去迎接生活就会得到生活的美好回报,人如果懂得淡化命运里的苦难,那么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做人不止任劳,还要任怨

南怀瑾说:“开创事业的人,好的要,坏的也要,而且要准备接受坏的。”这句话强调的意思是很明显的,人生充满了选择,不可能只选择好的抛弃差的,因为凡事就如古话说的那样“福之所倚,祸之所伏”。所以世人在对待事情上不但要学会任劳而且还要学会任怨,因为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而人生最难得的也是如此。

古语说:“君子慎其独也”。就是说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不要放弃修炼自己,不放弃努力。君子能够固守本分而安贫乐道,这就要求君子不但要学会忍耐生活的痛苦,还要对生活中的委屈不埋怨。一个人如果能像鲜花一样在人前盛开固然很好,那就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如果没有在人前绽放的机会,也不要消沉,也要认认真真地盛开。自己应该坚信,自身拥有的芬芳和美丽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就像山谷里的百合一样,在无人喝彩的岁月里依旧绽放自己的风采。

南怀瑾说人生成就一个好名声是很重要的,但人们往往会为了成就一番事业而去接受世人的不解或者冤枉,更有甚者会去承担一些罪名。南怀瑾说这种做法比洁身自好更难,因为要面对世人的指责或者唾弃,但都要毫无怨言。

孔子与学生经常在野外煮饭。一天又到了做饭的时候,负责煮粥的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了锅里。他连忙用汤匙把脏东西捞起来准备倒掉,正当他想把它倒掉的时候,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的古训。于是便把舀起来准备倒掉的粥吃了。而此时,刚巧孔子走进厨房,看到他的弟子在吃粥便以为他在偷食,于是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学生。学生只是低头不语,没有与老师争辩。后来经过其他弟子的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

孔子因此很感慨地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那些道听途说的事情呢?”被冤枉有时是难免的,如果逞一时之快而与他人争执,那么吃亏的反而是自己。如果人生在遭遇被冤枉或者误解的时候能够任劳任怨,那么事情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遭诬陷和被误解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情,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成功也没有捷径,要想成功就要做好被冤枉和误解的准备,没有经历岁月的洗涤怎么能看见雨后的彩虹?人只有在岁月里经得起生活的大波大浪才能够遗世独立而卓尔不群。

人生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有的人一辈子都不认识自己。稍微受了点委屈就会去抱怨,哪怕只是芝麻大点的事情让他做了,他也会到处宣扬,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有的人却默默无闻一辈子,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人就应该懂得在某些时候要像潜水艇一样默默无闻,这样才能够积攒力量,蓄势待发。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古今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吃过苦中之苦,并且经历过巨大苦难的。大浪淘沙,百炼成金,雕琢能让玉器更趋于完美,忍受雕琢之苦方能成大器,成就人生的辉煌。所以走过苦难、经过锤炼的生命才会绽放出不可思议的光彩!事物的美丽不是信手拈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人生必须在痛苦的泪水中孕育,在忍耐的土壤里生根,在等待的岁月中发芽,在坚守的季节里开花。人生只有忍受无数次量变的痛苦,才能升华到质变的美丽。做人不但要懂得忍耐,还要懂得委屈自己,承受生活带来的压力。

南怀瑾说世人通常感觉到要做到任劳任怨真的很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做主管的人。往往主管的上头是不可得罪的领导,下头也是不能任意所为的同事,但又必须要做好领导交给的任务,而又要保存同事的利益,这样在中间徘徊是很困难的,所以不但要懂得迂回,更重要的是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这样才不失为一个领导的模样,也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南怀瑾还说对创业的人而言,第一个要作为修养的就是能够任怨,这个不是手段,而是一种德性。世人也经常会说做人做事要任怨任劳,事实的经验也告诉人们,认劳容易,任怨难。很多人可以接受多做很多的事情,不管多累都没有关系,但只要是被训斥或者被误会就受不了了。一旦这样就会跳起来跟人理论或者争辩,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有被误解或者被训斥的打算。也由此可见,劳而不怨,难在任怨。

时常检讨自己,更新自己

南怀瑾说:“人的心理行为,应该经常自我检讨。”自我检讨不是要求每天去思考自己犯了什么过错,而是作为一种名言警句去提醒自己不去犯错误,这个错误不是杀人、不是放火,更强调的是一种思想的错误。

这种思想的错误包括道德、礼貌、礼仪、修养、内涵等,强调的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君子行为,这种君子行为也是一种自我的内在修整。修整自己的内心,然后弥补行为上的不足,时常地检讨自己、更新自己,这样就可以检讨自己的行为,然后加以反省,进而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了。

南怀瑾还说人如果不懂得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就不会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或者不足。而人要懂得反省自己,然后改过,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正了,就会把好的地方发扬光大。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提高自己。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个叫南隐的禅师,他是一位有名的得道高僧,有很多人都敬仰他而来向他请教。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从远地而来向他问禅,他礼貌地接待了教授,只是以茶相待,而并没有说过多的话。禅师将茶水注入教授的杯子,直到杯满还依旧注入。这时教授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断地溢出杯外,再也沉默不下去了,说道:“杯子里的水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禅师悠悠地说:“你现在的情形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那么我说的话你还能听进去吗?”

空出杯子就是要给自己自我反省的机会。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求的是什么。人生往往达到一定的境界以后就会高处不胜寒,没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懂得反躬自省,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改变自己。

世间的大多数人一旦出头了,就感觉自己发达了,就容易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然后会感觉高人一等,会被人品评。因此,对世人而言,越是位居显要之处,就越是要经常反躬自省,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人所居的位置越高就越是要讲究低调做人,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大众之中。也因此才能做到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很多时候那些做大官的人,尤其是官位很高的人,没有一个不想有一个好结局的。然而很多时候事情的结局却往往事与愿违。曾国藩曾经以他身居高位的亲身体验,用事实说明了人要懂得经常的反躬自省,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和保全自己。曾国藩说:“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结局就越多。”曾国藩还认为如果有人利用职权牟取私利,那么这种行为这就是违背了道德,是注定要自食恶果的。而懂得反省的人,如果会经常修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么就会不断地更新自己,避免误入歧途。

人生一世,有的人总在埋怨社会的不公平和人心的叵测,而不懂得去检查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尽善尽美。中国有句古话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或大或小的缺点,甚至有些错误,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这种错误和缺点,更多的人是视而不见或者压根看不见,因为没有人会想到自己会有不足。这就需要人经常对自己进行检讨,这样才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