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23316400000007

第7章 找到立脚点,心安方有所立(6)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出的

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的一举一动都有相对、正反、交错,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 事实上,不止人生如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是如此。如同太极之中的阴阳、两仪一般,万事万物也都有着它的两面。事有成败之分,人有老幼之别,物有轻重之差,花有美丑之表,天有阴晴之日,月有圆缺之时……总之,所有事物都有其相互对立的两面。

所有事物相对而出,就像是花园里的玫瑰虽然颜色鲜丽,但是每朵花的下面都长满了让人生畏的刺,正是这些刺使得玫瑰开放得愈加美丽。

道家说福祸相依,佛家说空色相存。而究竟该如何看待事物的两面,就取决于人们以什么样的视角和态度来看待生活。不一样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在古代的巴比伦曾经有一个国王,他十分想拥有一个瑰丽无比的大花园。于是在某一天,他召见一个能干的大臣,说:“我想要一个大花园,这个大花园里不能种植其他的花,只能栽种世界上最美丽的花。”

这个大臣接到国王的命令后,马上组织工匠修建国王想要的大花园,另外派遣了许多人到全国各地去选取品种优良的花卉。

没用多长时间,大臣便把大花园给建成了。同时,大臣们将从全国选来的花卉千挑万选,最终一致认定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是玫瑰花。

接着,大臣便召集了大量的花匠,命令他们在这个大花园中种植玫瑰,而且还要按照玫瑰的花色及品种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另外,大臣还把花园旁边的亭台楼阁进行了别出心裁的设计和修整。在里里外外这么修整一番后,大臣觉得如此漂亮的花园肯定会让国王满意的。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大臣就将国王领到了大花园里。他原想国王见到这个场景会对自己大加夸赞一番,没想到的是国王看到这些,顿时怒斥道:“我让你建造的是最美的花园和种植最美的花,谁让你栽种这么多的棘刺了?”大臣听到这里,赶忙分辩道:“我最尊敬的国王陛下,这些玫瑰虽有刺,但是它开的花却是最美丽的啊!”

国王在盛怒之下,不由分说便命令卫士将这位大臣杀了。最后,国王生气地说:“这些长满荆刺的花怎么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呢?”

没过多久,国王又命令另外一个大臣在这个花园里种植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这个大臣在接到命令后,便不慌不忙地回家休息去了。在此后很长时间里,这个大臣从来就没有操心过花园的任何事。家人不禁对其十分担忧,但这位大臣却表现得没什么事发生过一样。

后来,花园里的玫瑰在春风的吹拂下,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香气袭人。这时,大臣便来到王宫请求国王来花园赏花。当国王一行人来到花园时,大臣走上前笑着对国王说:“国王陛下,您看这些棘刺是多么好看啊,而棘刺上的花朵更是艳丽无比。”国王看到这满园的花朵,立刻十分愉快,高兴地对这个大臣说:“确实如此,这些棘刺连同它上面的花朵展示着美丽、外表和散发着芬芳的气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了。”

赏花完毕后,国王不仅给这个大臣加官进爵,而且还赏赐他大量的金银珠宝。其他人看到这幕场景感到十分疑惑,都问这位大臣:“同是一种花,你因此受赏,而另外一人却因此丢掉性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大臣微笑着回答:“花虽然是同一种花,我让国王看到的是刺上的花,而他让国王看到的却是花下的刺啊。”

世上万物都有其热情、温暖、愉快的一面,但也有冷漠、冰冷、沮丧的一面,就像是玫瑰花的下面均长满了棘刺,但在棘刺的上面又绽放着美丽的花朵。人们到底是看到花还是看到棘刺,这就取决于各自看问题的角度。如果以积极健康的、和善的心态去看玫瑰,那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美丽的花朵;如果以偏激的、严刻的心态来欣赏玫瑰,那么在人们面前的就只剩下棘刺了。

非独花如此,万物皆然。所以南怀瑾先生才说:“人事物理都一定是这样的,离不开这个宇宙大原则。”

万物都有相对的两方面,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海洋有平静时的静谧,也有波涛汹涌时的暴戾;山有岿然不动时的稳重,也有地动山摇时的猛烈;人有气定神闲时的闲适,也有急躁愤怒时的激烈。动静转化,大小重叠,有无互通,对错互析,这才是大道,才是宇宙发展的规则所在。

以这样的规则去看待人生,以如此的规则去描绘人生,人们才有可能找准自己前行的方向,才有可能取得进步,获得发展,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世万物,没有真正的结果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个宇宙是做不了结论的,人生也是没有结论的,历史也永远没有结论。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即使是那些长寿的人,一个世纪之后,一切的一切都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消散。然而,人的肉体固然可以灰飞烟灭,但人的精神却可以大步跨过岁月的长河,走向远方深邃的时空。如此看来,人生却又是没有终点的!

《庄子·内篇·齐物论》里讲了一个关于瞿鹊子与长梧子对话的故事。瞿鹊子问长梧子:“我在孔夫子那里听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淡定的态度,他们不会为了追逐尘世的功名利禄而去努力;不会去讨好献媚别人而失去自己的人格;对于灾祸更是顺其自然,不逃避、不躲避;也不会刻意地去寻求学识而显示自己的渊博。他们讨论的不是大家都喜欢的事情,而是大家不经常提及的事情,他好像不属于这个世界而是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畅游。孔夫子说这些话听起来很鲁莽,但是我觉得似乎有什么玄机在里面,你是怎么看的呢?”

长梧子说:“这些事情连轩辕黄帝听了也会感到迷惑不解的,孔夫子又怎么能明白其中的内涵呢?而你觉得另有玄机是因为你把事情想得遥远了,看到鸡蛋就希望它可以成为报晓的公鸡,看到弹弓就希望得到烤熟的鸟肉。我是乱说的,你就当做是随便一听吧。日月被什么围绕,宇宙又由谁掌控,是什么让它们成为一个协调的系统而使浑浊的宇宙变得有条不紊,然后每个星体都按照从属关系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这些都是需要万年才能参透的真理,世间的万物也都是如此,没有真正的结果。”

世间的万物是没有定论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人能够真正地研透世界,哪怕圣人,他的看法也是沧海一粟。世间的万物都有起始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也是循环的,不会有真正的结束。人生没有终点,岁月没有尽头,时间是永恒流逝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

唐朝宪宗时期非常崇信佛法,唐宪宗更是把佛舍利迎接到宫殿里供养。有一天,安放佛舍利的殿中在夜晚呈现出一片光火通明的景象。早朝时候群臣都向皇帝祝贺,说是佛光有灵性。而唯独韩愈没有恭贺皇帝,而是给皇帝上了一份“谏迎佛骨表”,说佛是蛮夷之地的东西,不能教化中原的人。这份谏表触怒了对佛教虔诚信仰的皇帝,于是韩愈就被贬到潮州当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唐代的最南边,土地没有开垦,人民的文化也没有达到开放的地步,社会的文明无法与中原相比。潮州有个很有名的大颠禅师,他道行颇深,经常传教讲学,很受当地百姓的推崇。韩愈来到潮州听说有这样一位高僧,于是决定拜访他。

韩愈怀着问难的心情去见禅师,当他走进禅师的屋子,看见禅师正在打坐,他不好意思去打扰禅师,因此站在门外等候。时间过了很久,侍者看出了韩愈的不耐烦,于是走到禅师身边,在禅师的耳边敲了3下木鱼,然后轻轻地对禅师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意思是说韩愈傲慢的心已经被您的禅定打动了,现在您应该用智慧来根除他的执著。韩愈在旁边听到侍者的话,立刻就行了个礼告辞了。走出寺庙的时候他自言自语道:“幸好我在侍者那听得这个消息,要不也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时隔不久后的一天,韩愈觉得心中有一团谜语无法解开,然后再次去拜访大颠禅师。他问禅师:“请问春秋多少?”

禅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拈着手里的佛珠问韩愈:“你会吗?”

韩愈疑惑地回答:“不会。”

禅师轻轻地说:“昼夜一共一百八。”

韩愈仍然不明白禅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想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再来请教。走到庙门口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小和尚,就走上前去问他:“请问春秋多少?”小和尚没有回答韩愈的话,而是对着牙齿敲了3下。韩愈看着小和尚更是如坠云雾里了,然后又转身回去拜见大颠禅师,请求禅师解开他心中的疑团,禅师同样也是敲了牙齿3下。这时韩愈仿佛似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没有两样的,都是一样的。”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韩愈立足于常识经验问春秋有多少,想对时间做一番计算。事实上,时间的齿轮是轮转不停的,没有开始也没有尽头,又从哪里谈得上是多少呢?禅师扣齿3下,表示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生命是无尽的,人们不应该只逞口舌之能,应该认识自己无限的生命,去寻找大千世界中的永恒存在。

世人常常习惯用长度去衡量世间的宽度,其实,世间万物都是没有尺度的。就如南怀瑾先生说的那样,“历史永远没有结论”,其实人生何时又有结论呢?人生就是一种运动,在日月中穿梭,在斗转星移中永不停息。人生没有终点,世间万物亦没有真正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