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23316700000006

第6章 错误的管教(1)

错误9不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如今的父母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但很少有父母能够仔细想想:“孩子,你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孩子不是超人,基础也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父母却不管这些,一味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根据社会上流行的所谓热门领域来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即便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在所不惜。于是乎,不知疲惫的父母一边领着孩子在各类培训班之间奔波,一边斗志昂扬地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结果往往会让父母大失所望,许多孩子非但没有显露出过人的天分,反倒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父母在让孩子学这学那的时候,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很少让孩子选择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往往把孩子的想法看得不是那么重要,认为小孩子没有什么正确的选择,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还得需要父母的指导。可是,世上有些东西也许能够指导,但是爱好和兴趣却不能指导。爱好和兴趣是由一个人的性格和天分决定的,父母只是做一个伯乐,发现孩子的天分和爱好,而不能强迫孩子产生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否则,只能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

一、专家教育观点

教育学家卢梭说过:“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是让孩子做你喜欢的事情。”有些父母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人物品,会替孩子决定和选择许多事情,但过多地干涉孩子的选择,忽视孩子的个性和喜好,会导致天才的消逝。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有多年教育经验的王涑石教授也在自己的书中阐述道,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往往会产生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忽视孩子的喜好,以大家长的作风则只会扼杀孩子的兴趣,最终导致天才变成庸才这种悲剧的发生。

因此,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是每一个父母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二、教育要从孩子兴趣出发

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在他5岁的时候,父母送他到离家不远的教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

一天,母亲收捡出一堆废纸,罗丹把这堆废纸一张张地弄平后,在上面画画。罗丹还经常把身边的纸张拿来将看到的人物、房屋、动物的样子画下来。

一次,罗丹发现父亲脚边有一张纸,他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生气地说:“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你是在干这个玩意!”

父亲生气地把罗丹打了一顿,而且当场让罗丹保证以后不再画画,要好好学习。从此,罗丹虽然在家里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画画了,但是在外面,不管是在马路上还是在墙壁上,他每天都喜欢画上几笔。

罗丹9岁时,成绩还是不见好转。父亲只好把他送到乡下的学校去读书,而且一呆就是4年多。在这4年里。罗丹的成绩还是不见有什么提高,但他的画画水平却让老师们都感到了震惊。

看他学习仍然没有进步,父亲开始对罗丹失去了信心,决定送罗丹去做学徒工。但罗丹坚持要去学画,父亲只好同意他报考一所免费的美术学校。罗丹经过努力果然考上了这所美术学校。刚入校不久,素描老师看了罗丹的习作后,非常高兴,并且耐心地指导他。素描课结束以后,就该上油画课了,这却给家庭贫穷的罗丹出了一个难题,颜料和画布都需要不小的一笔钱,万般无奈之中,罗丹只好改学雕塑,因为雕塑材料是木头和泥土,不需要花钱。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生活负担,罗丹一边学习,一边当杂工、首饰匠,有时候还给雕塑家当助手。这样一来不仅使他的经济有了一些来源,同时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终于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雕塑作品,成为一个伟大的雕塑家。

如果罗丹的爸爸坚持阻止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罗丹没有坚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今天我们就看不到那些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了。按照孩子的兴趣来选择,比按照世俗的观点和父母的主张来选择要好得多,因为这是孩子的人生,真心地喜欢做一件事情是他做成这件事的重要条件。

三、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小强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小男孩,他每天上学放学都会路过一个花鸟宠物市场,这里有小狗、小猫等宠物。每次经过,小强都会停下来静静地看一会,时间长了,逐渐对这些小动物们产生了兴趣。

他特别喜爱那些调皮可爱的小狗,因为他曾在一本小说中看到主人公的那条狗非常忠于主人,还几次在主人生命攸关的时刻,机智地救了主人。于是,小强也想拥有一只这样的狗,但是和父母央求了几次都没有效果。然而他实在是很想养一只小狗,于是就自己偷偷地用零用钱买了一只。

有了小狗以后,小强高兴地给小狗做窝,每天定时给小狗喂牛奶,认真地训练小狗在指定地点大小便,定期给小狗洗澡,并耐心地用电吹风把小狗的毛吹干,神气地牵着小狗出去散步,甚至和小狗同床而眠。小狗不断长大,小强也不断设计出新的训练方案,并且耐心地、严格地实施,还经常到书店用零花钱买养狗方面的书。

他已经沉醉到养狗“事业”中去了,甚至还对父母宣布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驯养师。这下父母可着急了,原想着让孩子养狗仅仅是让孩子不再寂寞,有一个玩物就好,哪里想到小强居然要以此当作自己以后的事业方向,这可大大地出乎父母的意料。爸爸妈妈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呢!爸爸妈妈的心中自有给小强未来的另一番规划,怎么能被这只小狗打乱呢!

于是,他们趁小强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送走了小狗。小强本来是个很内向的孩子,送走小狗之后变得更加沉默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爸爸妈妈慌了起来,小强是怎么了?苦于没有途径获得小强的想法,爸爸妈妈偷偷地看了小强的日记,只见日记里写了许多思念小狗的话,其中有一段话语让小强的父母很是触动:“我长大想当个好的驯兽师,我长大想去训练警犬,要去训练好多的警犬,然后让它们去抓坏人,我要做个正义的卫士……”“爸爸妈妈送走了我的小狗,我很伤心。我做不成驯兽师了,爸爸妈妈叫我做个钢琴家,可是我讨厌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弹琴,什么时候能再见到我的小狗,我想离开这个家,去找我的小狗……”

其实无论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父母的理想有多大的偏差,那都是孩子最真实的想法。扼杀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遵从父母的意愿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甚至留有一定的阴影。因此,父母不妨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四、解决办法

1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爱好

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不能在兴趣的选择上替孩子做主。但是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帮助孩子更好地选择方向。什么样的兴趣适合自己的孩子,父母心中应该有数,应做到在平时的生活中细致观察孩子,留意孩子一些细小的问题,因为这都是孩子性格的展现。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自己的爱好。

2注意培养孩子兴趣的持久性

孩子毕竟是孩子,即使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一旦出现一些困难的时候,孩子也往往会选择逃避。尤其是如今的独生子女,长辈的娇惯让许多孩子弱不经风,哪怕遇到一点困难就会产生退缩的心理。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起到鼓励和监督的作用,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既然这是你的选择,是你喜欢的,你就要勇敢地坚持下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

3当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时,应给予适当的鼓励

让孩子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是说父母仅仅是做一个旁观者。要知道,与孩子共同努力做一件事情是增进父母与孩子感情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是孩子喜欢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在孩子身旁,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或给予适当的鼓励,孩子会对父母信任,会知道父母认同并支持自己所做的事情,会有莫大的信心和动力,从而也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错误10限制孩子的想象力教育界中有这样的说法:中国孩子的理论基础扎实,但想象能力欠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是天生就缺乏吗?事实上,想象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并不是成功人士或者外国孩子所特有的。中国孩子想象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个体的差异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因为想象的能力也与其他的能力一样,会因人而异。

导致中国孩子想象力缺乏的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和忽视。拥有神奇创造能力的人不但想象力惊人,而且也拥有渊博的知识,只是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保有对知识的质疑,他们相信真理,但是并不会迷信真理,他们更愿意发现真理、创造知识。他们相信一定有超越已有知识的空间,可以通过想象力发现并创造新的知识。但是中国的孩子更多地被“知识”绑住了想象的能力。因为中国的父母更重视知识的力量,过于相信知识而忽视了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于是本来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会变得不知道如何去想象,长时间不懂得在想象中发现问题,就会导致想象能力的退化。

有的父母很传统,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中规中矩,当孩子出现很多奇怪想法的时候,就会担心孩子会成为一个奇怪的人。这个时候父母往往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限制,希望孩子的想法和行为都能够像他们想象的一样正常。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一个天才的灵光正在被所谓的常理思维扼杀。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理论知识,而不是每天都异想天开,每天都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父母并不知道,想象力对于知识的创造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当孩子说出一些不符合现实,甚至有些荒唐的话时,千万不要去嘲笑,或者斥责:“你是个小孩子,懂什么?什么都不懂,快到一边去!”当孩子画出一幅色彩奇特或者内容独特,但是怎么也不符合父母的要求的画时,就要先了解孩子到底想画的是什么,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而不要一看画得不符合大人的标准,就训斥:“画的是什么?这么难看,这么乱!一点都不像,简直是浪费时间。”

在生活中孩子随时都可能产生想象的火花,会有一些很有创意的举动,父母应该学会发现这些火花并且保护它。

一、专家教育观点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其实想象的能力人人都有,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多地被现实所磨蚀掉,在孩童的时候保护好想象的能力,就有可能在以后的事业和生活中创造出奇迹。对想象能力的限制,就是对天才的扼杀。孩子的奇怪行为其实并不可怕可悲,可怕可悲的是由于父母的限制而塑造一个大众模式的“平庸人”。

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社会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父母仅仅把教育孩子的着眼点放到孩子汲取知识的能力上,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才是知识产生的源泉,是创造知识的动力。但是更多的父母总是让孩子成为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社会的推动,新科技的发明,都需要更多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去创造,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二、创新思维需要鼓励和培养

孩子想象力丧失的原因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活范围狭小单一

老师和父母都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殊不知,父母、老师纷纷追求孩子得高分的同时,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孩子想象力的发挥。把孩子禁锢在课堂或学校内,只能让他们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其想象力可想而知,因而造成孩子的作文是千篇一律的模式。

2学习的方法过于死记硬背

中国的应试教育和考试制度造就了许多擅长考试的优秀学生。但是这些孩子仅仅只是在考试上很有天分,却十分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其量只能说他们是在不断地复制别人的成果,而缺乏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他们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让学习的过程变得呆板、枯燥。这不但不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还会使他们把学习变成一种痛苦,完全磨去了孩子想象的能力。

3忽视孩子的自我选择

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现状就是培养出听长辈话的乖孩子,孩子的选择,要与父母的意志一致,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不能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其实这些想法往往是孩子想象力闪光的所在,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却堵塞了孩子想象的空间,剥夺了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力。